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题。

(共2道试题,每题50分)
1、王晓于2010年6月受聘于一家私营企业,担任会计工作。

但是工作至今企业都
没有给他办理养老保险。

王晓很担心,询问同事是否办理了养老保险,大家也都表示企业没有给自己办理。

于是,王晓就代表该企业的其他同事向老板提出了希望办理养老保险的要求,但老板说,自己这里是私营企业,不像国有企业,不承担办理养老保险、缴纳相关费用的义务。

同时老板还说,如果想上保险,就自己去上,公司不管这件事。

王晓听后很疑惑。

试根据上述案例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需要强制城镇私营企业办理养老保险吗?请说出理由。

(2)养老保险的概念与特征是什么? P300-303
(3)请说明养老保险设计中的权利义务相结合原则。

P303-305
答:(1)根据《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第3条的规定,基本养老保险的征缴范围既包括国营企业和城镇的集体企业,还包括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等,在办理养老保险的问题上,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不存在任何差别,在上述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只要与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无论是本城镇职工、外地职工、农民工,还是临时工,都有权利要求企业为自己办理基本养老保险,而且也有义务缴纳自己应缴纳部分的养老保险费用。

所以小王单位老板的解答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应当为小王及其他同事办理养老保险。

(2)养老保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为劳动者解除养老后顾之忧的一种社会保险,它的目的是增强劳动者低于老年风险的能力,同时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手段则是劳动者退出其提供相应的收入保障。

养老保险的特征:①普遍需求。

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保障功能的弱化以及市场竞争带来各种风险的集中化和多重化,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老年没有风险,因此,养老保险亦成为社会成员最普遍需求。

②地位特殊。

一方面,老年保险的普遍性决定了这种风险的影响面和波及层的广度和深度,而“安度晚年”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下公认的理想的晚年生活方式,这就决定可老年保险是应得到最高重视的一种风险,在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因待遇较高、领取养老金的时间长、基金收支的规模庞大、这就决定了养老保险不仅是最重要的社会保险项目,而且在各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③长期性。

养老保险通常都是劳动者在年轻时参加,达到退休年龄办理退休手续后再领取,直到退休者死亡时终止,有的养老保险还惠及劳动者需要抚养的家属,其领取的时间更长。

④管理复杂。

养老保险的复杂性,不仅在于长期积累性带来的制度设计与管理的难度,而且由于基金规模庞大,基金保值增值的负担也十分繁重,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来进行基金运营工作,此外,各国养老保险制度大多都采取多层次体系,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单一层次保障明显不同。

(3)养老保险设计中的权利义务相结合原则主要体现在责任分担型的模式中。

即由政府、单位或雇主、个人等多方分担养老保险责任,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主流形式。

这种模式是基于责任分担或责任共同分担的原则确立的,它有利于养老保险责任风险分散和财政稳定。

责任分担型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了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和养老保险基
金多元化的特色,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社会互济性,从而更有利于强调养老保险的财政风险,更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2、请根据提供的案例回答问题,要求:1、字数在500字以上;2、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
3、分析时抓住重点;
4、分析过程要逻辑一致,前后呼应;
5、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

煤矿行业工伤事件频发意味着什么?
资料描述:
近几年,频发的矿难,开始困扰着我们这个社会。

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从2001年到2004年10月底,我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188起,平均4到7天一起。

2004年1月至11月间,我国共有5286名煤矿工人死于事故。

2005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事故死亡人数就达到2672人,同比上升了3.3%,其中特大事故死亡704人,上升114.6%。

2005年光上百人遇难的矿难就有:2005年2月14日,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瓦斯爆炸,死亡214人;8月,广东兴宁矿难,123名矿工遇难;11月27日黑龙江七台河东风煤矿发生煤尘爆,截至12月6日,有171名矿工遇难。

有人说,目前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是不健全的,煤炭生产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利益,地方政府缺乏严格监管的意愿,而且,政府体制内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行业监管部门的腐败现象严重,造成行业监管很大程度上的失灵。

