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行人和车辆闯红灯问题的调研与研究
闯红灯的调查报告

闯红灯现象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调查发现,部分因闯红灯引发的交 通事故中,行人或非机动车驾驶人受伤甚至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
闯红灯现象的治理建议
针对闯红灯现象的成因和影响,提出以下治理建议:一是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交通安全意识;二是完善交通设施,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间,提高交通路口的通行效率 ;三是加强交通管理,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增设行人过街设施
在适宜的路段增设行人过街设施,提供安 全的过街通道,减少行人闯红灯的行为。
加强执法力度
严格罚
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采取罚款、 记分等措施,形成威慑力,遏制闯红灯行为 的发生。
加强现场执法
在交通高峰时段,加强现场执法力度,对违 反交通法规的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和处罚。
05
结论和建议
研究结论
闯红灯现象普遍存在,且在某 些地区或特定时间段内问题尤
为严重。
闯红灯行为不仅对交通秩序和 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导致交
通事故和人员伤亡。
闯红灯行为的原因复杂多样, 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规则意识淡 薄、急躁心态、对交通信号灯
的误解以及跟风行为等。
对交通管理的建议
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 对闯红灯行为的危害性认识。
闯红灯的成因
驾驶者或行人疏忽
由于驾驶者或行人的注意力不 集中或过于匆忙,未能及时观
察到交通信号灯的变化。
缺乏交通规则意识
部分驾驶者或行人缺乏对交通规 则的认识和遵守意识,存在侥幸 心理或习惯性违法行为。
交通设施不完善
部分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如信号 灯、标线、标志等不清晰或不规范 ,导致驾驶者或行人难以判断正确 的行驶方式。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本文通过对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对行人闯红灯现象进行了全面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调查结果显示,行人闯红灯在城市交通中广泛存在,给交通安全造成了不小的隐患。
这主要涉及行人对红灯的认知程度、交通文明素质和交通规则的执行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交通宣传教育、合理规划和设计交通设施、加大执法力度,提高交通文明水平。
1. 引言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行人闯红灯现象屡见不鲜。
行人作为最基本的交通参与者之一,他们的行为不仅影响自身安全,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因此,了解行人闯红灯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对策,是提升交通系统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工作。
2. 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城市行人为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包括行人闯红灯的频率、原因和影响因素等。
我们在不同地点进行了多次调查,收集了大量的问卷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行人闯红灯是一种普遍现象。
约有60%的行人承认曾经闯红灯,其中30%的人表示习惯性地闯红灯。
分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行人认知错误部分行人对红灯的意义存在误解,认为只有机动车必须停下,而忽视了行人也需要遵守红灯信号。
3.2 交通文明素质欠缺一些行人缺乏基本的交通素养和文明意识,对他人的交通权益缺乏尊重,常常在交通红灯下鱼贯穿行,给他人造成安全隐患。
3.3 不合理的交通设施设计部分城市的交通设施设计不合理,红绿灯设置位置不当、时长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行人在红灯期间等候时间过长,从而增加了行人闯红灯的可能性。
4. 影响因素分析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行人闯红灯行为和以下因素密切相关:4.1 环境因素繁忙的市区、迅速的节奏和拥挤的人流,将行人置于压力之下,导致一些行人急于插队行走,忽视了交通信号。
4.2 社会心理因素一些行人出于心理上的侥幸和不自觉,认为闯红灯并不会导致事故或罚款,从而产生了冒险心理。
关于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闯红灯是指在交通信号灯变为红色时,车辆或行人仍然继续通行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交通法规,还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为了更好地了解闯红灯现象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本文将进行一项关于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大众对于闯红灯现象的看法,并分析造成闯红灯的原因。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收集相关数据,选择了包括学生、白领和农民在内的不同群体。
我们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800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根据问卷结果,我们得到以下分析:1.对于闯红灯现象的看法:有78%的被调查者认为闯红灯是不正确的行为,会给交通安全带来很大的危害。
有14%的被调查者认为前提是没有车辆通过,闯红灯可以被接受。
只有8%的被调查者认为闯红灯是可以理解的。
2.闯红灯的原因:快节奏生活:5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生活压力大,急于赶时间。
无规矩意识:24%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对交通规则缺乏了解或者不重视。
教育问题: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因为教育不到位,导致养成了不遵守交规的习惯。
三、讨论与解决办法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人认为闯红灯是不正确的行为。
然而,依然有一部分人对于闯红灯持有宽容的态度。
解决闯红灯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人们对于交通规则的态度和意识。
1.提高交通法规宣传教育的力度:通过增加宣传教育的频率和广度,提高大众对于交通法规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2.强化交通执法力度: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3.完善交通设施和交通信号灯:在交通繁忙的地区设置倒计时信号灯,提醒司机和行人还有多久变红,增加交通的流畅性和合理性。
