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术文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中武术文化建设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以适应时 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变化。同时,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推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武术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
02
值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武术文化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武术文化是以武术为核心,包括各种武术器械、 武术流派、武术传承、武术活动等元素在内的文 化体系。
特点
武术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广泛的群众基础 、强烈的教育功能和丰富的娱乐性。
武术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地位
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武术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可或缺的 一部分。
要点三
发挥民间组织作用
鼓励和支持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武术 文化的传承、推广和交流活动。可以 建立武术文化社团、协会和俱乐部等 组织,发挥其在社区、学校和企业等 领域的积极作用,推动武术文化的普 及和传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武
04
术文化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面临的挑战
01 武术文化传承的断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武术文化传承 出现了断层,许多传统的武术技艺和知识已经面 临失传的风险。
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武
03
术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加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建立武术文化传承机制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和支持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可以建立武术文化传承基 地,培育武术文化传承人才,推动武术文化的有效传承。
推广传统武术文化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武术文化的发展

� � 20 0 年 月 � 第3卷 第 期
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武术文化的发展
申国卿
胡伟华
2
(� � 1. 上 � 海体 育学 院研 究生部 , 上 海 200 3 2. 河南 工业 大学 体育 部, 河南 郑州 00 2) 摘 要 文章 围 绕构 建 社会 主 义和 谐 社会 的 时 代主 题 ,分 析 了 武 术文 化 在 促进 人 的 和谐 发 展 方 面的
1. 2 物我 合一 ,师 法自 然,强 调人 与万 物的 和谐 相通
武术 文化 以师 法自 然为 法则 , 主 张 师万 物, 法天 地 ,从大 自然 的生 化衍 变中 获得 灵感和 启迪 . 武术 文化 取 各种 飞 禽走 兽 的 形象 , 动作 , 攻 防意 蕴 ,融 入 拳 术的 技势 之中 ,在 丰富 拳技 的同 时,也 表现 出 对自 然万 物的 欣 赏和崇 拜. 东汉 时华 佗模 仿虎 ,鹿 ,熊, 猿, 鸟五 种动 物 特长创 编的 五禽 戏, 少林 拳的龙 ,虎 ,豹 ,蛇 ,鹤 五拳 , 形 意拳 的 燕, 蛇 ,鹰 ,熊 等 十二 形 以 及 螳螂 拳 ,猴 拳 等 , 这些 融自 然物 我为 一体 的拳 术,是 物 我合 一, 师法 自然 最 形象的 身体 表征 ,是 人对 自然美 的形 态模 仿. 表 现生 命 ,表现 自然 ,实际 上是 崇尚 生命 ,崇 尚自 然, 是追 求自 然 万 物与 人 类 的 共 鸣 ,统 一 与 和 谐, 这种 和 谐 追 求 ,至 今仍 有积 极意 义.
� � � � � � 中� 图分 类号 文献标 识码 文 章编 号 100 3 ( 200 ) 0 - 0001- 03
构 建社 会主 义和 谐社 会, 是 我 党从 全面 建设 小 康 社 会, 开创 中国 特色 社会 主义事 业 新局 面的 全局 出 发 提 出的 一项 重大 任务 , 也 是我国 体 育文 化发 展的 重 要 指 导思 想. 作 为一 种历 史悠 久,博 大精 深的 中华 民族 传 统 文化 ,武术 具有 既属 于体 育又 高于 体育 的 特点 ,密 切 联 系时 代大 潮, 努力 为构 建社会 主 义和 谐社 会发 挥 积 极 作用 , 是 当前 武术 文化 发展面 临 的一 项光 荣的 历 史 使 命 , 同 时 也 是 21 世纪 武 术 文化 自 身 发展 的 迫 切 要 求. 本文 围绕 构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会这 一时 代主 题, 论 述 武 术文 化 在促 进 人 的 和谐 发 展 方面 的 积 极作 用 , 并 联 系当 前武 术发 展的 现状 , 从构 建 社会 主义 和谐 社 会 的 大环 境着 手,对 21 世纪 武术文 化的 发展 进行 探讨 .
