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历史福建卷(解析版)
2011年全国各地历史高考题(必修三)及答案

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必修三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2011年上海历史)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入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2、(2011年广东卷)12.“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3、(2011年安徽卷)12.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图3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4、(2011年北京)14.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5、(2011年福建卷)16.《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6、(2011年广东卷)1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7、(2011年上海历史)1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8、(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必考题,第Ⅱ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
满分30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第Ⅱ卷用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上作答,答案无效。
在试题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仅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a 40 Fe 56 Ba 137第Ⅰ卷(选择题共108分)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代谢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线粒体B.雌性激素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血红蛋白合成的场所是高尔基体D.胰岛素基因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CO的量)的变化2.右图是夏季晴朗的白天,玉米和花生净光合速率(时间单位、单位叶面积吸收2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9:30~11:00之间,花生净光合率下降的原因是暗反应过程减缓B.在11:00~12:30之间,花生的单位叶面积有机物积累量比玉米得多O速率相同C.在17:00时,玉米和花生的单位叶面积释放2D.在18:30时,玉米即能进行光反应,也能进行暗反应3.正常人体内的激素、酶和神经递质均有特定的生物活性,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由活细胞产生的蛋白质C.在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D.在发挥作用后还能保持活性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下图表示的是5.火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2011届福建省厦门高三毕业班三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1届福建省厦门高三毕业班三校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考试范围:必修一,必修二1-6专题) 2010-11-12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40分),赋分100分,赋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是A.明朝的一个年号 B.明朝一个皇帝的名字C.这部书的作者 D.清朝的一个年号2. 右图是出土的精美的西周利簋【guǐ】。
据《礼记·玉藻》记载和考古发现得知,簋是重要的礼器,主要用于祭祀时放置煮熟的饭食,一般与鼎相配合使用。
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这种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奢侈腐败现象严重 B.西周社会等级森严C.西周冶铜业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3. 甲午中日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持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总理衙门失策和朝廷猜忌 B.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倾轧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慈禧太后无主见 D.同僚倾轧、武器落后和军费不足4.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太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
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
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照片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5. 观察并分析下表,从表格中能够得出下列哪一历史结论抗日战争部分时期国民党军队阵亡人数统计表A.国民党正面战场始终是抗日的主要战场B.国民党军队对抗日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C.国民党是领导抗日战争胜利的中流砥柱D.国共合作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6.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4页,第Ⅱ卷15至16,满分150分。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 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
第Ⅱ卷用0.5 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案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后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 £19.15.B. £9.15.C. £9.18.答案是B。
1、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A. The storyB. The endingC. The actor.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A.A hotelB.A bankC.A restaurant3. At what time with the two speakers meet?A. 5:20.B. 5:10.C. 4:40.4. What will the man do?A. Change the plan.B. Wait for a phone call.C. Sort things out.5.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See a film with the man.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C. 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
2011年高考试题(解析版)--历史(全国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解析内容摘要:本文从试题的难易程度、分值的颁布情况、命题的内容、命题的趋势和能力要求、试题考查形式、存在的问题与争议等方面全面分析了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并将今年高考试题与近年来全国高考卷加以对比分析,从中寻找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同时也对今后的高考总复习提出了一些比较中肯的建议。
关键词:2011年高考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评析一、整体评价2011年高考已经结束,大纲版全国卷文综历史试题与去年的试题结构、题型和题量保持一致,总体难度有所下降。
选择题比2010年的难度有明显降低,但命题的技巧性很高,审题过程中还得要十分小心谨慎,往年出现偏题怪题的现象得到改观,所考查的知识也更加注重教材的观点和相关知识,可以说逐渐回归教材。
命题的思维和考查的角度与2010年的试题有明显的差异,2010年以前的几年间,高考选择题往往追求考查角度和观点的新颖性,体现了向新课标过渡与接轨的特征,但今年选择题在这方面既照顾考查角度和观点的新颖性,也侧重于考查的角度和观点对旧教材的回归。
材料大题的难度和模式与去年的基本保持一致,都注重对考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难度都不大,今年的第37题的难度要比去年略有降低,考查的主要是教材的相关知识和观点。
