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认识2 、3节中的生字,会写5个字,认识1个部首“冖”。
★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文字的优美,感受小主人公对疾病的乐观态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被子的大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识字、认词
2、读文,“我”这个神奇的小精灵成了被子大地的主人,那我在这片土地上都玩了些什么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2、3节
二、读文、识字、写字教学
1、学习第二节,生自由读,勾画生字
①读懂了什么?理解“足足一个钟头”体会喜爱之情,兴趣十足地朗读这一节。
②识字学习铅
学习兵丁、穿、军。
③指导读、赛读
2、学习第三节,生自由读勾画生字
①“我”在玩什么游戏?
②识字(注意座——坐的区别)
学习队。
理解自已,指导书写。
学习洋,进行扩词训练。
③朗读
3、有感情第朗读全文
4、写字(指导写“军、穿)
三、巩固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
2、识字、写字训练
3、朗读全文
四、总结、作业
1、以苦为乐的品质
2、如果生病的是你,你会怎么做?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8个一类生字,会认17个二类生字;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记忆绳子,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朗读课程,了解文章大意;多种方法识记本课一类生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赞美母爱的伟大,教育学生尊敬母亲,爱戴母亲,理解母亲。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一类生字,
2、通过朗读课文,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生字卡片。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学习一类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妈妈的爱》,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鹅妈妈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教师领读一、二类生字。
3、教师领读课文。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边读边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文中的一二类生字。
一类生字用圆画出,二类生字用三角号画出。
5、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画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
2、认读二类生字
3、学习“事”:
(事情)(好事)(坏事)(故事)
4、学习“炎”:
(炎热)(烈日炎炎)(炎炎)
5、学习“幸”:部件组合法,上下结构。
提醒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幸福)(不幸)(幸运)(幸免)
6学习“轻”(已学过)
(轻重)(轻快)(轻巧)
7学习“福”示字旁,左右结构。
(福地)(幸福)(福气)
8学习“唱”(已学过)
唱歌、歌唱、合唱、清唱
9学习“呻吟”
左右结构,口子旁,二者组合为单纯词。
表示指认因为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如: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
四、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指读并组词。
五、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一、朗读儿歌。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数一数共有几个自然段。
2、说一说都是哪几个自然段?
3、学生领读课文。
(一句一句地读)
4、分小组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5、男女生朗读课文
6、齐读课文。
7、指名读。
二、感受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自然段:
轻声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都写了些什么?
时间:一个炎热的夏季
人物:鹅妈妈和小鹅们
地点:一片辽阔的草地
草地上的景色是什么样的?用波浪线画出来。
2、学习2、3自然段:
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突然,出现了乌云”下雨了。
轻声读二三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鹅妈妈是怎样保护小鹅们的?
4、天气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鹅妈妈和小鸭们的动作是怎样的?读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他们不同的表现。
5、试着读一读小鹅们的话,应用什么语气?
6、妈妈的音应该用什么语气?
7、前后桌讨论一下,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三、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指导书写,完成课后练习。
一、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幸、福、呻、吟
幸:注意下半部分不是羊
福:注意是示字旁
吟:右半部分为今
呻:注意左右的位置关系
二、完成课后练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填一填:
2、 (炎热)的夏天
(幸福)的生活
快乐地(游戏)
轻轻的(唱歌)
3、读一读,说一说:
炎热的夏天温暖的阳光
广阔的世界幸福的小鹅
辽阔的草地细嫩的草茎
轻轻的呻吟艰难的喘气
4、讨论:翅膀受伤的鹅妈妈为什么是幸福的?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过程与方法: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对文中感兴趣的人物和段落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同学和老师交流。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积累优美的语言。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鹅妈妈以及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为什么翅膀受伤的鹅妈妈感受到了的幸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学习《鹅妈妈的故事》。
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领读课文
3.自由读文,提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清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三、认识生字
1.生字朋友从词语中走出来,你还认识吗?
