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汕尾田家炳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汕尾田家炳中学高三生物第四次联考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科研人员将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培养在适宜条件下,检测到物质X被不断地运输到细胞外,且该过程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低温和缺氧必定会影响物质X的运输速率
B.物质X的运输必定需要相应载体的协助
C.细胞外物质X的浓度不一定大于细胞内
D.细胞膜上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相对运动为X的顺利运输提供了保障
2.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 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 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3.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信号分子在细胞间起重要作用。

如图为细胞之间信息传递的模型,图中Ⅰ、Ⅰ表示细胞,E、F表示物质。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图表示缩手反射过程,细胞Ⅰ膜上的F表示受体蛋白
B.如图表示初次免疫过程,E经抗原呈递细胞处理后呈递给Ⅰ,Ⅰ受刺激后可产生细胞因子
C.如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且E与F结合后,Ⅰ内糖原含量上升,则Ⅰ代表胰岛A细胞
D.如图所示,若E与F结合后,促使Ⅰ产生并释放了一种物质X,且X使E的生成量增加,这种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
4. S基因是果蝇染色体上的白眼基因,在该基因中插入一个碱基对引起了果蝇眼色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该基因序列的改变
C.S基因突变后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比例发生变化
D.突变后的基因是S基因的等位基因
5.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果糖、核糖都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源物质
B.“生命的燃料”葡萄糖在细胞内的“燃烧”过程是“无火焰”的
C.人体摄入的淀粉、纤维素需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被细胞吸收利用
D.多糖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净化污水
6. 下列有关基因表达的调控、育种与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B.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相互影响实现了共同进化
C.红螺菌在缺氧时可利用有机酸、醇等物质快速繁殖,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八倍体小黑麦的花粉离体培育成的个体是含有4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
7. 如图表示人体和人体细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如果该图表示二次免疫反应,若c为抗体,则a表示记忆细胞,b表示浆细胞
B. 如果a表示抗原,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表示体液免疫
C. 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
D. 如果图中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d和e为同一种物质
8. 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水绵和好氧细菌等做了如下实验。

甲组: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无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再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乙组: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光下;丙组: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做实验材料的好处是便于观察和确定放出氧气的部位
B.临时装片置于黑暗和没有空气的环境中,其目的是消耗水绵中的有机物
C.丙组的实验结果可以证明光合作用的有效光是红光和蓝紫光
D.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对甲组实验结果进行验证
9. 下列有关遗传、变异和进化的叙述,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形成
B. 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变异个体都可以作为进化的原材料
C. 地理隔离可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种群基因库的差异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隔离
D.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必须在有性生殖前提下才能发生
10. 人体接种流感疫苗,一段时间后体内出现相应的抗体。

人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 吞噬细胞
B.T细胞
C. 靶细胞
D. 浆细胞
11. 如图代表新鲜菠菜叶光合色素纸层析的结果。

若以秋冬的银杏落叶为材料,得到的色素带最可能是()
A.ⅠⅠ
B.ⅠⅠ
C.ⅠⅠ
D.ⅠⅠ
12. 科研工作者为研究不同生根剂对紫叶紫薇扦插影响研究了2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对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mg·L-1NAA浸泡3h处理会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B.2种生根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C.NAA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插枝条生根率的抑制作用增强
D.ABT组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增强
13.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二氧化碳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二氧化碳参与的这种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激素调节
D. 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
14. 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
B.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C.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 受精卵中继承了双亲等量的遗传物质
15. 认识细胞这个基本生命系统,首先要分析它的物质组成与功能。