今年第39题的历史部分有个最大特点就是所引用的材料与去年全国Ⅰ卷的第39题的材料都出自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材料新颖,设问的角度新,都涉及到国家的兴衰大问题。
从分值的分布来看,中古史占39分,中国近现代史占37分,世界史占24分,侧重于考查中国历史本身,世界史所占的分数比重明显下降。
从命题的内容来看,考查非常广泛而细致,侧重于考查国家兴衰和关注民生的思想与主张,如第16题考查章太炎在辛亥革命过程中用崖山题诗图来激发民族主义和鼓舞革命志士去摧毁满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第37题通过考查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主张的理解、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对民主思想的认识和主张及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之间的关系等关注民生、改革社会的主张;第39题通过分析秦汉隋唐时期关中周边地区对国家统一强盛的作用以及唐以后“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互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等与国家兴衰密切相关的知识。
2011福建卷答案与解析

2011福建卷答案与解析第一部分听力1~5CABBA 6~10CBACB11~15CAABC 16~20CABAC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21.解析:本题考查代词的替代。
句意: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暑假夏令营,你可以根据你的兴趣选择一个。
either两者中任何一个,each每一个,one一个,为泛指,泛指同类当中的某一个,it为特指,特指上文提到的某人或者某事物。
根据语境可知,答语应是表示泛指的某一个。
答案:C22.解析:本题考查介词短语。
句意:除了好的服务外,这家餐馆还提供不同种类的传统福建美食。
far from离……远,远非,apart from除……之外(还),instead of代替,而不是,regardless of不管。
由句意可知B项正确。
答案:B23.解析:本题考查非谓语动词。
句意:清华大学,建于1911年,是许多杰出人物的母校。
found建立,创立,与主语Tsinghua University之间为动宾关系,并且由时间状语1911可知,found动作早已完成,故用founded,C项正确。
答案:C24.解析:本题考查定语从句的引导词。
句意:她有为她的学生创造一个允许他们互相自由交流的气氛的能力。
分析结构可知,_______allows them to communciate freely with each other为atmosphere的定语从句,从句缺少主语,用which引导。
答案:A25.解析:本题考查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句意:“我现在就告诉他时间安排的变化吗?”“恐怕你必须告诉他,以防他开会迟到。
”will用作情态动词,表意愿,意为“愿意”,must必须,语气较强,may可以,或许,can能,能够。
由语境可知,此处语气较强,意为“必须现在告诉他”故用must。
答案:B26.解析:本题考查名词词义的辨析。
句意:公众中缺乏不损害生态环境的习惯据认为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福建省2011届高三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与解析:三专题6

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共0分)1.(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1题)英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其他国家也相继宣布禁令。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欧美劳动力市场已经饱和B.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C.世界市场观念逐渐成熟D.黑人奴隶的激烈斗争2.(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7题)与“人是万物的尺度"相比,苏格拉底的“我知道自己的无知”这一观点在哲学上的意义是( )A.人类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对“自我”的发现C.对绝对权威的否认D.对人类自身的关切3.(2011年5月南平市质检20题)《斐多篇》说,“凡是不曾研究过哲学的人以及在逝世时并不是全然纯洁无瑕的人,没有一个是可以与众神同在的;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够".文中的“人”是指A.梭伦 B.伯利克里C.苏格拉底D.柏拉图4.(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20题)你,找的朋友,伟大、强盛而且智慧的城市雅典的一个公民,像你这样只注重金钱名位,而不注意智慧、真理和改进你的心灵,你不觉得羞耻吗?”这句话应出自A.苏格拉底B.普罗塔戈拉C.柏拉图D.亚里斯多德5.(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20题)“我们全都是希腊人。
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6.(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22题)孟德斯鸠说:“自由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他主要强调A.用法律保护人民的自由B。
人民自由不容践踏C.自由和权利受制于法律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7.(2011年3月泉州市质检21题)“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有可能会变得专横”。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这句话强调的是()A.生而平等B.民主政治C.人民主权D.信仰自由8.(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12题)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
福建省2011届高三历史质检试题专题汇编与解析 专题7 必修3

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三专题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0分)1.(2011年5月龙岩市质检21题)“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指的是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B.法拉第的电磁学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2011年1月三明市三校联考18题)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20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材料中的“这一发现”()A.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B.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C.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D.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3.(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2题)从1800年到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1.4亿美元增长到14.7亿美元。
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物质条件不包括()A.轮船 B.电话 C.有线电报 D.汽车4.(2011年5月漳州市质检23题)“每个物体如果没有外界影响使其改变状态,那么该物体仍保持其原来静止的或等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该论断出自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物种起源》C.《天演论》D.《论动体的电动力学》5.(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24题)19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严复接受并传播进化论。
两者给东西方带来的共同影响是()A.直接导致中英两国政治改革 B.改变了部分知识分子的世界观C.否定了上帝的权威 D.开始了民主、科学对民众的启蒙6.(2011年5月福州市质检21题)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福建省2011届高三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必修二专题5

