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品社《好大一个家》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1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好大一个家》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辽阔的疆域,丰富多样的民族,了解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材内容由三部分组成:我们伟大的祖国、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多样化的家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和民族知识,对我国的地理特征、民族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家乡以外的地区和民族了解较少,对于家乡以外的风土人情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主要地理特征、民族特点,了解各地区的风土人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探究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地理特征、民族特点,各地区的风土人情。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案例为载体,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各地区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涵盖我国主要地理特征、民族特点的课件。
2.地图:准备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地的地理位置。
3.案例资料:收集各地的风土人情案例,用于教学实例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我国的地理位置,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的地域辽阔。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我国的地理特征、民族特点,让学生对我国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利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探究我国不同地区的特点,如饮食、民居、服饰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享。
鄂教版品社五下《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

鄂教版品社五下《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吸(一). 教材分析school《 other```mark Dimension在本次《好大一个家》的教学设计中,我以鄂教版品社五下教材为基础,结合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策划和准备。
然而,在课堂实施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了一定的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以下是我对这堂课的课堂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认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我过于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而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
这导致课堂氛围较为沉闷,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接下来的课堂中,应更加注重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课堂讨论和实践中来。
例如,在讲解家庭关系时,我可以邀请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的家庭故事,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家庭关系和家庭责任的理解较为模糊。
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入更多实际案例和情景模拟,以便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不同的家庭角色,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责任。
此外,我在课堂拓展环节发现,学生对于家庭关系的理解局限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关系,而对于家庭与社会、家庭与环境等关系的理解较为欠缺。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我计划在课堂拓展环节加入更多关于家庭与社会、家庭与环境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全面的家庭观念。
例如,通过展示不同家庭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家庭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到家庭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我认识到单一的讲授法并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我还将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准备方面,我认识到课前的准备工作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好大一个家》说课稿2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好大一个家》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好大一个家》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一个教学单元,主要围绕家庭、亲情、家庭关系等主题展开。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故事、活动、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尊重家庭关系,培养良好的家庭价值观。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但对家庭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但可能缺乏对家庭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家庭问题,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及功能,认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纽带;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珍视家庭关系,培养和谐的家庭氛围,弘扬家庭美德。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的关系、结构及功能,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纽带;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处理家庭问题,培养正确的家庭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故事素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感受家庭的温暖,引出本课主题;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及功能,认识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纽带;3.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家庭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家庭问题,探讨解决方法;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交流对家庭关系的认识和体会;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家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的实践作业,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思考家庭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家庭的关系、结构及功能•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家庭功能:情感交流、生活照顾、教育培养、社会化过程家庭成员间的亲情纽带•亲情纽带:爱、关心、支持、理解、包容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交流学习心得;3.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
未来版品社五下《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说课稿1

未来版品社五下《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是未来版品社五下的一个单元主题。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的关系、家庭的组成和家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面对五下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但对于家庭的关系和组成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组成和作用,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友情,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使学生学会珍惜家庭,关心家人。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组成和作用,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家庭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家庭的组成和作用,认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4.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家庭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知识讲解:分析家庭的关系、组成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和友情。
3.案例分析:呈现具体的家庭案例,让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
未来版品社五下《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1

未来版品社五下《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教案1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心中有祖国;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本册教学内容通过对有关祖国的国土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等的呈现,帮助学生初步、多方面的认识和了解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发展以及面临的新问题的了解,提高学生辨别能力、道德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迹孔子故里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建构,以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专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共分为好大一个家、同是炎黄子孙、为了祖国的振兴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1.以培养爱国情感为主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专题研讨,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为学生的探究和知识的拓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4.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如游戏、专题研究、讨论、访问、展览等,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载体。
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共分为林海雪原、江南水乡、黄土高坡、雪域高原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1.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理解生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好大一个家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心中有祖国;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本册教学内容通过对有关祖国的国土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等的呈现,帮助学生初步、多方面的认识和了解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发展以及面临的新问题的了解,提高学生辨别能力、道德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共分为我们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寻迹孔子故里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建构,以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专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共分为好大一个家、同是炎黄子孙、为了祖国的振兴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1.以培养爱国情感为主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专题研讨,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为学生的探究和知识的拓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4.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如游戏、专题研究、讨论、访问、展览等,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载体。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好大一个家》说课稿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好大一个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好大一个家》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一个教学单元,主题为“家庭与家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庭与家族的关系,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支持,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文化等,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家庭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是对家庭与家族的关系、家庭文化等方面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家庭责任感的认识也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深入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理解家庭与家族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使学生更加关爱和支持家庭成员。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家庭与家族的关系。
2.教学难点: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家庭责任感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家庭与家族的关系,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家庭责任感。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教学内容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家庭与家族的关系。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