中华武术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搏 斗 的技术 属 性 . 术 ”字 标 志其 生 活 实用 的社 会 属 “
性 . 中华 ”则 标 志其 指 导 思想 和行 为 方式 上 的文 化 “
属性 广义 上说 , 术是 建立 在 中 国社 会 和 中 国文 化 武
基 础 上 的 以技 击 技 术 为 核 心 的 并 具 有 强 身 健 体 、 祛
【 y od 】 C iee Wuh; hr no ssce ;aioa cl r;ulig Kew rs hn s sua amoi oitt dt nl ut ebi n u yr i u d
中华 武术 本 身 可 以说 是 不登 大 雅 之 堂 的身 体 应 对技艺 . 然而 其 背后 却 全 息 映照 了整个 中 国文化 , 由 此 极 富象征 意 义
Th u t r f Ch n s u h n u l i g h r o iu o it e c lu e o i e e W s u a d b id n a m n o s s ce y
Ru n Jz e g a i n h
( un dn cd myo oilS in e un z o 6 0 G a g o g A a e fSca ce cs G a ghu 5 0 1) 1
【 src】 Am:o ihr n eeo h su cl r,rte sk fb i ig a sc lt hr Abtat i T n ei ad dvl te Wuh ut eo h aeo ul n oi i a— t p u f d as
mo i u s c ey Me h d : y o a i g n a ay i g h W u h c l r f m a i o ia a d c l r l n o s o it ; t o sB c mp rn a d n lzn t e su ut e r u o h s r l t c n u t a u p i t d f e t e o i l o n tt n a d itrc l a k r u d f on , e n d h s ca c n o ai s n h so i a b c g o n o W u h c l r ; C n l so : h W u h i o s u ut e u o c u i nT e su
论武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徐 晓 雅
( 定 西 市 安定 区香 泉 民族 中学 , 甘肃 定西 摘 要 :当前 . 构 建 和谐 社 会 已成 为 我 国社会 主 义新 时期 建 设 的重 要 目标 。 而 中华武 术 弘扬 的 “ 天 人合 一” 、 “ 以人 为本 ” 的 思 想与 构 建和谐 社 会 的理 念是 统一 的 、 一脉 相承 的 。本 文采 用 文 献 资料 法 、 逻辑 归纳 法等 研 究 方法 对和 谐 社会 的理 念 、 中华 武术 的特 点 及 中华 武术 对构 建和 谐社 会 的促 进作 用进 行 了分 析 。 关 键 词 :中华 武 术 和谐 社 会 作 用 7 4 3 0 1 5 )
一
பைடு நூலகம்
,
和 谐 社 会 历 来 是 人 类 社 会 追 求 的 目标 .无 数 仁 人 志 士 为 社 会 的 和谐 发 展 作 出 了巨 大 的 贡 献 。 中华 武 术 作 为 现 代 社 会 中一 种 积极 、 文明、 健康 的社 会 活 动 方 式 . 以 其 独特 的魅 力 吸 引 人们投身其 中. 不 仅 促 进 了人 类 自身 的 全 面 协 调 发 展 . 而 且 促 进 了人 与 自然 的融 合 与 交流 , 促 进 了人 与 社 会 的 和谐 发 展 。 1 . 中华 武 术 的特 点 及 和 谐 理 念 1 . 1 中 华武 术 的 特 点 中华 武 术 是 以 技 击 动 作 为 主 要 内容 。 以功法 、 套 路 和 搏 斗 为运 动 形 式 , 注重 内外 兼 修 的 中国 传 统 体 育项 目。由生 产 劳 动 中 的徒 手 搏 击 、 持械格斗演变为体育运动。 武 术 作 为 体 育运 动 将 技 击 寓 于 搏 斗 运 动 与套 路 运 动 之 中 。 内外 合 一 . 神 形 兼备 的 民族 风 格 ,既 讲 究 形 体 规 范 又 求 精 神 传 意 、 内外 合 一 的整 体 观, 是 中华 武 术 的一 大 特 色 。所 谓 内 , 指心 、 神意 、 气 心 志 等 活 动 和 气 息 的 运行 ; 所谓外 , 即手 、 眼、 身、 步等外在形体活动 。 内 与外 、 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 武术的“ 内外 合一 , 神 形 兼 备” 是各家各派的练功准则 , 武 术 的 广 泛 适 应 性 体 现 了武 术 的 内 容 与 练 习形 式 的 丰 富 多 样 ,不 同类 别 的武 术 项 目其 练 习方 法、 动作结构 、 技术要求 、 运 用 风 格 和运 动 负荷 不 尽 相 同 。 分 别 适 应不 同年 龄 、 性别 、 职业 、 体 质 人 们 的需 要 . 人 们 可 根 据 自己 的 条件 和兴 趣 爱 好 加 以选 择 ,同 时 它 对 场 地 、器 材 的 要 求 较 低 , 俗称“ 拳打卧牛之地 ” . 练 习者 可 以 根 据 场 地 的 大 小 变 化 练 习 内容 和方 式 , 即使 一 时 没 有 器 械 , 也 可 以 徒手 练拳 、 练功。 1 . 2 中华 武术 的和 谐 理 念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不 仅 十 分 重 视 宇 宙 自然 和谐 .人 与 自然 和 谐 , 更 重 视 人 与人 之 间 的 和谐 , 以和 谐 原 则 处 理人 与 人 之 间 的 关 系及 国家 、 民 族 的关 系 , 维护集体利益 , 求 大 同 存 小 异 。中华 武术“ 天人合一” 的 思 想 具 有 和 谐 思 维 的特 点 . 这 种 思 维 特 点 表 现 在 武 术 中则 是 追 求 动 作 的 “ 合” 。“ 合” . 就 是 说 动 作 的 和 谐、 协 调。最为典型的是所谓 的“ 内三合 , 外三 合” 。 即 心 与 意 合, 意 与气 合 , 气 与 力合 ; 肩与胯合 , 肘 与膝 合 , 手与足合。 这 实 际 上 是 要 求 由 内 在 的 心 意 气 到 外 在 的 四肢 .身 体 的各 个 部 位都达到相互协调。 应该 看 到 协调 既是 人 的一 种 本 能 , 又 是 人 们 通 过 有 意 识 地 培 养 和训 练 , 使 动作 达 到完 美 的 能力 。 “ 合” 是 武 术 特 有 的 技 术 要 求 和 独 具 特 色 的 理 论 。搏 斗 运 动 集 中体 现 了武 术 攻 防 格 斗 的 特 点 , 在 技 术 上 与 实 用技 击 基 本 一 致 . 但 是 从 体 育 的观 念 出 发 , 它受到竞赛规则 的制约 , 以不 伤 害对 方 为 原则 。 体现 了一 种 “ 和谐 ” 的特征。 2 . 中 华武 术 在 构 建 和 谐 社 会 中 的 作 用 2 . 1 武 术 对人 与 自然和 谐 的促 进 作 用 中华 民族 传 统 文 化 比较 重 视 人 与 自然 的 和 谐 。 “ 天地 者 . 生之本 ” , 成 为 中 国思 想 和 文 化 的共 识 , 所谓“ 天人合 一” 就 是 人 与 人 的 和 谐 统 一 。人 与 社 会 的 和谐 统 一 及 人 与 自然 的 和 谐 统一 , 也 指 物 质 领 域 与精 神领 域 的 和谐 统 一 , 物 质 与 意 识 的 统 《 拳意达真》 说: “ 人为-t b 天地 , 无 不 与 天 地 之 间相 结 合 。 ” 太 极 拳 以太 极 学 说 为 理 论 基 础 。通 过 无 极 桩 进 入 自然 合 而 为 的“ 天极 ” 状 态 。 以“ 体 道” 、 “ 悟道” 为 目的 . 传 统 内 家 拳 把 人
