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北京新高考化学模拟试题02(含解析)
精品解析: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 (等级考试模拟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题(等级考试模拟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第一部分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制品采用的材料属于合金的是( )A.大理石华表B.青铜编钟C.玻璃花瓶D.翡翠如意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①一定是混合物;②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③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详解】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不属于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B.古代的编钟属于青铜器,青铜为铜锡合金,故B符合题意;C.玻璃花瓶是硅酸盐产品,故C不符合题意;D.翡翠如意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铝钠,不属于合金,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B。
2.下列说法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青铜器、铁器的保存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肥中含有铵盐【答案】D【解析】【分析】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
原电池反应可以理解成由两个半反应构成,即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详解】A. 雷雨肥庄稼——自然固氮,氮气氧化成NO,再氧化成NO2,最后变成HNO3等,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A不选;B. 从沙滩到用户——由二氧化硅制晶体硅,硅由+4价变成0价,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B不选;C. 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就半年——说明青铜器、铁器在不干不湿的环境中保存时,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铜和铁容易被氧化,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C不选;D. 灰肥相混损肥分——灰中含有碳酸钾,水解后呈碱性,肥中含有铵盐,水解后呈酸性,两者相遇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导致氮肥的肥效降低,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选。
故选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O2和16O2互为同位素B.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 C60和C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详解】A.18O2和16O2是指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分子,而同位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但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称同位素,A项错误;B. 正己烷的分子式C6H14,2,2−二甲基丙烷即新戊烷分子式是C5H12,两者同属于烷烃,且分子式差一个CH2,属于同系物,B项正确;C.核素表示具有一定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原子,C60和C70是由一定数目的碳原子形成的分子,显然,C项错误;D. H2NCH2COOCH3和CH3CH2NO2是分子式分别为C3H7O2N和C2H5O2N,分子式不同,显然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解析版)

2023年高三化学对接新高考全真模拟试卷(二)(云南,安徽,黑龙江,山西,吉林五省通用)(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7 C12 N14 O16 Na 23 Mg 24 Al 27 P 31 S 32 Cl 35.5 K39 Ca 40 Cr52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7个小题,每小题6分。
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浙江省三校(新昌中学、浦江中学、富阳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在载人飞船、北斗卫星、高铁、5G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它们均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使用的高温结构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国庆阅兵中出现的直-20直升机使用了大量的新型材料,其中锂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截止2019年11月我国光缆线路总长超过三千万公里,光纤的主要成分是碳化硅D.我国2020年发射的首颗火星探测器,其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二氧化硅【答案】B【详解】A. 高温结构陶瓷分为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氮化硼陶瓷,其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故A错误;B. 锂铝合金属于合金,为金属材料,故B正确;C. 光纤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错误;D. 太阳能电池帆板的材料是单晶硅,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NaClO是一种高效的漂白剂和氧2.(2022·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亚氯酸钠()2化剂,制备亚氯酸钠的流程如下。
2021届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化学三模适应性训练二(新课标1)含答案

2020-2021学年度高考三模适应性训练二(新课标1)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质制备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解饱和食盐水可以得到金属钠、氢气和氯气B .工业上将氯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制取漂白粉C .用焦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可得到粗硅D .高炉炼铁中利用焦炭直接将铁矿石还原为铁单质2.NH 4Al(SO 4)2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NH 4Al(SO 4)2属于强电解质,向其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不能马上看到沉淀 B .NH 4Al(SO 4)2溶液中NH 4+水解产生的NH 3•H 2O 抑制Al 3+水解C .0.1mol•L -1NH 4Al(SO 4)2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SO 24-)>c(NH 4+)>c(Al 3+)>c(H +)>c(OH -)D .常温下,0.1mol•L -1NH 4Al(SO 4)2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时,c(NH 4+)=2c(SO 24-) 3.A 、B 两种元素为某周期第ⅡA 族和第ⅢA 族元素,若A 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 ,则B 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①x +1 ②x +8 ③x +11 ④x +18 ⑤x +25 ⑥x +32A .①③B .②④C .①③⑤D .②④⑥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硫代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来研究不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通过观察气体放出的快慢来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B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 2时,加几滴CuSO 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C .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NaOH 溶液来测定其浓度,读标准液时开始平视结束俯视,致使测定结果偏小D .做中和热实验时要氢氧化钠稍过量5.“鲁米诺”又名发光氨,是一种化学发光试剂,它在一定条件下被氧化后能发出蓝光,可用于鉴定血液,在刑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图所示为鲁米诺的一种合成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4N H ①−−−→23Na SO ②−−−→A .一定条件,X 可以和乙醇发生缩聚反应B .鲁米诺的分子式为8632C H N OC .①、②两步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D .若使用“84消毒液”对环境消毒,可能会干扰用鲁米渃在该环境下鉴定血液6.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 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信息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钾(K2FeO4)为暗紫色固体,可溶于水,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逐渐分解,在碱性溶液中稳定。
