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文章写作与修改:2-3《材料的压缩与扩展》导学案(含范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材料的压缩与扩展
内容感知
压缩与扩展是材料进行转化的常用手法 ,这两种方法分别效劳于不同的写作文体 .就像在上一节的 "知识导引〞中所说的一样 "借助描写等手段加以扩展 ,就成了记叙文;借助简缩、论证等手段 ,就成了议论文〞 .需要说明的是二者在运用时 ,完全要从写作的实际出发 ,它们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 .不能说压缩的语段因为更简洁就一定比扩展的好 ,也不能因为扩展后的语段更多彩就说扩展一定比压缩的好 .
压缩主要有两种方法:提要和摘要 .对议论文和说明文 ,因为其逻辑性比拟强 ,又特别注重材料的准确性 ,所以比拟适合摘要;记叙文和其他的文学作品偏重于感性 ,所以比拟适合提要 .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的材料作文从根本上来讲都比拟类似于 "读后感〞的写作 ,就是上一节例文二的样式 ,因此 ,如果需要利用原材料作为 "始发表达〞或者作为中|心例证的话 ,压缩是绝|对不可少的 .
扩展也有两种方法:强化和阐释 .相比拟二者同样有着很大的不同:强化根本上不增添什么实质性的新内容 ,只是对原材料进行扩充 ,使之得到突出;阐释需要对原有信息进行阐发和补充 ,增添了很多想象的内容 .
要点阐释
1. "知识导引〞在讲述必要信息时提醒我们对于材料的压缩一定要有必要的背景知识 ,如何来理解这个观点 ?
提示:在本章第二节里就已经涉及了这方面的内容 ,并且举了?窗的启示?做例子 ,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作者认为匡衡的故事是大家都知道的 - -读者都知道的事要少说甚至|不说 ,读者不知道或者不清楚的事要说透、说明白 .〞由此可见 ,背景知识是说还是不说或者详细说还是少说 ,很大程度上要根据作者的认识去自主把握 .当然 ,也并不是完全无章法可循 ,其中很重要的方面便是要充分考虑阅读者的知识面 ,或者说你的文章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哪些人 .除此之外 ,有一个最|根本的要求不能舍弃 ,那就是材料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为表现观点效劳 .看下面这段文字:
虽然 , "人可以衣装 ,佛可以金装〞 ,通过外在的包装会改变形象 ,但内在的、骨子里的 "底气〞仍是无法包装的 .还记得陈佩斯和朱时茂演的小品?主角和配角? ,陈佩斯抢演朱时茂的主角八路军 ,让朱时茂演配角汉奸 ,然而 ,不管陈佩斯怎么穿那身八路军军服 ,举手投足间流露的还是匪气和歪气 ,而朱时茂哪怕穿一身汉奸服装 ,给人的感觉也是打入汉奸内部的 "地下(dang)〞 .这就是形象 .无需装饰 ,举手投足间 ,一颦一笑中 ,自然而然流露出为人、人品、身份 .这有些像京剧中的脸谱 .
这是2004年(高|考)一学生总分值作文中的一局部 .同学们认为文中关于?主角和配角?的剧情知识需要还是不需要呢 .可不可以把这一段话压缩成 "虽然 ,‘人可以衣装 ,佛可以金装 , ,通过外在的包装会改变形象 ,但内在的、骨子里的‘底气 ,仍是无法包装的 ,就像陈佩斯和朱时茂在?主角和配角?中所演绎的 .这就是形象 .无需装饰 ,举手投足间 ,一颦一笑中 ,自然而然流露出为人、人品、身份 .这有些像京剧中的脸谱 .〞我们认为 ,改正之后的文段完全可以传达出原材料的必要信息 ,并且充分考虑到了读者的背景知识 ,毕竟这部小品的传播面是非常广的 ,不知道、不熟悉的人不多 .另外 ,这种压缩并不影响观点的表达 ,只会使文章更加紧凑 .
2.在语言信息的传递过程中 ,扩展起着怎样的作用 ?
例文赏析
同样是压缩 ,修改稿要比原稿更能突出 "按需压缩〞的要求 .无论提要还是摘要都充分地表达了触龙这一形象的神采 ,着重写出了他的劝说艺术 .作为次要信息 ,太后的 "色
少解〞 "共鸣〞 "醒悟〞等等一系列表现和与其他大臣的比照都仅仅是起一个衬托的作用 .尤其是对原稿②的修改 .原稿中充满着太多的无用信息 ,这里所讲的无用信息只是针对表现触龙的劝说艺术来说的 ,像 "赵太后刚掌权〞 "抱着有病的身子进见〞之类 ,并且原稿的表达非常不简洁 ,这都影响了中|心的表达 ,甚至|让人对文章的中|心无从把握 .就像 "知识导引〞中所说: "压缩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其他信息的干扰 ,使主要信息传递得更为清晰 ,让读者理解得更为明确 .〞这样自然能加深文章的感染力 .