论武术文化中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竺武术科学第2500卷8年未学期【武术文化研究】论武术文化中“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陶志超1张云龙,郑代义2(1.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2.安徽省黄山学院体育系,安徽黄山245041)摘要:和谐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主流话语,文章联系“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在分析中国武术所蕴舍的哲学思想、阐释和谐内涵的基础上,初步探究武术在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功能,得出武术文化有助于加强和谐社会构建的结论。
关键词:武术和合构建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_5643(2008)07—0013川31前言古往今来,和谐社会一直是人们的理想追求。
“和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指配合的适当和均匀的意思。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首次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
“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
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
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
在面对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日益提高的今天,虽然使人类物质生活有着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当今的现代人正处在一种失和的状态中,如人类对自然的疯狂破坏,致使人与自然的失和,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淡薄,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各国文化也不断涌入我国,各国文化之间冲突也不可避免地产生。
和谐社会心向往之。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国武术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和合的精神。
和合理念包含着许多深邃的天人和谐观、人本观、生态道德观等内容,它们分别体现了现代社会所崇尚的人文精神、道德理性、人格追求、和合理想。
笔者认为,构建当代和谐与武术中强调的“天人和合”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武术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对于减少现代社会种种“失和”现象起到十分重要作用。
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的开题报告

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了国家的重要任务。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武术文化,深受人民喜爱,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中华武术文化以其强大的身体能力、高超的技艺和严谨的道德规范,为人民健康和身心素质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而武术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即“阴阳和合,无招无形”的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二、研究内容(一)中华武术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代表性元素1.中华武术的概述;2.中华武术文化的代表性元素。
(二)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的内涵及价值1.中华武术文化中“和合思想”的内涵;2.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的社会价值和功能。
(三)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应用1.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的应用前景;2.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实践应用。
三、研究意义本文以中华武术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为主要研究方向,旨在探讨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
通过分析中华武术文化的代表性元素、阐释“和合思想”的内涵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加深人们对武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社会文明素质,同时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调研法、实证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全面深入地探究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和功能。
五、研究结论中华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和合思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
中华武术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应用于现代社会,在人们身体素质、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等方面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今后将继续加强对中华武术文化“和合思想”的研究,引导和鼓励人们融入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社会视域下,武术文化的合谐内涵与传承途径研究

和谐社会视域下,武术文化的合谐内涵与传承途径研究本文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视角,阐述了传统武术文化所蕴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体自我身心的和谐等和谐文化内涵,提出依托学校教育、结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以农村为主体、利用现代传媒技术等传承武术文化的模式,使传统武术文化更好地得到继承和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标签:和谐;武术文化;传承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将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范围之内。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要弘扬中华文化。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蕴涵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何挖掘出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使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对构建和谐社会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和谐社会视域下武术文化的和谐内涵1.1武术文化概念的界定自上个世纪后期,国内学者开始提出一些有关武术文化的观点与认识,但至今也没有比较明确、统一的解释。