4.增加道路安全设施:在交通路口增设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加强对违法行为的监控和查处,形成威慑力。
5.增加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深度:在学校等场合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的力度,培养学生和未成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闯红灯研究报告

闯红灯研究报告闯红灯研究报告一、引言闯红灯是指在道路交通中,行车信号灯变红后继续通行或未按规定停车的行为。
目前,闯红灯已成为导致城市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了行车安全。
本报告通过对闯红灯行为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探讨闯红灯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二、调查方法为了全面了解闯红灯的情况,我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事故数据统计法等。
我们在不同地点的红绿灯路口进行了多次观察,并随机抽取了一些司机和行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还分析了一定时期内的交通事故数据。
三、原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闯红灯的主要原因如下:1. 个体因素:一些司机和行人存在交通法规意识淡薄、态度不端正的情况,对红绿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出于便捷和急切的心理,选择闯红灯。
2. 城市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流量大,路面拥堵现象严重,造成车辆和行人长时间等待,对一些心急的司机和行人来说,闯红灯是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
3. 地理环境因素:一些交叉口设计不合理、视线遮挡等问题,容易导致司机无法准确判断红绿灯信号,从而加剧了闯红灯的可能性。
四、对策建议针对闯红灯行为及其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对策建议:1. 加强交通安全教育:通过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和遵守交通规则的自觉性,特别是对学生和新驾驶员进行重点培训。
2. 加强执法力度:增加交通监控设备的安装,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对闯红灯的违法行为严惩,从而提高违法成本和违法风险。
3. 优化红绿灯设置:合理优化红绿灯的设置和配时,缩短倒计时的时间,减少司机和行人的等待时间,从而降低他们闯红灯的冲动。
4. 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改善交通拥堵状况,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完善交通规划,并加强对交通流量的合理控制,减少驾驶员和行人的等待时间。
五、结论通过对闯红灯行为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闯红灯行为主要原因是个体因素、城市交通拥堵和地理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关于闯红灯的研究报告

关于闯红灯的研究报告闯红灯是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之一,在中国交通管理中属于严重违法行为。
本研究报告旨在分析闯红灯现象的原因及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闯红灯现象的原因:1.违法意识淡薄:部分驾驶员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意识不足,忽视红灯信号的规定。
2.出行急迫:一些驾驶员为了追求时间效率,不愿意等待红灯,主动闯灯。
3.交通拥堵:某些路段交通流量大、拥堵严重,驾驶员为了避免长时间等待,选择闯红灯。
4.潜在经济利益:一些驾驶员为了避免红灯停车等待,提高出行效率,从而赶到目的地更早,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二、闯红灯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1.事故风险增加:闯红灯行为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车辆行驶速度过快、横向车辆冲出、行人跨越马路等行为都容易引发事故。
2.道路秩序混乱:一旦有车辆闯红灯,其他驾驶员也可能跟随闯灯行为,从而导致道路秩序混乱。
3.交通流畅度降低:闯红灯行为会导致交通信号系统的正常工作受到干扰,进而影响到交通流畅度。
三、解决闯红灯问题的有效方法:1.提高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驾驶员对违法行为的意识。
2.加强交通执法力度:增加交通警力,加强路面巡逻执法,对闯红灯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从而形成威慑效果。
3.优化道路交通设计:合理规划交通信号灯的安装点位,减少交通拥堵情况,降低驾驶员因等待时间过长而闯红灯的可能性。
4.科技手段助力交通安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红绿灯监控系统、交通摄像头等,对闯红灯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提供证据支持执法力度。
综上所述,闯红灯是严重违法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解决闯红灯问题,需要提高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强交通执法力度,优化道路交通设计,并利用科技手段助力交通安全。
只有通过综合多方面的努力,才能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有序。
行人与车辆闯红灯情况调查报告

行人与车辆闯红灯情况调查报告调查内容:行人与车辆闯红灯情况调查时间:2008年11月26日调查地点:板仓及锁金村车站处的红绿灯路口调查人员:姜铭、朱阗炜、李翼飞、丁宇等。
调查结果:这次调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峰期阶段,二是普通时段,调查数据详见记录表。
对于调查结果,我们大致分析了一下:在高峰期的时候,因为车辆较多,所以违规的人比少,不过在车辆直行红灯,转弯绿灯的时,因为转弯车辆很少,所以很多人抱有很大的侥幸心理,我们总是能看见马路两边虽然是红灯,但是还有一大群人在斑马线上穿梭,还有转弯车辆因为斑马线上有人,没有办法转弯的现象。
虽然路口用4位协管员管理,但是很多人对他们的哨子声不理不睬,照走自己的路。
我们对一名协管员进行了采访,他说“就是因为这条路车流量很大,人很多,违章违规的现象特别严重,所以我们才来管理,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听我们的,对自己很不负责任。
在普通时段时,因为车辆较少,所以违规人数的比例更大了,更多的违规者,在车辆直行绿灯时,也在马路上穿梭,更有甚者,竟然翻阅栏杆,连几步路都不愿意走,选择了“抄近道”的方式,十分危险。
