2018-2019安徽阜阳未来中学九年级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安徽阜阳未来中学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检测卷
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
....)
....6.句.,.不得多选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告子下》)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④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⑤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⑦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龚自珍《己亥杂诗》)
⑧《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夏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的前四句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每句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句不得分;共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
天柱山自古便闻名暇迩。
其中,主峰天柱峰浑身石骨,尤为嶙峋奇绝。
天柱峰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
在飞来、三台两峰的衬托下,天柱峰更显气势páng礴。
在天柱峰前正面崖壁上,“孤立擎霄,中天一柱”八个大字横书其上,而“顶天立地”四个大字直书其下,气魄之宏伟令人惊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如炬.(jù)páng(磅)礴气魄.(pò)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闻名暇迩”,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闻名遐迩”。
(2分)
(3)文中“嶙峋”一词的意思是山势峻峭、突兀的样子;“孤立擎霄”中,“擎”的意思是向上托、举。
(2分)
(4)画线句子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天柱峰雄奇的景色。
(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4分)
(1)“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这是鲁迅父亲逼迫其背《鉴略》时鲁迅的心理感受。
(2分)
(2)在《安徒生童话》中,艾丽莎是下列哪篇文章中的女主人公?(D)(2分)
A.《拇指姑娘》
B.《踩着面包走的女孩》
C.《夜莺》
D.《野天鹅》
4.你所在的学校以“亲近自然,约会黄山”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2分)
(1)学校团委准备组织一次研学旅行活动,定于2018年10月18日上午七点半在学校大门口集合,然后集体乘坐大巴车前往黄山。
请你以校团委的名义给参加研学旅行的同学发一份通知。
(4分)
(1)示例:
通知
各位参加研学旅行的同学:
请于10月18日上午7∶30在学校大门口集合,然后集体乘坐大巴车前往黄山。
勿误!
特此通知
校团委
2018年10月12日(格式2分,内容2分,共4分)
(2)小欣同学在玉屏楼的摩崖处发现了一副描写黄山松的对联,上联是“风说野史谁倾耳”,下联字迹模糊,无法辨认。
请你从下面四句中选出最合适的一句作为下联(B)(3分) A.雨落洪湖偷荷花 B.雨唱悲歌我伤心
C.双帆并扬快似驹
D.淡墨轻挥梅入卷
(3)下面一段文字是小磊同学畅游黄山后的感受。
文中有多处错误,请你帮助修改。
(5分)
黄山美景,秀甲一方。
那群峰怪石的险峻,[A]那华彩的溪水瀑布,那岩松翠竹的苍劲,[B]那壑谷云海的绚艳……,无不令人赞叹不已,拍手叫绝。
古往今来,多少圣贤名人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更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C]能到此地一游,乃人生一大侥幸。
神州秀美,江山如此之妙啊!
