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福建省上杭县第一中学
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检测
历史试题
2020年10月
一、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墨家则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

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A.建立集权制度 B.实现富国强兵
C.完善人才选拔体制
D.打破原有政治秩序
2.商代统治者认为,祖先神灵与“天”同在,政权的获得乃是受命于天,祖先神灵和“天”会庇佑其统治。

而周初统治者则认为“天命靡常”,把“天”看作是具有是非观念和道德准则的,认为只有遵守道德标准的人,才能获得福禄,取得“天命”。

周初统治者的这一观念
A.强化了西周时期的等级秩序
B.表明政权的理性化色彩加强
C.导致君主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D.反映出儒家民本思想的盛行
3、表1是据《汉书·地理志》整理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南方地区与全国郡国数量,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

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政治和经济重心均在北方 B南方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C.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受阻 D.北方商品经济较发达
4.下列两幅图片是汉代画像石中的农事图。

两幅图片可以用来说明
江苏徐州地区耕作汉画像石山东地区耕作汉画像石
A.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B.耕犁的发展进入成熟阶段
C.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特点D.地主田庄的管理方式落后
5.自高祖至武帝时期,只要诸侯王册封时年龄合适就立刻就国。

但从西汉宣帝开始,一些已授封的诸侯王,由于在册封前为君主宠爱的皇子而在册封后居留京师,直至
君主离世才被新任君主派遣就国,在东汉时期也得到了延续。

出现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C.中枢行政体制的调整
D.母族亲属关系受重视
6.有学者对大同地区已发掘的北魏晚期墓葬进行研究时发现,汉族贵族墓中出土
的陶俑男戴风帽,女性高髻包巾,身穿斜领窄袖长袍,是鲜卑族的民族服饰;而鲜
卑贵族的墓葬形制是方形弧边四角攒尖顶的砖室墓,是典型的汉族墓葬风格。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三教合流推动民众观念趋同 B.统治者“汉化”政策的影响
C.民族间生产和生活相互融合 D.少数民族普遍推行农耕生产
7.在唐代地位不甚高的杜甫在宋代却备受推崇,大批文人学士从思想、艺术上学习杜甫。

王安石在《杜甫画像》中写道:“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

……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

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

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寒飕飕。

”这反映出
A.宋代文人对个性和神韵的追求
B.文学艺术发展呈现世俗化趋势
C.宋代文化多元化发展受到抑制
D.杜甫品质才学契合了理学精神
8、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计帐文书记载.在西魏的均田制下,课税户分为上.中、下三等,调的负担一样,租有所区别.上户一夫一妇纳租四石,下户两石。

户内如有丁婢.耕牛﹐相应增加租调。

这反映出西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是
A.调整土地关系 B缓和社会矛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