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好大一个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好大一个家》是山东人民版品德与社会五下的教材,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家庭的功能,使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珍惜和爱护自己的家庭。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功能,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对家庭的关系、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的功能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行引导和深化。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家庭案例和图片有共鸣,可以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家庭的关系和功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家庭的功能。
2.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家庭的关系和结构2.家庭的功能和重要性3.如何培养家庭观念和责任感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功能。
2.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功能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好大一个家》2.PPT课件3.讨论题:家庭的关系、结构、功能和重要性4.案例和图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家庭的图片,让学生分享对家庭的认识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功能。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功能。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生活中的场景,体验家庭的关系、结构以及功能。
各小组汇报表演成果,教师点评并引导学生总结家庭的重要性。
山东人民出版社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好大一个家》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
7.恋爱婚丧方面,哈萨克族的“姑娘追”和布依族的对歌“丢花包”,回族 实行的无棺土葬和藏族实行火、水、天葬。 8.壮族人喜欢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妇女有嚼槟榔的习惯。壮族 人有歌圩xū的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大家聚集到山坡上,搭起赛歌台, 参加唱山歌的男女青年们先唱“见面歌”、“迎客歌”。唱过山歌之后,就 开始抛绣球、碰彩蛋、抢花炮等娱乐活动。 9.蒙古族牧民精骑善射,射箭、赛马、摔跤是一年一度“那达慕”大会的精 彩节目。 10.回族婴儿出生要请阿訇 [hōng](伊斯兰教教士)起名字,结婚要请阿訇 证婚,去世后要请阿訇主持葬礼。男子喜欢戴白帽或黑帽。 11. 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hù 族的传统节日以火把节最为隆重。 12.傣族的三大传统节日: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送龙节 13.苗族韭菜花节、龙船节
wǎ
wò
lì sù
gē
hù
mù
shē
少数民族的风俗和生活习惯
1.佤族、黎族喜欢用竹筒做饭,做出的饭带有新竹的清香; 2.藏族常以青稞、燕麦等做成炒面; 3.瑶、侗等族爱吃用油炒后泡开的茶叶加盐煮成浓汤,然 后冲泡炒大米花和炒黄豆的“大油茶”; 4.新疆少数民族将面粉、玉米或高梁面烘烤成馕(波斯语 “面包”之意)作为日常主食;他们还特别喜欢吃用羊油、 羊肉、葱头、胡萝卜、葡萄干等做的甜米饭,用于捏团抓 食,通常被人们称为“抓饭”,烤羊肉串等 5.朝鲜族的冷面和回族的炸馓子。 6.我国某些少数民族还有忌食的习俗,如游牧民族忌食狗 肉;藏族忌食鱼类;穆斯林忌食猪肉;回族忌食猪肉、动 物的血和自死的物。
7.国家宪法内容 8.少数民族优惠政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 少数民族虽然人口数量不多,但分布的地域很广。 少数民族分别生活在哪些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各省、自治区。
鄂教版品社五下《好大一个家》word教学设计

鄂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二单元我在民族大家庭里第四课好大一个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课前布置学生完成:1.搜集少数民族歌曲;2.完成“民族风采展示”的准备工作。
通过歌曲导入主题“好大一个家”;通过“少数民族歌曲联唱”和“民族风采展示”两个活动,让学生感受56个民族丰富的民族文化、多姿的民族风情等;列举对中国统一做出过贡献的历史人物,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阐述统一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观念,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学方法小组活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大中国》。
师:刚才这首歌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
”这句歌词说明了什么道理?生:略。
师:在我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56个民族,他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共同劳动、生息、繁衍,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统一、富强和繁荣贡献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板书:好大一个家。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家”究竟有多大。
师生共同观察教材第一目第一◎《瞧!这一家子》照片,完成教材相关内容。
师:同学们,今天的我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
因为,无论你是哪一个民族,我们都是祖国母亲的儿女,都共同生活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
那么,你对大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了解多少呢?教师准备一张《我国民族分布图》,并请全班朗诵教材第一目第一◎第二◆中的民族歌谣,同时还可给学生补充民族歌谣,根据《我国民族分布图》和歌谣提示,由学生以抢答形式完成相关内容。
我国民族的人口比例: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9%。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是:以汉族为主体,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说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分别是:广西、宁夏、内蒙古、西藏、新疆自治区。
五年级品社《好大一个家》说课稿