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必修二专题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24题)以下对图15的解读,正确的是()A.德国工业化进程始终缓慢B.列强侵略造成中国工业产值不断下降C.工业革命开始时中国工业产值落后于德国D.社会制度的变迁造成两国经济地位的逆转2.(2011年5月宁德市质检20题)导致下图所示人口比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16—18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图A.商业革命B.圈地运动C.光荣革命D.黑奴贸易3.(2011年5月泉州市质检21题)下图是某一世界近代史研究者作的一幅未标记名称的柱状统计图。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该图每一组柱状中的浅黑、深黑、白色柱状分别代表的是A、英国农业、工业、服务业从业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B、中国农业、制造业、商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C、英国、法国、美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D、中国、英国、法国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比例4.(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3题)19世纪80年代,德国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疾病社会保险法》、《工伤事故保险法》和《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等,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
德国取得这一成就的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统一B.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C.工业革命的推动D.法制的完善5.(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20题)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的“价格革命”。
下列选项突出反映了“价格革命”影响的是()A.伦敦成为国际贸易中心B.美洲烟草出现在欧洲市场C.欧洲移民开始进入美洲D.“圈地运动”在英国兴起学.科.6.(2011年5月福州市质检21题)1879年,一则新闻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
这则新闻可能是A.爱迪生发明白炽灯 B.英荷战争爆发C.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D.纽约股市崩盘引发史上最大金融危机7.(2011年1月三明市期末质检21题)英国于1807年通过了禁止奴隶贸易的法令,其他国家也相继宣布禁令。
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全国卷(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12唐初编定的《隋书·经籍志》,确立了中国古代史四部分类著录图书的原则,汉代的乐府民歌应著录于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答案】D【解析】在我国古代图书分类中,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13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行更有利于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14徐继畬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
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
《瀛环志略》对开阔中国人的视野,了解西方的政治制度,冲破封建思想樊笼起了一定的作用。
15《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岁考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
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即行停罢。
”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A.百日维新 B.戊戌政变C.清末新政 D.预备立宪【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
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发动镇压戊戌变法运动后,新政中除京师大学堂等保留外,其余全部废除。
2011年新课标高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练习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C.D.25.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整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26.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已知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
”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受高利贷者、承租者、庄园主和农场主??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
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所有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29.洪秀全尊奉“皇上帝”,自命,认为其他一切偶像皆为妖魔,太平天国运动初期,太、拆孔庙、查禁孔孟“妖书”,而在后期洪秀全全则要求“学尧”,尊孔孟之仁义道德,太平天国运动有反孔到尊孔主要原因是A.拜上帝教不足以支撑其政权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战局出现逆转C.反孔受到传统士绅的抵制D. 太平天国未能得到西方势力的支持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过就忘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不大,其主要原因在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不同C. 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D.列强窃取中国权利的手段不同31.2000年6月21日,清,6月26日,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司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护外商民人产业为主。
2011年高考(福建卷)试题及答案

25.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
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
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26.一切受人民欢迎、对人民有深刻影响的艺术作品,从本质上说,都必须既反映人民精神世界又引领人民精神生活,都必须在人民的伟大中获得艺术的伟大。
可见,优秀的文化A.彰显时代的精神,创造时代的未来 B.反映时代的潮流,决定时代的走向C.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D.源于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27.“双百”人物(一百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让我们在感动中实现精神的升华。
他们的身上折射出,在当代中国A.民族精神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B.核心价值博大精深,人人践行C.中华美德治国人民,指引方向D.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凝聚力量28.微博类似与博客与论坛的综合,用不超过140个文字在网络上发布信息、即时互动。
微博在汇聚民众智慧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
公民在微博上A.可以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B.可以扩大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C.有发布自己掌握的一切信息的自由D.有表达的自由也需承担表达的责任29.2011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
胡锦涛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材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A.依靠依法执政来保证科学执政B.提高社会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C.创新社会管理,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D.努力提高执政能力.不断完善执政方式30.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三年以来,知识产权受理、审批、登记量大幅攀升,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产生积极作用。