这里,我计算了一些百分比的数据:其中违规最为严重的是普通时段的老年人一列,竟然高达百分之70,实在是不可思议,我认为老年人腿脚不好,不会闯红灯,但是这个数据让我不得不相信。
还有中年人违规也很严重,两个时段都高达百分之40,比年轻人还要严重不少。
这些数据很多都让我感到出乎意料,但是仔细想想,年轻人、学生接受的教育相应的多一些,也是闯红灯少的一个原因,不过也不能说少,这类人群虽然在表格中百分比较小,但是还是比较严重的,还有自行车、电动车也比较严重。
相反,公交车、轿车以及其他车辆违规的情况很轻,虽然不是没有,但是百分比很小,我想这也和罚款力度的加强有关。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对行人的管理也能这么强。
我们总结了一下原因:一:大多数人都是借口有急事,赶着去哪儿哪儿,所以才闯红灯。
但是他们没有想过,急这么几秒,很可能造成的就是终身的遗憾。
对闯红灯现象的调查分析

一、行人闯红灯产生原因之利益分析经济学认为,机会成本是指将某一资源投入特定用途后,放弃其他用途,随之获得的最大收益所付出的部分。
“人性的首要法则,是要维护自身的生存,人性的首要关怀,是对于其自身所应有的关怀”为了获得更多甚至最大化的利益,人们的一切获取利益的活动都蕴含着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动机。
因此在行人过马路时,心中也会为其行为结果做一个快速的预期,以期追求更大的利益。
行人过马路的风险成本是人的人身财产损失。
而获得的仅是快速通过马路带来的时间效益。
因此,社会成员在利益选择的驱动下自动选择了一个新的规则,交通信号灯规则应运而生。
交通信号灯作为社会成员在内心利益认识的驱动下自助选择的结果,理应是正确有利的。
但为什么人们通过公共选择的方式选择了约束其行为的法律,如今又不遵守呢?人都是会趋利避害的,有法律规则却不履行这一社会现象之所以能够存在,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法律制度对社会成员的利益规范出现了改变。
首先,机动车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的确定使得危险发生的概率降低,风险发生后行人需要承担的成本也因之降低。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
”这一规定产生了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其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原则;二是在实行严格责任原则的同时,如果符合法定的条件,机动车一方可以减轻责任。
而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讲,这两方面都减少了行人在事故中承担责任的成本。
其次,从众效应改变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观念。
个体容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从而和他人保持一致。
当有一部分人闯红灯时,其他的人就可能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也选择闯红灯。
我们可以把群体闯红灯的行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带头闯红灯者,一类是跟随闯红灯者。
闯红灯调查报告4篇

闯红灯调查报告4篇【第1篇】闯红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闯红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随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量也在急剧增长,然而闯红灯违章现象却处处可见,使得城区的交通持续,交通安全不尽人意。
很多人认为,闯红灯只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没有必要小题大做。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往小一点的地方说,闯红灯是违章现象,会破坏交通持续,往大一点的地方说,闯红灯体现了一个人的素质低下,交通规则制定出来就是为规范人们的行为的,而有些人却对红绿灯视而不见,一意孤行。
如果人人都这样,一个偌大的国家,还有什么规章制度可言?还怎么会有高尚的社会风气?据这一现象,我利用假期展开了对闯红绿灯情况的调查。
我选择了与交通灯且人流量比较大的中心街二路,五路和六路作以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可知:1、闯红灯的现象普遍存在,既有摩托车、自行车、小汽车之类的机动车辆,也有步行的人。
2、小汽车、出租车穿红灯的几率比其他车辆步行的闯红灯几率大。
造成上述问题原因:(1)1机动车辆驾驶员和行人的交通意识单薄,漠视交通安全。
(2)出租车驾驶员太多认为时间就是金钱觉得等红灯就是浪费时间,为了多赚点钱,不惜以闯红灯来节约时间。
(3)小汽车驾驶员多为富裕人家,财大气粗,认为有钱就比别人高一等,就可以不遵守交通规则。
经过一番调查分析后,我有以下建议:(1)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教育应广泛宣传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和闯红灯所带来的危害,交通管理部门在红绿灯区和人行道等地方刷写警句或树立宣传牌。
(2)严格执法,依法对交通违法者处罚:在主要路口时常增派交警执勤、执法部门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时应依法严肃查处。
遵守和维护交通失序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应团结一致,各行其取、使城区的交通井然有序,也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文明风尚。
闯红灯社会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关于闯红灯的调查报告随看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量也在急剧增长,然而闯红灯违章现象却处处可见,使得城区的交通持续,交通安全不尽人意。
关于行人及车辆遵守交通信号情况的调查报告

(二)实地考察:
寒风呼啸的街头,每个人都想快点回家,每个人都不顾车辆的危险。只要在直行车辆停止时就开始过马路。
行人与右转向的车辆挤成一团,毫无秩序可言。
关于行人及车辆遵守交通信号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研究目的:
前不久,“中国式过马路”一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就过马路而言,是否注意交通信号灯,是否走斑马线,是否注意避让来往车辆都是日常出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这一情况,也特别契合今年的主题。那么这种情况现在是否有所转变呢?
二、研究内容:
选取洪家楼西路的路口作为研究样本,对行人及车辆遵守交通信号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方法:
1、实地考察法。
2、调查访问法。
3、网络查询法。
四、研究步骤:
1、设计研究方案。
2、进行具体研究。
3、整理计算数据。
4、得出研究结论。
5、提出意见建议。
五、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缘起:
前不久,“中国式过马路”一度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就过马路而言,是否注意交通信号灯,是否走斑马线,是否注意避让来往车辆都是日常出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而这一情况,也特别契合今年的主题。那么这种情况现在是否有所转变呢?
