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分析

素。
、
常明确并且严格的规定条款 。并 且对教 师的晋 升有一套审 核标准 体系 。 并根据学校经费和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确认在职教师的数量 。加拿 大的私
立高校 的数量在整个高校 中的比例超过 3 0 %。 据统计 ,世界范 围内的一流大学里边 。百分之八十为私 立高校。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高等教育 比较发达 的欧美 国家 ,私立高校和公立高校 的差别 ,跟中 国民 办高校 和公办高校 的差别产生的原 因不 同,表现形式也不 同。国外学者 研究成果表 明:私立 高校 师资 队伍与公 办高 校师 资队伍 本质 上 区别很 小 。国外私立 高校经过多年发展 ,其董事会制度 、民主管理 制度 、监督 考核 制度等内部管理体制 比较完善 。国外一些研究指 出, 目前一些教师 的实 践技能有 待提 高,产生这一 问题 的原 因主要是 因为教 师这一职业 的 吸引力相对于其他 职业比较弱。
的特 殊 资源 。
( 一 )数量 不足。教育 部规 定本 科高 校 的师生人 数 比为 是 1 :1 8 。 目前国内许 多公办本科 院校都没有达到这一 比例要求。 民办 院校的差距 更大。即便全校全体教职员 工加在一起 的人数也达不到这 一 比例 。对 于 某些缺教师的紧俏 专业 ,几 十个学生才能平均到一个专 职教师 ,上专业 课的时候 ,经常出现两三百人的大合堂 ,授课效果根本无法保证 ( 二)结构不合理 。从 民办高校专职教 师队伍 的组成情况 来看 ,不 管职称结构还是年 龄结构 都存在 老 、青 两极分 化 的现象 ,缺少 三 四十 岁 ,具有中高级职称的骨干力量 。学科带头人一般都 由从公 办高校退休 的老教授老专家担任 ,主体力量基本上都是近年来毕业 的本科生 、硕士 生和少量博士生 。跟突出的一个 问题是 , 在专职教师 队伍里 ,很 多人并 不是安心于教育事业。有不少人是把在民办高校任教作 为缓兵之计 。有 些硕士生毕业后 ,在考博 、考公务员或者进公 办院校 的招聘 中失 利 ,就 到 民办学校工作 ,为的是先有个落脚的地方 ,然后再 做其他打算 。中年 核心 骨干教学科研力量难 以形成 ,并且在民办高校的教 师群体 中形 成一 种人心思走 的不 良气氛 。根据对某个民办高校 的调查 显示 :从学历 结构 来看 , 专职教师 队伍 中,6 5 %的人是本科 学历 ,只有 3 0 % 的人是硕 士研 究生学历 ,博士研究生学历只有两三个人。从 职称结 构看 ,助教 占到 了 5 0 % 以上 ,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到 1 0 %。职称结构 的不合理就造成 民办 高 校在 学生专业课排课 的问题上 ,经常出现教师担任课 程过多 ,任 务大 的 情况, 所 以很多 民办高校将大量 的专业课程交给外聘教师 。外聘 教师跟 学 校没有 正式劳动合 同 , 学校对齐约束程度很小 ,不仅敷衍 不认 真 的现 象难以解 决 , 也 给教学管理 、考核工作带来 了诸多的难题。 ( 三)待遇和保障水平偏低 。公办学校教师的工资 由政府财 政发放 , 福利的水平 由学校的创 收解决 ,教师 的养老保险 由政府财政 支付 。公 办 高校的收入水平在不同地区一般 都属 于中等收入群体 。而 民办高校 的收 入来源只有学生的学费。教师 的工资 和福利情况都取决于招 生状况 和学 校 的财政状况。社会保 险参加 所在 地的社 会统 筹 ,跟 私营 企业 员工 一 样 ,工资标准多数赶不上当地 的公办 高校 ,社会统筹 的标准也偏低 。 ( 四)考核和评 价机制不科学 。民办 高校教师 的工作总体 上包 括教 学和科研两大部分 ,所以一般在对教师的工作绩效进行评 价时 ,都 是以 这两方 面的成果作为衡量标准。但是大部分 民办高校 为了节约成 本 ,聘 请 的教 师数量都处于不足的状态 ,通常都是让 教师满 负荷上课 ,专 职教 师整天忙 于备课和上课几 乎没有时 间做科研 ,并 且几乎 没有科研 经费 。 教 师为了评职称 , 需要表论文 ,仅仅是为了应付评 审。这种考核 和评价 机 制并不是 和民办高校 ,过重 的教学 任务使教师 没有精力 和时 间充 电。 长此以往 ,必将 造成教师知识的落伍和科研能力的下降 ,不利 于教师 队 伍素质的挑高。 ( 五) 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 的结 构特征决 定 了其 不稳定 性。民办高校专职教师队伍 中,退休老教授和刚毕业的年轻人 占了绝对 大 的比例 。从公办高校退休的老教师 ,都有着 固定退休工 资。这部分人 的年龄偏大 ,很多人来 民办学校工作是为 了填补退休后 的空余生活 ,为 教育事业发挥余热。而刚走上教师岗位 的青年教师 ,对 于未 来有很 多的 想法和不确定性 ,如果感觉现实与理想不符 ,就有可 能转 行 ,离开教 师 岗位 。民办高校 的教师实行合同制 ,没有正式 编制 ,人才 流动性 比较 灵 活 。因此 ,民办高校的教师是否流失和流失率的大小在很 大程度 上取决
新建关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的思考和对策

社会对民办高校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也会影响其师 资队伍的稳定性。
内部因素
学校管理
学校的管理制度、激 励机制、培训和发展 机会等都会影响师资
队伍的稳定性。
工作环境
教师的工作环境、设 施设备等也会影响其 工作满意度和留任意
愿。
职业发展
教师对自身在学校的 职业发展前景的认知 和满意度也会影响其
案例分析:某民办高校的师
05
资队伍稳定实践
学校概况介绍
• 某民办高校是一所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综合性民办高校,拥有近万名学生和数百名教师 。该校建校历史悠久,教学质量稳定,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然而,与 许多民办高校一样,该校面临着师资队伍不稳定的问题。
师资队伍稳定实践的措施与成效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面临的竞争压力和外部 环境变化也对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带来挑战。
研究目的和意义
01 通过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性的研究,为提高
其教育质量和竞争力提供参考。
02
分析师资队伍不稳定的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 建议,为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现状及问
02
题分析
完善职称评定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职称评定 体系,使教师在专业领域 内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和 认可。
优化教师工作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教师能够融入其中 ,感受到归属感和荣誉感。
改善教学设施
提供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仪器,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条件。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职 业满意度。
新建关于民办高校师
资队伍稳定的思考和
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论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民办高校在竞争激烈的招生过程中,最能提升学校竞争力的就是教学质量。
而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
所以说建设一支优秀的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对于民办高校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民办高校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且提出了合理的对策建议。