1990年旷文楠等人在《中国武术文化概论》中认为:“武术文化是一个与外在的文化大环境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和交流,并以这种联系和交流为生存前提的系统结构。
”2005年刘景堂在《论武术文化在高校体育中的作用》中认为:“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在武术运动中的集中反映,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沉淀的反映”。
2006年王岗在《传统武术文化在武术现代化中的价值取向》中认为:“武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产物,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武术方面的综合反映。
郭玉成在《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中认为武术文化是指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传统武术拳种流派,其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武德要求、传承制度等。
试论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及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试论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及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1前言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瑰丽和独具特色辉耀于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中华传统武术,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
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武术积淀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载量和一以贯之的文化命脉,芸芸民众历来高度的价值认同和自觉实践,从而使武术在沦桑岁月中蕴藏了许多厚实的灵魂,并由此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棵奇葩,它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里,是中华民族一项优秀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蕴含民族文化的精髓,强调“内外合一、内外兼修”。
自从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以来,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深入。
民族素质、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传统武术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传统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巨子,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整体综合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客观世界的。
这一整体性思维的特征对中国武术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整体性来看待和思考问题必然得出世界要和谐的观点,在全球化的今天,和谐意识显得更加珍贵,本文就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及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作一粗浅的论述。
2研究方法2.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关于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书籍、资料等,对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进行分析、整理。
2.2专家访谈法先后走访了20多位武术专家、武术管理者、优秀武术运动员、知名武术教练员,了解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在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2.3逻辑分析法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对本文进行归纳和推理。
3 传统武术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和谐意识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涵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和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两个方面〔1〕。
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古代先哲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天人合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古代先哲又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这就是“中庸”或“中和”。
浅析武术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浅析武术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论文关键词:武术社会功能关系价值论文摘要:对武术在当今社会的价值进行分析,以促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武术、了解武术,进而喜爱武术,并且愿意为武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把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更好地传扬出去。
在当今东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和交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国粹的武术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2008年的奥运会,多少国人希望武术能借此东风走进奥运赛场。