2.“我是小老师”
生教读字音,并组词。
3.“小小火车开起来”
开火车读字
4.你喜欢哪个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经验交流,有什么好办法记住。
四、情感体捂
生字回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己读、同桌读、指名读。
五、总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读课后“读一读,说一说”中的短语
二、分段朗读课文
1.多中形式读第一自然段,熟读成诵
2.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鹅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
3.朗读第二段,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4.在鹅妈妈的翅膀下,小鹅们在想什么?读第三段
(1)找出写它们的句子读一读
(2)找出可以感受鹅妈妈伤很重的句子,读一读,想象鹅妈妈在风雨中面临着怎样的情景?
5.风暴过后,小鹅们什么样?鹅妈妈什么样?读第四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小鹅的欢快和鹅妈妈艰难的样子。
6.读第五段最后一句话,谈谈为什么受了伤的妈妈会对儿子这样说?
7.小组说,代表发言。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升华。
四、联系生活说说,妈妈保护你的感人故事。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字卡
2.开火车读词语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三、指导书写
四、巩固练习
见课后
湘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西师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7个一类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复述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生字特点分类识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神话的兴趣,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用恰当的方法识记7个一类字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
2、学习生字
3、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知道美猴王孙悟空吗?(生介绍孙悟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孙悟空大闹蟠桃会》。
二、初读神话理解大意
1、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师范读,生听字音。
3、自由读课文
4、指名分段读
三、学习生字
1、引导生分类学习生字
(1)数笔画:命:生命生活能力如:性命、救命、拼命
(2)上级对下级:命令奉命
2、部件组合法
守:保持守城墨守成规守门
通:通过通行四通八达通信通知
饮:与餐饮有关
喝,喝水,饮水饮用;饮品,冷饮饮料
计:妙计不计其数计划计较
站:学习一个新的偏旁“立字旁儿”
站队站岗
3、复习巩固:
(1)同桌间互数笔画 (2)猜字游戏
四、指导书写
五、作业:书写一类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二类生字。
2、复习生字。
3、指导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开火车读字
二、学习二类生字
1、从文中找出二类字
2、同桌间互读
3、认字卡、组词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看影碟增强对课文的感悟
2、生自由练读课文
3、说说读懂了什么?
找一找孙悟空大闹蟠桃会的原因
4、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给大家读读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5、你认为孙悟空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四、作业:熟读课文
五、板书设计
孙悟空大闹蟠桃会
1、想知道:
2、不懂:
3、原因:过程: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
教学过程:
1、找朋友连线
明题意连线读读说说知道的近义字
2、读读会写的写下来
同桌间读熟试讲讲词语的意思
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数量很大
四通八达:原指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行,形容交通及为方便,形容沟通各个方面。
守口如瓶:闭口不说,就象瓶口塞紧一样,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起死回生:使死人或死东西复活。
多形容医术或技术高明。
大摇大摆:形容走路挺神气、满不在乎的样子。
3、选选填填
讲题意填字写正确读读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生字
2、表达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开火车读字
二、表达练习
1、复述:
(1)讲方法:①认真读课文弄懂大意②弄清课文中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③复述并不是背课文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⑤要有感情讲清主要意思
(2)组内练习复述(3)班内复述
2、读读说说
师范读自由读开火车读自由组合表演
三、作业:找找有关孙悟空的故事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中的拼音,能够认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感受夸父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学习重点:
通过课文中的拼音,能够认12个生字。
学习难点:
感受夸父不畏艰难,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
学习流程
一、课前积累
同学们,太阳!对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描写一下太阳?(生列举)。
老师也积累了一些,出示词语积累,齐读,
旭日东升赤日炎炎喷薄欲出日上三竿烈日当空
艳阳高照夕阳西下阳光明媚光芒万丈光芒四射
生自由读一分钟,尽量记住它,齐背
二、激情引入
可惜太阳不能永远地停留在天上,渐渐地,它要下山了,取而代之的是茫茫的黑夜,于是,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他想把太阳永远地留在天上,他的名字叫——(生:夸父!)