标签: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问题对策0 引言随着民办高等教育成为全球教育体制的主流,我国的民办高校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和完善。
虽然教学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和教师队伍素质的逐步提高,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但民办高校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民办教育的尽快发展。
1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了更好的了解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幾所民办高校,进行了相关的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掌握了比较详实的资料。
从教师的学历结构来看,硕士研究生学历比例开始增多,但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比较少。
在教师职称方面,也主要是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
在年龄结构方面,青年教师多,中年教师相对较少。
体现民办高校特点的双师型教师也比较少,总的来说,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1.1 民办高校年轻教师数量多。
在调研中发现,民办高校的青年教师较多,但是青年教师工作不够稳定,频繁的流动,不利于学校课程的顺利进行。
大部分青年教师是校门进校门缺少授课经验,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授课,业务水平较低,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可。
基于民办高校教育的特点,学校所需“双师型”教师数量也不够。
而那些经验丰富的教师大多是兼职的教师,这些外聘教师与民办高校基本上是松散的临时雇佣关系,这些教师受学校的约束少,连本职教学都不能全心全意投入,更不能尽心尽力帮带年轻教师。
所以,民办高校教学工作稳定性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1.2 民办高校教师在接受继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民办高校的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的经营策略与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逐渐崭露头角,异军突起。
越来越多的民办高校开始在中国的教育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了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随之而来的是这些民办高校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制定一套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经营策略。
第一章:民办高校的现状和问题在中国的教育市场中,公办高校一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存在,但是由于公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民办高校就有了发展的空间。
不过,民办高校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肩负着更多的发展责任和管理风险。
首先是办学成本问题。
民办高校的经营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办学风险也更高,因为民办高校享受的政策优惠相对较少。
同时,民办高校的办学品质也经常被质疑,这意味着他们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提升教学质量,营造更好的教育环境。
其次是市场竞争问题。
在教育市场上,民办高校必须面对严峻的市场竞争,对于他们而言,仅凭办学优势和良心经营是不足以在激烈的教育市场上生存的,他们需要制定有效的经营策略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民办高校的经营策略制定一套有效的经营策略,是民办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
那么,何谓有效的经营策略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运营模式创新是一个方向。
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民办高校都以“专业齐全、学科优势”为卖点,但这并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
因此,民办高校应该从学生的体验需求出发,以服务为核心,采用多样化、创新化的办学模式,如开设课外兴趣课、拓展学科内容、引进海外教育资源等。
提高办学质量,是经营策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民办高校需要打造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及多维度地提高办学质量。
这可以通过拓展研究领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等方式来实现。
拓展社会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经营策略。
民办高校与社会各界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寻求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产教合作、加强校企共建等,这些都有利于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促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小 ,讲师 以下教师 占教师的比例偏大 ,与专业建 设及教学 团队建 教师拥有 良 好的心境。针对教师 的薪资与社会保险 问题 ,教师激 设 的要求不相适应 ,尤其是缺 乏 “ 双师型 ”教师 。 励与 约束机 制 ,教师 队伍 的稳定 、考核 ,青年教师 的培养和 培 第五 ,从年龄结构上看 ,存在 “ 两极化 ”倾 向,占据教师比 训 ,优秀教学团队的建设 、职称评定和教科研 问题 ,形成科学规 例最高 的是 刚从学校毕业 的年 轻人和从原单 位退 休的老教授 ,缺 范、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为教师提供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 )优 化 师 资 队 伍 整 体 结 构 ,按 照 高职 的 专 业 设 置 和课 程 二 乏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 干教 师 ,没有形成 和谐 的师资结构 ,缺 建 设 结构 要 求 ,调 整 师 资结 构 ,使 二 者 -. t N基 本保 持 动 态平 衡 乏 骨干教师对学校师资队伍 的带领 。 第六 ,从师资来源上来看 ,民办高校教师 的来源复杂 ,有国 民办高等教育其实质是高等职业教育 ,再加上 民办教育投资 家机关 、公立高校 、企事业单位的 离退休人 员 , 有从企业 、 高校 主体的特殊性 ,民办高职 教育 要 以社 会需求 、政治 、经 济 、科 或社 会上临时聘 用的兼职 教师队伍 ,有 各类高校毕业 的本科生 、 技 、文化的发展为导 向不断调整 专业设置及课程结构 ,也必须据 硕 士生 ,也有在 读的博士 、硕士研究生 。