1武术的内涵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它历史悠久,群众基础广泛,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活与斗争实践中逐步积累和发展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武术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风格独特。
它具有强身健体、锻炼意志、养生修性、竞技比赛、娱乐观赏等功能,是一项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武术的练习形式,内容丰富多样,有竞技对抗性的散手、推手、短兵,有适合演练的各种拳术、器械和对练,还有与其相适应的各种练功方法,从而激发练习者的兴趣。
不同的拳种和器械有不同的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体质的人需求,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练习。
武术运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较低,练习者可以根据场地的大小变化练习内容和方式,即使临时没有器械,也可以徒手练拳、练功。
2武术的社会功能2.1武术文化价值功能2.1.1武术的哲理性中国传统文化中“普遍和谐”观念无疑是对人类社会和平发展做出的特殊贡献,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儒家关于“和谐”的观念是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作为起点,推广到“人与人的和谐”,继而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样才能不破坏“自然的和谐”这种由内而外、由人到自然的和谐,恰恰体现在武术的技术范畴里,而且贯穿始终,诸如上下相合,内外合一,“眼随手动”、“目随势注”,讲究“六合”;而躯干与四肢相合的“身法”,表达了周身和谐的高度境界。
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研究

【 键词 】 武 术文化 ; 谐社 会 ; 用 关 和 作
Re e r h n t e Fun to f W us u sa c o h cin o h Culur n h n tuci n o t e i t e Co sr to f
Ha m o i u o it r n o s S cey
中 州体 育 ・ 林 与 太极 少 第 5期
z o g h u i ・h oi y i h n z o y s a l ut j tu n a
20 0 9年 5月
武术文化在构 建和谐社 会 中的作 用研究
肖亚康
( 淮 学院体 育 系 河 南驻 马店 黄
43 0 ) 6 00
系处 于最佳的稳定状 态 。 中庸 ・ 《 纲领 》 :喜怒哀乐 之 道 “
Xio Ya k n a - a g
( E D p r n fH ag u i nvri H n nZ u da 4 3 0 ) P eat to u n h a U iesy e a h ma i me t n 6 0 0
【 btat Am:osi h ioia opr nt ad raz h am nosdvl m n Me os I A s c】 i T ez tehs r l po u i n eletehr oiu eeo et. t d:t r e t c t y i p h
16
了事 物存在与发展过 程 中的美好状 态 ,表现 了人 与 自 然 的关系处于平衡 而协调 的状态 ,表达 了人 际社会 关
和谐 构成 了武术 文化发展 的根基
武 术作 为 一 种格 斗 技术 与 西方 人 的崇武 尚勇 不 同. 中国武 术和 中国兵法一样 , 为 “ 战而屈人之 兵” 认 不 是最高境 界 . 甚至 战也 是点到为止 。 绝不斗 勇斗狠 。和 为贵 . 不仅 仅是古人 的处世原则 . 也是武术 较技 中的一 般准则 [ 引 武 术本质 不光 是技击 . 更成 为一种 教化 , 成
传统武术如何与现代社会融合

传统武术如何与现代社会融合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哲学和文化内涵。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多元化发展中,传统武术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使其与现代社会相融合,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
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娱乐方式变得多样化,传统武术在吸引年轻人方面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较为传统,多依赖师徒传承,这种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下,面临着传承链条断裂的风险。
此外,一些传统武术门派之间存在着门户之见,缺乏交流与合作,也限制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要实现传统武术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教育是关键的一环。
我们应该将传统武术纳入学校体育课程,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和了解传统武术。
通过学校的教育体系,可以系统地传授传统武术的技能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教育部门可以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传统武术教材,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确保教学质量。
除了学校教育,社会培训也是推广传统武术的重要途径。
可以鼓励社会力量开办传统武术培训机构,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这些培训机构可以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和便利性。
在宣传推广方面,现代媒体的力量不可忽视。
利用电视、网络、社交媒体等平台,制作和传播高质量的传统武术节目和视频,展示传统武术的魅力和价值。
例如,可以拍摄传统武术的纪录片、举办传统武术比赛的直播、邀请武术名家进行网络教学等。
同时,还可以借助影视作品、动漫游戏等形式,将传统武术元素融入其中,让更多的人在娱乐中了解和喜爱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的发展也需要与现代健身理念相结合。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健身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传统武术中的一些功法和训练方法,如太极拳的慢练、气功的呼吸调节等,都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
可以将传统武术进行科学的整理和改编,开发出适合现代人的健身课程和产品,满足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需求。
浅析传统武术的现代社会价值

浅析传统武术的现代社会价值【摘要】传统武术源远流长,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传统武术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社会价值。
传统武术通过锻炼身体,提升身心素质,对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
传统武术注重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观念。
