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渗透学法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渗透学法教育摘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提高学习质量至关重要,中职教育对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

因此,合格的中职教师应该既关注教学方法的修为,又关注学法教育的渗透。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机械制图》独有的课程特色有利于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本文探讨了在《机械制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学法教育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学法教育机械制图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c doi:
10.3969/j.issn.1672-8181.2013.11.141
1 引言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一对综合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手段,教学活动是离不开教学规律的。

同样,学生的学业也是有一定的规律,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在学习成绩和效果上取得大幅的进步;反之,则事倍功半,学习效果差强人意。

然而学习方法的掌握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更要懂得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

特别是对于中职学生而言,学生年纪较小、学习基础薄弱,很多学生从报专业、报学校到最终的录取都是家长包办的,在校期间也大多不喜欢学习,而且中职专业课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环境、考核
方式都与初中学习迥异,因此很多中职学生感到迷茫,不知道如何学习,不会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久而久之,更加丧失学习兴趣。

2 《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学法研究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机械专业的核心课程,这门课程具有“自成体系,环环紧扣,逐步递进”的特点,在学习中不仅需要细心和耐心,更需要合理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因此,学法指导对学生学好制图课程至关重要。

笔者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中职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制图时感到困难重重,不知道如何下手。

事实上,这是因为学生掌握不了合适学习方法造成的。

很多学生将学习基础文化课的学习模式和方法移植过来,例如上课时多记笔记、课下进行记忆和背诵。

用这些方法来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实际上背离了制图课的学习规律。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恰当、适宜的学习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要求。

笔者对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渗透学法教育做了如下探讨:
2.1 教学设计兼顾学法教育
《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每一部分都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来支撑。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通盘兼顾。

下面,以“组合体”知识点的教学设计为例说明如何兼顾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1.1 “组合体”教学内容讲授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组合体”在《机械制图》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

学生对此内容的学习往往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更
难达到融会贯通的层次。

主要原因概括起来有两点:其一,中职院校一年级学生在空间概念上非常薄弱,没有形成定性空间思维。

其二,学生缺乏对“组合体”的感性认识,不知所云,不知所指。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在对“组合体”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该注意分散教学内容难点,降低难点衔接坡度,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递进方式应该符合学生的思维层次和思维特点。

其次,应该注重对学生空间概念的训练,加强学生空间形体的“库存”。

最后,应该提纲挈领,归纳、总结出分析组合体的基本方法。

2.1.2 “组合体”知识点的教学设计
根据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经验,笔者设计了一套适宜于“组合体”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并很好的兼顾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具体设计步骤如下:第一,课前,任何教师将从网络上获取其他渠道获得的一些有代表性组合体模型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兴趣,然后导入新课。

第二,教师向学生讲授组合体的相关知识,并将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难点进行合理计划和分类。

第三,设问:①组合体由哪些基本体组成?②各基本体形状、相对位置及表面连接关系如何?第四,分析演示拆卸组合体,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部分。

第五,归纳得出分析组合体的基本方法:形体分析法。

上述关于“组合体”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方案是经过几轮教学实践总结形成的,实际应用中获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认知和形成也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2.2 习题课训练兼顾学法教育
教师在讲授《机械制图》课程知识的同时应该加强习题训练,在《机械制图》课教学过程中必须通过一定数量的练习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点,习题训练方法不仅对《机械制图》课程的学习有益,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也是大有好处。

教师在筛选题目的时候应该选择思考性强的题目,例如圆柱纵、横截形成缺口的画法,可让学生练习截平面只与外表面形成截交线,然后改变缺口大小,使得截平面不仅与外表面形成截交线,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纵、横截圆柱体内外截交线的分析方法。

3 在《机械制图》教学中渗透学法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机械制图》课程因其特色决定其在教学过程中适宜向学生渗透学法教育,只有掌握适宜的、合理的学习机械制图的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打好学科基础的实践能力,为后备知识的习得做好前期准备。

但在学法教育渗透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3.1 明确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教学伊始,就应该使学生知道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然后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教育,进而形成看图、画图的思维惯式,以提高学习效果。

3.2 学法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
学习方法的渗透应该与教学内容的习得并肩而行,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两者要无缝相融且相辅相成;同时,该过程要符合中职
院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点,不能凌驾于学生现有能力之上,否则有害无益。

4 结束语
总之,学生的制图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其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邱耀华.化学教学方法与学生探究学习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09,(2).
[2]剧笑艳.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0).
[3]李学伟.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j].职业,2009,(24).
作者简介:姚晓兰(1980-),女,汉族,浙江湖州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模具设计与制造,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武汉43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