其 中,刚刚毕业的本科 此来调整师资队伍 结构 ,按 需设 岗、因岗聘人 ,做到能者上 、庸 生 、研 究生组成 了民办学校 的专职教 师 队伍 ,他 们对 工作有热 者下 。鉴 于专业设 置及课 程结 构随就 业市场变 化而具有 的多变 情 、有精 力 , 但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较差 ,使得教学质 量停滞不 性 ,教师队伍建设还应 该处 理好相对稳定和相应多变的关系 ,保 前。 证专业教师和课程建设所需教师 有稳定的来源渠道。删 第七 ,从师资素质上看 , 现有高职院校 严重缺乏能培养应用 1 . 大力加强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让专职教师占据民办高校 型 技术人才的 “ 双师型 ”教师 ,这种师资现状必然影响高职院校 师资力量的主导地位。目前,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专职教 的特色发展 ,也必然影响到高职院校为社会输送高级应用型 技术 师队伍人数少、力量薄弱,民办高职院校可以适当提高专职教师 作者简介 :宋芹 ,女 ,山东聊城 人,山东现代职业学院助教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 , 研究方 向为西方文学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者:刘宇郭香敏李娜来源:《报刊荟萃(下)》2017年第01期摘要:随着我国民办高校的不断发展,师资队伍建设成为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本文基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导致我国民办高校师资建设发展困难的深层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有效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对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得到了长足发展,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不断遭遇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瓶颈”,师资队伍建设是突出的问题之一。
一、当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是办学环节中的薄弱项。
(1)教师引进面临的瓶颈。
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同度普遍不高,被社会歧视的现象依然存在。
国家政策层面不能保障民办高校教师与公办教师一样享有同等的权利。
民办高校大都办学时间短,办学条件弱,缺乏稳定的资金支持和社会保障,科研实力不强。
再加上民办高校机制不健全,重使用,轻培养,不关心教师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和成长空间,教师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流动性较大。
种种因素造成了许多民办高校在引进教师方面困难重重,教师队伍建设自然陷入困境。
(2)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
当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性较差,直接影响着民办高校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队伍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国家政策保障不到位,《民办教育促进法》落实不力,致使民办高校教师在职称评定、福利待遇、身份认可等方面与公办院校教师相差甚远。
第二,民办高校教师很难把个人的职业发展与学校的长远规划紧密联系起来,很多优秀教师一旦时机成熟,就要跳槽到公办高校或另谋高就。
第三,民办高校招生任务重,心理压力大。
尤其是近几年,生源萎缩,竞争激烈,让民办高校教师在沉重的招生任务面前倍感压力。
久而久之,教师队伍势必松散,没有凝聚力,缺乏团队精神,流失严重。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合措施 : 先, 建立激励物 获取制度 , 首 要 必 须 坚 决 摈 弃 按 年 龄 、 务 年 限 等 获 取 激 励 服 物 的 种 种措 施 , 立 起 激 励 物 获 取 的 “ 字 建 金 塔 ” 构 , 照 生物 链 “ /1 法 则 ” 前 后 两 结 按 1 0 , 个 等 级 的 比例 大 致 为 “ 0 1 , 样 可 以 有 1 :”这 效 延 长 激励 功 能 的持 续 时 间 。 次 , 建 立 其 要 严 格 的 复 评 制度 。 复评 , 以 使 教 师 已获 取 可
校 中的 重 要 地 位 和 作 用 , 及 领 导 的 重 视 以 和关怀 。 1. 为 老 师创造 一 种优 良的学 术氛 围 2 优 良的 学 术 氛 围不 仅 是 民 办 高 校 赖 以 生 存 的 基 础 , 是 老 师 在 学 术 上 取 得 进 步 也 的 必 备 条 件 。 是 从 目前 民 办 高 校 的 整 体 但 情 况 来 看 , 校 的 整体 学 术 氛 围 以 及 相 关 学
待遇通 常是一 个人工作价 值的体现 , 民 在 办 高 校 工 作 的 老 师 其 首 要 目的 就 是 增 加 自 己 的 工 资 待遇 , 进而 体现 自身 的 工 作 价 值 。 老 师 通 过 在 平 时 与 其 他 老 师 工 资 的 比 较 中 能 够 获 得 一 个 自身 的 工 作 价 值 底 线 , 学 而 校 方 面 利 用 各 种 教 学 质 量 评 估 来 衡 量 一位 老 师 的 真 实 价 值 。 果 老 师 自身 认 为 的 价 如 值 底 线 与 学 校 的 真 实 价 值 评 估 相 差 较 多 的 话 , 会造 成 实 力 力量 的 流失 , 就 因此 应 该 尽 量 平 衡这 两者 之 间 的差 距 。 三 , 重 对 老 第 注 师 的 感 情 关 怀 。 育 本 身 的 进 行 就 需 要 感 教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民办高校的数量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水平不高等。
如何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1. 师资结构不合理目前许多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中存在着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层次不够高、专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一方面,一些民办高校以招揽名师或学科带头人为主,缺乏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支持,导致教师队伍中老龄化、专业单一化的问题较为严重。
由于缺乏规范的师资队伍结构管理机制和政策支持,导致一些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存在明显不足。
2. 师资水平不高在一些民办高校中,由于相对薄弱的学科建设、教学条件和科研支持,导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存在不合格教师现象。
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实力,影响了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
3. 师资培养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民办高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机制和体系,导致教师的能力提升、发展通道不畅、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教师的有效培训和激励机制。
二、解决的策略加强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管理,建立健全的师资队伍结构管理机制。