相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阅历对人的指导作用远比书上的道理更有影响,更发人深省。有个司机是这样说的:“说实话,我以前过马路的时候也老闯红灯,不过自从开车以后我再也不闯了开车的时候最怕刚挂上档要过绿灯时候,突然从边上跑过来行人,有好几次幸亏我刹车殊得及时,要不然就真撞上了,想起来就后怕现在开车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在开车的时候不希望遇到闯红灯的行人,为什么自己过马路的时候就闯呢”。对于社会公德的问题我们应当多换位思考,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更何况,从自身安全的角度考虑也不能闯红灯。那我们应当怎么做呢?首先我们应当改变这种教条式的教育方式,公德是主人翁的道德,主人翁的精神的树立是公德心树立的前提,德育只有结合学生生活的实际及需要,尊重人性,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唤起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而达到引导教育的目的。因而道德教化必须把“人”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动力和最终行时闯红灯
关于闯红灯的调查报告(推荐6篇)

关于闯红灯的调查报告(推荐6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闯红灯的调查报告(推荐6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闯红灯的调查报告(推荐6篇)》。
第一篇:有关小学生的调查报告一、问题的提出我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有车祸发生,于是,我就对行人过马路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自己观察记录。
三、调查情况和材料整理通过我的调查,我发现马路上,都有许多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闯红灯。
而且我发现,有些行人竟然一路跑着闯红灯,好像车辆在他们眼中只是空气一样。
我总共记录了291个行人,调查发现,其中有149个行人闯红灯,他们有的一边看着马路上的车辆,一边不顾红灯地走着;有的看马路上一时没有车辆,就不顾红灯,闯红灯;还有的好像视车辆为空气,一路跑着闯红灯。
还有142个行人,没有闯红灯,他们遵守了交通规则,一直等到绿灯才走,不管等多长时间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四、结论马路上有大多数行人都闯红灯,有149个行人,有一些人没有闯红灯,142个行人,闯红灯的.行人比绿灯才走的人多出7人。
这些行人为了节省时间就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很不好,这样会害了自己的。
我们一定不要闯红灯,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
第二篇:关于调查报告作文一、调查目的: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
学生的作文应关注现实,关注生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社会,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受、态度和看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然而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条理不清、千篇一律、满篇大话空话、胡编乱造,这一切提醒我们,作文教学迫切需要改革。
为此,我对我班学生的作文现状作了一番调查,以便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地探索、研究,寻找作文教学的新路。
二、调查对象:本班五年级学生,共30人。
三、调查方法:利用谈话、看作文作业的形式加以调查。
四、调查内容:1、对作文的态度。
2、写作的动机。
3、作文材料来源。
4、写作中最困难的问题。
关于行人与车辆闯红灯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行人与车辆闯红灯情况调查报告调研时间:2019年05月21日调研地点:威海市海滨路与渔港路十字路口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目的:分析解决闯红灯现象参加者:宿亮团队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式各样的汽车已经走进了千千万万的百姓家中.然而伴随其而来的是许多交通问题的爆发. 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交通问题、步行者问题(包括骑自行车者)、停车问题等等.其中交通事故的问题更是关系到我们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家性命.而闯红灯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导致交通事故的现象.闯红灯可依据闯的对象大致将其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人闯红灯,一种是车辆闯红灯。
关键词: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公共交通、闯红灯。
为了准确的掌握车辆与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我们展开了调查。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这次调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高峰期阶段,二是普通时段。
对于调查结果,我们大致分析了一下:在高峰期的时候,因为车辆较多,所以违规的人比少,不过在车辆直行红灯,转弯绿灯的时,因为转弯车辆很少,所以很多人抱有很大的侥幸心理,我们总是能看见马路两边虽然是红灯,但是还有一大群人在斑马线上穿梭,还有转弯车辆因为斑马线上有人,没有办法转弯的现象。
虽然路口用2位协管员管理,但是很多人对他们的哨子声不理不睬,照走自己的路。
我们对一名协管员进行了采访,他说“就是因为这条路车流量很大,人很多,违章违规的现象特别严重,所以我们才来管理,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听我们的,对自己很不负责任。
在普通时段时,因为车辆较少,所以违规人数的比例更大了,更多的违规者,在车辆直行绿灯时,也在马路上穿梭,更有甚者,竟然翻阅栏杆,连几步路都不愿意走,选择了“抄近道”的方式,十分危险。
二. 为何人们会闯红灯大多数闯红灯的人都抱有侥幸心理。
(1) 大家闯红灯都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别人闯,自己也闯,好像闯红灯成为一种氛围,一种习惯,没有人提醒就不知道要遵守交通规则。
关于闯红灯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闯红灯的社会实践报告闯红灯的社会实践报告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闯红灯现象愈发严重。
作为交通违法行为之一,闯红灯不仅危害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也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的正常运行。
为了深入了解闯红灯的现状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调研。
一、调研背景为了更好地了解闯红灯的现状,我们选择了一个繁忙的路口进行观察。
该路口位于市中心,交通流量大,车辆和行人频繁穿梭。