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在现代社会,传统武术的实际应用也体现了其独特价值,如提升个人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等。
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为个人和社会带来了多方面的益处。
传统武术的现代社会价值不容忽视,我们应该重视传统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让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武术,现代社会,社会价值,身心健康,道德修养,社会和谐,传承与发展,实际应用,个人益处,社会益处。
1. 引言1.1 传统武术的定义传统武术强调的是“内外兼修、刚柔相济”,注重修炼内功,提倡养生保健,并注重道德修养,不仅仅是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和自我防卫能力,更重要的是追求心灵和道德的提升。
传统武术包括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多种门派,每种门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理论体系,但都以修炼身心、强健体魄为宗旨,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传统武术是中国独特的文化遗产,既是一项优秀的体育运动,也是一门综合性的战斗技术和文化艺术,具有非常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
传统武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提高技术,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人的道德品质、鼓舞人的斗志、促进社会和谐。
在当今社会,传统武术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1.2 现代社会对传统武术的需求现代社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对于寻求一种能够缓解压力、增强体魄的方式愈发追求。
传统武术通过其独特的身心结合、动静结合的练习方法,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人们的身心调适能力,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现代社会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传统武术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与当今社会对于人文关怀、社会和谐的追求是一致的。
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研究

武术研究2017年8月第2卷 第8期武术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作用研究马金凤河南大学体育部,河南 开封 475001摘 要:武术在中国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载体。
尚武崇德是习武者的志向导向,对习武者的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爱国主义精神是习武者追求的最高层次,中华武术在培养和塑造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武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在新时期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
文章利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武术文化中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做了阐述,分析了民族精神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关键词:武术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精神 和谐社会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8—0024—041 文献综述通过搜索网络资源,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等,分别以“武术文化”“和谐社会”“民族精神”“武术文化与和谐社会”“武术文化与民族精神”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相关文献和优秀硕博论文,并通过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通过整理和总结,得出以下的具有代表性的文献。
国内对中国武术文化的研究具有较深的底蕴,对于武术文化的内涵、特征、传播与未来发展都有了深层次的剖析。
但对于如何充分发挥武术文化中民族精神,并让其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作用研究非常少。
综观对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现状,绝大多数文献资料只是注重于对武术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的研究,其中也涉及到了武术文化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与意义,但是数量极少,而且研究较为浅显。
特别是在探索如何充分挖掘武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作用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因此,研究武术文化中民族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的作用就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
2 核心词汇的界定2.1 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适应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武术文化之美:当代和谐社会的诉求

武术文化之美:当代和谐社会的诉求华夏人民的先祖为了生存和延续,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创造了武术。
武术经过世代人民智慧的培育,已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的肥沃土壤之中,作为中华人民的民族文化瑰宝,武术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化构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
武术在新的世纪里将扮演什么角色?武术将对人类文明产生什么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离不开武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功能考察。