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年轻的优秀教师,增加中青年教师的比例,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加强对老师的引导,积极鼓励老师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行学历和职称的提升,激励其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学术活动。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科研团队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竞赛、科研项目等活动,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参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学术活动,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民办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目前 , 民办 高 职 院 校 师 资 队 伍 结 构
不合理 , 表现 为 : 学历 结构不 合理 , ① 即
高学历偏 少 , 科 、 科 学历偏 多 ; 日 本 专 全
民办高 职 院校 师 资 队 伍现状及其影响
一
制学 历偏少 , 非全 日制学 历偏 多。② 职
称 结 构 不 合 理 , 教 授 以 上 的 高 级 职 称 副
源共 享 。
5 .强 化 教 师 的职 业 资 格 取 证
作为动手技 能 的保 障 , 业资 格证 职 书是高职“ 师 ” 师必不可 少 的条件 。 双 教 教 师 只 有 了 解 行业 标 准 , 握 岗位 技 能 , 掌
务 能 力 , 应 经济 和社 会 发 展 的 新 需 要 。 适
队具 有 一 定 实 践 教 学 能 力 和 科 技 开 发 服
头 带 动 、 乡联 姻 、 企 合 作 、 现 共 城 校 实
赢 ” 指 导 思 想 , 集 团 化 经 营 模 式 引 的 将
入 高等 职 业 教 育 , 吸收 多方 力 量 , 合 各 整 方资源, 高 职专业 为主 线 , 过 校 际、 以 通 校 企 间 的资 源 联 合 实 现 集 团成 员 间 的 资
理 和 培 养 。 既要 求政府 主 管部 门给 予相 关政 策 支持 , 要 求 民 办 高职 院校 树 立 人 才 强 校 的理 念 , 强 内 涵 建 设 , 出一 条 师 资 队 也 加 走 伍 建 设 的 可持 续发 展 之 路 。 关键 词 : 办 高职 院 校 ; 资 队伍 ; 持 续 发 展 民 师 可
民 办 高 职 院校 要 在新 一轮 的 发 展 中 教 学 骨 干 的 中年 教 师 严 重 不 足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

1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1.1教师结构不合理民办高校师资紧缺,不但专任教师缺乏,教学管理人员也非常紧张。
为了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引进教师过程中通常有以下问题:①退休返聘:民办高校通常使用这种做法,聘用公办高校退休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青年骨干教师胜少。
退休返聘的老教师,虽然说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也丰富,整体教学过程中兢兢业业,但是社会的飞速发展,老教师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加之返聘教师一般有不菲的退休工资,教育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相对缺乏激情。
身体上的衰老和年龄的渐高,与年轻教师相比,一旦无法适应工作要求或出现心情的不舒畅,就会选择离开。
②毕业引进:民办高校经常招聘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而且占较大比例。
应届毕业生的引进,待遇低,可以减少学校工资投入,且选择面广。
但是应届毕业生刚刚走向社会,虽然工作激情比较高,但在教学方面经验不足,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锻炼培养。
年轻教师基本工资普遍不高,面对生活的压力,通常通过课时费获得更高的收入,经常“一师多科”,即一位老师承担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繁重,长期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过多的时间对课程进行深化,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与其学生在课上和课下相处融洽,长此以往,也会表现出消极怠工的行为。
同时部分进入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社会经验不够丰富,沟通能力缺乏,面对挫折没法进行很好的调节,时常会轻率地离职。
③人才引进: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
民办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与公办高校相比,能引进的高素质教师极少,一方面是民办高校在引进时候不愿过高的投入,另一方面教学环境、物质待遇、科研条件等无法吸引高素质教师。
1.2薪酬体系不合理民办高校通过招生,收取相对高额的学费来维持学校运营,工资和福利都来源于学生的学费,和同等的公办高校相比,工资水平有一定的差异。
公办学校都是采用国家保证工资,养老与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工作有保障,优越感比较强。
民办高校通过合同与教师达成契约关系,工作中没有归属感,当有其他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福利待遇,部分教师就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民办教育可持续发展——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为例

率达8 . 4 %,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公 6 办 院校 。黑龙 江省 民办 高校无论在数 量上还是在 规模上也 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批 民办高校能否 健康可持续 发展 ,能否保证 教育质量 ,能否有 实 力 与公 办 高校 竞 争 生 源 ,笔 者 以 为最 关 键 的是 能 否 抓好 师 资 队伍 的建设 。 强 化 特 色 学 科 ,围 绕 学科 建 设组 建 过 硬
一
收稿 日期 :2 0— 7 1 08 0 — 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 “ 十一五”规划课题 ( G 3 ) HG 24 作者简介 :于湛波 ( 94 16~),男,哈 尔滨人 ,讲 师,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教 育比较管理 。
2 O3 第 1 O  ̄每 O期
一1 41—
N
校 教 师 队伍 。
关 键词 : 民办高校 ;师 资队伍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62 文献标识码: G 4. 0 A 文章 编号 : 0 - 1X 20)0 04 - 2 1 5 93 (081- 11 0 0
作为我 国高等教育体系 的重要组 成部分 ,民 办 高等 教 育近 年 来 呈 现 高 速 发 展 的 势 头 。到 2 0 07
BEI ANG JI F NG
一 —
—
北O . M . A7 方 圜  ̄
以黑龙江东 方学院师资队伍 建设 为例
于 湛 波
