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地下煤矿生产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威胁到了煤矿人员的生命安全。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制定了一系列煤矿安全生产措施。
但是,这些安全生产措施的制定还是无法防止生产事故的发生。
要降低煤矿生产的风险,就需要抓好煤矿企业的“一通三防”工作,了解“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1 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煤矿通风条件差,通风设备落后
在煤矿企业的“一通三防”工作中,通风工作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通风设备落后,通风设备落后造成地下煤矿的通风条件差,因此很可能引发煤矿安全事故。
造成通风设备落后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没有制定相应的通风标准,使得通风设备的生产鱼龙混杂,影响煤矿的通风质量;原因之二就是,煤矿通风设备的生产技术落后,对煤矿通风设备的相关生产技术较少人去钻研。
在煤矿的通风系统中,还存在风门设备与密闭设施落后的问题。
一些煤矿企业在风门设备的采购中,往往不重视风门设备的密闭问题,使得风门设备在工作中出现漏风现象,给煤矿生产带来极大的生产风险。
1.2 煤矿防尘作业的安全隐患
当前,在煤矿生产中,普遍存在煤矿防尘作业隐患。
煤矿企业对井下防尘作业较为重视,大多数企业都在煤矿井下配备了防尘设施,并且安排了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监督落实煤矿的防尘工作。
煤矿企业在安装管路、煤矿生产中,要求安装与生产人员佩戴口罩。
但是煤矿企业对于如何戴口罩,戴口罩的作用没有弄清,防尘作业本末倒置,没有考虑到这一要求是否合理,因此,煤矿防尘作业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1.3 煤矿生产中的瓦斯问题
在煤矿生产中,防瓦斯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点。
当前,煤矿企业普遍存在瓦斯监控不完善的情况,一些煤矿企业的瓦斯监控系统较为老旧,长时间没有更新系统;一些煤矿企业更新了瓦斯监控系统,但是监控人员的知识技能完全无法满足新系统的要求,使瓦斯监控系统无法完全发挥其作用,一旦瓦斯监控系统的监控数据出现了异常,监控人员就无法准确解读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判断分析,这就使得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无法得到有效保障[2]。
1.4 防火设备与技术落后
在地下煤矿的生产中,地下煤层在与大量氧气的接触下,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从而诱发火灾。
要避免这一安全事故的出现,就需要在地面上设计一个防火池,并且,还需要在地下通道中铺设防火管道。
但是许多煤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放弃了防火池与防火管道的建设,发生火灾事故的几率也就更高[1]。
还有一些煤矿企业构建了防火池,但是没有规范地使用防火池,常常出现防火泵没有开启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存在极大降低了防火池的防火效用。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当前我国煤矿防火技术的研究较为落后,存在防火技术不成熟的情况。
2 解决“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2.1 改善煤矿通风环境,更新通风设备
要解决煤矿通风条件差、通风设备落后的问题,煤矿企业需要改善煤矿生产的局部环境,加强对局部通风环境的管理。
在局部通风管理中,首先,需要提高通风设备的自动化水平,同时加强管理人员的通风管理能力,让管理人员可以熟练、规范地操作通风设备。
其次,煤矿企业需要更新通风设备,并且需要恰当地扩大通风眼的通风半径,从而保证通风设备可以有效运行[3]。
在通风设备的掘进头部分,为了避免主风机停止运行造成煤矿井下通风不畅,需要安装自动切换器装置。
在主风机停止运行时,自动切换器装置可以保证煤矿井下的正常通风。
2.2 改善煤矿生产条件
要消除煤矿防尘作业的安全隐患,需要改善煤矿生产的条件。
首先,煤矿企业需要注重对生产人员的防护,让生产人员规范地佩戴口罩,避免粉尘对生产人员的呼吸道造成损害。
其次,要从根本上消除粉尘隐患,需要改善煤矿生产的条件,如果煤矿井下粉尘过多,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井下的粉尘,比如喷洒水雾、定期冲刷等措施,以改善煤矿生产的条件。
2.3 加强瓦斯监控系统的管理
DOI:10.16661/ki.1672-3791.2016.36.081
煤矿“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黎秋生 张龙洋 蒋名星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车集煤矿 河南永城 476600)
摘 要:“一通三防”指的是通风、防火、防尘、防瓦斯。
在煤矿生产中,为了尽量降低生产的安全风险,预防生产事故的发
生,煤矿企业需要做好“一通三防”工作。
然而,当前我国许多煤矿企业“一通三防”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许多地方还存在问题,常
见的问题有通风设备老化造成通风条件差、防火设施不完善等。
对于“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企业高度重视,并及时
解决,从而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该文就煤矿“一通三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研究其解决对策。
关键词:一通三防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c)-0081-02
(下转83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钢支撑及时施加预应力、严禁超挖和坑外地表超载等,开挖完成时及时浇筑垫层能较有效地防止流变。
可采用盆式开挖或岛式开挖的方式施工,并结合开挖方式及时形成支撑和基础底板。
开挖过程降水应随开挖深度逐步降低承压水头,以控制承压水头与上覆土压力满足开挖基坑稳定性要求为原则确定抽水量,不宜过量抽取承压水以减少降承压水扰流对邻近环境的影响。
施工过程应时刻关注地铁结构变形监测数据情况,考虑地铁结构监测数据反应的滞后性,提前对工序进行调整或采取主动的措施抑制变形。
4 结语
近年来地铁沿线逐渐成为房产投资热点,土地的价值导致地铁周边基本为深大基坑,加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素质参差不齐,每一项建筑活动都对地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加速隧道结构变形,甚或影响列车安全运营。
为确保保护区内工程项目施工期间地铁安全运营不受影响,地铁隧道保护区的施工技术措施及技术参数仍需根据实践不断修正,项目在实施各阶段亦应提高地铁结构安全保护的优先级。
参考文献
[1]叶耀东,朱合华,王如路.软土地铁运营隧道病害现状及成因
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3(1):157-160.[2]刘涛.软土层大跨度半盖挖顺作法超宽地铁基坑放坡开挖施
工技术[J].铁道建筑技术,2014(4):25-28.