和谐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中化居于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到十八大,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的民主、和谐、诚信、公正、法治等科学内涵与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表现出在形式上的契合和内容上的融合。
说明时代的不断发展,赋予了和谐社会丰富的内涵。
作为博大深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武术在21世纪不断凸显其特殊的价值,建设和谐社会可以不断从武术文化中汲取养分。
和谐的价值取向贯穿于武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影响、教育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洗涤了人们的心灵。
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当今时代,我们对武术文化助推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新的期许。
1 身心同健的实践形式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手段武术文化表现出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内外同修、身心统一,其深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蕴含着深刻的东方哲学思想。
武术文化中常把人的精神和身体看作一个整体,而非对立的身心二元论。
中国传统武术注重内练与养生,既有效地强健筋骨,又使身心压力得到调节。
和谐社会的根本在于人,即个体自我对话的和谐和个体间对话的和谐,武术文化所蕴含的智慧将指导人们认识自我,净化心灵,为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启迪人们的思想。
1.1 人的身心健全的可塑性人是灵肉对立统一的完美结合,人的健康是人类存在的根据和从事其他事业的基础。
如同自然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是物质基础一样,人体也是具有灵性的人存在的物质基础。
刘峻骧创立了东方人体文化学,他认为,将文化历史的发展重新排列,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序列:生殖文化时代-物质文化时代-生命文化时代。
论武术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论武术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谐思想蕴含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而作为国粹的中华武术正是体现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在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中,无论是从习练方式还是从授课方式上,和谐思想的价值取向都贯穿其中。
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是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与此同时,工作、家庭、社会以及不同方面给人们带来的压力,使人们出现了智力与体力,付出与回报,物质与精神的分割,并已逐渐危害到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为此,有识之士开始探求武术对于我们人体的好处以及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和谐作用。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一)研究内容本文通过对武术、和谐社会等重要意项内涵的研究,讲述武术之所以能够对和谐社会的建立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内在原因,得出武术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本课题利用天津体育学院图书馆内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学院报刊等资料进行相关的收集,并进行了综合整理。
2.逻辑分析法。
从收集到的资料中找出可以运用于自己文章中的部分进行整理,再将其与自己的现有知识相结合,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撰写论文。
二、讨论与分析(一)武术中体现出的和谐意识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民族思想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含人际关系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孔子在儒家思想中就提到过非常重要的思想——“中庸”,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则体现在“天人合一”这一重要思想上。
武术从漫长的产生、发展到形成的过程中,形成了严密、独立而又完善的文化系统,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而且也蕴含了我们民族所独有的特色与风貌。
中华武术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作为依据,追求天人合一、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等,这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武术的习练和传承过程中,武德和尊师重道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我们所崇尚和重视的,“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以及“未曾学艺先习礼,未曾习武先明德”、“舍己为人”、“先人后己”等思想,都从不同角度规范着人的德行和做人的道理,对人进行着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论武术在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武术不仅是一种运动,而且是一种文化。
在和谐社会中,武术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首先,武术能增强身体素质。
通过不断的训练和锻炼,能提高人体的柔韧性、力量、敏捷性和耐力。
这对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抵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武术能陶冶情操。
通过武术的训练,能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锻炼人的纪律性和耐性。
这对于培养人们的精神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武术能促进社会和谐。
在武术的训练和比赛中,人们能学习到尊重、包容和友好的价值观,这有助于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和睦关系。
总之,武术是一种具有深远文化价值的运动,在和谐社会中,它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化中被视作一种 人生和道德 的至 高境界和追求 目标 。提
倡 “ 贵和 ”、 “ 持中”的和谐意识 ,有 利于处理现代社会
2 2武 术文化维 护社会和谐 安定的价值 .
