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中的社会化渗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教学中的社会化渗透
------淮安市码头镇中心小学徐体朴科学教学中不仅强调科技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更要突教学的社会化。

在科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了解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最新科学研究成果,树立学生对社会实际问题的关心和科研意识。

面对目前这些社会现象,在科学教学中应渗透社会化教育。

一、渗透决策教育
这是一项综合性科技教育,集诸方面知识于一体,在活动中充分发挥个人所学,通过演示各方面技能,既能反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面,又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主题活动的能力。

教学中,我们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对周围环境进行考察,观察生物种类的多少。

例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一课,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搜集资料,如全世界每年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有多少,多少人因此而患病,我国有多少河流受到污染等。

搜集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一串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

又如在学习《动物与环境》后,对蚊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最活跃进行研究,从而找出了消灭蚊子的可行性方法。

学生通过研究活动能自觉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探究新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获取更多的实用知识为他们将来的发展进一步创造条件。

在这些活动中注入了决策教育的指导形式,学生从中收到的效果令人欣慰。

二、渗透素质教育
在指导学生开展科技活动中,进行科学知识启蒙和普及教育,增强科技意识,是提高素质水平的过程我们历来重视在科技普及活动中传授科学方法,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打基础。

如在学习《电磁铁》这一课时,就可以给他们一些导线、几节电池,让他们设计如何才能使导线吸起铁钉?如何能吸起更多的铁钉?首先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方案,再让他们去实验去验证,这看似简单的过程,却是科学研究的必经之路。

又如教学《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一课时,学生通过对《水的蒸发与沸腾》、《水蒸气的凝结》认识了水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三种形态以及每两种形态之间的变化,这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分析、综合,推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渗透道德教育
在科技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已成惯例,“求实、创新、协作、献身”贯穿于科技教育的全过程。

例如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他们对什么都感到陌生,感到新奇,在教学科学课《风向与风速》时,我们把教学过程分成两个阶段进行:首先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有意识地让学生观察田野的美景,那绿油油的庄稼,争奇斗艳的花草,蓝天白云组成的幅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动向,了解风的方向,深深地感动了学生,然后回到课堂抓住大自然对学生的感染而带来的兴奋心情,启发学生把零碎的感受加以概括,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自己见到的大自然的美景,这样,大自然中各种物体的美,
就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同时掌握了风向与风速,引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又如教学《青蛙》一课时,保护青蛙是本课的思想内容,在教材中有“青蛙吃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并配有青蛙吃害虫的插图,不难看出,“青蛙吃什么”成了德育与智育的结合点,抓住这个结合点,通过青蛙吃昆虫的数量和种类,渗透德育,学生自然会想到不能再捕捉青蛙了。

四、渗透未来教育
当今世界正兴起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新技术革命浪潮,国际间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

建议学生看《人与自然》、《科学影视长廊》、《科技广角》等,在适当时候进行交流,在课堂中也经常结合课本内容讲有关科学家的故事和生物科技发展的新成就。

通过这一活动,在学生幼小的脑海中展现出未来的美景,学生开阔了视野,对自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培养未来科技人才打下了基础。

社会化教育体现了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由于我在科学教学中实施社会化教育起步不久,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