通过这一组例文 ,我们还要对什么是摘要和提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并且明白即使是文学作品也可以使用摘要的压缩方法 ,这样在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
【例文二】
这三段扩展作品所使用的方法都是阐释 ,都参加了作者大量的想象的内容 ,使原诗的意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 ,只是在语言风格和所使用的意象上有所不同 .在这里我们对扩展的根本要求做一下更为详细的解说 ,以弥补教材中的缺乏 .扩展多运用联想、想象、描写和修辞等手段 ,通过增加原句的修饰限制成分 ,增添枝叶 ,从而使原句的内容更丰富 ,更饱满 ,表达也更生动 .总起来说 ,扩展语句要做到符合原意 ,这是根本要求 .像这组例文 ,在诗歌的总体意境上扩展后的文章和原诗内容根本上是保持一致的 ,所增添的只是些描述性的语言 ,有的地方对原诗的书写顺序做了调整 .即使增加了像 "灯、声响、月亮〞这些原诗没有的东西 ,但它们也符合扩展的第二个要求 ,那就是合理 ,是在合情合理的根底之上的加工 .第三个要求是新颖 ,符合原意了 ,合情合理了 ,还要尽量展现你的个性 ,使扩展后的作品能表现出你的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 .如例③ ,它的第|一句话是原文中所没有的 ,但作者大胆加上了 ,并且加的还很好 ,正是通过这一句话我们似乎更直接了走进了原诗的意境 ,还带来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视觉的冲击 .这就是新颖 .
【例文三】
在?药?这篇小说中 ,鲁迅是把夏瑜的故事作为一条暗线处理的 ,他的形象都是通过康大叔的口写出的:
"谁的 ?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么 ?那个小家伙 !〞康大叔见众人都耸起耳朵听他 ,便格外快乐 ,横肉块块饱绽 ,越发大声说 , "这小东西不要命 ,不要就是了 .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连剥下来的衣服 ,都给管牢的红眼睛阿义拿去了 .〞 "这小东西也真不成东西 !关在牢里 ,还要劝牢头造反 .〞
"你要晓得红眼睛阿义是去盘盘内幕的 ,他却和他攀谈了 .他说 ,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 .你想:这是人话么 ?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 ,可是没有料到他竟会这么穷 ,榨不出一点油水 ,已经气破肚皮了 .他还要老虎头上搔痒 ,便给他两个嘴巴 !〞 "他这贱骨头打不怕 ,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
"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 ,是说阿义可怜哩 !〞
由于是转述 ,所以省去了很多描述性的语言 ,这就给扩写提供了诸多的可能 .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甚至|于狱中的环境 ,都有许多的空间让我们去填补 ,去发挥 .第|一段扩写突出了革命者的坚决 ,但是从形象刻画的角度来看不能算是一篇成功之作 ,无论是正面人物夏瑜还是反面人物阿义都不够生动 ,在这一点上比起原文显现不出任何的长处 .特别是最|后一段 ,阿义的所想似乎也不符合情理 ,更别说起到衬托夏瑜的作用了 .所以从这一段习作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经验 ,无论是缩写还是扩写在写之前一定要先清楚自己的写作目的 ,也就是说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你想表现谁 ,想表现的情景具有怎么样的特点 ,什么是主要的 ,什么是次要的 ,一定要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找到扩展的方向和重点 ,而不至|于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这一点上习作②③就显得优秀多了 ,实际上也更符合作文写作的要求了 .
说到这儿 ,有一个问题就不得不说了 ,那就是在考场的作文写作中 ,扩展 ,这种语言表达技巧到底是怎么样得到应用的呢 ?在这几年选出来的(高|考)优秀作文里 ,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类作文:它们把出题人提供的写作材料当成了扩展的对象 ,形成了作文与材料交融为一的局面 .面对这种情况 ,我们认识是不统一的 ,即使那些得总分值的这类文章在有些人看来恐怕得个40分都困难 ,可以看出这中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但我们认为 ,这种写作思路不能断然否认 ,认为它不值一学 ,不能去写 .标准很简单 ,只要写成的文章不是对原材料的简单重复 ,类似于习作①的样子 ,而且一定要看出作者的独特的感受和对材料的深入思考 ,要是再能表达出坚实的语言功底就更好了 .当然 ,最|根本的一定要紧扣立意 ,不能跑题 .
写作导引
利用这一道题我们可以对压缩语段的根本要求做一下总结:
①筛选关键信息 ,保证重点不丧失 .
②对相同的信息要归纳 ,对重复信息、多余信息要删除 .
④注意材料的表达方式和题干要求 .
二、对于这种类型的扩展我们已经在对例文二的赏析中作了详细的说明 ,同学们只要本着扩展语句那几项要求 ,再注意题干的表达 ,不难做出满意的答案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