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内附答题卡、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梁建清)
一、单项技能考查。
(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树杈(chā)脸颊(jiá)羚羊(líng)意见分歧(qí)
B.不禁(jìn)撒谎(sā)沉寂(jī)絮絮叨叨(dāo)
C.憔悴(cuì)匿笑(nì)祷告(dǎo)侍弄花草(shì)
D.蹲下(zūn) 霎时(chà)攥着(zuàn)尊君在否(fǒu)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祷告并蒂各得其所翻来复去 B.脸颊决别爆怒无常絮絮叨叨
C.捶打荫蔽形影不离水波粼粼 D分岐委曲满不在乎喜出忘外
3。
下列加点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让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而又和谐相处。
B.哪怕是儿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和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
C.他沿着十里路来到秋浦河段,走上山丘眺望前方,只见水波粼粼
....,岸上麦穗泛起层层麦浪。
D.母亲节那天,她在网上发了微博,絮絮叨叨
....地祝愿母亲及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通过教育,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B.现在,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友谊已基本解决了.
C.他不但学习很刻苦,然而成绩却上不去。
D.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观看幼儿园小朋友的精彩表演。
5。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选自《东方少年》,本文原题为“反悔”。
B。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遗言,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
《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诗,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D。
《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
6。
下列关于词义和语境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一个词的词义,有本义、引伸义、比喻义、临时义等多种.
B.有的词只有一个意义,称为单义词。
C。
语境对于词语的意义起限制作用。
D。
多义词有诸多意义,在具体语境中能呈现出多种意义。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14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②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7。
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著的《》一文.(2分)
8.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4分)
⑴与友期行()⑵期日中()⑶太丘舍去()
⑷去后乃至()⑸尊君在不( )⑹相委而去()
⑺下车引之( )⑻元方入门不顾( )
9。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1分)
②(2分)
10。
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
一天资的语言是“”,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
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3分)
11。
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
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
(二)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12分)
12。
《龟虽寿》中抒写作者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 , 。
13。
《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景色的名句是:,。
14。
《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环境清幽,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诗句是:, . 15. 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
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
16。
《夜雨寄北》中用假设未来相逢来表现离情之深的语句是: , .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2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2分)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17-20题.
礼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
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
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酣声,借着不
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又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
天边还没有露出鱼肚白,朦朦胧胧的月色里,小星星还在不停地眨着眼,借着月光,女儿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走去.
那是一所新校舍。
是一幢很高很高的大楼。
尽管路途遥远,但那是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
殿堂。
没入学那会儿,女儿常常做梦.梦见高耸的大楼和大楼里辉煌的一切。
接到录取通知书
的那天,女儿高兴地依偎在母亲的怀里,母亲欣喜地流了泪.可是,入学要交纳1万元,建
校费,1万元呀,到哪去弄呢?
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
整1万元人民币。
母亲病倒了。
夜里不断剧烈地咳嗽。
失去光泽的面孔,常常现出疲惫不堪的样子。
在女
儿的眼里,母亲好久没有睡上一个完整的觉了。
母亲不很老,却有了白发。
女儿流泪了,她
在心里暗暗发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报母亲的爱!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
激动的样子。
要知道,这件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辛勤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
为了买下
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踌躇过多次。
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
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愤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
”?“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
”“不,我不退。
”“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
”母亲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
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
17.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6分)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愤怒。
”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填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20.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名著阅读(10分)
阅读下列名著片段,根据要求回答21—24题。
狐狸和山羊
一天,狐狸不小心掉进了井里.井不是很深,可是井壁平滑,而且长满青苔,狐狸爬了几次,也没有爬上来。
这时,有只山羊经过,看见狐狸在井里,便好奇地问:“狐狸,你到井里去做什么?"狐狸一见山羊,知道逃出去的机会来了,就故弄玄虚地说:“你是不是一个人?我可不想让大家都知道,这井里的水真是好极了,我简直喝不够,快下来尝尝吧,你会觉得这水比你以前喝过的任何东西的味道都好。
”
山羊一听,便不假思索地跳进井里,低头大喝起来。
过了一会儿,喝饱了,这才抬起头来,看看井的四周,想着怎样出去。
“没问题,亲爱的伙伴,你用后腿站着,让我爬到你的背上,只要我在你的角上站稳我就能爬上去,然后我再拉你出去。
"狐狸说。
山羊按照狐狸说的,用后腿站着,狐狸踩着山羊的角,很快爬了上去。
上去之后,狐狸在离开前转身对井里的山羊说:
“我亲爱的朋友,如果你脑袋里的见识跟你的胡须一样多就好了,那样你就会在确实有从井里出来的把握时,才会往井里跳.”
