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WORD文档》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WORD文档》教学设计
《编辑WORD文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编辑WORD文档》是初中息技术教材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第3课的内容。

Word作为文字处理工具,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要求,是必
学的内容,《编辑WORD文档》是教材关于Word文字处理知识的铺垫,并且贯
穿着以后整个的Word知识教学,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巧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必要环节。

本节课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WORD文本的编辑和排版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的方法,以达到学生不但能插
入图片,还能够让图、文合一,实现简单的图文混排。

本课内容形象直观,灵
活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知识经验及情感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预
设如下:
知识目标:
1、掌握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灵活地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3、学会使用绘图工具栏和图片工具栏.
能力目标:
通过任务驱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作品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渠道解决问题的能力、协作意识、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使学生掌握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是灵活地
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采用目前信息技术倡导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指导学生完成不
同层次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以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多媒
体教学系统演示等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学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亲自尝试、合作
解决、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四、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掌握的程度不同,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针对学生学习基础的差异,在设计任务时我注重任务的层次性,让所有的
学生都能参与到任务中去,真正学会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

五、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练”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其自由的发挥,从而
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并且妙趣横生。

本节课力求在老师帮助指导下,让学生
自己领悟,自己动手、尝试操作,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勇于发现的思维习
惯。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有这样几个环节: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我将本节课的内容与语文学科整合,并且以上节课的学习任务作铺垫,将
学生作品与我展示的作品进行比较,请学生观察、评价我的版面设计与他们的
有什么不同?从而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编辑图片。

二、教师引导,确立目标。

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从几个方向去探究插入图片、绘制自选
图形的方法,为学生下面的自主学习指引了方向,也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

三、明确任务,探究新知
首先布置任务,向学生介绍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
探究在文档的插入图片、编辑图片的方法。

在尝试实践后,请学生概括学会了
哪些插入图片的方法?又是用什么方法编辑图片的?
然后教师介绍图片工具栏的使用,特别讲解“图片环绕方式”和“颜色控制”的设置,引导学生学习新知,突破教学难点。

四、拓展创新,形成能力。

这一过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完善
自己的电子作文,使其图文并茂,具有个性设计。

并说明我们要从中评选出几
个优秀的作品,同时提出评比作品标准。

这一环节,我注重的是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促进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和自我创新,达到掌握和操作的目的。

五、展示成果,交流评价
我将学生推荐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在展示作品的过程中,我相机让
学生就学习方法、操作技巧进行介绍,让学生之间展开互评,评出几个优秀的
作品,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作的快乐。

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同时,这样的评价方法是本着发展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有利原则,旨在使评价
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多样化。

六、归纳总结,完成建构
首先,提问几个学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归纳总结。

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