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通孔前段制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镀通孔前段制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镀铜孔制程主要目的是将不导电的孔壁(玻纤与树脂),采用化学铜或其他DP的手段,使之能够导电而完成后续电镀铜。
此段流程一般称为PTH,系指“PTH前制程+化学铜”,更狭义而为业者所常说的PTH,则是专指化学铜以前的各站,但是又不包括更前面的除胶渣Desmear在内。
传统PTH共有四站即:整孔与清洁、微蚀、活化、速化。
以下是镀通孔前段制程所常遇到的问题,就其原因与对策加以整理,以供读者参考与应用。
一、为什么从整孔清洁剂中带至后段槽液的过量泡沫?
1.可能原因:整孔槽液在多空的板子中可能带出量太多
因应对策:板子出槽后应延长滴水时间(水平连线因有吸液滚轮,故此种问题较少)。
2.可能原因:整孔后水洗不足
因应对策:
1)检查水洗水是否已流进水洗槽。
2)增加水洗水的流量。
3)在容许的范围内,增加水洗时间或提高水洗温度。
3.可能原因:整孔槽液配制不当,浓度太高
因应对策:检查槽液配制程序是否依照供应商的指示。
二、为什么整孔清洁剂槽液中有粒状物体浮游?
1.可能原因:非螯合剂(Non-Chalataed)的清洁剂或整孔剂无法完
全溶解板子掉落的污染物
因应对策:
1)加强过滤处理。
2)上游去毛边毛头制程后须以高压喷射的水柱进行强力冲洗。
三、为什么硫酸/双氧水微蚀液的蚀速过快且槽温上升?
1.可能原因:双氧水含量可能过高
因应对策:分析槽液并调至规格范围内。
2.可能原因:槽液内板子作业面积过大
因应对策:
1)减少板子的工作量或增加槽液的体积。
2)增设槽外冷却器。
3.可能原因:过多热量导致双氧水分解
因应对策:检查加热器会加装冷却器。
4.可能原因:剥除无电铜的重工可能会将底钯层残屑带进入槽液
中,进而出现催化作用造成双氧水分解
因应对策:另外设线进行重工用的槽液。
四、为什么化学铜与电镀同后孔壁玻纤或树脂上发现有破洞?
1.可能原因:清洁整孔剂/活化剂/速化剂/化学铜等槽液成份彼此配合不良
因应对策:在实验室中以小槽实验确认其等药水是否匹配,或最好使用药水供应商的PTH全线专用化学品进行试验。
2.可能原因:(钯)活化不足
因应对策:
1)检查线上的制程溶液是否符合操作参数。
2)按供应商建议规格提高活化剂强度或温度。
3)改善速化作业的不当。
3.可能原因:整孔处理不良,孔壁正电性不足,使钯团附着力差因应对策:
1)检查清孔剂或整孔剂的操作参数。
2)整孔剂可能与其他制程槽液不相容。
4.可能原因:除胶渣不足或玻纤咬蚀不当(现行制程已不咬玻纤了)
因应对策:确认正确的玻纤咬蚀药液的操作参数及咬蚀时间。
5.可能原因:整孔处理不当
因应对策:检查整孔剂的浓度和温度。
五、为什么整孔不当造成孔壁玻纤或树脂表面的铜层浮离?
1.可能原因:槽液操作不当
因应对策:
1)确认正确槽温
2)分析化学铜槽内的所有成份。
2.可能原因:基板已吸收制程槽液或湿气
因应对策:检查基板板制作程序,储存情况及在槽液中的浸泡时间。
六、为什么整孔剂或微蚀剂无法清除板面铜层上的指纹和污物?
1.可能原因:槽液配制或控管不当
因应对策:重新配制新槽液或加以分析补充。
2.可能原因:整孔剂的液温可能过低
因应对策:检查槽温并改善之。
七、为什么微蚀后铜面留下条纹状的水痕?