我们希望通过观察和访谈,了解闯红灯的主要原因和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二、调研方法我们选择了两个不同时间段进行观察。
第一个时间段是早上上班高峰期,第二个时间段是下午放学时间。
通过观察行人和车辆的行为,我们记录下闯红灯的次数以及闯红灯者的特征。
此外,我们还进行了一些访谈,询问行人和司机们对于闯红灯现象的看法。
三、调研结果1. 闯红灯现象普遍存在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闯红灯现象在这个路口是普遍存在的。
尤其是在高峰期,很多行人和车辆都选择了闯红灯,忽视了交通信号的指示。
这不仅给其他行人和车辆带来了安全隐患,也给交通秩序带来了混乱。
2. 闯红灯的主要原因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闯红灯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时间压力:很多行人和司机在赶时间时,为了节省时间而选择闯红灯。
他们认为等待红灯太浪费时间,所以选择冒险通过。
(2)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一些行人和司机对于交通规则和交通安全意识了解不足,对于闯红灯的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
(3)交通拥堵:当路口交通拥堵时,一些行人和司机选择闯红灯以避免长时间的等待。
3. 闯红灯的影响闯红灯不仅危害了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还对城市交通秩序造成了负面影响。
当交通信号无法得到有效执行时,交通拥堵、事故发生的概率也会增加。
此外,闯红灯现象还会给其他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和司机带来不便和困扰。
四、解决方法针对闯红灯现象,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方法:1.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通过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活动,提高行人和司机的交通安全意识,让他们了解闯红灯的危害。
闯红灯研究报告

闯红灯研究报告
闯红灯是指汽车、行人在没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下通过红灯的行为。
闯红灯是一种危险且违法的交通行为,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和安全。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闯红灯行为的原因、影响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闯红灯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是交通流量大,造成车辆长时间等待,驾驶员心急于通过红灯。
另一方面,是沉迷于手机、音乐等娱乐活动,分散了对道路交通的注意力。
还有的驾驶员酒驾、疲劳驾驶或是意志不坚定等导致闯红灯行为的原因。
其次,闯红灯给交通和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闯红灯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危及行人和其他车辆的安全。
同时,闯红灯行为的频繁发生也破坏了交通秩序,加剧了交通拥堵的程度。
此外,闯红灯行为也会引发其他司机的仿效行为,形成恶性循环。
最后,为了预防和减少闯红灯行为,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在法律层面,必须明确和加强对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加大执法力度。
其次,在交通工程方面,加强红绿灯的设置和管理,确保红绿灯的时长和相位合理,减少人们等待的时间,提高交通的流畅度。
此外,还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交通法规的认知和遵守意识,增强公众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综上所述,闯红灯是一种危险和违法行为,对交通秩序和安全
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通过加强法规、改善交通工程和加强教育,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闯红灯行为的发生,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道路交通拥堵的加剧,行人闯红灯的现象也日益突出。
本报告通过对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从行人角度、交通环境角度、法制制度角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行人闯红灯是指在红灯亮起时,行人仍然违反交通法规横穿马路的行为。
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危害到行人自身的安全,也给道路交通秩序和其他交通参与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二、调查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设计了一份行人闯红灯的调查问卷,随机选择了城市的几个交通繁忙路口进行了实地调查。
共收集到1000份有效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1.闯红灯的人数和比例: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行人曾经闯过红灯,其中有30%的人每天都有闯红灯的行为,约有15%的人表示经常看到其他行人闯红灯。
2.闯红灯的原因:调查发现,行人闯红灯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时间短暂、红灯时间过长以及周围环境因素。
其中,超过40%的人表示由于时间短暂,不愿等待红灯的时间。
约30%的人认为红灯时间过长,导致出现了行人闯红灯的现象。
此外,还有一些人表示由于周围没有车辆或者车辆停放杂乱等原因,才选择闯红灯。
3.严重后果:约有40%的人认为闯红灯没有严重后果,15%的人认为只是违法行为,但并没有太大危害。
只有约30%的人认为行人闯红灯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四、原因分析及对策1.行人角度:行人闯红灯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红灯时间的心理预期与实际时间不符合。
因此,可以通过提前引导行人,告知他们红灯的时间长短,以及如何正确判断红灯的信号。
2.交通环境角度:一些交通路口因为红灯时间过长、行人过多、道路狭窄等因素,会导致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增加。
在这些交通繁忙路口,可以考虑增加红灯时间,安装更多的人行道,或者提供行人专用通道,以减少行人闯红灯的行为。
3.法制制度角度:应加强对行人闯红灯的执法力度,在闯红灯行为多发地段增加执法人员的巡逻频率和执法力度,对于违法行为者进行处罚。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

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数控1132 组员:杨辉,赵宇,姚文祥,邵聪,卢祥史文强,刘钰,孙大荣,马如刚,程秋杰关于行人闯红灯的调查研究报告课题背景:在国内,闯红灯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成了外国人对于中国人常用的负面评价之一。
对于治理的方法,大家众说纷纭,目前似乎也没有什么很有效的措施。