官煤勾结是事故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官商勾结、权钱交易,导致非法矿主无视法律法规,无视政府监管,无视矿工生命,在不具安全生产最基本的条件下大干快上,最终付出的往往是矿工生命的代价。

同时,煤炭行业存在多头管理的积弊。

分段、分摊、多头管理致使煤炭行业出现管理真空和职权交叉,多头管理既浪费国家行政资源,又降低了行政效率。

管理煤矿生产的不管安全,管理煤矿安全的不管生产,相互脱节,谁都管,但是谁都管不好。

日常监管马虎草率,以发证代替监管,以罚款代替监管,一罚了事,留下大量真空地带和事故隐患。

还有人说,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时期,人们的安全意识普遍下降,虽然大家都知道“人命重于泰山”,但在经济效益面前,安全生产向超产让位,安全预防措施极度不力。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凤起研究员向中国经济时报分析说:“随着煤炭行业管理的弱化,以及前些年全行业亏损造成的严重安全欠账,一些国有大矿的管理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格,安全基础弱化了。

而国有大矿,规模大,一旦发
生事故,往往伤亡惨重。

不执行安全制度、不严格按照操作标准进行超生产能力开采。


站在社会保障的角度,我们更关心,在众多的伤亡事件中,这些遭遇事故的矿工及其家属们,他们的工伤保险权益是否得到落实与保障?有资料证实,在这些事故发生以后,一些矿主们运用最多的办法就是“瞒”、“压”、“堵”。

“瞒”是瞒天过海,能躲则躲、能骗则骗;“压”是欺压百姓,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威胁群众,为了微薄的经济来源,矿工们也只能忍;“堵”则是在事情败露、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矿主们只好拿出一部分钱“堵”住矿工们的嘴,也正好做给上级政府和媒体看,说明自己还是很关心劳动者生命安危的。

这样做,在事故后矿主们不会得到媒体的谴责、没有正规的工伤认定、评级,也没有规范的津贴补助,不用消耗大量的经济和时间成本,也更助长了矿主们的“黑心”。

问题:
1、你认为工伤保险制度对于避免上述类似事件的发生有什么作用?
2、有人提出应当明确企业的主要责任,发生事故后重罚责任人,你认为这种建议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1、作为工伤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伤预防在避免煤矿行业的工伤事故频发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

工伤预防的作用主要体现的以下几点:
(1)以费率机制激励企业做好工伤预防。

通过采取差别费率、浮动费率和安全奖励等经济手段,激发煤矿管理者重视预防工伤事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工伤预防可以强力规范与约束工伤预防行为。

它有专门的监督机构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预防效果很好。

(3)工伤保险机构可以通过向企业的无偿安全工作服务的形式,提高矿山的安全生产能力。

(4)工伤保险基金能为矿山员工安全教育,提供财力支持,提高劳动者的安全素质。

(5)工伤保险机制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科研机构解决矿难援助中的技术你难题,并研究相关的矿难预防理论。

2、这种建议有合理的因素,但不完全合理。

原因分析:
(1)企业是否应负主要责任与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关,工伤事故的发生有的是因为矿工不安全操作,此外还有生产设备、采矿工艺的不安全状态,另外还作业环境与劳动条件的不安全因素,企业责任只是工伤事故发生的一部分因素。

因此,明确企业是否应负主要责任有其合理的一面。

(2)其不合理的在于:工伤事故的发生不完全是矿工企业的错,还有个人原因,因此要求企业负全部责任不公平。

面对矿山企业事故频发,从根本上说,需要做好两项工作:
(1)监督矿山企业加入工伤保险,通过工伤保险的互济作用,确保矿山企业和矿山的利益都得到保护,着尤其符合我国现价段工矿企业工伤保险参与率低的情况。

(2)应进一步加强工伤预防工作的推进,使工伤预防工作得以全方位开展,把预防作用真正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矿山企业的矿难频发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