生产K2FeO4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1)完成“氧化”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l3+____NaOH+____NaClO―→___Na2FeO4+____+____。
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转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解析:(1)反应中NaClO是氧化剂,还原产物是NaC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式中需要补充NaCl和H2O。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方程式为:2FeCl3+10NaOH+3NaClO===2Na2FeO4+9NaCl+5H2O。
(2)根据(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转化”后最终得到的产物,可知“转化”过程是在加入KOH溶液后,将Na2FeO4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K2FeO4。
答案:(1)2 10 3 2 9 NaCl 5 H2O NaClO(2)Na2FeO4+2KOH===K2FeO4↓+2NaOH2、(1)在碱性溶液中O2将Mn2+氧化成MnO(OH)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ClO2通入KI和H2SO4的混合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硫化氢具有还原性,可以和许多氧化剂反应,在酸性条件下,H2S和KMnO4溶液反应生成S、MnSO4、K2SO4和H2O,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制备NaClO溶液时,若温度超过40℃,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 NaClO3和NaCl,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考化学一模备考训练(二轮):新型图像的分析与应用【核心回顾、方法总结、题组训练】

2020届高考化学一模备考训练(二轮):——新型图像的分析与应用【方法总结】常以图像形式(如ct图、含量—时间—温度图、含量—时间—压强图、恒压线图、恒温线图等)考查平衡知识外,同时也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从反应时间、投料比值、催化剂的选择、转化率等角度考查。
抓住图像中的关键点(常为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看清横坐标、纵坐标代表的条件、弄清曲线的变化趋势,将复杂图像转化为常规图像,进而运用化学平衡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题组训练】1.(2018·高考全国卷Ⅲ,28改编)对于反应2SiHCl3(g)===SiH2Cl2(g)+SiCl4(g)ΔH=48 kJ·mol-1,采用大孔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在323 K和343 K 时SiHCl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结果如图所示。
(1)在343 K下:要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2)比较a、b处反应速率大小:v a________v 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解析:(1)已知2SiHCl3(g)===SiH2Cl2(g)+SiCl4(g) ΔH1=48 kJ·mol-1,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吸热反应,故要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SiHCl3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及时移去产物;要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有提高反应物压强(浓度)和改进催化剂等。
(2)a、b处SiHCl3的转化率相等,但a处温度比b处高,故v a大于v b。
答案:(1)及时移去产物改进催化剂增大反应物压强(浓度) (2)大于2.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4H10(g)===C4H8(g)+H2(g) ΔH=+123 kJ·mol-1。
2020届高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以及答案(全国2卷)

2020届高考化学模拟预测试卷(全国2卷)姓名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绝密★启用前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作答选择题,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作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时,监考员将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屮,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下列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弱电解质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硫酸烧碱醋酸B.硫酸铜醋酸C.高锰酸钾乙醇醋酸D.磷酸二氧化碳硫酸钡2.如图,将铁棒和石墨棒插入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U型管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闭合K1构成原电池,闭合K2构成电解池B.K1闭合,铁棒上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C.K2闭合,铁棒不会被腐蚀,属于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K1闭合,石墨棒周围溶液PH逐渐升高3.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放电时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3Zn-6e-+6OH-===3Zn(OH)2B.放电时,正极区溶液的pH减小C.充电时,每转移3 mol电子,阳极有1 mol Fe(OH)3被还原D.充电时,电池的锌电极接电源的正极4.碳酸亚乙烯酯是锂离子电池低温电解液的重要添加剂,其结构如右图。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3H2O3B.分子中含6个σ键C.分子中只有极性键D.8.6g该物质完全燃烧得到6.72LCO25.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钙溶于稀醋酸:CaCO 3+2H+Ca2++H2O+CO2↑B.铜与稀硝酸反应:3Cu+2NO 3-+8H+3Cu2++2NO↑+4H2OC.向NH 4HCO3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HCO3-+OH-+Ba2+H2O+BaCO3↓D.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Ag(NH3)2]++2OH-CH3COO-+NH4++NH3+Ag↓+H2O 6.下列醇类物质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类的物质是()A.B.C.D.7.如图为对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X用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Y滴定的图像,依据图像推出X和Y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下表内各组中的()A.答案AB.答案BC.答案CD.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174分。
专题02化学计量与化学计算-2020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项汇编(含答案解析)

+(CH3CO)2O(乙酸酐)
