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教玩具的制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自制教玩具
宜宾市南溪区幼儿园朱春燕
尽管市场上的教玩具品种繁多,淋琅满目,但真正源于幼儿生活,适合幼儿需求的教玩具却为数不多。

因此,如何设计制作接近幼儿生活,富有个性、具有新意、蕴含教育功能,具操作性的教玩具,并使其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值得探索。

下面根据我从教十余年的幼教经验谈谈幼儿园教玩具制作的几点心得:
一、制作一件成功的教玩具首先是正确的选材
在我们的周围,可以用来制作教玩具的物体随处可见,但是随处可见并不意味着随处可用?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选材呢?笔者
认为选材应符合安全性的原则,只有安全的玩具才可能成为优秀的玩具。

幼儿的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放在首位的。

因此自制玩具中要考虑到任何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消除这些安全隐患。

由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与教玩具接触机会很多,如果不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就会使幼儿受到伤害,还可能成为传播疾病的媒介。

因此制作自制玩具的选材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自制玩具的表面应该光滑,没有锐利尖角,以防刺伤幼儿。

(2)自制玩具所用的材料必须是无毒、不溶于水,与消毒液不起化学反应。

二、其次是正确的构思
一件教玩具从材料的选择到根据材料进行构思时一个复杂的过程,构思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观察力、想象力。

那作为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究竟该如何进行正确的构思呢,有没有构思应该遵循的原
则的。

笔者根据十余年的教龄认为,教玩具的构思应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一)、首先构思教玩具必须符合适宜性的原则
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开发幼儿智力,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不能脱离具体事物的形象,并常常受情绪和兴趣支配,缺乏目的性和有意性。

如幼儿对主动、形象的事物容易认识接受,而对比较复杂的空间、时间等概念认识较差。

因此,制作的自制玩具最好不要脱离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幼儿经常看的熟悉的事物或非常喜爱的事物,比如说汽车、飞机、小动物等。

而且玩具造型要美观大方,色彩鲜明亮丽,形象生动,能够诱发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使教育过程在幼儿积极愉快的状态下完成。

(二)、其次构思教玩具必须符合可玩性和牢固性的原则幼儿时期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思维需要物体和动作的支持。

因此,制作出来的自制玩具最好是可玩的、活动多变、可拆可拼,让幼儿通过手的动作带动思维。

如幼儿玩“过家家”游戏时的小家具,大部分教师制作时都将沙发、床、柜等做成形,固定死,这样不利于幼儿动手操作。

如果改装成活动的,可以让幼儿自己装拆的最好。

自制玩具仍旧是一件玩具,因此它必须具备玩具的基本功能,可供孩子反复操作玩耍,而不是一碰就坏。

(三)、在次构思教玩具应符合参与性的原则
调用多方资源参与,在自制玩具中,除了教师,还应包括幼儿和家长,调动多方资源的参与,激发幼儿和家长的创造力,能够很好的让自制玩具做起来。

(1)幼儿参与性
自制玩具是一个创造再加工的过程,因此自制玩具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自制体育玩具具有发展幼儿身体运动智能的功用。

在自制玩具过程中幼儿根据自我的需要通过想象、尝试、改进等多方位创造进行的活动,这就是幼儿数学智能的发展,同时这也是一个自我控制的过程,即自制玩具具有发展幼儿内省智能发展的功用。

自制玩具过程需要幼儿丰富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这就要求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看,注意听,关注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有利于幼儿自然观察智能的发展。

自制玩具过程需要幼儿的对空间关系理解,从而创造出一个三维立体的玩具,这就是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

自制玩具需要幼儿对他人讲述自己的方法、思路,从而发展了幼儿的语言智能。

让幼儿参与进来发展了幼儿的各类智能,一边做,一边玩,做中玩,玩中做,相信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兴趣和欢愉。

这样,既实用,又能在制作时利用自制玩具,不造成只做摆设的浪费。

(2)家长参与性
家长参与幼儿的自制活动,毫无疑问可以加强幼儿与成人之间关系,特别是对于忙碌的父母来说,这无疑使亲子的相处时间更加的长,再加上自制玩具的过程中家长所表现出的智慧能力,这都会让孩子对父母的崇拜感加深。

同时也有利于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从而更加支持幼儿园自制玩具活动的开展。

(四)再者构思教玩具应符合可操作性得原则
能动手操作是幼儿喜欢参与活动的重要原因。

通过操作,幼儿对各种事物和现象才会具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并获得丰富的经验。

因此,
制作教玩具时,不要只做适合于观察的教玩具,而要尽量制作能让幼儿的手和感观共同参与的教玩具。

例如,在语言活动中,如果简单地将教学内容绘制成多幅平面挂图,往往不易激发幼儿兴趣。

如果用大纸盒制成一个表演框,并把教学内容里的各类物体制成能操作的偶类、实物等,就会更形象、生动地表现教学内容里的情景,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也更显活泼。

同时,幼儿也可进行操作讲述,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

(五)、最后构思教玩具必须符合多重性的原则
教师动手做了,玩具开始丰富多彩了,幼儿用了一次,很新鲜,又用了一次还是很新鲜,那第三次呢?你愿意带孩子天天玩同样的游戏吗?你愿意连续多次用一样的玩具来活动吗?
自制玩具材料具有不定型的特点,教师和孩子们共同探讨,一起深入挖掘材料的可利用价值,充分挖掘材料的新功能、新玩法,做到一物多玩,做到更大程度的利用。

避免材料的浪费和教师精力的耗费。

三、在制作教玩具时应注意的事项
1、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在我们的周围,可以用来制作教玩具的物体随处可见。

对幼儿来说,这些来源于生活中的东西比厂家生产的规格成品更有吸引力,也更具操作、玩耍性。

例如,用纸、易拉罐、饮料瓶制成的多种风车、风轮;用小木板、橡皮筋制成的帆船;用竹筒、纸盒、纸块制成的城堡、高楼、飞机、坦克等等,幼儿具有很高的兴趣。

因此,幼儿教师变废为宝,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经常收集生活中的一些生活废旧品,并自己动手制作教玩具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废旧
材料经过精心制作和巧妙利用,就能成为幼儿学习探索、操作的好材料。

2、不断更换材料和增加玩法
陈鹤琴先生曾说:小孩子的玩物是要“活”的,不要“死”的。

他所说的“活”是指可以激发起孩子的构思欲望、摆弄兴趣,组合多,变化多,玩起来不易生厌的玩具。

在区角活动中,有些玩具放久了,幼儿渐渐失去了玩的兴趣。

要使教玩具对幼儿具有吸引力,必须循序渐进地增加材料和玩法。

例如,在语言表演台内,我们将各类物品分门别类地摆放起来,分成动物、植物、房舍、交通等若干组,以便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提供相应的材料进行讲述演示。

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我们逐步增加新事物,以扩大幼儿想象范围,加深讲述的难度。

又如,“奇妙的声音”是在对合的塑料蛋壳里装上各种小物件,让幼儿听听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

时间一长,幼儿不再喜欢了。

于是,我在对开的塑料蛋壳上分别贴上数字和点子标签,让幼儿按数字和点子对合。

里面还要求装上和“蛋壳”上的数目相同的小物件,这下子,小朋友就又有了兴趣。

实践表明,自制教玩具是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教师自制有趣的、可操作的,蕴含教育功能的教玩具,能极大提高幼儿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只要肯动脑,多动手,就能带给幼儿很多的快乐和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