( 黑龙 江东方学 院 ,哈尔滨 文 摘编 号 :0 5 9 3 2 0 )0 0 4 一 10 - 1X(0 81- 1 1 CA 10 8 5 0 6)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
1.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相较于公办高校存在较大差距,师资水平相对较低。
2. 民办高校师资缺乏稳定性和长期发展机会,较难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
3. 民办高校往往缺乏足够的财力和资源用于师资培养和聘用。
策略:
1.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邀请知名
教育专家开设讲座等方式,持续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2. 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机会,加强教师激励机制。
为优秀教师提供晋升渠道和职称
评定制度,建立激励教师创新教学和科研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师工作的职业吸引力和发展
空间。
3. 加大对师资队伍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财力和资源支持。
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争取更多的教育赞助和捐赠,增加教师培训和聘用的经费。
加强对教师队
伍的管理和评估,确保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教学效果。
4. 开展合作交流,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师资。
民办高校可以与公办高校、国外大
学建立合作交流机制,通过交换和引进优秀的教育资源和师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
平。
5.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职业满意度。
民办高校应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教
育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从而提高教学质
量和学生满意度。
提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促进民办学校持续发展

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的稳定性,促进民办学校持续发展教育质量是民办学校的生命线,而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是教师队伍,可以说,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民办学校生存和持续发展的保障.办好一所民办学校,必须拥有一支相对稳定、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师资队伍。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及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民办学校自身办学环境逐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同时也由于办学的定位不一样,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民办学校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待遇也不一样,加之教师中普遍存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态,因此教师“跳槽"的现象时有发生,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甚至影响了民办学校的健康发展.那么,作为民办学校,应该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呢?这越来越成为民办学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和积极解决的问题。
一、影响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稳定的因素1.来自教育体制及政策层面的影响.我国社会经济持续进步,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但是,民办学校却并没有随之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反而由于观念、政策和法规的滞后,更多地感受到了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
这样的挑战和压力也毫无疑问地在教师队伍建设中体现出来,特别是民办学校招聘和留住优秀教师的难度越来越大.一是民办学校所在地公办学校教师工资福利的持续大幅度提升;二是政府一直以来就缺乏对民办学校教师队伍有效的政策保护,即使一些零星的、有限的政策也未能得到真正落实,使得民办学校教师与公办学校在编教师事实上处于不公平的地位;三是政府对民办学校教师的工作、工资及退休养老等缺乏相关的规定和保障,与公办教师相比差距巨大.2.来自民办学校本身的影响。
第一,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来自于收取的学生学费,办学经费相对不足而办学成本不断提高,还要保有盈利。
故而民办学校既无力经常地或者大幅度地提高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也无法为聘用教师不断改善和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师最为关注的退休养老等一系列后顾之忧。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稳定性及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户 口、档案挂靠在 当地人才服务部 门,工作不安心 ;学校绩效考核、激 励机制不健全 ;学校对年轻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个人进修等方面投入不 足等等 。待遇过低 ,保障性措施不完善 ,管理机制不健全等致使民办高 校教师缺乏归属感 ,工作消极被动,流动性大 。 3 师资队伍结 构不 合理 ,整体教 学水平 不高。民办高校师资 队伍 ) 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 :一是学历结构不合理 ,民办高校教师多以本科 学历为主 ,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数量少 ,所 占比例小;二是年龄结构 不合理 ,在职教师 中6 岁以上和3 岁以下的教 师占多数 ,3至6 岁之 间 0 O O 0 的中青年骨干教师 比例较小 ,即 “ 两头大 ,中间小” ;三是职称结构不 合理 ,拥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较少 ,大部分在职教师都是助教职称 , 讲 师及 以一 职称教师较少 ;四是 “ I - _ 双师型”教师所 占比例低 ,真正从企业 聘请的具有技术特长的专兼职教师数量少 , 理论教学方法也较欠缺。 不合理 的教师结构 ,直接影响民办高校整体师资队伍的建设。年轻 教师虽有 较好的理论知识 ,也掌握一定 的教学方 法 ,但实践操作能力 差 ,教学效果不好 。少量具有 中高级职称的教师流动性 大不能发挥 骨干 教师的作用。而从企业 聘请的技师 、工程师作 为实践课教师 ,虽然实践 操作能力较强但对教学理论及方法的把握又不 到位 。所以说 民办高校整 体 的教学水平不高 。
1 民办高 校师 资队 伍现 状