+CH3COOH, 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苯所含的化学单键数目为 12NA B.0.1 mol 乙酸酐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 5.4NA C.气态苯乙酮的密度是气态乙酸密度的 2 倍 D.1L 2 mol·L-1 CH3COOH 溶液与足量钠反应生成的气体分子数为 NA 14.(2020 届辽宁省辽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0 g 34%H2O2 溶液中含 H-O 键的数目为 NA B.180 g 淀粉完全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分子数为 NA C.1 L 0.1 mol·L-1K2SiO3 溶液中含 SiO32-的数目为 0.1NA D.反应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每生成 1 mol ClO2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NA 15.(2020 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联考)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浓盐酸分别和 MnO2、KClO3 反应制备 1 mol 氯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2NA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化学和STSE考查(解析版)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化学和STSE考查(解析版)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STSE届届1.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竹炭具有超强的吸附能力,可用于吸收新装修房屋内的有害气体B. 研发使用高效电力能源汽车,减少雾霾污染以降低呼吸系统发病率C. 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血液透析利用半透膜将有害物质移出体外D. 碘酸钾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可抗人体老化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地沟油可用来分馏提取汽油B. 葡萄糖用于医疗输液是为补充强电解质C. 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儿童龋齿D. 牛奶中加入果汁时产生的沉淀是中和反应的产物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纤维素、维生素C、硝化纤维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B. 流感疫苗的运输和储存对冷链要求很严格,因为在低温下蛋白质活性更强C.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代替燃油可减少氮氧化物和PM2.5的排放D. “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4.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 肥皂水呈碱性,可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C. 用医用酒精消毒是让细菌、病毒蛋白质变性死亡D. 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制取高纯硅5.化学与生活、材料及环境紧密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着色剂、抗氧化剂及其他营养成份,目的是延长保质期限B. “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能提高空气质量C. 半导体行业中有一句话:“从沙滩到用户”,计算机芯片的材料是高纯硅D.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生成了可燃性气体或液体,变为清洁能源,是化学变化6.下列对生活中有关化学问题的分析正确的是( )A. 钙和磷都是人体内含量丰富的矿物元素,它们都属于微量元素B. 垃圾焚烧和发电技术的结合,既解决了污染问题,又有效利用了垃圾所含的能量1/ 16C. 制造普通玻璃的主要反应原理之一为:CaO+SiO2=====高温CaSiO3D. 青霉素是最早发现的天然抗生素,其中起治疗作用的是水杨酸7.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AB. BC. CD. D8.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泡沫灭火器内分别装有硫酸铝、碳酸钠溶液以及发泡剂B. 明巩既可用做净水剂,也可用作消毒剂C. PM2.5是指直径大于2.5微米的颗粒污染物D.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包是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变质B.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C.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取肥皂或生物柴油D. 被蜜蜂或蚂蚁蜇咬,可在伤口涂抹肥皂水消肿止痛10.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是导致温室效应和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B. 为消除碘缺乏病,政府规定在食盐中必须添加一定量的KIC.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应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D.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柑橘属于碱性食品B. 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C. 氯化钠是家庭常用的防腐剂,可用来腌制食品D. 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1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化学和STSE考查(解析版)A. 现代科技已经能够拍到氢键的“照片”,直观地证实了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B. 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C. 将单质铜制成“纳米铜”时,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纳米铜”的还原性比铜片更强D. 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13.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碳酸钡、碳酸氢钠、氢氧化铝均可作为抗酸药物使用B. 人体内的蛋白质不断分解,最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排出体外C. 工业生产玻璃和水泥,均需要用纯碱为原料D. “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其组成与汽油、煤油不相同14.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精和双氧水均可用作医用消毒剂,原理相同B. 硅胶和铁粉被放入食品包装袋内,作用不相同C. 明矾和O3均可用于水处理,目的相同D. 小苏打与氢氧化铝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副作用相同1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含有食品添加剂的物质均对人体健康有害B. 聚乙烯是无毒高分子化合物,可用作食品包装C. “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D. 太阳能电池板中有高纯硅单质,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16.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化学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洪涝、地震灾区灾后可用石灰消毒,是利用石灰可使蛋白质发生变性的性质B.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均有益,可随意使用C. 生活中常见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钢化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D.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不可能形成胶体17.化学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M2.5中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B. 柠檬在味觉上有酸味,是酸性食物C. 氢氧化铝、氢氧化钠、碳酸钠都是常见的胃酸中和剂D.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处理后可用来制肥皂和生物柴油18.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铝及其合金广泛应用,是因为铝的性质稳定,不易被腐蚀B. 用乙烯作为水果的催熟剂,以使生水果尽快成熟3/ 16C. 工业上燃烧煤时,加入少量石灰石是为了减少SO2的排放D. 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可喝牛奶或豆浆解毒19.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B. 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C. 还原铁粉和生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D.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取肥皂20.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B. 高温条件能杀死H7N9禽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C. 为消除碘缺乏症,卫生部规定必须在食盐中加单质碘D. 油脂是产生能量很高的营养物质,在饮食中不必控制油脂的摄入量2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增加食物的营养成分,可以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B. 加碘盐是食盐中加入碘单质C. 石英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D. 