师生板书课题
三、明确目标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阅读提示,并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
找一生说学习要求,学生齐读。
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和自己的学习小组出色地完成这两个任务?
四、借助课文的拼音,自学生字词
1、请学生自由大声读文一遍,标出生词,
2、同桌交流自己画的词。
3、同学们读得真好,老师要考考你,这些字怎么念?
出示字词,指明读,齐读
手杖虞渊伏下渭河咕嘟咕嘟瀚海
颓然一抛遗憾臂霎大泽
五、探究课文
1、《夸父追日》是一篇神话故事!
同学们都知道神话故事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因为当时人们无法征服自然,所以便把许多美好的愿望加在了神话人物的身上。
你们知道吗?(神秘地、夸张地)在神话故事中,据说夸父身高二十几米,他的两条腿就有十几米那么长、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呢!
那他为什么要去追赶太阳,而最后到底追上了没有?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2、请同学们先看黑板上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默读全文,并和你小组的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结果。
教师巡视、指导。
(1) 熟读第一段,想一想:夸父为什么要追日?
(2)朗读2、3、4段,你从文中哪些地方能感受出夸父追日的神奇?
(3)你觉得神话人物夸父是个怎样的人?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展示汇报
(1)生汇报,师总结:夸父心中有一个目标,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同学们,谁能读一读?
指名2人,生评价,全班齐读。
(2)同学们读得真好!接着再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夸父追日的情景吧!
生汇报展示
例:夸父能一口气喝光黄河、渭河里的水,真神!
夸父一下子能跑两千里,真神!(竖起大拇指)
夸父倒下变成了一座大山,他的手杖变成一片桃林,真神!(有感情地,也竖
起了大拇指
(3)师:学到这里,你们觉得神话人物夸父是个怎样的人?生汇报
生1:夸父是个追求光明的人!
生2:夸父是个执著的人!
生3:夸父是个奋勇前行的人!
生4:夸父是个坚持不懈的人……
师总结:看来你们都觉得他是一个“向往光明、坚持不懈、奋勇前行、甘于奉献”的人!(板书)这是你们对他的赞美。
赞美夸父留给后人的是一种执著不已、奋勇前行的精神。
同学们,请带着这种赞美之意,再次读一遍吧!让我们记住这个神话中的英雄-----夸父!
师生齐读
六、课堂回顾
同学们,你们出色的完成了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你用“这一课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从故事中想到了什么”这个句式来,总结本节课。
指名说2人
七、拓展延伸
小练笔
第八单元的文章是神奇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学了这组课文,你肯定有许多的感受,请你拿起笔,用最生动的文字写出你的想法?
展示2人
八、板书设计:
夸父追日
向往光明
坚持不懈
奋勇前行
甘于奉献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来的人文精神,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夸父身上所折射出的精神和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出示“夸父”。
(你能把这个词语读正确吗?)
预设:正音。
字典上只有这一个音。
(齐读)
2.“夸父”是什么意思?
预设:a夸夸父亲。
(你很能干,能从字义上来分析。
方法很好。
但是这两个字合在一起不是这个意思。
)
b是人名。
(你怎么知道的?你真爱学习!老师没教,你就会自己去读课文了。
)
3.出示课题:“夸父追日”。
(齐读课题)。
4.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a夸父为什么要追日?(边板书边评价:“追日”写出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你紧紧抓住了“追日”来问,真能干!)
b夸父是怎么追日的?
c夸父追日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么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哪个自然段?
