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单价、数量、总价_沪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价、数量、总价
教学内容:书45页
教学目标:
1、知道“单价、数量、总价”的实际含义;
2、掌握“单价×数量=总价”,并推出求单价与数量的另两个数量关系式。
3、理解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萌发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并运用这组关系式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单价×数量=总价”这个数量关系式,并运用这个数量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单价、数量、总价这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都去买过东西。
作为一名消费者,为保护自己的消费利益,在购物时我们应当了解哪些信息呀?(学生自由交流,有考虑价格的、质量的、安全的),大家说的确实是我们在消费时所要关心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价格”方面的内容。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单价、数量、总价,概括“单价×数量=总价”
出示发票:
发票联
2019年11月付款户名:希望小学
1、你能从这张发票中看出康明小学的购物情况吗?
(学生分别从数量栏、单价栏、金额栏、货物名称栏了解购物结果。
)
2、认识理解“单价”。
A、看来发票里包含了许多的数学知识。
你知道发票中的“单价”是什么意思吗?(板书:单价)
B、是的,每件商品的价格就是它的单价,你还知道哪些物品的单价?(学生介绍学习用品类、服饰类、食品类的物品单价)
3、你还有看不懂的吗?谁能帮助解释?(通过学生自己质疑、释疑认识总价金额,并初步感知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
)(板书:总价)
4、课件出示:
椅子(4把)衬衣(6件)彩电(3台)
A 、“便民商场”昨天上午卖出这些物品,说说他们卖了多少东西?(板书:数量)
B 、你能算出他们卖得多少钱吗?(不给定单价,不能计算总价。
)
C 、补充出现单价。
请任选一种商品求出这种商品的总价 D
E 、汇报、交流,并提问你是怎么求总价的?
F
、讨论并发现验证:单价×数量=总价。
补充完整板书,齐读数量关系式。
(二)推导“总价÷数量
=单价,总价÷单价=数量”这两个数量关系式。
1、重阳节那天,张叔叔去便民商场买了一些衬衣和椅子送给敬老院的爷爷和奶奶(出示发票)
便民商场发票
A 、糟了,一些数据看不清了,怎么办呢?学生讨论解决问题。
B 、汇报:你是怎么知道的?
C 、师生共同推导发现: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板书) (二)小结:学到这里,谁能告诉你的同伴,你学懂了什么? 三、巩固反思:
1、根据已知条件求空格内的数量:
A 、学生独立练习
B 、交流
2、选择练习:
出示:每瓶雪碧5元钱,1箱可装12瓶雪碧,超市运来一车雪碧,正好100箱。
A 5×12=60(元)
B 5×100=500(元)
C 5×(12×100)=6000(元) A 学生独立思考;
B 交流;
C 小结:通过这道题的练习,你有什么新感受?(单价与数量的计量单位应对应统一后再可计算。
)、 3、匹配题练习:
请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并口头列式:
出示:
每支钢笔售价4元,一盒装10支。
每支钢笔多少元?
一盒钢笔装10支,用40元买了一盒。
用40元可以买多少支?
每支钢笔售价4元。
一盒钢笔多少元?
A、学生选择相应的条件问题后,列式并说思路
4、开放题练习:某小学组织学生秋游,晓军带了20元钱去商店购买食品,可供选择的食品如下。
请四人小组合作帮他设计一个合理的购物方案。
A、你认为怎样才算是合理?(吃饱吃好并省钱)
B、小组合作设计。
并列出求总价的算式。
C、把各自的方案向大家作介绍,并说出你设计的方案的优点。
四、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好处)
课堂检测练习:书P45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