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2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B.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C. 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D. 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2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矿泉水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B. 聚乙烯塑料薄膜可用作食品包装袋C. 碳酸钡可用作医疗上的“钡餐”D. 氢氧化钠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24.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合金材料中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B. 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 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D. 柠檬、桔子等虽然是具有酸味的水果,但属于碱性食物25.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题型对题必练——化学和STSE考查(解析版)A. 防腐剂是一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食品添加剂B. 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能杀菌消毒是利用了它们的强氧化性C. 小苏打做糕点的膨松剂是由于NaHCO3能与碱反应D. 维生素C对人体有益且人体不能合成,长期、大量服用有利于健康26.下列有关生活中化学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高压锅、易拉罐、硬币、玻璃钢等生活中常见物品都是由合金制成的B. 维生素C也称为抗坏血酸,补铁时常同时服用C. 食盐、醋、亚硝酸盐和二氧化硫等可作食品的防腐剂D. 阿司匹林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是一种有机酸,具有解热镇痛等作用2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古人曾利用明矾溶液的酸性来清洁青铜器上的铜绿B. 葡萄中含有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可用苏打粉检验假葡萄酒C. 为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可在口服硫酸亚铁片时同服维生素CD. “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28.生活是化学的源泉,下列有关生活中的化学叙述不正确的是()A. 铁强化酱油可通过膳食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B. 不可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食物C. 一定浓度的双氧水可用于伤口的消毒D. 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5/ 16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新考案 第二单元 主题2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4
2.(2017年全国Ⅰ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A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解析】A项,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聚酰胺类合成纤维;B项,宣纸的主要成分
是纤维素;C项,羊绒衫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项,棉衬衣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答案
解析
主题2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考点过关
12
9.(2015年重庆理综,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
应的是( D )。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
答案
C.烧结黏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解析
【解析】A项,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由CuSO4·5H2O Cu有新物质 生成,涉及化学反应;B项,铁矿石炼铁是由铁的氧化物 Fe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
目录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考点过关
5
3.(2017年全国Ⅱ卷,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有些蛋白质还含有硫、 磷等元素。
主题2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
目录
真题回访
命题调研
考点过关
21
高效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不可以断定该物质一定是一种纯净物。( √ ) (2)能与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3)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盖斯定律的应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非选择题规范练盖斯定律的应用1、贮氢合金ThNi5可催化由CO、H2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温度为T时:CH4(g)+2H2O(g)===CO2(g)+4H2(g) ΔH=+165 kJ·mol-1CO(g)+H2O(g)===CO2(g)+H2(g) ΔH=-41 kJ·mol-1答案:CO(g)+3H2(g)===CH4(g)+H2O(g) ΔH=-206 kJ·mol-1解析:CO、H2合成CH4的反应为CO(g)+3H2(g)===CH4(g)+H2O(g) ΔH,将已知的两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号为①、②,②-①即得所求的反应,根据盖斯定律有:ΔH=-41 kJ·mol-1-(+165 kJ·mol -1)=-206 kJ·mol-1。
2、工业上制二甲醚(CH3OCH3)是在一定温度(230~280 ℃)、压强(2.0~10.0 MPa)和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反应器中发生了下列反应:CO(g)+2H2(g) CH3OH(g)ΔH1=-90.7 kJ·mol-1①2CH3OH(g) CH3OCH3(g)+H2O(g)ΔH2=-23.5 kJ·mol-1②CO(g)+H2O(g) CO2(g)+H2(g)ΔH3=-41.2 kJ·mol-1③反应器中的总反应可表示为3CO(g)+3H2(g) CH3OCH3(g)+CO2(g),则该反应的ΔH=________。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由①×2+②+③可得:3CO2(g)+3H2(g) CH3OCH3(g)+CO2(g)ΔH=2ΔH1+ΔH2+ΔH3=-246.1 kJ·mol-1。
答案:-246.1 kJ·mol-13、联氨(又称联肼,N2H4,无色液体)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化工原料,可用作火箭燃料,回答下列问题:①2O2(g)+N2(g)===N2O4(l) ΔH1②N2(g)+2H2(g)===N2H4(l) ΔH2③O2(g)+2H2(g)===2H2O(g) ΔH3④2N2H4(l)+N2O4(l)===3N2(g)+4H2O(g)ΔH4=-1048.9 kJ/mol上述反应热效应之间的关系式为ΔH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氨和N2O4可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六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专项测试(含解析)(最新整理)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2)1、核内中子数为N 的R 2+离子,质量数为A ,则n g 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 A.(8)mol 16nA N A -++B 。
(10)mol 16nA N A -++ C 。
(2)mol A N -+D.(6)mol n A N N-+2、下列各选项中两种粒子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 。
羟甲基(-CH 2OH )和甲氧基(CH 3O —) B.亚硝酸(HNO 2)和亚硝酸根粒子(2NO -) C.硝基(-NO 2)和二氧化氮(NO 2) D 。
羟基(-OH )和氢氧根离子(OH -)3、元素A 的阳离子 m+A a 与元素B 的阴离子n-B b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以下关于A 、B 元素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原子序数:A 〉B;②离子半径: m+A a <n-B b ; ③原子半径:A 〈B; ④电子层数:A 〉B ;⑤A 的最高正价与B 的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 ⑥b =a +m -n A 。
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 。
①⑤⑥ D 。