21。
以上文字选自本期推荐的文学名著《》.请你再写出这本名著两个其他故事的题目《》《》(3分)
22.山羊为什么会上当?(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想一想,山羊听了狐狸的话会怎祥想,请你写下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能力考查(40分)
假如走在路上什么都可以捡到,而每个人只能捡一种。
或许有人想捡一包金子,有人想捡一部包括所有知识的书,有人想捡到某种权力,有人想捡到某种真情……如果你遇到这种机会,你会捡什么呢?请以“我想捡”为题(写作前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文章不少于600字. (2)请针对作文题画出“思维导图”;(3)此次作文采用“5+35”的结构赋分,思维导图5分,正文35分。
(4)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2014—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答题卡
(共100分)
一、单项技能考查。
(每题2分,共12分)
1、2、3、4、5、6、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6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考查(14分)
7。
本文选自南朝宋彭城人编著的《》一文。
(2分)
8.解释加横线的字词。
(4分)
⑴与友期行( ) ⑵期日中( )⑶太丘舍去( )
⑷去后乃至()⑸尊君在不()⑹相委而去()
⑺下车引之( )⑻元方入门不顾()
9.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① (1分)
②
(2分)
10.陈太丘的朋友是个的人,陈元方维护了父亲的尊严,
显示了聪明才智,体现这一天资的语言是“ ",也表现出对客人无信无礼的不满,体现不满的行动是“”。
(3分)
11.有人认为客人既已认错,陈元方就应当原谅他,而陈元方居然“入门不
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也应算作“无礼”?说说你的看法.(2分)
答:
(二)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12分)
12。
《龟虽寿》中抒写作者雄心壮志的名句是:,。
, . 13。
《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景色的名句是:,。
14.《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形容环境清幽,消除人心中俗念的诗句是:, .
15。
我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以月寄情。
如唐代诗人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
“, .”
16。
《夜雨寄北》中用假设未来相逢来表现离情之深的语句是:
,。
三、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22分)
(一)文学作品阅读(12分)
17.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18.按要求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6分)
(1)“入学的日子一天天地逼近,女儿也在这忐忑不安的焦灼中等待。
"“焦灼”表现了女儿怎样的心情?
(2)“终于有一天,母亲颤抖着双手把一叠大小不一的纸币小山似地堆在了女儿的面前,数数,整整1万元人民币.”“小山似的”这个词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说说你的理解。
(3)“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与愤怒。
"说说母亲为什么“失望"。
19.填空.(2分)
文中两次写到女儿流泪,第一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第二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流泪。
20.文章结尾写饱含着女儿爱与深情的“雕像”破碎了,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结局?谈谈你的理解。
(2分)
(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21.以上文字选自本期推荐的文学名著《》。
请你再写出这本名著两个其他故事的题目《》《》(3分)22.山羊为什么会上当?(2分)
23.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24.想一想,山羊听了狐狸的话会怎祥想,请你写下来。
(2分)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技能考查。
(每题2分,共12分)
C C
D D A D
二、古诗文能力考查(29分)
7。
刘义庆、世说新语(每空1分)
8。
(1)约定(2)约定的时间(3)离开(4)才
(5)通“否”(6)丢下 (7)拉(8)回头看
9、①、父亲等您好长时间不见您来,已经走了.(1分)②、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的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分)
10、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知错能改(1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分)元方入门不顾。
(1分)
11、肯定: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众骂子的人,语言粗鲁的人,其品行恶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于千里之外,一个七岁的孩子,不可能想得太多,只是表示他强烈的义愤,符合儿童的心理。
不能用后世的眼光去看待当时的问题,对七岁的小孩不应求全责备。
否定:天下人谁无过,知错能改,不失为有识之士,就应该给人改错的机会,不应用同样不礼貌的方法待人.(属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二)古诗文默写能力考查(每空1分,共12分)
1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14.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15。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6。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一)17. 本文记叙了女儿送给母亲一座“雕像"的故事。
(2分)18.(1)表现女儿既盼望上学,又担心家里生活困难,凑不够学费的那种复杂、矛盾的心情。
(2分)(2)a。
1万元来之不易,b。
凝聚着母亲的心血。
(2分)(3)a.嫌女儿浪费钱,b。
认为女儿所送礼物不健康。
19.①母亲对女儿不理解(1分)②女儿伤心失望。
(1分)20。
围绕着母亲不理解女儿的用
心,嫌女儿浪费和认为礼物不健康等回答即可。
(本题为开放性题目,酌情给分,2分)(二)文学名著阅读(10分)
21. 伊索寓言(1分)其他的两空回答的是《伊索寓言》里的故事即可,每空1分。
22。
它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自己并没有考虑事情的结果就去做,缺乏思考。
(言之有理即可,2分)
23.(1)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2)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3)要学会明辨是非,不要对坏人施以仁慈。
(答对一点得1分,共3分)
24。
(本题属开放性题目,针对文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满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