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作业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的过程。

党的群众路线是建立在群众观点的基础上的,它的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实践--认识--实践"和"群众--领导--群众"在根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它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

7、在社会的转型期,如何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自我与社会、利己与利他的价值矛盾
答:坚持马哲的观点,即辩证的,社会的,历史的和唯物的观点和方法论。

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应该坚持平等、诚信、宽容、互助的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并能同时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

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和自由与承担社会责任、义务的统一关系。

8、如何正确而科学地认识民主的本质。

答:所谓民主,其本质就是强调“民主至上”,然而民主,必须从质和量的两个角度来看待。

从质上讲,民主应该是代表社会主流发展趋势的“公意”,从量上上讲,民主应该是体现社会绝大多数人意愿的“众意”。

只有二者的有效结合,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民主。

所以,民主应该是国家权力的民主、制度形态的民主、公民权力的民主的有机统一,才能保证人民权力的有效实现,又保证国家权力的健康运行。

9、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何重要的指导意义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核心与基石,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也是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以及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随着历史的推进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纵深发展,马克思在阐述劳动价值理论时所考察和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依据实际情况,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学习,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0、怎样正确地区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波动二者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
答: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主要源自内在传导和外部冲击。

内在传导主要是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波动影响。

外部冲击是指外贸和国际环境恶化对经济发展造成的波动影响。

因此,社会主义经济波动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本质区别。

前者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克服。

三、分析题:(选做1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
1、根据下面提供的图示与数据,分析和阐述问题:
1)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图中包含的哲学道理,并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在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说明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完善,有何重要的影响。

答:1)上图反映的我国人口寿命的快速提高,正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所作的巨大努力。

同时,它也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
发展的决定力量。

因为我们中国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生产全面发展,必然会对社会的进步与改善民生形成重大的影响。

2)人类寿命的延长对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是巨大的,主要表现为社会劳动力的老化和青壮年劳动力的不足,因此必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缓解;对于社会管理的完善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

2、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可能面对的实际问题。

从人们的价值取向的角度,思考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运用哲学的观点探讨如何正确处理这种问题。

材料一:2006年11月20日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83路车站摔成了骨折,鉴定为8级伤残。

老太指认主动过来搀扶她的彭宇为撞人者,索赔13万多元。

2007年9月4日,鼓楼区法院宣判: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

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元。

材料二:2009年10月21日,天津的许云鹤以30公里时速行驶,见69岁王秀芝在翻越隔离栏时摔倒,停车搀扶被指认为肇事者。

2011年6月,天津红桥区法院判决许云鹤即使未撞,也有驾车惊吓王老太摔倒的可能,应赔偿10·8万元。

材料三:2011年8月26日中午,江苏的殷红彬驾公交车经过立交桥,见一辆三轮车翻倒在路边,一老年人被压在车下,于是停车和乘务员一起下车救助,被怀疑撞倒老人。

幸亏客车监控全程记录了整个过程,证明其是助人为乐。

这使石老太一家陷入舆论谴责之中…
(1)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法”与“德”
的相互关系答:法律肯定重要了。

1.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具有普遍约束性。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

2.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的。

如国家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安机关等等来制定或执行的。

3.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法律是以权力和义务为内容的。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4.国家的《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法官判案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

但有的时候的却要面对社会的各种舆论压力,而不得不从道德和法律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不可避免的要考虑价值取向。

(2)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在确立社会价值取向时应该扬什么弃什么答: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具体地说,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弃”),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扬”)。

所谓扬弃就是吸收好的,去除不对的,然后准备进行第二次飞跃。

所谓飞跃就是从错误中吸收和改进。

辩证的否定不是一味的全盘否定,而是,运用全面、动态、运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当进行一次否定的同时是感性认识,是不科学的,所以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必然会从之前得到改进和吸收,从而运用到下一次的实践中去,这样一来,之前的否定就和下一次
的进步联系上了。

所以这就是所谓的“扬弃”!三大规律告诉你:否定之否定;联系与发展;质变与量变。

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涉及到道德论理问题,更是引发了社会热论。

没有法律规定,也没有法规规定我们扶老人是义务的。

但是一旦超越了道德的底线,扶起老人,给予老人帮助的时候,我们往往就会面临被诬告的嫌疑从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在过去千百年来,这只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但简单细微之处彰显出的却是整个社会道德的大问题,遗憾的是看起来如今这已经成了一个奢侈的社会公德,甚至可能会让心存善意和道德良知的“好人”们经济破产。

跌倒老人该不该扶被全社会、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