①②⑤4、科学家用4820Ca 轰击24997Bk(锫)生成293117Up 和294117Up ,Up 可能是科学家一直寻找的第117号元素.下列关于4820Ca 、24997Bk(锫)、293117Up 和294117Up 说法中正确的是( )A.117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3.5B.293117Up和294117Up互为同位素C.4820Ca、24997Bk(锫)、293117Up和294117Up表示四种核素,属于四种元素D.该轰击表明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合成新元素5、白磷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烧伤,白磷(P4)分子结构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可自燃B.白磷、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C。
31g白磷中, 含P-P键1.5molD.已知P4(白磷,s)+3O2(g)=2P2O3(s)ΔH= -Q kJ·mol-1则白磷的燃烧热为Q kJ·mol-16、下列关于d轨道的说法错误的是( )A.M层才开始出现d轨道 B.d轨道最早出现在第4周期元素C.电子排布时,3d轨道能量高于4s轨道 D.d轨道有10种空间伸展方向7、具有如下电子层结构的原子,其相应元素一定属于同一主族的是( )A。
2020届高中化学高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附解析

2020届高考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一、选择题(包括8小题,每题6分共48分)1. 下列有关环境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PH小于7的雨水称为酸雨B.白色污染即白色废弃物造成的污染C.SO2、NO2也能破坏臭氧层D.CO2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2. 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①BaCl2、Na2CO3、NaCl ②Na2CO3、NaHSO4、NaCl③AlCl3、KCl、NaOH ④CuSO4、NaOH、NH4Cl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3. 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4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可生成2N A个Cl2B.1mol NaHSO4晶体中共含有2 N A个离子C.标况下,N A个CCl4所点的体积为22.4LD.1L 1mol/L 的CH3COONH4溶液中含有N A个NH4+4. 在溶液中加入盐酸后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Fe2+、Na+、NO3-、Cl-B.Ba2+、K+、Cl-、SO42-C. NH4+、Mg2+、I-、SO42-D.Na+、NH4+、AlO2-、Cl-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酸分子中含有SO42-B.任何晶体中都含有化学键C.含有阴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只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为极性分子6. 以铝为阳极,Cu为阴极,对200ml NaOH、Na2SO4各为1mol/L的混合溶液进行电解,当电解一段时间并充分振荡、静止、过滤后得到深沉的质量为7.8g,则阳极溶解的Al的质量为()A.2.7gB.5.4gC.8.1gD.10.8g7. 2020年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已知氰胺又叫胺基氰,其的分子式为CH2N2,分子的两个H连在同一个N上,三聚氰胺可由氰胺分子加成得到。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氰胺的结构简式为H2N-C≡NB. 分子中两个N的化合价不相同C.1mol氰胺最多能与2molH2加成D.每个三聚氰胺分子中有3个双键8. 标况下,67.2L乙烯和丙炔的混合气体,与4mol H2恰好完全加成,则乙烯和丙炔的质量之比为()A.2:1B.1:2C. 21:10D.7:5二、非选择题(包括4个小题共60分)9. (12分)2020年9月25日我国“神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迈出重要的一步。
2020届高考化学高分突破选择题专练(偏难)-还原反应(含答案解析)

2020届高考化学高分突破选择题专练(偏难)-还原反应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3CHClCH=CH−CHO,下列各项中,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①氧化反应②取代反应③加成反应④消去反应⑤还原反应⑥酯化反应⑦水解反应⑧聚合反应.A. ②B. ④C. ⑥D. 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的命名为:2−甲基−1−丙醇B. 有机物(俗称“一滴香”)的一种含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C. 布洛芬结构如图所示该物质可发生氧化、还原、加成、消去、取代反应D. 经测定乙二醇和苯组成的混合物中氧的质量分数为8%,则此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是84%3.工业生产苯乙烯是利用乙苯的脱氢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苯、苯乙烯都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B. 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C. 平衡后,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再充入乙苯,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 苯、乙苯的主要来源是石油的分馏4.下列反应中,有机物被还原的是()①乙醛制乙醇②乙醛得乙酸③乙炔制乙醛④乙醇的消去⑤乙炔制乙烷⑥乙醇制乙醛.A. ①②B. ④⑤C. ①⑤D. ②⑥5.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对生活中各种物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盐B. 利用氢化反应将液态植物油转变为固态反式脂肪酸的过程发生的是还原反应C. “皮革奶粉”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不能食用D. 沾有血迹的衣物要用热水和加酶洗衣粉浸泡6.兴奋剂是体育比赛中禁用的药物,曾获得2013年欧洲冬季锦标赛4×400米接力银牌的俄罗斯运动员科特尔雅洛娃,近日被查出使用含有兴奋剂成分的药物.有一种兴奋剂的结构如图.关于它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能发生酯化反应B. 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C. 既能发生还原反应,又能发生氧化反应D. 1 mol 该物质最多跟5mol氢气发生反应7.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CH2=CHCH(CH3)2的名称是3−甲基−1−丁烯B. 由乙醇生成乙醛属于还原反应C. 乙烯与苯乙烯为同系物D. 乙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8.85岁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下)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B. 由青蒿素制备双氢青蒿素的反应属还原反应C. 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链和酯基、醚键D. 双氢青蒿素分子中有2个六元环和2个七元环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0H14B. 它的一氯代物有6种C. 它的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 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和还原反应10.我国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空煤油在今年三月首次商业载客飞行成功,该生物航空煤油是以“地沟油”为原料,进行裂化、加氢、去氧处理后得到的。
2020届全国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

2020届全国新高考化学核心考点考点03 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2020届高考化学复习精准预测1、立德树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的高考化学命题,特别重视传统文化对于立德树人的独特功能,弘扬和考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例如,在选择题中通过成语、诗词等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通过古代的化学生产工艺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通过古文或谚语考查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这类考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试题会一直成为今后高考的热点题型。
2、图表信息,考查知识获取能力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考生应能通过对自然界、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以及对实验现象、实物、模型的观察,对图形、图表的阅读,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和有序存储。
与之对应,高考化学试题中经常出现图表题。