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能对于目前行人闯红灯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于如何治理这个现象给出一些建议。
实施计划:1.分发问卷(100份),调查大学生闯红灯的情况以及对相关问题的看法。
2.在早中晚三个时段分别到邯郸路国权路口和淞沪路政通路口实地调查行人闯红灯的情况,记录数据。
3.将问卷调查与实际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4.撰写报告调查分析:要治理行人闯红灯的问题,首先要探究行人这么做的原因以及这他们对于这种行为的看法。
找到了“病根”,才能避免“治标不治本”。
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首先在校园内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收回有效问卷88份,其中男生50人,女生38人,大二同学占了绝大多数。
1.作为行人,您曾经闯过红灯吗?可以看到,大多数同学都闯过红灯,结合后面相关问题来看,此题反映出的情况较为真实。
当然,由于“偶尔”和“经常”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不同人之间的标准不同,所以会有一些偏差。
2 .是否接受过交通安全教育大多数同学接受过交通安全教育,结合上一题,也就是说,现在的交通安全教育先当失败。
由于事先考虑不周,没有对接受教育的渠道进行调查,事实上,家长是否以身作则是交通安全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3 .如果您有过闯红灯行为,通常是在什么情况下?(多选)路口没车和有急事是闯红灯的两大主要原因,可见大多数人有并非没有安全意识,但可能觉得没有严格遵守交规的必要。
同时,我们设想的“跟风”行为也确实存在。
4 .别人都闯红灯,有一个人要等绿灯亮再通过,您对此咋看?此题依然说明大家有交通安全意识,但是并不强烈。
如果有人带头不闯红灯,大多数人会乐于一样做。
闯红灯现象调查与研究

成果类别: 综合类闯红灯现象调查与研究X学校x班课题组组长: x课题组成员: x(负责写稿、实地调查)、x(负责实地调查)、x(负责实地调查)、x(负责实地调查、计算、整理数据、记录)、x(负责打印)指导老师: x【摘要】这些年, x县扎实推动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 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城市文明限度有了很大提高, 市民的文明素质客观地讲, 应当说较前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与城市硬件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相比, 城市公共秩序、市民文明素质显得有些不相适应, 对于非机动车与行人闯红灯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
闯红灯究竟有多大的危害?现在闯红灯现象多吗?为什么屡禁不止?……对于这种现象, 我们用实际体验、记录、网上查阅、采访等方法, 做了这次调查。
【关键字】红绿灯行人车辆【正文】机动车在信号控制的交叉路口和路段上违反红灯相位严禁通行规定, 越过停止线并继续行驶的行为叫做闯红灯行为。
闯红灯行为有哪些危害呢?一、闯红灯导致的交通事故1. 荆楚在线消息楚天都市报(特约记者龙桥通讯员方元) 29日, 在十堰市人民路柳林岗, 一辆小货车闯红灯后, 连续撞伤7名行人。
据目击者称, 是日上午9点50分左右, 在柳林岗北侧, 一辆小货车闯红灯, 并将正在斑马线上行走的二男五女撞倒在地, 该车在滑行五六米后终于停下。
事故中受伤的7人被分别送往附近的两家医院, 其中, 一老者头部受伤。
据悉, 肇事司机江某系郧县一家公司的职工。
目前, 警方正对事故因素作进一步调查2.7月10日凌晨2时许, 市八七路荣誉路口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
石狮的王某驾驶一辆大绵羊, 后载一男一女沿八七路从公安局环岛往工商路口方向行驶。
永春的苏某驾驶一辆大货车沿子芳路, 从秀山路口往长福环岛方向行驶。
两车在荣誉路口相撞, 事故导致乘坐在摩托车后面的一男一女当场死亡。
对于该起重大交通事故, 交警在充足分析现场、了解事实后认为: 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摩托车驾驶员王某违反信号灯驾驶, 因此认定王某负该起事故的重要责任,而苏某在驾驶大货车时, 车速较快, 事发时采用措施不力, 因此也得承担该起事故的次要责任。
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

行人闯红灯现象的调查报告遵守交通规则,人人有责。
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每到上下学高峰期,十字路口就会变得拥挤不堪,有许多行人、自行车、电动车,还有个别摩托车像展开了一场赛车比赛似的,不管前方是不是红灯,都加大油门往前冲。
为了调查清楚真实情况,我展开关于“闯红灯”情况的调查活动。
调查:我用数学上学过的统计方法调查了闯红灯车辆和行人的百分比,其中电动车占百分之二十五,自行车占百分之十五,行人占百分之五十五,摩托车占百分之五,我从来没有看见过汽车闯红灯。
而闯红灯的摩托车也大多是没有牌照的新车。
我仔细观察了每个闯红灯的人,有些人很着急,皱着眉头,过十字路口的时候,一下就跑了过去。
有些人则明显放慢了速度,先左右看看有没有车,才慢悠悠地从车流中溜了过去,脸上还带着得意的笑容。
还有一些人,看到红灯便停了下来,可看到别人闯过去后,自己也按耐不住,跟着闯了过去。
最后一些人眼看着就快坚持到绿灯亮了,可是看到自己身边已空空如也,便犹犹豫豫地跟了过去。
这时,我找到一个跟着别人闯红灯过来的小学生,问他:“你为什么要闯红灯呢?”他却回答道:“别人都闯了,还站在那儿显得多傻啊!”分析: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的主要原因有:1、有些人怕上学迟到争分夺秒地往前赶,还不等绿灯亮就急着往前走。
2、有些人心存侥幸,觉得自己闯过了红灯很得意。
3、有些人看见别人都闯了,自己不闯,觉得吃亏。
4、有些人并不在意,认为闯红灯没什么大不了的。
结论:看来,导致所有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们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认为闯红灯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这种想法严重危害了我们自身的安全,不利于交警管理以及学生健康成长。
建议:交管部门应该坚决制止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的不良现象。
我们自己也要做到无论如何也不闯红灯,做出表率,并制止身边的人闯红灯,呼吁更多人加入到坚决不闯红灯的行列之中来。
“规则只有人人都遵守,才能变成规矩。
”我相信,只要每个人心中都有“不闯红灯”的规矩,因闯红灯而引起的交通安全事故就会彻底杜绝!评语:该调查报告有现象,有分析,基本反映了当前的情况,依据事实论证准确,层次分明,且逻辑性较强。
闯红灯调查报告

闯红灯调查报告第1篇:闯红灯社会调查报告闯红灯社会调查报告模板篇1闯红灯社会调查报告关于行人闯红灯社会问题调查的活动报告一、调查背景佛山市从去年7月开始对行人闯红灯开罚,率先在禅城启动,随后在三水、南海等区施行。
实事求是地说,闯红灯确实可以算得上是国人一个痼疾,闯红灯的现象屡禁不止,甚至成了外国人对于中国人常用的负面评价之一。
借佛山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我们希望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能对于目前行人闯红灯的情况有更深入的了解,从我们学生做起,影响自己的家人和身边的人,让他们明白闯红灯的危害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出行,从而改善提高我们城市文明形象。