【数学】2011年高考真题福建卷(文)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数学(文史类)本试卷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3页,第II 卷4至6页。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 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样本数据x1,x2.…,xn 的标准差22212--...-n s x x x x x x ⎤=++⎦)()() 其中x 为样本平均数柱体体积公式V=S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锥体公式 V=13Sh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S=4πR 2,V=43πR 3 其中R 为球的半径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集合M={-1,0,1},N={0,1,2},则M ∩N 等于A.{0,1}B.{-1,0,1}C.{0,1,2}D.{-1,0,1,2}解析:{0,1}M N =,答案选A 。
2. i 是虚数单位1+i 3等于A.iB.-iC.1+iD.1-i解析:1+i 3=1-I ,答案应选D 。
3. 若a ∈R ,则“a=1”是“|a|=1”的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解析:当a=1时,|a|=1成立,反过来,若|a|=1时,a =±,即a=1不一定成立,答案应选A 。
4.某校选修乒乓球课程的学生中,高一年级有30名,高二年级有40名。
2011福建省高考试卷含解析(必备资料)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B.据说当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及孩童,为了安全,徽州的古村落老宅子大多为高墙深院、重门窄窗的建筑。
C.工作之余,大家的闲谈话题脱不开子女教育、住房大小、职务升迁,也照样脱不开为饭菜咸淡、暖气冷热、物价高低吐槽发声。
D.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目的是用更严格的监管、更严厉的处罚、更严肃的问责,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5、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福建省2011届高三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分专题汇编与解析:史学常识

2011年福建省各地市质检历史试题汇编:史学常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0分)1.(2011年3月莆田市质检7题)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
……比曾国藩、李鸿章早二、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提倡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
"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A.革命史观B.社会史观C.全球史观D.近代化史观2.(2011年5月宁德市质检13题)现存的青岛琅琊台刻石上刻有记述秦朝皇帝功绩的文字,它是我们了解秦史的A.间接证据B.旁证材料C.原始史料D.转手资料3.(2011年3月福州市质检13题)图7是《明代两京十三布政使司图》,图中阴影部分是湖广布政使司的管辖范围.当时“湖广”指的是今天的()A.湖南、广东B.湖南、湖北C.湖南、江西D.广东、广西4.(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1题)按中国古代常用的干支纪年法,20世纪有两个辛亥年.其中一年发生了辛亥革命,在另一年里()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C.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13题)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这场战争发生于A。
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C。
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6.(2011年1月龙岩市高三质检1题)中国古代地名的由来多种多样,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朝廷将明州改称宁波,下列哪个选项最可能是宁波得名的原因?( )A。
年号 B. 方位C。
避讳D. 特产7.(2011年5月莆田市质检13题)“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如果要查阅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应该查阅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8.(2011届福建名校样本分析13题)中国古代的人们认为,黑、白、红、青、黄五种色彩分别对应北、西、南、东、中五个方位,以下是某古城四座门楼上的“镇门神兽”,位于南门的应是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9.(2011年1月厦门市质检24题)《新史学》指出:“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迹者,是历史之性质也;叙述数千年来各种族所以盛衰兴亡之故者,是历史之精神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3题)1925 年初,土耳其改革者发动对旧式礼拜帽的批判,引起了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欧式帽还是在土耳其流行起来。
在百姓中最流行的是鸭舌帽,因为在做礼拜时可以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前额依旧可以贴在地上。
这种现象反映了A.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 B.现代是假,传统是真C.传统是假,现代是真 D.百姓被迫戴鸭舌帽并改变信仰【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土耳其近代化改革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反映的是传统习惯与现实变革的一种调和,土耳其改革领导人凯末尔要摒弃旧的宗教传统的同时自然要引发争论,但同时推行的仿效欧洲的现代化礼仪在某种程度上又符合了人们的现实需要,因此改革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从材料反映的总体信息分析可知,代表现代的欧式帽虽然遭遇社会上的强烈不满,但最终还是被接受了,但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可见人们在接受现代欧式帽的同时也没有完全摒弃旧的礼仪,可以判定这种现象是现代与传统之间的一种妥协,故选A。
欧式帽最终还是被人们接受了,所以现代也是真,排除B。
做礼拜时还是把帽舌反过来朝后戴,传统也没被完全摒弃,仍然存在,也是真,排除C。
D项与材料的信息不符,排除。
【考点】土耳其近代化改革2.(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4题)图4 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
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①在汉代就已出现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沿革历史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楚庄王九年(公元前605年)前许,孙叔敖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
主持兴建了我国最早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期思雩娄灌区。
因该灌区的两条引水河总长为100余里,公元前598-前591领导修建了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以称安丰塘,其周长120许里,灌田万顷,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着灌溉效益。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根据所学知识,坎儿井起源于西汉时期,固①正确;根据材料“至今还流行于新疆的吐鲁番、哈密地区”得之坎儿井正是利用新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而兴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固③正确;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到坎儿井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固④正确;而材料没有体现该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另外根据所学知识在坎儿井之前还有著名的水利工程如都江堰等。
【考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发展3.(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5题)《汉书•食货志》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