调查 中,我们选取珠三角地 区民办高校2 ,非珠三角地区 民办高 所 校1 所开展课题研究,通过对调查数据 的整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民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低 ,工作态度消极被动 。工作满意度 通常是指某个人在组织 内进行T作 的过程 中, 对工作本身及其有关方面 ( 包括工作环境 、工作状态、工作方式 、工作压力 、挑战性、工作中的 人际关系等等 ) 良l感受的心理状态 。比 流行和广泛使用 的是美国 有 生 较 著名人力资源管理公 司Mos r 出的六条价值标 准 :成功 、独立 、认 nt 提 e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挑战也日益凸显。
如何优化和提升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问题出发,探讨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民办高校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问题分析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数量明显增加,但是面临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也日益突出。
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完善。
许多民办高校由于资金和地域等方面的限制,难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加盟,导致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难以提升。
由于历史原因和制度问题,一些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混乱和不规范现象,导致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从而影响了学校的教学秩序。
民办高校在师资培养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缺乏系统、科学的师资培养机制,导致许多教师在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师资力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完善、管理混乱和培养机制不健全等方面。
二、解决策略为了解决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策略和措施,以期能够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学校的综合实力。
1. 完善激励政策,吸引优秀教师加盟民办高校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激励政策,如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设立优秀教师奖励机制、优先享受职称评审政策等,以吸引优秀的教师加盟。
通过这些激励政策的制定,可以有效提升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2. 健全教师队伍管理制度,提高队伍稳定性民办高校需要建立健全的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选拔、聘任、考核、激励和退出机制等。
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可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减少教师的流动性,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3. 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制定系统、科学的师资培训计划,注重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浅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

浅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对策论文摘要:随着民办高校在近30年的迅速发展繁荣壮大,师资队伍建设越来越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剖析,提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0引言从1982年“中华社会大学”成立,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民办高校640所,在校生401.3万①,成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生力军。
民办高校的存在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办学格局,引入了竞争机制,创造了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民办高校的发展己促进了公办高校的改革,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需求,扩大了教育规模,拓宽了办学路径,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更多的接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民办高校的迅速繁荣壮大的同时也不断遭遇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瓶颈,在这一系列瓶颈中突出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
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曾说过:“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的教师质量,一个学校要站得住,教师一定要出名。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教师队伍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民办高校要实现办学质量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
在民办高校近三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民办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作了努力,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办学链条上的薄弱环节。
因此,笔者通过调研,试图揭示当前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1民办高校师资结构不合理①年龄结构。
近年来青年教师在许多民办高校里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职责,这与过去退休教师为主已大不相同了。
因此,从年龄结构上看,目前民办教师年龄结构的主要表现是两头大,中间小,缺乏中青年骨干教师,出现中年人才断层的现象。
②学历结构。
随着本科生、研究生扩招政策实施以来,高校通过教师招聘或本校教师进修等途径,教师学历不断得到提高,但是硕士以上高学历教师比重仍然偏低,根据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所提出的提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比例,教学科研型高校应达到8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教学为主的本科学校应达到60%以上的标准,一些以教学为主的民办院校还与此标准有一定差距。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问题与策略: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面临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分析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问题分析1. 师资力量不足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的师资力量往往较为薄弱。