因此,我们就对三水市民的过马路文明情况展开调查1、调查时间2013年7月25,14时至17时8.2014时至16时30分2、调查地点西影路口、花园酒店路口、沙头公园路口3、调查人罗靖淏张泽森梁思恩姚欣彤程玮潼4、调查方式我们五个一起、一起走上人流密集的购物商场和公交车站,对部分市民和部分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
5、调查内容对部分市民和学生的过马路情况进行调查二、总体状况及分析以下是具体的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单选题]A、男B、女2.您的年龄段[单选题]A、15岁以下B、15~20C、21~25D、26~30E、31~40F、41~50G、50以上3.您正在攻读或已获得的最高学位[单选题]A、小学以下B、中学C、中专D、大专E、大学本科F、本科以上5.您是否有过闯红灯的经历?[单选题]A.经常B.很少C.没有6.请问您在什么情况下会闯红灯?[多选题]A、在紧急情况下B、等待红灯的时间太长C、公路上没有车D、从未闯红灯7.请问您是否认为闯红灯对自身安全和形象影响不大[单选题]A、是B、否8.您对闯红灯是什么样的态度?[单选题]A.非常危险B.比较危险C.无所谓D.不清楚9.您认为行人或电动车等乱闯红灯对交通影响大吗?(单选题)A非常大B一般般C一点点影响D没什么影响10.怎样看待“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多选题]A.是安全意识薄弱的表现B.影响社会风气C.影响国家形象D.威胁公民生命安全,应杜绝这种行为11.闯红灯时您确信汽车会停下来避让你么?A会,他不敢撞我B不会,这是我错在先C不一定,他可能看不见或停不下来篇2闯红灯调查报告对xx市闯红灯现状(现象)的调查报告调研时间20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调研地点xx市xx路与xx路十字路口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调查目的分析解决闯红灯现象指导老师xx对xx市闯红灯现状(现象)的调查报告摘要红绿灯作为道路交通的基本语言之一,能够保障行人、车辆等有条不紊的通过路口,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使用效率,维护交通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人和车辆闯红灯问题的调查与研究》活动案例一:活动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机动车辆猛增及外来人员大量流入,给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我县的交通畅通和城县交通秩序也因此而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特别是车辆、行人闯红灯引发的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不时发生,触目惊心,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危胁,也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我们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四(1)班的同学们通过现场调查、问卷、参观、走访等实践活动,发现了不少与闯红灯有关的交通隐患,大家认为解决闯红灯问题已迫在眉睫,再加上正好有同学的家长工作在公安、交警部门,因此,通过大家的一致表决,最后决定了本次综合实践的主题《闯红灯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二:活动时长及活动目标:1、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生了解当前社会上市民闯红灯问题的现状,知道闯红灯问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严重危害。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调查,实践记录以及合作探究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学生能体会到闯红灯的危害,能做到自觉不闯红灯,并且能自发的进行号召宣传,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活动阶段及时长:活动时间2009.9——2010.1第一阶段:我们的问题2009.9.1——2009.9.31第二阶段:现有的政策2009.10.1——2009.10.31第三阶段:我们的方案2009.11.1——2009.11.31第四阶段:我们在行动2009.12.1——2010.1.31三:活动准备:教师准备:行人和车辆闯红灯的视频资料;和交警部门联系,事先获得他们的支持。
学生准备:照相机,上网资源,相关书籍,获得家长的支持。
四:活动过程:第一阶段:我们的问题1、学生借助家长的帮助,从交警部门查询到了近几年我县市民闯红灯的记录情况。
从2005年到2008年,全县共发生重大交通事故346起,死亡265人,伤417人,直接经济损失686.3万元。
其中,2005年106起,死亡85人;2006年79起,死亡62人;2007年68起,死亡43人;2008年93起,死亡75人。
四年中共发生特大交通事故10起,死亡39人。
闯红灯是导致城市交通事故多发重要原因。
据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统计,2005年至今,行人因闯红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共有187起,死亡96人,伤107人。
严峻的交通安全形势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对闯红灯这一老大难问题的整治力度,大力压降道路交通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2、教师组织学生到县城几个主要交通要道进行现场调查,市民问卷,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们首先在红太阳广场四叉路口、高级中学四岔路口、大钟楼四岔路口等几条重要路段的十字路口作了现场调查。
发现闯红灯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行人和非机动车及一小部分机动车闯红灯频率较高。
高淳县淳溪镇部分路口闯红灯情况统计表3、部分学生利用休息时间,在家长的带领下来到大街、路口,拍下了车辆和行人闯红灯的照片。
请看我们在现场拍摄到的几行人和车辆闯红灯的照片。
(1)这照片的上的阿姨明知道前面是红灯,还自顾自地往前走,幸好天热,马路上的车辆较少,不然,有车子驶过来,来不及躲闪,就会出大事故了。
(2)再看这照片上的骑电瓶车的阿姨,不但闯了红灯,还行使在快车道上,真是不拿自己的生命当一回事。
(3)请看这一照片,我不禁为两位大哥哥捏一把汗,为了抢红灯的那几秒钟,在大马路上一路狂奔,刹车再快也来不及啊。
我真想对他们说:“珍爱生命,不抢红灯。
”4、两个小组的学生随机对一些市民进行了关于闯红灯问题的问卷调查。
我们就行人和车辆闯红灯现象,对市民进行了问卷调查。
共调查132人,调查中有老师、学生、职员、司机等。
其中自已有过闯红灯的占16%。
见过别人闯红灯的占73%,有96%的人认为闯红灯的行为很危险,有82%的人认为只要自已在意了就很安全。
在调查其原因的答案显示有76%的情况是红灯的时间太长,有64%的情况是赶时间。
有39%的情况是没有注意至红灯。
有40%的情况是绿灯时间太短。
有26%的情况是大家都闯,我也跟着闯。
有36%的情况没有交警。
有68%的情况是没有车辆或车辆很少。
5、最后大家综合先前调查得来的资料,总结出了人们闯红灯的原因。
我们通过问卷、走访,发现多数人闯红灯的原因有:1、绿灯时间短,红灯时间长;2、横向路口没有车辆;3、闯红灯的人较多,从众心理使然;4、上下班赶时间;5、交通法律法规存在缺陷,特别是“机动车负全责”的条款使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变得“肆无忌惮”。