”这表明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 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C.百姓皆重商轻农 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政府虽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是实际上在官吏和世俗眼中商人因为富有而高贵,农民因贫穷和低贱,法律和现实中存在着强烈的反差。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本句材料的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
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
固A所说的朝廷重农对应的是材料中的“尊农夫”,但百姓并不抑商,从材料“俗之所贵”得之;同样B中百姓重农抑商一样与材料意思不符。
C百姓皆重商轻农说法太绝对,材料只是反映比较普遍的现象。
【考点】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4.(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6题)《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治国方略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律的的解释应该是以德礼为本,刑罚为用,礼法兼施,相辅相成。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本题以《唐律疏议》的记载切入,巧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辨别和理解历史事实的能力,以能力立意为主,但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材料意思的理解。
本题的解题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意思,即文“以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而以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就犹如早晚四季交替是相辅相成的。
”从中可以看出二者对政教的重要性。
“德礼为政教之本”,礼义教化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法,德礼是政教的本体,不是刑罚的本体,排除A。
“刑罚为政教之用”,刑罚制裁作为治理国家的辅助手段,而不是德礼的体现,排除B。
“相须而成者”,说明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排除C。
【考点】唐朝治国方略5.(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7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 D.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国粹京剧发展沿革历程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昆曲是戏曲之祖;京剧北京化应该是在乾隆年间,嘉庆、道光年间又和进京的汉调艺人合作,使西皮、二簧两种声腔合流,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北京市民承认,成为人民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很快风靡全国。
京剧成为我国戏曲中最具有全国性、典型性的剧种之一,它的剧目最丰富、表演最精细、流行最广泛、观众最普遍,影响也最大,被公认为“国剧”。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A。
京剧取各种戏剧之长而成,不是“戏剧之祖”,排除B项。
京剧的形成是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后,并非是元末初创,也非在康乾京化,故排除C、D两项。
乾嘉落户是指在乾隆、嘉庆年间落户于北京,同光扬名是指在同治、光绪年间迎来第一个繁盛期,民族瑰宝是指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考点】中国国粹京剧发展6.(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8题)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林则徐上书道光帝主张禁烟原因的理解。
本题以福建历史名人的奏稿文字入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思想。
本题命制较好体现地方史特色,这也是福建自主命题三年来的亮点之一。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鸦片流毒中国危害国民的身心故C项错误;A项和B项是并列选项,指的是鸦片造成兵弱且损害身体;而更严重的是银荒:白银外流,国家财政困难,威胁大清帝国政权,为列强增加财源,早晚侵略中华。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从关键句“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
A、B两项只从材料侧面反映了问题,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题干强调的“最大危害”,排除;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相违背,排除。
【考点】鸦片战争导火线7.(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19题)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
这些就构成了A.旧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C.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 D.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49年3月,在战略决战之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针对中国国内的经济成分做出的规划应该是排除了外国资本主义故应排除A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当时应该是单一的公有制故应该排除C项;而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应该是组成之一不应该是指整体也应排除D项。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从材料时间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可以判断出这时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基本胜利,革命后建立的新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都是主要成分,只能称新民主主义经济。
故选B。
A项旧民主主义时期是1840年----1919年,与题目的时间不吻合。
C项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以公有制为主,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D项半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只是指合作经济,可以排除。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8.(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0题)据图5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图5 1980—198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走势图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的理解。
本题以中国改革开放贸易趋势图表数据入题,主要考查对外开放的过程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和学生对历史时间概念的把握能力。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1984年起中国进出口总额呈大幅度增长其原因跟我国在这一年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有关。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1984年,进出口总量有了明显的增长,所以可以判断这个年代是1984年。
B 项是1984年的内容,符合题意,故选B。
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1980年,排除A。
开发上海浦东地区是1992年,排除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2001年,排除D。
【考点】中国改革开放9.(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21题)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理解和文艺复兴的影响。
拜伦的《唐璜》放映的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叶,人们对资产阶级革命后现实社会的不满,与题意不符,排除④,故选A。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的影响,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