这类试题以图像、统计图、表格、模型等为信息,以化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和化学实验等知识为载体,反映一组或多组内容相关的数据或信息,主要考查考生对图表数据的读取、分析与处理能力。
图表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无机化工生产流程图、有机推断与合成图、实验流程图等也属于图表),这种考查方式是化学学科素养中“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具体体现,是高考化学的主流题型。
3、原理综合,考查知识运用能力在高考化学试卷中,有一道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化学原理综合题的命制具有广阔的空间。
这道试题通常以新材料或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环境保护或对污染的治理、重要物质的制备或性质等问题为切入点,将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及三大平衡知识融合在一起命题,有时还会涉及图象或图表,题目的设问较多,考查的内容较多,对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变化观点与平衡思想”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以真实的情景为依托,要求考生能够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变化,通过化学的视角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020届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0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理综化学试题一、选择题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可折叠柔性屏中的灵魂材料——纳米银与硝酸不会发生化学反应.B. 2022年北京冬奧会吉祥物“冰墩墩”使用的聚乙烯属于高分子材料C. “珠海一号”运载火箭中用到的碳化硅也是制作光导纤维的重要材料D. 建设世界第一高混凝土桥塔用到的水泥和石灰均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解析】【详解】A.银可以与硝酸反应,浓硝酸:Ag+2HNO 3=AgNO 3+NO 2↑+H 2O ,稀硝酸:3Ag+4HNO 3=3AgNO 3+NO↑+2H 2O ,故A 错误;B. 聚乙烯塑料属于塑料,是一种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 正确;C.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故C 错误;D. 建设世界第一高混凝土桥塔用到的水泥和石灰均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 错误; 故选B 。
【点睛】硝酸属于氧化性酸,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所以稀硝酸和浓硝酸在反应时产物不同。
2.化合物丙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可以通过如图反应制得。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丙的分子式为C 10H 14O 2B. 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C. 甲、.乙、丙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甲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答案】D【解析】【详解】A.由丙的结构简式可知,丙的分子式为C 10H 14O 2,故A 正确;B.乙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以乙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故B 正确;C.甲、乙、丙三种有机物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所以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C 正确;D.甲的分子中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则其一氯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故D 错误; 故选D 。
【点睛】共面问题可以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分析,熟记简单小分子的空间构型:①甲烷分子为正四面体构型,其分子中有且只有三个原子共面;②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③乙炔分子中所有原子共线;④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⑤HCHO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面。
2020届北京新高考化学模拟题(二)包含答案

(3)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可以利用大气所含SO2快速启动,其装置示意图如下:
①质子的流动方向为_____________(“从A到B”或“从B到A”)。
②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
A.为了防止氯化亚铁溶液久置变质,常在其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钉
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能形成胶体
C.新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红褐色
D.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
6.下列解释工业生产或应用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2Fe3++Cu=2Fe2++Cu2+
D."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的变化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先用双手捂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后加热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
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 。然后在恒定温度下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4)燃煤烟气的脱硫减排是减少大气中含硫化合物污染的关键。SO2烟气脱除的一种工业流程如下:
2020届高考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四)(解析附后)

2020届高考高三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四)(解析附后)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P 31 S 32 Cl 35.5 Fe 56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Cl2·6H2O加热转化为无水CoCl2颜色由蓝色变为粉红色B.Na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以通过观察气体产生的快慢来确定反应的快慢C.HNO3—AgNO3溶液不能检验工业盐(NaNO2)和生活盐(NaCl)D.将两块未擦去氧化膜的铝片分别投入到1mol·L−1 CuSO4溶液和1mol·L−1 CuCl2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CuCl2溶液中铝片表面能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8g乙烯和丙烯中的极性键数目为4N AB.32g Cu和32g S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 AC.1L 0.3mol·L−1 Na2CO3溶液中的阴离子数目小于0.3N AD.0.2mol NH3与0.3mol 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充分反应,所得NO的分子数为0.2N A9.丁苯橡胶的化学组成为,其单体一定有A.2﹣丁炔B.1,3﹣丁二烯C.乙苯D.乙烯10.由于氯化铵的市场价格过低,某制碱厂在侯氏制碱基础上改进的工艺如图:有关该制碱工艺的描述错误的是A.X可以是石灰乳B.氨气循环使用C.原料是食盐、NH3、CO2和水D.产品是纯碱和氯化钙11.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B.分子中含有5种官能团C.可发生消去反应,形成芳香族化合物D.1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12.分属周期表前三周期的四种元素W、X、Y、Z可形成结构如下的物质,该物质中所有原子均满足稳定结构,W的原子序数最大,Y、Z处于同一周期。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二部分题型2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测试(含解析)