一方面,民办高校在引进优秀教师方面受到种种制约,包括薪酬待遇、人才流动和学术环境等方面的限制。
民办高校的创校时间晚,积累的师资力量远远落后于公办高校。
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2. 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师资力量的不足,许多民办高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民办高校由于无法招聘到优秀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部分教师水平低下,教学能力不足,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教师发展机制不完善在民办高校中,教师的发展机制往往不够完善。
一些民办高校缺乏科学的师资评价体系,导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缺乏有效的保障。
民办高校的教师培训和职称晋升机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激励教师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策略与建议1. 提高薪酬待遇,优化师资结构为了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民办高校应该加大对教师薪酬的投入,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
民办高校还应该通过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学术研究条件和职业发展空间,吸引高水平的师资力量加入。
通过优化师资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2. 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学水平民办高校应该通过加强教师的职业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可以通过组织各类教学能力提升等培训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民办高校还可以积极引进外部专家,进行学科前沿知识的学习和交流,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民办高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评价机制,根据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激励和奖励,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
试析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思考

试析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思考论文摘要:中国的民办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近几年来在“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指导下,我国民办高校迅速发展,从之前的精英教育到如今的大众化教育,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生力军。
如何走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道路,从初创的生存期走向如今的发展期、稳定期,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都是我国民办高校必须进行认真研究思考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我国民办高校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数量多、规模大、速度快、类型多、生源广、市场适应能力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还处于不断探索、摸索的阶段。
我国民办高校从外延扩招、盲目追求经济利益到现在向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转变之中,倒闭的民办高校不在少数,优胜劣汰,这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定位不科学、目标不明确、培养人才不适用、办学思想不端正是导致有些民办高校倒闭的主要因素。
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据官方统计,2007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其中本科生21.12万人,专科生141.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2.36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专科生20.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各类注册学生87.34万人。
2007年各类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在校生规模约为460万人,而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700万人,民办高等教育占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17%以上。
显然,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整体上看,我国民办高校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如治理结构不完善、资金短缺、师资构成不合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路径任重道远,需要进行科学分析、定位,才能找准方向,立于不败之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图分 类 号 :4 G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1 (0 0)4 0 0 — 2 10 — 3 12 1 2 — 2 6 0
有与 公 办 学校 教 职 工 同 等权 利 ” 而 事 实上 , 般 的 民办 高校 仅仅 为 。 一 从 18 “ 92年 中华社会大学 ” 立 , 至 20 成 截 0 8年底 , 国共有民 教 职 工 交 纳 了养 老 金和 医疗 保 险 金 : 失业 和 住 房 公 积 金基 本上 都 我 而 办 高校 6 0所 , 校 生 4 13 ① 成 为我 国 实现 高 等 教 育 大众 化 的 没 有 : 些 学校 甚 至 限制 教 职 工 的 种 种 权 利 , 限 制 考研 、 博 、 4 在 0 -万 , 有 如 考 职 重 要 生 力军 。 民办 高校 的存 在 打 破 了传统 的单 一办 学 格 局 , 引入 了 称评 定 等 ; 解聘 教 师一 般 是单 方面 决 定 , 师 基本 没 有 申诉 权 。 教 竞 争 机 制 , 造 了一 个 公 平 、 正 的 教 育环 境 , 办 高校 的 发展 己促 创 公 民 1 师 资 队伍 流 动 性 大 民 办 高校 保 持 适 当 的教 师流 动 率 有 利 . 4
余 彬 YuB n i
( 州大学 西亚 斯国 际学院 教务 处, 郑 新郑 4 1 0 5 1 0) Acd mi f i iiino isItrain l ies y Xn h n 5 0, hn ) a e cA f r D vs f a nen t a vri , ize g4 0 C ia as o
