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试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呈现出差异性,好老师往往深受学生爱戴。
为什么学生对教师存在好恶感呢?其中教师的个人魅力起着关键作用,而教师的教学语言是构成教师个人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相对枯燥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好选择和设计,提高教学语言的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课堂导入时引入生活化语言
思想品德课在许多学生看来都比较乏味和单调,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语言,使教学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亲切感。
初中学生大多思想活跃,喜欢热烈的课堂气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兴趣取向,适时引入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让学生消除距离感。
所谓生活化语言,就是我们平时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有很强的随意性和生活气息。
如果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和学生“拉家常”,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学开展也会更顺利。
在教学《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一课时,教师这样进行导入:“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同学将大半个馒头直接扔进垃圾筒了。
我问他为什么不吃,你猜他说什么?‘嘴里没味,吃什么也不香。
’我真想好好他,就对他说:‘要想嘴里有味,就三天不吃饭,保证你吃嘛嘛香。
’这不是浪费吗?想想父母劳动挣钱容易吗?我相信咱们班上没有这样的同学。
爸爸妈妈不管干什么工作,都是光荣的劳动者,现在请大家都来说说爸爸妈妈都是做什么工作的吧。
”学生开始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学生的思维快速启动。
教师在课堂导入时没有使用多媒体,也没有提出什么带有悬念的问题,而是给学生讲了一件生活中的小事,运用生活化语言,以“拉家常”的方式讲述学生的身边事、身边人,让学生感觉亲切,也与学生的认知相符,学生自然能迅速进入教学。
二、思维启动时利用风趣的语言
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历来深受学生的喜欢,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却幽默不起来。
教学任务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心情不佳等,都会降低教师语言的生动性。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利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