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寒食节作文汇总5篇精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寒食节作文汇总5篇
寒食节,我国传统节日,也叫禁烟节,冷节,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
这一天禁止烟火,只吃冷食,据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
春秋时,晋献公的妃子郦姬想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于是就在晋献公的食物里下毒,嫁祸给太子申生,并污蔑公子重耳是同谋。
重耳得到消息以后,带着介子推等贤士连夜出逃。
晋献公认为重耳不辞而别,有谋反之心,就下令追杀公子重耳,从此重耳踏上了逃亡之路。
有一次,重耳饿的头晕目眩,忠心的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让重耳吃了充饥。
逃亡路上,很多随行的人都离开了重耳,但介子推一直追随左右,悉心照顾重耳。
正重耳十分感动。
历尽千辛万苦,重耳终于回国做了君主,是为晋文公。
晋文公对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进行了封赏。
不巧襄的弟弟叛乱,晋文公忙着出兵援助周襄王,竟忘了封赏介子推。
后来在别人的提醒下,晋文公猛然想起还没有封赏介子推的事,心中十分愧疚,立刻派人寻找。
可是介子推早已和母亲隐居到绵山去了。
晋文公想请他出山,便下令搜山,却没有找到。
有大臣建议放火烧山,逼介子推出来。
晋文公同意了。
一时间,绵山上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可介子推始终没有出来。
大火熄灭后,大家
清明节是4月5日。
这天,全家吃了午饭,奶奶准备好了要用的东西。
我一看,准备得可真周到呀:除了天地银行的钱和金银财宝,
连衣服、裤子、袜子、鞋子都考虑到了。
我就和爸爸妈妈、奶奶乘上了舅舅的车出发了。
在车上,奶奶告诉我:“清明节,又称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清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谈清明节,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在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奶奶便向我说起了寒食节的故事。
我们来到了一座山上,那里树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尔也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声,因为今天早上刚刚下过毛毛细雨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变得有点泥泞了。
我们找到了太公的墓,我便开始帮起忙来了。
奶奶把准备好的清明果摆在了墓前,敬上了酒,点上蜡烛。
清明果形似饺子,外皮用鼠鞠草做成,鼠鞠草即清明草。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种食物,据说是用来祭奠先人的。
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节。
绵软的淡粉团在手里捏揉,隐隐有清香气。
接着,就让爸爸妈妈把清明纸递给奶奶,奶奶告诉我:“用清明纸插起来或者放在上面用石头压上,就表示这家人已经来过了。
〞放好了以后,奶奶拿出12支香,奶奶点燃了香,只见往上一冲,火就灭了。
奶奶把12支香分别发给我们4个人每人3支,便让大家拜起来。
当时,我在心中默默地说道:“太公,今天我们来看你,给你带来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保佑我们啊!我希望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生意兴隆,让家里的孩子都学习优秀,特别是今
年就要去美国的表哥,让他在美国顺顺利利的完成学业。
你能容许我吗,太公?我相信你一定会容许我的。
给你的东西你尽管用吧!〞说完,奶奶收了香,把它插在一边,让我去敬一次酒,
还嘱咐爸爸把带来的鞭炮放起来,爸爸很听了奶奶的话,乖乖地把鞭炮放了起来。
放完了鞭炮,妈妈又敬起了酒来。
除了爸爸,我们就烧起了带来的东西,烧了差不多有一半了,奶奶嘴中便说道:“东西太多了,拿个带子给他们装一下吧!〞说罢,便把手中的带子丢进了火堆中。
干完了,奶奶把一个托盘拿了回来,其余的就放在了那儿。
快要走了,我对太公说:“太公,再见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节,我们还会来看你的。
〞
说完,我们就离开了太公的墓,在回去的路上,我还在想着太公。
“太公,您安息吧!
寒食,是中国传统节日,在农历清明前一天或两天。
节日期间,只能吃凉东西,因此人们又称寒食节为冷节、禁烟节。
寒食节为什么要禁火?相传,这与一个叫介之推的隐士有关。
介之推又叫介子推,是春秋时代晋国人。
在晋公子重耳流亡饥渴难耐之时,曾“自割其股以食文公〞,晋文公归国即位后,介子推不居功邀赏,背负老母隐逸绵山,结庐深谷,草木为食。
文公亲往绵山访求子推,却找不到他的踪迹,就派军士在山前山后举火焚林,想逼子推出来。
火烈风猛,延烧数里,三日方息。
子推矢志不移,坚不出山,最后母子相抱,死于枯柳之下。
晋文公大为悲哀,抚树长嗟,为表达思念之情,命人伐下此树制成木屐,以后晋文公每每想起介子推,
禁不住低头对着脚下的'木屐说:“悲乎足下。
〞“足下〞一词即源于此,是对对方的敬称。
为表彰介子推的高风亮节,晋文公为之立祠,并改绵山为介山,还规定在介子推死日全国禁火三日只吃冷食。
以后相沿成例,于是就有了寒食节禁火的习俗。
记得那是我清明节放假的第一天,但是那天还没有到清明节。
我陪着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一些扫墓用的祭品,比方水果之类的。
在去的路上我看到了一个年纪较大的奶奶挑着一种绿色食物在卖。
我很喜欢绿色的东西就拖着妈妈去看了看。
买东西的奶奶说那个叫做清明团子。
我好奇的问奶奶,这个团子是用绿色的颜料染过吗,为什么会那么绿。
奶奶耐心的告诉我,这是用艾叶捣碎的浆液做的。
接着她还拿了一个让我尝。
我满心欢喜的接着,一种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在回家的路上,妈妈告诉了好奇的我为什么那个奶奶要做那好吃的团子。
因为那一天是寒食节,在妈妈小的时候外婆就会在寒食节这一天给她们做这绿色的清明团子。
妈妈还给我讲了一个寒食节的故事。
说的是两千多年前,一个国君为了请出曾经割肉给自己吃的名字叫做介子推的人,而放火将介子推烧死。
那个晋国的国君为了悼念他而在每年的这一天定为“禁火节〞。
在这一天他们只吃冷食所以也称为寒食。
而清明团子就是后来寒食中的一种。
寒食节快要到了,你们知道关于寒食节的故事吗?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吧: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国君重耳,在外国流亡十九年。
有一天,重耳及大臣们来到了一个荒凉的地方,饥寒交迫的他们再也走不动了,忠臣介子推见后,便忍着剧痛割下自己的大腿肉,煮熟后给重耳充饥。
重耳复国后,他奖赏了有功的大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介子推非常伤心,他带着年迈的母亲隐居绵山。
有一次,重耳突然想到了还没有奖赏割股肉给他吃的介子推。
为了弥补失误,便派人挨家挨户的寻找介子推,找了很长时间,才了解到介子推隐居绵山。
重耳便亲自去请介子推,可是介子推不愿出来,这可把重耳给急坏了。
他为了让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只给介子推留了一条小路。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火灭了,仍不见介子推的身影。
就派人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身背老母,紧抱一棵大柳树,已经被烧死。
重耳万分悲哀,为了悼念介子推,便下令介子推被烧死的这一天,全国上下不准生火做饭。
这就是寒食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