[3]刘艳滨.软土地区近接施工对城市道路隧道的影响分析与控
制技术[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运营安全与节能环保的隧道及地下空间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届全国学术研讨会.2013.
[4]刘爱华,黎鸿,罗荣武.时空效应理论在软土深基坑施工中的
应用[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0,6(3):571-576.
防火意识,同时,企业还要制定防火措施,在火灾发生时可以尽量减小火灾造成的破坏。
3 结语
我国煤矿企业要保证安全生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做好“一通三防”工作,对“一通三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将“一通三防”落实到煤矿生产的实际工作中,从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以及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尹海滨,王保国,张晓东,等.浅析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
现状与风险规避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6):108.[2]金保忠.试论金凤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及发展趋势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5):137-138.
[3]任学亮.试析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现状及风险规避途
径[J].技术与市场,2014(11):188-190.
3 基坑施工盾构隧道变形控制措施
3.1 基于地铁保护考虑合理的基坑设计
采用合理的基坑围护设计及基坑开挖方式。
从控制基坑位移的最优方案考虑基坑的整体设计。
基坑的围护设计应采用刚度高、支撑稳定支护体系,如地下连续墙+混凝土支撑。
在开挖方式上,盖挖法对控制周边地层变形有较大的优势(杭州地铁保护区某项目基坑距离隧道最近6m,基坑底与隧道底部同高,基坑完成后地铁变形控制在4mm以内),软土地层大跨度半盖挖顺作法对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控制及周边建筑物的保护已有相关工程实例,可以考虑以其形式进行基坑设计。
从基坑变形的传播路径上,可采取隔断方法来减小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隔断法可以采用钢板桩、地下连续墙、树根桩、深层搅拌桩等构成墙体,墙体主要承受施工引起的侧向土压力和差异沉降产生的摩阻力,亦可用以隔断地下水降落曲线。
3.2 桩基阶段的控制
桩基施工对隧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沉桩挤土效应、桩荷效应和打桩振动效应。
合理的围护桩型是在此阶段施工控制地铁变形的关键,同时也是基坑开挖阶段变形控制的关键。
应采用低振动,低挤压效果的桩型,降低土体扰动的同时,提供合适的围护结构刚度。
可采用三轴搅拌桩槽壁预加固,改善墙侧土体、降低围护桩墙的扰动,高压旋喷桩可以提供必要的止水效果,采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刚度支撑。
为达到止水效果,目前亦有在地下连续墙外增加一层TRD止水墙。
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槽壁预加固、调整泥浆配比、适当提高泥浆液面高度等措施;同时可适当缩短地下连续墙单幅槽段宽度,以减少槽壁坍塌的可能性,并加快单幅槽
段施工速度。
3.3 施工过程的控制
遵循“先撑后挖、及时支撑、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合理确定基坑开挖的分区及其顺序,尽量缩短基坑无支撑暴露时间,对
煤矿企业要建立瓦斯管理制度,并在后续的瓦斯管理工作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同时,要加强对瓦斯管理人员的监督,保证瓦斯管理工作的落实。
在地下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如果通风系统出现故障,煤矿井下的瓦斯浓度将会上升。
针对这一情况,瓦斯管理人员需要向上级汇报,同时和通风管理人员沟通,然后采取应对措施。
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煤矿生产管理人员需要沟通协作,及时切断电源,并疏散生产人员,做好现场管理工作。
在通风系统正常工作之后,需要检查煤矿井下的浓度,在保证瓦斯浓度降低至安全值之后,煤矿生产人员才能再次开展煤矿生产作业。
2.4 注重对防火设备与防火技术的应用
煤矿企业要降低煤矿生产的安全风险,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就需要注重防火设备与防火技术的应用。
煤矿企业要注重对防火设备的合理布置,在煤矿生产地面上要根据煤矿的实际防火需要,构建防火池,在防火池投入使用后,要注意开启防火泵。
此外,煤矿企业需要注重对防火技术的开发,以及对防火技术的合理应用。
在煤矿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完整的煤矿安全生产制度,制度中要明确防火的重要性,让煤矿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
(上接81页)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