2.反馈。
(1)夸父为什么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推荐一个同学来读,读正确,读流利。
)
(2) ①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夸父追日”的经过呢?(2——4)
②这三个自然段生字比较多,让我们先来读读这些生字。
a 出示“虞渊渭河瀚海大泽”指名读。
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a 这些都是地名。
b “渊、泽、河、海”这四个字都带有三点水,它们的字义都与水有关,并且是对“溪流、湖泊、江河、海洋”的不同称呼。
c “瀚海”就是“大泽”。
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那大泽,又叫瀚海,有上千里宽。
)
b出示“伏下身子、向前一抛”读。
它们又有什么特点?(表示动作的词语) c出示“咕嘟咕嘟、颓然、手杖”你能读正确吗?指名读。
d我们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读一读,每个词语读一遍。
③词语都读得非常正确,请三位同学来读读课文2、3、4段,能把课文也读正确吗?
(3)我们一起来读一下“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品读课文,体会精神
(一)研读“夸父追日”的原因
1.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呢?请再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a“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
”
评价:“黑暗——光明”这是一对……应该怎么把它读好?
b“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让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
评价:1充满光明。
还有不同理解吗?
2难道仅仅是为了自己喜欢光明而追日吗?是为了整片神州大地的光明。
一起读“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
3.小结:夸父喜欢光明,喜欢看到神州大地永远充满光明,因此他要去追敢太阳,抓住太阳,他是多么——了不起啊!
(其实,夸父本是一个巨人族的名称,他们是大神后土的子孙,生活在北方一座叫“成都载天”的山上,个个身材高大,威猛强悍,为长早美好生活而奋斗着!可是这个地方,冬季漫长,夏季却很短。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匆匆从西方落下,山上的积雪根本不能融化,夸父族的人民只能生活在寒冷的冬天和黑暗
当中,夸父族的人想,要是能把太阳追回来,让它永久地高悬在成都载天的上空,不断地给大地光和热,那该多好啊!于是,他们从本族中选出一名英雄,去追赶太阳,并把“夸父”的名称送给了他。
)
这个补充资料要不要?
(二)研读“夸父追日”的经过。
夸父是怎么追日的呢?咱们来分小组合作研究。
出示“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道渴而死”(读一读这三个词。
)
出示1.请每组选择一个词语,结合课文2——4自然段来读。
2.从哪些句子读懂这个词语的?你们有什么感受?
反馈:
与日逐走
谁来说说这个词。
1.词义(追着太阳跑。
)你是从哪句话读懂的?(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双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显红:追、跑)
评价:你读懂了“逐”就是“追”;古代的“走”就是现在的“跑”。
2.追得快(显红:一眨眼、两千里、像风似的奔跑)
评价:夸父跑得真快啊!像风一样,追逐着太阳。
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相当于一眨眼就从杭州跑到了北京。
这就是神话故事的传奇色彩。
3.读:把夸父跑得速度快读出来。
渴欲得饮
谁来说说对“渴欲得饮”的理解。
词义(很渴想要喝水。
)你是从哪里读懂的?(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显红:霎时间)
评价:巨人喝水,那真是饮干江河水。
一起来把这句话读一读。
道渴而死
1.喝了那么多水,喝够了吗?
2.同学研究“道渴而死”的?谁来说说这个词
预设:a“夸父又向北方跑去,想去喝大泽里的水。
”
师:为什么要到大泽去呢?是因为他渴。
老师只听你们读懂了“道渴”二字,“而死”呢?
b“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
看到夸父的倒下,你心情如何?
(伤心、悲痛……)我们怀着这样沉痛的心情来读他倒下的这句话。
感到悲痛的不仅仅是我们,还可能是——(巨人族的族人、大地、山河,甚至被他追逐的太阳。
)
c“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
这一叹,他会叹些什么?
预设:(他感到很失望)把这种失望读出来:
(他觉得辜负了乡亲们的希望)把这种遗憾读出来:
师:躺在地上,夸父只能遗憾地看着太阳了,他不能动弹了,把这种无可奈何读出来:
师:尽管夸父已经筋疲力尽,尽管他已经不能再站起来了,但是他并没有屈服,他用尽全身的力气,用上最后一口气,奋力将自己的手杖向前抛去。
谁知道,夸父这一抛是为了什么?