题型2 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 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 AB .25 ℃时,1.0 L pH =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0.2N AC .加热条件下,20 mL 10 mol·L -1浓硝酸与足量铜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 AD .7.8 g 由Na 2S 和Na 2O 2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阴离子的数目为0.1N A解析:由甲醇的结构式可知,1 mol 甲醇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 A ,A 项错误;25 ℃时,1.0 L pH =13的Ba(OH)2 溶液中含有的OH -数目为0.1N A ,B 项错误;足量铜与浓硝酸发生反应:Cu +4HNO 3(浓)=====△Cu(NO 3)2+2NO 2↑+2H 2O ,随着反应进行,HNO 3不断被消耗,铜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 +8HNO 3(稀)=====△3Cu(NO 3)2+2NO ↑+4H 2O ,参加反应的HNO 3为20×10-3 L ×10 mol·L -1=0.2 mol ,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在0.05 mol ~0.075 mol 之间,则转移的电子数在0.1N A ~0.15N A 之间,C 项错误;Na 2S 和Na 2O 2的摩尔质量均为78 g·mol -1,故7.8 g 由Na 2S 和Na 2O 2组成的混合物中两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1 mol ,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0.1N A ,D 项正确。
答案:D2.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pH =1的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N AB .常温常压下,22.4 L CH 4含有的分子数为N AC .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 AD .1 mol·L -1 NaCl 溶液中含有的Cl -数目为N A解析: pH =1的溶液中c (H +)=0.1 mol·L -1,故1 L 该溶液中含有的H +数目为0.1N A ,A 项错误;常温常压下,不能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B 项错误;1 mol Na 2O 2固体中含有2 mol Na +、1 mol O 2-2,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 A ,C 项正确;未给出1 mol· L -1 NaCl 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该溶液中含有的Cl -数目,D 项错误。
2020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高考常考题:酚类的性质【精编选择26题】 (含解析)

2020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届26届届1.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料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X、Y和Z均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 X与属于同系物既能发生取代反应,也能发生加成反应C. 根据有机化学反应的定义上述反应是加成反应D. Y可作加聚反应单体,X可作缩聚反应单体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B. 卤代烃和醇都可以发生消去C. 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均含有碳碳双键D. 卤代烃、酯及酚均可发生水解反应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4Se、 35Br位于同一周期,还原性Se2−>Br−>Cl−B. 与互为同系物,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硫酸铵和醋酸铅都是盐类,都能使蛋白质变性D. Al2O3和Ag2O都是金属氧化物,常用直接加热分解法制备金属单质4.下列实验设计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加入乙醇和浓硫酸,共热,使乙酸全部转化为乙酸乙酯B. 液态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共热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HNO3,再加入AgNO3溶液检验溴乙烷中含溴元素C. 除去甲苯中的少量苯酚:加浓溴水,振荡、静置、过滤D. 检验甲酸中是否混有乙醛:可向样品中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中和甲酸后,再做银镜反应实验5.利用如图所示的有机物X可生产S诱抗素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结构中有2个手性碳原子B. X可以发生氧化、取代、酯化、加聚、缩聚反应C. Y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1molX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NaOH,1molY最多能加成4molH26.甲苯中混有少量苯酚,除去苯酚的操作正确的是()A. 蒸馏B. 加水分液C. 加溴水过滤D. 加氢氧化钠溶液,分液7.下列关于醇和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含有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醇B. 分子内有苯环和羟基的化合物一定是酚C. 苯甲醇与2−甲基苯酚互为同分异构体D. 酚和醇具有相同的官能团,因而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一种α氨基酸B. 甘油常应用于化妆品的生产,是因为其具有吸水性C. 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 苯酚和甲醛都有毒,故不能直接或间接用于制备消毒剂9.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 将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后振荡、静置,直接滴加AgNO3溶液,检验Br−的存在B. 将淀粉与稀H2SO4混合后加热,3min~4min后,直接加入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的存在C. 试管中加入5mL溴水、2mL苯和0.5g铁粉,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试管底部生成的褐色油状液体D. 试管中加入约2mL饱和溴水,然后滴入2滴~3滴苯酚稀溶液,观察苯酚与溴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的名称是1−甲基−1−丁醇B. 碳原子之间只以单键相结合的烃为烷烃C.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为2,3,6三甲基−5−乙基庚烷D. 1mol 最多能与4mol NaOH反应11.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来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北京新高考化学模拟试题0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Fe 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我国科技成果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厨余污油裂化为航空燃油B.“深海勇士”号潜水艇用锂电池供能C.以“煤”代“油”生产低碳烯烃D.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答案 D解析航空燃油是厨余污油通过热裂解等技术得到的一种长链脂肪酸的单烷基酯,该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A;电池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B;煤制烯烃,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C;用“天眼”接收宇宙中的射电信号,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
2.(2019·济南期末)中国是瓷器的故乡,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著称。
下列关于陶瓷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品质的白瓷晶莹剔透,属于纯净物B.瓷器中含有大量的金属元素,因此陶瓷属于金属材料C.氮化硅陶瓷属于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D.“窑变”是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颜色的变化答案 D解析白瓷含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A项错误;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项错误;氮化硅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项错误;“窑变”时,高温下釉料中的金属化合物由于还原程度的不同,形成不同颜色的低价态化合物,D项正确。
3.(2019·洛阳模拟)下列实验操作及其先后顺序均正确的是()A.先装好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先用双手捂紧试管,再将导管插入水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先通一段时间的氢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里倒入浓硫酸,再小心倒入水并不断搅拌答案 C解析制备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A项错误;检查气密性时,要先把导管浸入水中再用手去捂容器外壁,若先用手捂热容器外壁,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会逸出,导致将导管放入水中后看不到导管口处冒气泡,B项错误;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要先通一段时间氢气排尽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C项正确;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大,溶于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在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放出的热量及时散失,D项错误。