1.可能原因:整孔槽处理后的水洗不足,以致从中渗出而干扰微蚀的均匀性
因应对策:增加水洗时间,水洗流量或改善挂架设计方式,以减少药液残留与垂流。
2.可能原因:整孔槽中的表面活性剂和后续的微蚀剂不相容
因应对策:使用单一化学品供应商提供的药水,以确保表面活性
剂的相容性。
3.可能原因:整孔清洁槽对铜面的除污不完全。
因应对策:增加在整孔清洁槽中的浸泡时间浓度和温度。
4.可能原因:微蚀槽中含铜量过高
因应对策:设法减少铜含量或重新配制新槽液。
八、为什么过硫酸钠微蚀剂咬蚀后铜面残留有不明皮膜?
1.可能原因:蚀铜后未经稀硫酸浸泡制程
因应对策:重新配制稀硫酸浸泡槽液。
2.可能原因:因剥挂架而导致流酸/双氧水受到残钯的污染
因应对策:在生产线外另设剥挂架步骤,并配制新的微蚀剂。
九、为什么微蚀过后铜表面依旧光亮并未呈现微粗化?
1.可能原因:硫酸/双氧水微蚀槽中铜含量过高
因应对策:检查铜含量及微蚀速度,必要时重新配新槽
2.可能原因:硫酸/双氧水中的硫酸浓度太低
因应对策:分析并加以校正。
3.可能原因:硫酸/双氧水的蚀速过慢
因应对策:分析双氧水的浓度并调整至较高的范围。
十、为什么活化槽液表面出现银色光泽薄膜?
1.可能原因:钯离子遭到氧化
因应对策:
1)槽液不用时以浮板(Floating Cover)盖住槽子,避免空气渗入槽内。
2)改用盐类代替酸类配制活化液。
十一、为什么活化槽液由正常的黑色变为澄清,槽底出现黑膜?
1.可能原因:悬浮态钯团已形成聚集的粒子下沉而不再具有活化性,此乃因槽液吹气搅拌以致钯团活性太低,二价锡含量太少或氯离子当量浓
度过低
因应对策:
1)槽液不用时以浮板(Floating Cover)盖住槽面。
2)避免吹空气进入槽内。
3)改用盐钯与搭配的盐类配制活化液。
4)监控二价锡含量,活化强度及氯离子含量等项目,或重配槽液。
十二、为什么速化槽液中出现颗粒?
可能原因:活化液带入太多引起速化槽中较多钯原子的聚集
因应对策:
1)板子经活化后其水洗必须充足。
2)槽液增设定时过滤系统。
十三、为什么活化槽液失效(由化学铜后之孔壁破洞而证实)?
1.可能原因:活化槽液浓度过低
因应对策:分析各成份浓度并加以监控。
2.可能原因:活化槽液温过低
因应对策:检查液温,必要时加热槽液。
3.可能原因:活化液之酸当量值过低
因应对策:提高酸当量至供应商之建议值。
4.可能原因:可能受到除胶渣槽液中之铬元素污染
因应对策:采用较佳的铬中和剂,须将铬在除胶渣线中完全清除。
5.可能原因:整孔条件不当
因应对策:整孔清洁剂失控,所用整孔清洁剂不适当。
6.可能原因:活化后水洗不当
因应对策:检查水洗水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7.可能原因:板面气泡附着
1)设法加强槽液流过孔内
2)采用摔震(bump)或超音波方式赶走气泡。
十四、为什么速化槽反应不当(由化学铜层附着力不良与破洞而证实)?
1.可能原因:活化槽液浓度过高
因应对策:分析浓度并加以监控。
2.可能原因:板子停留于活化反应槽中时间过久
因应对策:缩短浸泡时间。
3.可能原因:速化剂浓度或温度过低造成速化反应过慢
因应对策:
1)分析槽液并加以补充。
2)必要时加热槽液。
4.可能原因:因高温与浸置时间过久或速化剂浓度过高造成反应过慢。
因应对策:控制温度,减短浸置时间或确认配槽浓度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