出示句式:夸父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这是为了——(挽留太阳、给人们指明方向……
师:把夸父这种在困境中乃至绝境中,仍然坚强不息的精神读出来。
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a遗憾。
夸父还没有追到日就死了,真遗憾。
b难受。
(不是难受,是可惜。
)夸父为了追太阳,渴死在路上,真可惜。
c了不起。
夸父为了自己的追求,为了太阳的光明,而甘愿用生命来交换。
这种执着、这种奉献和牺牲精神让我们为之感叹。
四、课外拓展,
1.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接着读——(课文最后一段)
2.同学们,如果你就是那个追寻光明的人。
当你吃着鲜美的桃子,看着茂密
的桃林,你有什么想对夸父说的?请你写下来。
3.“夸父追日”是一则神化故事。
它最早出现于《山海经》(课件)上面是这样写的:“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能读得懂意思吗?(教师范读)老师把这段古文大家。
你会发现,中国的神化故事是那么富有趣味,那么意味深长。
师:课文学到这,我们知道了夸父,不仅仅是留给我们巨人形象,他更是一个精神上的巨人。
他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决心和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一直被全人类、全民族延续着。
西师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推荐二:《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
《寄给青蛙的信》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讲的是动物之间友谊,一下是对本课的反思:
成功之处
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进入课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学生们兴趣盎然,一下就猜出是青蛙。
然后我对学生说:“小朋友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只小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课题:寄给青蛙的信。
大家齐读两遍,质疑:读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谁给青蛙寄信?一封怎样的信?它为什么要给青蛙寄信?”老师夸道:“这个问题问的真好,请小朋友们带着这个问题去读读课文吧!就这样,孩子们带着质疑,怀着好奇心,自由地读课文,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并要求圈出生字。
通过“问一问”
“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明白了小
鸭子是为了让好朋友小青蛙不再伤心难过、得到开心快乐,才给小青蛙写了这封信。
2、反复朗读,感悟、理解
语文教学的精要所在,就是读。
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教学中,我抓住课文中的三幅插图:“青蛙等信”“小鸭寄信”青蛙收信“
三个不同的情景,小青蛙不同的表情,重点体会它由“难过”到“开心”的变化。
抓住“难过”“伤心”“安慰”“兴高采烈”
“快活”等词语,反复指导学生朗读,采用“示范读”“齐读”“分组读”“个别读”“分角色读”
的朗读方法指导学生多读,一遍一遍地读----从读通到读顺,再读出感情,让学生读一遍有一遍的收获,走进这个童话故事,体会朗读的快乐。
课文的最后一段中,小鸭说:“看见你这么快活,我也非常快活。
”这句话是全文的理解的重点和难点,这句话,让学生反复地读,反复体味两个好朋友彼此得到的快乐,最终懂得:小鸭子关心朋友的心愿,那就是:“能给朋友带来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
”
3、联系生活,谈体验
课文结束后,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亲身体验来谈谈: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好朋友的?分小组交流一下,同学们讨论得还挺热烈。
有的说好朋友是怎样帮助自己的,有的还说出好朋友对自己不友好的事。
4、实践活动,小练笔(下一课时进行)
在班上举行一次“X X,我想对你说”的好朋友谈心会,鼓励
孩子们多与好朋友交流,多给予好朋友关心,让孩子们从中体会得到交流的快乐。
之后,让孩子们像小鸭子一样,给自己的好朋友写一封信,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不足之处
1、分角色朗读指导的时间少了,部分学生还弄不明白自己的角色,该读的不读,不该读的却读了,整个朗读过程显得有些乱,朗读的效果不够理想。
2、在给好朋友写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怎么写?写些啥?就照着小鸭子的信抄了一遍,这是感到很遗憾的地方。
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