五年级品社《好大一个家》说课稿一、说教材:《好大一个家》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中的第一课,它包括祖国有多大、我们都是一家人两个主题。
我说的是第一个主题-祖国有多大。
它包括祖国的疆域、领土面积、行政区划等教学内容,融合了热爱祖国的教育,较好地表达了课程的综合性。
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表现,教材所提供的每一组材料:(中国行政区图、两段文字资料、地图周边的四幅小图和右下角小男孩的话),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理解我的海域疆域,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二、说教学目标从课题来看关键是一个“大”字,综上所述,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1、通过各种活动和途径理解我国的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会看中国地图,理解图例,通过地图和生活实例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面的水平。
教学重难点:在这些目标中,让学生理解祖国有多大,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是教学重点。
要完成教学重点,必须借助课本的工具性,会看,会算,能体验才能真切感受到祖国之大。
所以后者是实现教学重点的关键也是这个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过程(一)音乐欣赏,导入学习首先让同学们欣赏歌曲《大中国》,在欣赏优美的音乐之后导入新课。
(通过设计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尽快进入主题,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在音乐的气氛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疆域的辽阔活动一、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1、结合山东地图,比较禹城与山东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山东与中国的面积,以突出祖国之大。
(在比较活动中,让学生在感知家乡禹城以及山东的大小,通过换算比较,也就是直观的实行空间上的比较,从而感受祖国的广大)。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对中国的疆域面积存有着一个误区,仅知道960万平方千米陆地面积,不知道近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面积。
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4课好大一个家》教案设计.doc

第四课好大一个家《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教材分析《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品徳与社会》第四课《好大一个家》主题下的第一个活动。
本主题包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勤劳智慧的好女儿'‘两个活动内容。
教科书24-25页是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
通过阅读图例,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部、西部、西北、西南、东北等边滇地区。
通过阅读教科书提供的文字信息,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特点。
教科书第26页上图是各族人民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合影,结合资料和统计表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 都是国家的主人。
二、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全国设立5 个自治区。
2、能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5个自治区,并能说出它的名称,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地区。
3、逐步树立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增强维护民族团结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不分大小,地位平等,都是国家的主人,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四、课前准备教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课件。
实物投影仪。
教唱十册音乐第四单元《中华民族歌》。
学生:收集我国有关民族的资料,图片,服饰等(可以是剪、贴画等)。
五、教学过程(一)听一听激情导入师:同学们喜欢音乐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希望你能随音乐一起唱。
(师出示课件一:56个不同民族的少年儿童,穿着不同的服饰,在《中华民族歌》的旋律中载歌载舞。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民族歌曲,你知道了什么呢?生1:我知道了我国有56个民族。
生2: ......师:是呀!正如歌中所唱:“中华古老民族多,五十六族共一国这五十六个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奋斗着。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板书课题)(二)找一找感受家之广师:同学们,在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上,生活着哪些民族呢?请同学们在“中国主要民族分布示意图"上找一找,(出示课件二:中国主要民族分布图)看看这些民族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地区。
山东人民版思品五下《好大一个家》教案.

