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本教研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校本教研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就是以学校为本开展的教学研究、教育科研融合在一起的培训活动。

这种培训有
利于贯彻和实施学校的办学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困难,促进教师的专业
成长;能充分挖掘学校的潜能,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条件。

一年来,我校坚持从促进教师
生命整体发展的视角审视校本培训,在教师发展制度、内容、文化建设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促进了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构建自主参与、合作互动式校本教学研究模式
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并非仅取决于教师的学历,更取决于教师成长的
制度与机制。

学校如果能引领教师在自身成长中找到坐标,燃起自主发展的激情,让他们得
到成长的激励,效果自然明显。

因此,我们坚持“教师第一”的校本培训理念,建立起了以学
校(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组成的四级教研网络,制定了各级工作制度。

同时,学校确立了3个支持系统:1.是组织保障支持,明确了校本教学研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校级领导和部分中层干部根据自己的专业实行包教研组,包教师措施。

2.制度规范支持,出台了如“校本教研制度”,“教研组考核制度”等。

3.经费支持,只要是校本教研需要的,学校都尽其所能给予满足。

二、立足校本,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教师的成长需要宽松的环境,需要良师的引领。

我校自启动了“学校名师、骨干教师、教学
新秀”培养计划,分层次制定了具体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思路。

新教师“入格”培养,签订“师徒
合同”。

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新教师每人交一份合格教案,上一堂展示课,写一份教学反思,激励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入格”。

对具有潜力的中青年教师,通过教师党员和骨干教师梯队
建设,使优秀教师尽快脱颖而出。

对那些具有名师潜质的培养对象,不能让其自生自灭,要
总结和传播经验。

同时,学校对每位教师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从教育思想、职业道德、教育
行为、业务素养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让教师在建立和使用档案的过程中
学会反思、设计自我、行动自我、持续跟踪自我。

我们让教师尽快成长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学习,将学校构建成一个学习型组织。

每双周的团队
学习上,设计了“艺术鉴赏”活动,“教学论坛”、还有“师德演讲”活动,改变以往单调的个人谈,变成了全体教师的交流会。

教师有新的想法了,可以在这个讲坛上展示,有新的感受了
可以让大家分享。

老师们在共同的探讨中,在共同的交流中既研究了自己,又分享了别人成
功的经验。

既提高了反思力,又自觉整合了教与学的行为。

同时,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尤为
可喜的是,学校由于在团队学习建设中,始终强调“整体配合”注重激发集体智慧,因此,一
个高效的、优秀的学习型团队已在逐步形成。

“学习就机会,培训就福利,学习就是给我成长的条件与空间”,这个观念已经成为蒙小教师的共识。

近年来,学校尽最大的努力为老师提供培训的机会,让他们带着任务去,带着收获归,回来后把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共享。

在学校组
织学习成果汇报会上,外出学习教师为大家反馈了很多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法方法,给学校
的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

三、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在三个校本教研系统的支持下,近年来我校陆续开展了这样一些活动,如“八课活动”:就是
学科课题研究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党员教师挂牌课、全员参与研讨课、学科与信息技术的
整合课、阶段总结汇报课、师徒汇报课。

学校教育教学人员都深入听课,课后研讨,教师就
这样通过实践来感悟、升华。

还有“教学反思”,为了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化成实践,学校提出了“日有回顾,周有反思,月有总结,学期有汇报”系列化反思活动,人人一本“教学工作手册”。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离
不开第一线的教育实践,如果没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校本研究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
木”。

而教育教学反思就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经历、行为进行反省性、批判性地思考。

因此,教育教学反思既是教育实践理性的体现,又是自我超越自我的起点。

基于以上的考虑,我们
组织教师开展“讲述我的教学故事”及“整理教学后记”活动。

在活动中,老师们把自己在教育
教学法过程中体会、感悟、思考、变化以故事、随笔、反思等形式抒发出来,写出了一篇篇
情质兼美的文章,将一些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作更深层次的思索。

现在,我们已编辑了
两期《与新课程共成长》专辑,还开展了其它一些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开放日”等。

四、以教研组为依托构建全员参与的校本教研培训格局
教研组活动,是校本教研培训的重要基础。

我校十分重视发挥教研组基层组织作用,落实了
教研组长的职责和专项津贴补助,健全了教研组的考核评估细则,对教研组进行了专项考核
评估;健全了学校领导分组联系、参与教研组活动的制度,开展了“品牌教研组”评比活动。

各教研组基本能够做到科学计划、精心组织、讲求实效。

以公开课教学、集体备课、观点发布、理论学习、教学竞赛等为主要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为广大教师搭建了一
个展示教学水平、相互交流学习、共同提高技艺的有效平台。

五、以骨干示范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针对学校的现实,努力发挥教研骨干在校本教研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广大的教师参与
校本教研,提高了校本教研的实效性、针对性。

我们充分挖掘现有的教研骨干资源,为他们
创建展示平台,组织他们开展了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题讲座,公开示范教学。

从课程
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对学校和教师个体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范例,为教师改
进课堂教学方法提供了示范,增加了我校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应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