论 民办高校师资 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
Dic s i n on S t n bl v l p e tSt a e y o i a e Col g a hi a Co s r to s u so usai a e De e o m n r t g fPrv t l e Te c ng Te m n t uc i n e
t eb tln c fs san b e d v lp n.Th o h te a ay i fp o l ms i rv t ih r e u ain n tttsta hn e m o sr cin te p p r h ote e k o u tia l e eo me t rug h n lss o rb e n pi ae hg e d c t isiue e c ig ta c n tu to ,h a e o
p t owa dt esrtg o iv t ih rta higta c n tu to usfr r h tae y frpr ae hg e e c n e m o sr cin.
关键词 : 办高校 ; 民 师资 队伍 ; 策 对
K e r s r v t o l g ; e c e s t a s l to y wo d :p i a e c l e t a h r e m; o u i n e
成 员 提供 了更 多 的接 受 教 育 和培 训 的 机 会 。 校普遍存在人才流动率的问题 , 的民办高校教师每学期 的离职人 有 民办高校 的迅速繁荣壮 大的同时也不断遭遇 可持 续发展的一 数 高达 6 %④ 这 对学 校 的可 持 续 发展 极 为不 利。 0 。 系列瓶颈 , 在这一系列瓶颈 中突 出要解决的就是师资队伍建设。哈 1 . 师职 业 道 德 建 设 罗 素说 , 个 知 识 不 全 的人 , 以 用道 5教 一 可 佛大学校长科南特 曾说过 :大学 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 , “ 而 德来弥补 , 而一个道德 不全 的人 , 却无法用知识来弥补。 教师的道德 在 于 它 一 代 又 一 代 的 教 师质 量 , 个 学 校 要 站得 住 , 师一 定 要 出 水 平 在 很 大程 度 上 影 响着 学 生 的道 德 修养 。 强 教 师 的道 德 建 设一 一 教 加 名 。 这 句话 充分 说 明 了教 师 队伍 对学 校 发 展 的 重要 性 。 ” 民办 高校 要 个 永 恒 的 主题 , 也是 一 个 常 话 常 新 的话 题 。大 学 建 设 , 育 为先 ; 德 道 实 现办 学 质量 新 的 突破 , 在 于 师资 队 伍 建设 。 关键 德建设, 师德 为 先 。然 而 在 民办 高校 师德 建设 往 往 成 为 无 人 问津 的 在 民 办高 校 近 三十 多年 的发 展 过程 中 , 然 民 办 高校 在 教 师 队 “ 虽 处女 地 ” 。 伍 建 设 方面 作 了努 力 , 有 了一 定 的 发 展 , 师 资 队伍 建 设 始 终 是 也 但 1 心理 健 康 状 况 令 人 堪 忧 民 办 高校 教 师 由于 特 定 雇 佣 关 系 . 6 办学链条上 的薄弱环节。因此 , 笔者通过调研 , 图揭示当前 民办高 形成 的种 种 不 安 全 因素 所 形 成 的压 力 使 其 心理 健 康 状 态 处于 劣 势 。 试 校 师 资 队伍 建 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 提 出相 应 的 解决 策略 。 并 民办 高 校 “ 以学 生 为 上 帝 ”使 学 生 对 师资 的 期 望 变成 挑 剔 。 教 师好 , 1 民办 高校 师 资 队伍 建 设 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不好 , 不行 , 行 不是 专 家、 同行 评 价 而 主 要 看 学 生 的评 教 。 在 民办 高 11民办高校师资结构不合理 ①年龄结构。近年来青 年教师 校 , . 学生 对 教 师不 满 意要 求 调 换 的 比 例 远 远 超过 公办 高 校 。 被 学生 在 许 多 民办 高校 里 承担 了越 来 越 多的 职 责 , 与 过 去 退 休 教 师 为 主 “ 下 ” 台 , 直 接 面 临解 聘 和 生计 问题 , 些 给 民办 高 校 教 师造 这 赶 讲 将 这 已大 不相 同 了 。 因此 , 年龄 结构 上 看 , 从 目前 民 办 教 师年 龄 结 构 的主 成 巨大 的压 力 , 时 量 大 , 负荷 运 转 , 多教 师身 心疲 惫 , 理 健 课 超 很 心 要表 现 是 两头 大 , 中间 小 , 乏 中 青 年 骨 干教 师 , 现 中年 人 才 断层 康状 况令 人 堪 忧 。 缺 出 的现 象 。 学历 结 构 。随着 本 科 生 、 究生 扩 招 政 策 实施 以来 , 校 ② 研 高 2 民 办 高校 师 资 队 伍 建设 的对 策 通 过 教 师招 聘 或 本校 教 师进 修 等途 径 ,教 师学 历 不 断 得 到 提 高 , 但 21改善民办高校 师资队伍建设的外部环境 ①依 法建立、 . 健 是 硕 士 以上 高 学 历 教 师 比重 仍 然 偏 低 , 根据 教 育 部 《 关于 新 时 期 加 全 民办 高 校 教 师 的社 会 保 障 、 位 、 地 待遇 等相 关政 策 及 其 配 套 措施 。 强高 等 学 校 教 师 队 伍 建 设 的 意 见 》 提 出 的 提 出 : 有 研 究 生 学 历 政 府 的有 关 部 门应 该 采 取 有效 措施 , 实 解 决诸 如 民 高校 教 师 的 编 所 具 切 教 师 的 比例 , 学 科研 型高 校 应 达 到 8 %以上 f 中 , 有 博 士 学 位 制问题 、 四金” 教 0 其 具 “ 问题 、 教龄 问题、 退休养老、 大病保 险和公积金 等问 教 师 比例 达 到 3 %以上 ) 学 为主 的本 科 学校 应达 到 6 %以 上 的 题 ; 步 缩 小 与 公 办 学校 教 师 的待 遇 。 扶 植 与 资助 。 0 i教 0 逐 ② 针对 民办 高校 标 准 , 些 以教 学 为主 的 民办 院 校还 与 此标 准 有 一 定 差 距 。③ 学 缘 办 学 经 费 不 足 的 问题 ,政 府 应 当 借 鉴 发 达 国 家 和 地 区 的经 验 和 做 一 结 构 。 师 毕业 于 同 一 地 区 , 教 甚至 同一 所 学校 的 比例 较 高 , 者调 查 法 , 笔 制定 相 关 的 政 策 , 取 必要 的措 施 , 采 根据 不 同地 区 不 同 学校 的不 河 南 民办 三所 学 校 中 教 师来 自河 南 高校 的竟 然达 到 5 %。 缘 结构 同情况 , 9 学 以多样 化的方式给予适当的扶 持与资助。③ 建立合理 的人 的 同质 性 不利 于 创 新 思维 , 不利 于 学 术 争 鸣 , 不利 于 团 结 合作 ② 。 才 流 动机 制 , 进 民办 与 公办 之 间 师资 的相 互 流 动 。 促 12专 兼职 教 师 比例 不 合 理 笔者 调 查 的几 所 学 校 中 ,多 数 学 . 22改善学校 内部管理 ①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摘 要 : 着民 办高校在 近 3 年 的迅速 发展 繁 荣壮 大, 随 0 师资 队伍建设 越来 越成 为可持 续发展 的瓶 颈 。 文通 过对 民办 高校 师 资队伍 建设存在 本 问题 的剖析 , 出民办 高校 师 资队伍建设 可持 续发展 的对 策。 提
Ab t a t sr c :W i h a i v lp n nd p o p rt fp iae c le e i h e e t3 e r ,h e c n e m o src in ice sn l e o t te r pd de eo me ta r s e y o rv t olg n t e rc n 0 y a s te ta hig ta c n tu t n ra igy b c me h i o
0 引 言
进 了公 办 高 校 的 改 革 , 利 于 教 育 资 源 的 合 理 配 置 , 足 了经 济 和 于其 淘汰 不 合 格教 师 , 断 给学 校 注 入 新鲜 “ 有 满 不 血液 ” 但 是 , 师流 动 。 教 社 会 发展 各 方面 的 需求 , 大 了教 育 规模 , 宽 了办 学 路 径 , 扩 拓 为社 会 率过 高 将 不 利 于 师 资队 伍 的 素质 提 高 与 核 心 力 的凝 聚 。目前 民办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