4.已知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3g3He含有的中子数为1N AB.1L0.1mol·L-1磷酸钠溶液含有的PO3-4数目为0.1N AC.1molK2Cr2O7被还原为Cr3+转移的电子数为6N AD.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目为13N A答案 B解析3g3He的物质的量为1mol,每个3He含1个中子,则1mol3He含1mol中子,A项正确;该溶液中含0.1molNa3PO4,由于部分PO3-4水解,故溶液中PO3-4的数目小于0.1N A,B项错误;K2Cr2O7中Cr元素为+6价,1molK2Cr2O7被还原成Cr3+时,得到6mol电子,C项正确;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每个分子中均含10个C—H键和3个C—C键,即每个分子中含13个共价键,则48g正丁烷和10g异丁烷的混合物中含13mol共价键,D项正确。
5(2019·大连模拟)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FeCl2溶液久置变质,常在其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钉B.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能形成胶体C.新制的Fe(OH)2沉淀露置在空气中最终会变为红褐色D.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铁粉,然后过滤答案 D解析Fe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Fe3+,加铁钉可以防止FeCl2溶液的变质,故A项正确;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可,故B项正确;新制的Fe(OH)2沉淀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会变为红褐色的Fe(OH)3,故C项正确;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杂质可以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将FeCl2氧化为FeCl3,故D项错误。
6.(2019·北京高三高考模拟)下列解释工业生产或应用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A.FeCl3溶液刻蚀铜电路板:2Fe3++Cu===2Fe2++Cu2+B.Na2O2用作供氧剂:Na2O2+H2O===2NaOH+O2↑C.氯气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D.Na2CO3溶液处理水垢:CaSO4(s)+CO2-3CaCO3(s)+SO2-4答案 B解析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2Fe3++Cu===2Fe2++Cu2+,故A项正确;Na2O2用作供氧剂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Na2O2+2H2O===4NaOH+O2↑,故B项错误;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故C项正确;Na2CO3与硫酸钙发生沉淀转化:CaSO4(s)+CO2-3CaCO3(s)+SO2-4,故D项正确。
7.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答案 C解析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溶液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两项正确;根据A中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项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氧、铁、硫,C项错误。
8. BHT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抗氧化剂,合成方法有如下两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B.与BHT互为同系物C.BHT久置于空气中不会被氧化D.两种方法的反应类型都是加成反应答案 B解析酚羟基不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所以A不正确;BHT和对甲基苯酚的结构相似,属于同一类有机物,互为同系物,B正确;酚羟基易被氧化,C不正确;方法二是取代反应,D不正确。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A Cl2、Br2分别与H2反应比较氯、溴的非金属性强弱B 向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C 测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Na2SO4溶液的pH 比较碳、硫的非金属性强弱D Fe、Cu分别与稀盐酸反应比较铁、铜的金属性强弱答案 B解析越易与氢气反应,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故A正确;MgCl2、AlCl3溶液中分别通入NH3,都生成白色沉淀,故B错误;碳酸钠溶液水解呈碱性说明碳酸是弱酸,硫酸钠溶液呈中性,说明硫酸是强酸,故C正确;铁与盐酸反应放出氢气,铜与盐酸不反应,故D正确。
10. 根据如下能量关系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C(g)与1molO2(g)的能量之和为393.5kJB.反应2CO(g)+O2(g)===2CO2(g)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由C→CO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s)+O2(g)===2CO(g)ΔH=-221.2kJ·mol-1D.热值指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热量,则CO热值ΔH=-10.1 kJ·mol-1答案 C解析由图可知:1molC(s)与1molO2(g)的能量之和大于393.5kJ,而1molC(g)与1molO2(g)的能量之和远大于393.5kJ ,故A 错误;由图可知:1molCO(g)和0.5mol 的O 2(g)生成1molCO 2(g)放出282.9kJ 的热量,所以反应2CO(g)+O 2(g)===2CO 2(g)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 错误;由图可知:1molC(s)和0.5molO 2(g)转化为1mol 的CO(g),放出热量为:393.5 kJ -282.9 kJ =110.6 kJ ,所以2C(s)+O 2(g)===2CO(g) ΔH =-221.2 kJ·mol -1,故C 正确;热值指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质量的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燃烧产物在该条件下是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则CO 的热值为282.928kJ·g -1≈10.1 kJ·g -1,单位不正确,故D 错误。
11. .(2019·全国卷Ⅰ,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
如图为少量HCl 气体分子在253K 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 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 +浓度为5×10-3mol·L -1(设冰的密度为0.9g·cm -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 ++Cl -答案 D解析 观察图示知,第一层只存在HCl 分子,HCl 没有电离,A 项正确,D 项错误;在冰表面第二层中,假设H 2O 的物质的量为1mol ,则n (Cl -)=1×10-4mol ,n (Cl -)=n (H +),冰的体积V =1mol×18g·mol -10.9g·cm -3=20.00cm 3,c (H +)=1×10-4mol 20×10-3L =5.0×10-3mol·L -1,B 项正确;第三层中水分子结构不变,每个水分子与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C 项正确。
12..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2NH 3(g)+CO 2(g) ΔH =a kJ·mol -1(a >0)。
然后在恒定温度下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2v (NH 3)=v (CO 2),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两次平衡时,后一次平衡时CO 2的浓度大C.重新达到平衡,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2molNH3和1molCO2,则达到平衡时放出a kJ热量答案 C解析反应均按物质的量比例进行,温度不变,K=c2(NH3)·c(CO2)的值不变,前后两次为等效平衡,两次平衡时c(CO2)相等,B项错误,C项正确;因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彻底,故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2molNH3和1molCO2,则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小于a kJ,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