①[A]句与上下文的句式不一致,应改为“那溪水瀑布的华彩”。
(2分)
②[B]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可以这样修改:删去逗号。
(1分)
③[C]句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侥幸”改为“幸事”。
(2分)
【解析】本题考查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解决阅读和写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题,拟写通知需要注意格式,“通知”应居中;称呼要在第二行顶格写;落款分两行,署名在上,日期在下。
此外正文内容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和事件。
第(2)题考查对联的知识。
对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节奏相合,平仄相对,结构相应。
从内容上看,B项中的“雨唱”“悲歌”“我”“伤心”分别与上联中的“风说”“野史”“谁”“倾耳”相对,所以B项作为下联最合适。
第(3)题,第①小题,为了与前后句子保持结构一致,应将[A]句中的名词性短语“溪水瀑布”作为修饰语,将“华彩”这一形容词作为中心语。
第②小题,省略号的后面一般不再使用标点符号。
第③小题,“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利益或免去不幸,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可改用“幸事”。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18分)
草原上的“流浪汉”
詹院生
①在美国西部片中,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一坨坨枯黄的草球在呼啸的狂风中翻腾着、跳跃着,穿越田野、横跨道路,向着远方滚去。
②这种草叫风滚草,最大的特点是随风滚动,四海为家,因而被称作草原上的“流浪汉”。
或是为了沿途散播后代,或是为了寻找新的乐土,总之,到了该走的时候,它就会萎缩成一个圆球,斩断茎与根之间的联系,毫不犹豫地滚上路途。
③风滚草最初是在俄罗斯被发现的,学名叫蓟,生于河谷砂地、沙漠,砾质戈壁、路旁,耕地、沿海和河岸的沙滩。
俄罗斯蓟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无论土壤干燥或湿润、贫瘠或肥沃,它们都会见缝插针、落地生根。
还有一些风滚草类型的植物生命力更强,能够“死而复生”,例如十字花科的含生草、卷柏科的
复活卷柏、地星菌科真菌,它们在极干燥的情况下,会卷曲形成风滚草,滚到湿润的环境,吸水后,卷曲的植物体会重新舒展开来,再一次获得新生。
④风滚草是一种令人类十分头疼的草:除非被栅栏、水沟、玉米地、建筑物、干燥的灌溉水渠或者防风林阻挡,否则它会一路滚下去,最后形成汽车般大小的干球。
这些干球堆积在水闸和桥下,很有可能会阻塞甚至改变河道。
再加上它们一路上散播的种子,长大以后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比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北部的一个镇,因为天气干燥,风滚草每时每刻都在疯长,以至于居民每天早上起床,都得先突破堵在屋前、有时快要漫过屋顶的干草才能出门,光是清理它,每天就得花上好几个小时。
而且,羊群要是误食风滚草,有可能致命。
可以说,当地居民已经被这“毛茸茸危机”折腾得筋疲力尽。
⑤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透过生物,如象鼻虫、虱类或真菌,来控制风滚草的肆意蔓延。
美国曾希望引进原生地能够啃食风滚草的害虫,用生物防治法来控制它们的数量,但是联邦政府不允许将这类害虫放到野外。
后来,美国又一度计划研究病毒来使风滚草断子绝孙,但收效甚微。
⑥即便风滚草让人类操碎了心,但是乐观的人类也是永远无法停止苦中作乐的。
饱受其害的美国人拿它们玩了起来:亚利桑那州昌德勒的市民在圣诞节时会用风滚草搭起神情怪诞的圣诞树;堪萨斯州的
花园市甚至有一座“大草原风滚草农场”,种着一排排整齐的俄罗斯蓟,把风滚草当成装饰品出售。
⑦目前看来,人类和风滚草的斗争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希望人类可以找到合理的办法来控制风滚草的疯狂生长,但不要斩尽杀绝。
如果哪天西部牛仔片的背景里没有了漫山遍野的风滚草,那将失去许多风味吧。
(有删改) 5.将本文标题改为“草原上的风滚草”好不好?为什么?(3分)
不好。
(1分)“草原上的风滚草”这一标题,虽然也符合文章内容,但不如原标题生动形象。
原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风滚草比作流浪汉,生动形象地表达出风滚草随风滚动、四海为家的特点,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
6.阅读全文,请简要概括本文主要写了有关风滚草的哪些内容。
(4分)
风滚草随风滚动的特点;风滚草极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风滚草的危害及人们对它的控制措施;人们对风
滚草的利用。
(每点1分,共4分)
7.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1分)举“十字花科的含生草”“卷柏科的复活卷柏”“地星菌科真菌”这几种风滚草类型的植物的例子,具体说明了一些风滚草类型的植物生命力极强,能够“死而复生”,便于读者理解,
增强了说服力。
(2分)
8.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1)到了该走的时候,它就会萎缩成一个圆球,斩断茎与根之间的联系,毫不犹豫
....地滚上路途。
(2分)
“毫不犹豫”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一旦时机成熟,风滚草就会随风滚动、寻找新家或传播后代的行为,富有表现力。
(2分)
(2)羊群要是误食风滚草,有可能
...致命。
(2分)
“有可能”表示估计,这里说明了羊群误食风滚草的危害——可能会致命,但并不一定会致命,这体现了说
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分)
9.最后一段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4分)
①结构上: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②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能合理控制风滚草疯长以及与其和平共处的期望。
(每点2分,共4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
从结构上看,最后一段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从内容上看,“人类和风滚草的斗争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希望人类可以找到合理的办法来控制风滚草的疯狂生长,但不要斩尽杀绝”,说明作者期望人类能够与风滚草和平相处,找到合理的方法控制它的过度生长。
[二](22分)
甜橙树
曹文轩
在油麻地最大的一棵甜橙树下,傻子弯桥睡得真香啊!