221 ..武术产业促进社会经 济发展 周恩来 总理 曾指出 ,体育既 是一 种精神力量 ,又是一种 物 质力量 。体育在 经济发展 中发挥着越 来越重要 的作 用 。随
州 市共签 订经贸合 作项 目1 个 ,其 中外 资项 目总投 资2 美 9 亿 元 , 内资项 目总 投 资4 . 7 元 。投 资 领 域涉 及 机 械 、电 98亿 子 、食 品、商贸 、旅游和 房地产等行业 。武术作为媒介 在郑 州地方 的经济活动 中,扮演着越来越 重要的角色。
222..武德 教 育 营 造 和 谐 的人 际 关 系
和谐是我 国传统 文化中的核心理论 ,贵和 持中的和谐 意 识,表现于两个方 面:一是 “ 天人合 一 ”,指人与 自然 关 系的和谐 。人 是 自然界的一部分 ,人服 从 自然规律 ,人 性 即天 道 ,道德 原则与 自然规律一致 ,人 生理想就是天人 谐调 。二是 “ 中庸 ”,指人际关系 的和谐 。强调对待事物
各种 矛盾 ,以保持社 会的稳定 。儒家 文化 的中庸之道使 中
国人形 成 了 中庸 的思维 与行 为 方式 、处事 作风 和人 格 境 界。当今社会 , “ 中庸 ”就是要 正确 把握度并协调好各 种 关 系, 以益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持续进步 。
着 全球经济一 体化的进程 ,国际体育 产业发展 突飞猛进 ,许
2 武术文化 在建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 中共 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 义和 谐社会若干重 大问题 的决定》鲜 明地 提出,构建社会 主义 和谐社会必须建 设 以 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为根本 、为 内在规定 的社会 主义和
谐 文 化 …。
武术 文化是中华 民族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蕴 涵养生 、健 体、搏击之道 ,又体现 了和谐发展 的哲学观、
谐 ,宣扬重义轻利 ,当个体的生命 与道义相冲突 时,则要求 人们舍生取义 ,这 种致力于现实社会 秩序的安定和 人际关系
关 系要 把 握 度 , 以避 免 对 立 和 冲 突 。 中庸 之 道 在 中 国传 统
国出现 的大量生态 问题 ,恰是人类没有充 分认识 自然 界的规
律 和尊重 自然界规律 的体现 。因此 ,我们 在促进科技 发展的 同时,必须更好地认 识客观规律 ,尊重 自然 ,合理地 开发利 用 自然 ,与 自然界建 立一种和谐相处 、同步发展 的关 系,达 到 “ 天人和 谐”的 目标 。
鉴意义 。 无论科技如 何发达 ,人依赖 于 自然本 质不会改变 。人 类 一 旦破 坏 了 自然 ,也 就破 坏 了生存 环境 ,破 坏 人类 本
传统文化 中儒 家思想 占据主 导地位 ,他们把 目光 更多的
投 入到社会伦理领域 ,其天人合一理论要 求人 内在道德 修养 与 外在 行为的统一 。儒 家注 重集体 的荣誉 ,强调个体对 于群 体 的服 从 ,主张通过 以个 体融入群体 的方式来保持群体 的和
义。
关键 词 :武术 文化 ;和谐社 会
D I 】 . 9 9 j s .6 j 6 9 . 0 】1 . 3 O : 03 6 / .s 1 7 一 3 62 1 .8 0 6 Jn
l 莆 曹
身 ,这 也是可持续发 展的基本观点之一 。传统 文化 中人 与 自 然和谐 思想认识到人对 于 自然的认识具有 能动 性 ,而 当前我
人生观 、价 值观 。中华武术优 秀的文化精神深深 地影响着 中华 民族 的思想道德观念 ,合 理的疏导 、利用 ,使其为我 国的社会 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 ,具有积极的 、广泛和 深远 的
意义 。
地缘优势 的许多地区所重视 ,并通过武术活动 ,取得 了 良好 的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 。2 0 年 第二届世 界传 统武术节 ,郑 06
中 圈西 部科 技 2 1 年0 月 ( 01 6 下旬 ) 1 卷 第1 期 总 第2 1 第 O 8 5 期
白 天 寅
( 辽宁工程技 术 大学体 育教 学部 ,辽宁 阜新 1 3 0 ) 0 0 2
摘 要:武 术文化是 中国传 统文 化的重要 组成部 分,既蕴 涵养生 、健体之道 ,又体现 了 谐发展 的哲 学观 、人 生观 、价 和 值 观 。优 秀武 术文 化精神 深深 地影 响 着中 华 民族 的思 想道德 观 念 ,对促 进 社会 主 义和 谐社 会 的构建 具有 积极 的现 实意
2 1提供人与 自然和谐 的生态 智慧 .
中 国传统 文化 中 ,天 人合 一 的思想 占主导 的地位 。
“ 人法 地 ,地法 天 ,天法 道 ,道法 自然 ’ 。 ’,道家 认为人 是 自然 的一 部分 ,人 应该 根据 客观 规律 能动地认 识 、利
用 、改造 自然 ,从而实 现人 与 自然 的和谐共 处 。从此理论 出发 ,提 出了一系列 的养生原则 ,为武术 的养生提供 了指 导理论 。在全球生态环 境 日益恶化 的今天 ,具有一定 的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