下列化合物与其功能不符的是()
A. 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B. 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C. 糖类是细胞内唯一能源物质
D. 无机盐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如图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杂种植株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细胞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C.图示中多倍体的形成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D.图示中杂种植株的形成说明物种a和物种b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7. 如图为某种多倍体的培育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既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杂种植株细胞内的染色体来自不同物种,细胞中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
C.图示中多倍体的形成中既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也发生了基因重组
D.图示中杂种植株的形成说明物种a和物种b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18. 下图甲与乙是测量神经元膜电位的装置,图丙和丁是测得的膜电位变化。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表示在膜内Y和Z点插入微电极及灵敏电压计,在X处施以足够的刺激后,记录电极Y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丙
B.图甲表示在膜内Y和Z点插入微电极及灵敏电压计,在X处施以足够的刺激后,记录电极Z所记录的膜电位变化如图丁,cd段为动作电位
C.若图乙测得结果如图丁,电流计显示的是膜外电位变化,图丁中钠离子大量内流发生在cd段
D.若图乙将刺激点移到X处,电流计显示的膜电位变化仍如图丁的幅度和方向
19. 下面的图1、图2为某动物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1中的曲线I变为Ⅰ,可能是新天敌出现的结果
B.若食物充足,则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图1中的曲线I
C.防治害虫时,在图2中a点前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D.渔业生产中,在图2中b点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20. 钠钾泵是普遍存在于动物细胞表面的一种载体蛋白,如图所示,它具有ATP酶活性,能将Na+排到细
胞外,同时将K+运进细胞内,维持细胞内外Na+和K+的浓度差。

载体蛋白1和载体蛋白2依赖于细胞膜两侧Na+的浓度差完成相应物质的运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钠钾泵运输K+和Na+的方式相同,
B.如果钠钾泵的功能出现障碍,图中葡萄糖和H+的运输均不会受到影响
C.载体蛋白1和2能运输多种物质,所以其功能没有特异性
D.钠钾泵能催化ATP水解释放能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是某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细胞Ⅰ处于_____期;细胞Ⅰ处于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为_____;细胞Ⅰ所处时期的特点是_____。

(2)具有染色单体是图_____;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_____。

(3)细胞Ⅰ内染色体为_____个、DNA分子数为_____个。

22. 某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了光照强度对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图甲是某绿色植物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c的情况下(其他条件适宜且恒定),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示意图:图乙是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CO2浓度的变化;图丙为该植物的叶片在25Ⅰ条件下的操作流程及记录结果。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光照强度为a时,对应图乙中____________点的生理状态,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

(2)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代表光照强度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图乙中的f,此时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当光照强度为c时,植物的干重___________(填“增加”“降低”或“不变”)
(3)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限制植物光合作用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若土壤中缺镁,则图乙中g点将向_____________移动。

(4)根据图丙可推知该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为_________,实际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__。

23. 在一个阴湿的山洼草丛中有一块腐木,在腐木上生活着细菌、蘑菇、苔藓、白蚁等生物,在其周围还有老鼠等。

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这些生物在形态上千姿百态,但在结构上都是由_______________构成的。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真核生物的是___________,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3)在这里的所有白蚁组成一个_______,所有的生物组成一个____________。

(4)这里所有的生物与其周围的阳光、土壤、水、空气等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___。

24.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是植物体重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某校生物小组为了探究这两项生理过程,设计了图1的实验装置,并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等设备,测量了图1所示密闭装置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2。

(1)ab段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2的____________点时,图1装置内的氧气浓度最大。

(2)在光下,植株的根尖细胞内合成A 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利用图1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请简述如何对装置进行改动和调整?__________________。

应如何检测因变量进行比较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下面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_____条食物链,草为第_____营养级,鼠为_____消费者。

(2)鹰和蛇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

(3)假设这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是生产者通过_____作用来实现的。

一般来说能量总是从较低营养级传递到较高营养级,原因是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_____形式循环。

(5)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能量流动和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A
3. C
4. D
5. B
6. A
7. C
8. B
9. C
10. D
11. D
12. D
13. B
14. D
15. C
16. BD
17. BD
18. BCD
19. AC
20. BC
21.
(1).有丝分裂后期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3).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极体)
(4).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
(5).ⅠⅠ
(6).ⅠⅠⅠ
(7).4
(8).4
22.
(1).h
(2).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3).小于
(4).小于
(5).不变
(6).光照强度
(7).左下方
(8).p
(9).2p+q
23.
(1).细胞
(2).蘑菇、苔藓、白蚁
(3).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4).种群
(5).群落
(6).生态系统
24.
(1).黑暗中植株只进行细胞呼吸和在弱光时光合作用弱于细胞呼吸
(2).c
(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用不同强度的光源代替自然光源照射该装置
(5).分别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
25.
(1).4
(2).一
(3).初级
(4).竞争捕食
(5).光合作用
(6).捕食关系不可逆转
(7).CO2
(8).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