三瓢、浮子和红扇来到甜橙树下,低头弯腰,轻轻地绕着弯桥转圈,转累了,就轻轻地坐下来,或望着睡得正香的弯桥,或互相挤眉弄眼,或各自挪挪屁股,脸上都有一种压抑不住的快乐。
三瓢觉得腿有点坐麻了,拉着浮子跑到甜橙树背后撒尿。
红扇害臊,嘴咕嘟着,将脸扭到一边。
当三瓢、浮子系上裤子,低头看了一眼由他们尿成的小小烂泥塘时,他们同时互相感应到了心里生起的一个念头。
三瓢捡起一根小木棍,浮子摘了一片青麻叶,红扇拔了四五根狗尾巴草,他们先是在弯桥脸上涂了个“八”
字胡,然后干脆扔掉手中的狗尾巴草,直接用手蘸上青麻叶上的黑泥浆,在弯桥脸上涂抹起来……
红扇先笑起来,随即三瓢他们也一个接一个地笑了起来,笑声越来越大,越笑越疯,直笑得东倒西歪。
弯桥在笑声中醒来了。
他惊奇地说:“三瓢、浮子、红扇,你们都在这儿呢!”他半眯着:“你们知道吗?我刚才做了一串梦,把你们一个个都梦到了。
”三瓢、浮子和红扇有些惊讶与好奇,一个个围着弯桥坐在地上。
“先梦见的是红扇。
那天很热,热死人了。
我跟红扇躲到甜橙树下吃橙子,一人一只大橙子。
吃着吃着,树荫变小了,越变越小,我们就挤一块儿。
树荫越来越小,下面只能站一个人,红扇让我站在树荫下,我跳出来,她又把我推到树荫下。
我不干,她就跺脚。
树荫像一把伞,阴凉阴凉的。
红扇就站在毒太阳下,渐渐地,她的头发晒焦了,她不停地用舌头舔焦干的嘴唇,我看着就哭了,一大滴眼泪掉到了地上,潮了。
潮斑长大、长大,不知怎的,就变成了树荫,越变越大,越变越大,一直变到一块田那么大。
”三瓢、浮子和红扇都坐着不动。
“接着我就梦见了三瓢,”弯桥回想着,“是在荒地里。
我们走了好多天好多天,就是走不出荒地。
那才叫荒地呢,看不到一条河,看不见一点绿,满眼的枯树、枯草。
我总是走不动,三瓢就使劲拉着我。
枯草突然就烧着了,一会儿就变成了一大片火,三瓢拉着我拼命跑。
后来,我实在跑不动了,三瓢解开裤带,拴在我脚脖子上,拖着我往前走。
不知走了多久,三瓢看到一棵甜橙树,就爬到树上摘橙子,不知怎的,那橙子老是跳来跳去,三瓢就朝那颗橙子扑过去……‘扑通’一声,他连人带橙子从空中跌下来。
我大声叫他,他醒了,把橙子送到我手上。
我推了回去,他又推了回来:‘吃吧,就是为你摘的。
’”三瓢、浮子和红扇都往前面挪了挪
...。
弯桥看看天,有了回去的意思,但看到三瓢他们并无一丝厌烦的意思,就又回到说梦的念头上:“最后梦到的是浮子。
梦里,我先见到我妈。
她朝我笑,还朝我招手,可我就是过不去。
我看到妈妈眼里都是泪,亮晶晶的,妈妈忽然就不见了,半空中传来了妈妈的声音:‘我在大河那边……’浮子来了,他陪我坐在大河边,一直坐到天黑。
第二天,我又坐到大河边,浮子没来,红扇来了,说浮子要砍倒他们家最好的那棵甜橙树。
我问红扇:‘他想干什么?’红扇说:‘做船,为你做船。
’我拔腿就往浮子家跑,刚到门口,就听到‘咔嚓’一声,甜橙树倒了。
我踩着满地乱滚的甜橙跑过去,他却朝我笑笑:‘你要见到你妈妈了……’”
弯桥望着他的小伙伴们,泪光闪闪。
三瓢、浮子和红扇都低着头。
红扇哭了起来。
三瓢、浮子走到烂泥塘边,红扇也过来了,他们将黑泥浆涂到自己脸上,只留下一双眼睛眨巴眨巴的。
四个孩子,像四个小鬼一般,在甜橙树下转着圈儿,又唱又跳……
(有删改) 10.小说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请简要概述。
(3分)
睡着了的弯桥被三个小伙伴捉弄,醒来后讲了自己的一串梦,感动了三个小伙伴,四个“小鬼”成了好朋友。
(3分)
11.结合上下文,品析句子“三瓢、浮子和红扇都往前面挪了挪
...”中的加点词。
(4分)
这个细节(动作)描写,表现出三瓢、浮子和红扇被弯桥的梦吸引并打动,他们与弯桥的关系更亲近了。
(4分)
12.细读句子“红扇哭了起来”。
想想,如果红扇边哭边说,她会说些什么?(5分)
示例:弯桥,在你的梦里我们都那么好,而我们还捉弄你,我们真是不好。
弯桥,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
(表达愧疚之情或接纳之意均可,5分)
13.读完这篇小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弯桥?(6分)