1.好大一个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辽国疆域和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特别是了解台湾的基本情况,了解我们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材分析:好大一个家活动主题共设计了祖国有多大和我们都是一家人俩个主题活动。
祖国有多大主要是知道学生通过搜集资料采访专家查看中国政区图等一系列活动的探究来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和行政区划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热爱祖国的辽阔疆域的情感。
教学准备:中国政区图电脑教学时间:四课时第一二课时总课时数:日期:课型活动过程:一教师投影中国政区图观察中国政区图的大体形状。
放歌曲《大中国》师生齐唱。
说说我国到底有多大?从面积人口方面说一说投影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六位的国家投影人口位于前六位的国家,让学生作简单的对比认识到我们国家人口最多说一说我们国家在世界的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找一找我国的大海有那些?说一说自己了解或者去过的大海,了解他们的特点。
根据我们山东的情况介绍渤海。
介绍我国的邻国有那些。
二学习我国的行政区划以及省级行政中心投影政区图1学生在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简称省会城市面积大小等的基础上进行游戏进行畅游神州大地的游戏活动。
每位同学介绍一个区域找出他们的共同特点自由分组如自治区组,直辖市组,特别行政区组,岛省组东北组南方组华东组,我的家乡组等等学生指出自己组的区域的介绍,学会倾听别人组的汇报情况。
汇报介绍自己组的学习情况2进行拼图游戏认识我国主要的区域。
对照地图学习行政区域歌京津沪渝直辖市----------四个直辖市蒙宁新藏桂自治----------五个自治区一国两制港澳台----------二个特别行政区+一个省东北三省黑吉辽----------冀晋鲁归华北----------二苏浙皖赣在华东----------十湘鄂豫归华中----------二华南还有粤闽琼----------个川滇黔归西南----------省西北还有陕甘青----------板书设计:中国邻国中国领土四极行政区域省级行政中心第三课时总课时数:日期:课型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了解少数民族的习俗、生活习惯、文化等各方面有何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好大一个家-----祖国有多大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30——32页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辽阔的疆域和多民族大家庭的情感。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方法手段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安排:共二课时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面积
祖国有多大
邻国
一、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祖国的人文地理等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对自己的国家了解多少?
生1:出示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回答
生2:我知道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它有960万平方千米。
生3:我知道我国有56 个民族。
生4:我知道我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师:你们了解的可真少,今天我带来一位新朋友,它能告诉我们更详细的情况(出示世界地图)下面请同学们从地图上找出与我国相关的资料,
一会我看看每小组的收获。
生1:分小组查看地图,小组交流并汇报。
生2:我找到的是中国在亚中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生3:我找到了与我国相邻的国家,有蒙古国、朝鲜、缅甸、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
生4:我们小组知道了我国的海域线是1.8万多千米。
生5:我们小组通过对我国与其他国家的面积比较做了世界上前六位国家的统计图。
师:同学们你们从地图上获得的知识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听一下录音,看看我们自己了解到的是否正确(播放地理学家王伯伯介绍中国的录
音)。
学生认真听录音。
(三)、小结
通过这段录音我们对祖国更进一步的了解了我国地域跨度大,当东海之
滨的渔民迎者朝阳出海时米尔高原的牧民们还在深夜中熟睡,当东北已
处于千里冰封的隆冬时,南海诸岛上依然温暖如春。
你们觉得自己属于
这样的大家庭里感觉如何。
生齐答: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检测题
一、填空
1、中国在亚洲部,太平洋岸,是亚洲面积
的国家。
2、我国陆王国界线是万多千米,与个国家相邻,
国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
3、我国最东端是和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最西端到新疆,东西相距多千米。
4、我国大陆海岸线长万多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为
万平方千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域。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
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方法手段
小组合作探究
板书设计
好大一个家
A、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B、省会、首府、首都。
一、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我国的资料。
2、全国行政单位拼图。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了我国疆域的辽阔,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祖国,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
(二)畅游神洲
师: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在我国划分了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共34个行政单位,省级行政单位都有自己的简称,省行政中心称省会,自治区行政中心称省府,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对于以上这些同学们课前早已做了了解,你们能把我了解到的行政单位的简
师:同学们填的真好,接下来让我们开展“畅游神州”的活动,我们分小组先设计一个活动方案。
(学生小组交流设计活动方案后由小组推选一名同学汇报活动方案)。
生:我是勇往直前小组的代表,我们小组设计的方案是:首先由一名同学提出一个省或者是自治区、直辖市、海域、岛屿的名称,接着另一名同学
快速的从地图上指出来,谁的速度最快谁就是胜利者。
生:我是快乐天使小组的代表,我们小组的活动方案是:把课前准备的全国行政单位拼图以最快的速度拼完的就是胜利者。
生:……
(学生按自己小组的方案进行活动)
(三)我爱宝岛——台湾
1、播放余光中的诗作《乡愁》
师:同学们你们听后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与大陆是紧紧相连在一起的,是分割的。
生:我感受到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这也是全国人民与台湾同胞共同的心声。
生:……
教师小结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是不可分割的,海峡两岸人民正热切盼望着祖国的统一。
我们期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
三、情感延伸
师生共同在气球上绑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等字样的心愿卡片,放飞气球表达对祖国统一的热切期盼。
检测题
一、填空
1、我国划分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和个特别行政区,共个省级行政单位。
2、称省会。
称首府。
3、是我国的首都。
4、年月日,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5、年月日,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二、情感升华
假如你有机会与台湾小朋友见面你会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