第二阶段:现有的政策通过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闯红灯的现象在广大市民中已经非常地普遍,“闯红灯”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它已经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最大原因。
为了所有市民的生命安全,国家政府有没有采取什么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来控制这一现象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为此,我们的同学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收集了现在关于“闯红灯”问题的法律政策。
1、汪依静同学收集:《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条“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容。
”优点:能普及道路安全常识,提高人们的交通素质,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缺点:教育大都仅停留在表面形式,很少有单位经常性、真正地实施。
第89条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十元以下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可以扣留其非机动车。
优点:通过处罚手段起到一种警示作用,能制约一部分人遵守交通规则;缺点:一是有些行人是青少年,没有经济承担能力,罚款要求太重;二是考虑太片面,少年儿童法律意识薄弱,实施起来很难做到一视。
2、羽同学收集《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五十四条行人或者乘车人不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处以二十元罚款。
行人、乘车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其他通行规定的,处以五元罚款。
第五十五条非机动车驾驶人不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的,处以五十元罚款。
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其他通行规定的,处以二十元罚款。
优点:明确违反法律的公民,对行人和车辆起到一定的震撼作用。
缺点:处罚力度太小,行人和车辆违反的成本较低,有很多人不会在意。
3、一诺同学收集《市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罚办法》规定行人闯红灯被处罚站岗半小时或进行曝光并已开始实施,我们认为其优点是:将有利于监督行人闯红灯的行为,缺点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有遭到暴力抗法软抵抗的可能。
4、魏子俊同学收集《市非机动车燃油助力车管理办法》第二章:非机动车管理第十二条:驾驶非机动车必须遵守交通信号标准服从交通管理人员指挥。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法》及《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的规定处罚。
优点: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行为做出了规定但宣传力度不够。
缺点:对违反规定的行为,监督和处罚为度不够。
5、唐居源同学收集各省市有关政策政策︰市公安局整治“二乱、四车”整治活动中对闯红灯等违反交通安全的行为人采取拍照并送往当事人单位,请单位负责人辨认是否本单位职工的做法,根据《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第三款“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全面教育”的规定。
政策:对在校中小学生,采取现场教育,劝导或将其交通违法行为登记造册,每月发函到市教育局。
常熟市政策:行人闯红灯的将被处20元罚款,非机动车驾驶人闯红灯的将被处50元罚款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阻碍交巡警依法执行公务的,将被处5日以上10分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其中,还有一点特别引人关注的就是抄告制度,对公务员,大中学校师生及现役军人违反规定不服从管理的,除依法给予处罚还将抄告其所在单位。
6、淳同学还对市民进行了对现有闯红灯政策的了解情况的调查。
《中华人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106人知晓,《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69人知晓,《道路交通管理规定》85人知晓,《市非机动车燃油助力车管理办法》28人知晓,《市对行人闯红灯的处罚办法》47人知晓。
第三阶段:我们的方案虽然政府部门针对“闯红灯”这一违法现象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同学们发现,这些规定还存在一些漏洞,考虑的还不够全面,还有一部分市民依然漠视,仍旧我行我素。
怎么才能更好的控制市民闯红灯行为的发生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动脑筋,积极讨论研究,还采访了交警部门和市民,设想到了一些控制“闯红灯”现象的建议方案。
1、第一活动小组方案:设计智能化控制,自行切换红绿灯我们查阅资料发现,行人等红灯也有生理忍耐极限。
专家指出:红绿灯间隔时间设计不合理是造成行人乱穿马路很难解决的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认为红绿灯的设计应该进行智能化控制,根据交通流量实行红绿灯自动切换。
如果没有机动车通行,人行横道的红灯时间可以缩短,提前切换到绿灯;而如果这一时间段人流量相当大,可以把人行横道的绿灯时间延长,确保行人能够全部安全地通过马路。
优点:可以解决行人等待的生理忍耐极限问题,提高了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的同时,又确保了行人的安全通行。
缺点:科技含量较高,需要投入较多的研究资金和相关设备。
2、第二活动小组方案:路口设置视频设备行人在路口等红灯也可以看看视频,是不是闯红灯的行为就会减少?我们设想:在十字路口设置视频设备,可以播放一些趣味性的短篇,或者插播一些交通安全知识尤其是闯红灯导致的交通事故,让血淋淋的事故场面直接起到警示作用。
优点:通过观看视频,可以适当转移行人的注意力,缓解等红灯时的急躁心理,同时插播交通安全知识能起到广泛的宣传作用。
缺点:视频屏幕太小效果不好,太大成本太高;音量过响会影响过往司机注意力及周围居民生活。
3、第三活动小组方案:安装感应装置我们发现,现有的“电子眼”可以发现并拍摄汽车的闯红灯情况,一般的汽车都不敢闯红灯。
而行人因为不会被感应,所以没有顾忌,闯红灯现象较多。
我们设想:能不能设计一种“两道感应线”的感应装置,让所有闯红灯的情况都能被感应,如果闯过第一道线,由路口的音响设备发出类似警笛的鸣叫声,进行警告,劝阻一部分闯红灯现象;如果继续再闯过第二道线,则进行拍摄,作为处罚的证据。
优点:能够使所有的闯红灯现象都能得到制止或制裁。
缺点:科技含量高,设计难度大,投入资金多。
4、第四活动小组方案:宣传法发动同学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向广大市民进行宣传并给交管部门、教育部门写信,呼吁政府加大宣传力度,使及的地方法规深入人心。
优点:可操作性较大,实施起来比较可行,而且可以提高市民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缺点:宣传要得到市民的支持,只喊口号效果不大。
方案:鼓励法建立“交通信用银行”,市民违反《交通法》的行为越少,“交通信用”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