一个友善、憨厚(淳朴)的弯桥,他渴望友情、母爱,向往美好生活。
(“友善”“憨厚(淳朴)”“渴望友情、母爱”三个核心词,每个2分,共6分)
14.故事的开头小伙伴们很快乐,故事的结尾小伙伴们也很快乐,请简要说说这两个“快乐”有什么不同。
(4分)
①前者的快乐是捉弄弯桥带来的快乐;②后者的快乐是被弯桥的友善感动后,四个小伙伴其乐融融的开心与快乐。
(每点2分,共4分)
[三](15分)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①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
(2)春和景.明景:日光
(3)而或.长烟一空或:有时候
(4)把.酒临风把:持、执
(5)微.斯人微:如果没有
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被说坏话,惧怕被批评指责。
(2分)
(2)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天色湖光相接,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2分)
17.①②两段文字所写的景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述。
(2分)
第①段写的是阴雨天气,描绘了萧条阴冷的景象;第②段写的是晴朗天气,描绘了春光明媚的景象。
(2分) 18.杨绛先生曾说过“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又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怎样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呢?(请用原文回答)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担当?(4分)
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2分)
示例: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为之奋斗,在学习中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平时也要多关心国家大事。
(联系自身实际,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三、写作(55分)
19.请以“我的青春里有”为题,写一篇文章。
(55分)
【提示与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
(4)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写作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认真审题,找准“题眼”。
题目中的“我”限定考生必须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应有真情实感,不能杜撰;“青春”是人生的青少年阶段,一般指初中的三年生活,不要幻想成年以后,也不要沉浸在儿时的记忆中。
其次,“青春”包含范围较大,在写作时要从小处和细处着手,写出文章的细节来。
补题时可以填写“友情”“亲情”“关爱”“憧憬”“探索”“偶像”“新天地”等,甚至可以填写“纠结”“迷茫”等。
青春犹如鲜花一样美丽,如黄金一样珍贵,是由理想、信念、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无穷创造力共同谱写的最美妙的交响乐章,包含着耕耘、探索、拼搏。
所以在写作时要做到主旨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