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微专题4 光现象实验探究(一)课件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多彩的光 微专题4 光现象实验探究(一)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规律与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决本 专题实验探究问题的关键.
类型一 探究光的反射 1. 小亮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图中反射角是____4_0_____度.
(2)将纸板 B 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 B 板上_不__能_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5. (2017·河南)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板透 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像__的__位__置___.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 板_垂__直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再拿一支没点 燃的相同的蜡烛 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烛 A 的 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大__小___关系;若 用光屏替代蜡烛 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 A 的像,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__虚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4)实验中将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时,像的位置到玻璃板 的距离___变__大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蜡烛 A 所成的像是虚像,这可以用光的____反__射____ (填“反射”或“折射”)规律解释.
(6)通过本次实验,结合数学知识得出: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是像与物体关于___镜__面_____对称.
4. (2017·威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 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 A 竖直放 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B 在玻 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
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玻__璃__板__没__有__竖__直__放__置__.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 择在__较__暗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 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__确__定__像__的__位__置_.
2019/10/18
16
谢谢欣赏!
2019/10/18
17
心思在如何在课件中贯彻案例的设计意图上、如何增强课件的实效性上,既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理论上的深化,通过几个相关案例的制作,课件的概 念就会入心入脑了。 折叠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 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1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 展的必然趋势。
(3) 让 入 射 光 线 EO 靠 近 法 线 ON , 则 反 射 角 会 ____变__小____ (填“变大”或“变小”).
2. 小皓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 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甲所示,让光 线仍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____在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上 ____不__能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小皓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 入射角 i 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 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 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把 ____反__射__光__线__与__镜__面__的__夹__角__当__成__了__反__射__角________.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入射角 20° 30° 50°
反射角 70° 60° 40°
类型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 3. (2017·广西模拟)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 实验装置.
(1)此实验中 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__大__小______关系.
(2)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保持_垂__直_______.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 A 放置于玻璃板前,移动玻 璃板后的蜡烛 B,使之与蜡烛 A 的像_完__全__重__合___,并记下 蜡烛 A 与蜡烛 B 对应的位置.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
理解并掌握光的反射规律与平面镜成像特点是解决本 专题实验探究问题的关键.
类型一 探究光的反射 1. 小亮用如图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图中反射角是____4_0_____度.
(2)将纸板 B 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 B 板上_不__能___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
5. (2017·河南)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利用了玻璃板透 明的特点,便于确定_像__的__位__置___.玻璃板放置时要求与纸 板_垂__直_______.
(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再拿一支没点 燃的相同的蜡烛 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蜡烛 A 的 像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大__小___关系;若 用光屏替代蜡烛 B,在光屏上观察不到蜡烛 A 的像,说明 平面镜成的是__虚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4)实验中将蜡烛 A 远离玻璃板时,像的位置到玻璃板 的距离___变__大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蜡烛 A 所成的像是虚像,这可以用光的____反__射____ (填“反射”或“折射”)规律解释.
(6)通过本次实验,结合数学知识得出:平面镜成像的 特点是像与物体关于___镜__面_____对称.
4. (2017·威海)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 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小明将点燃的蜡烛 A 竖直放 在薄玻璃板的一侧,此时用另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 B 在玻 璃板另一侧的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
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玻__璃__板__没__有__竖__直__放__置__.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最好选 择在__较__暗______(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用 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便于__确__定__像__的__位__置_.
2019/10/18
16
谢谢欣赏!
2019/10/18
17
心思在如何在课件中贯彻案例的设计意图上、如何增强课件的实效性上,既是技术上的进步,也是理论上的深化,通过几个相关案例的制作,课件的概 念就会入心入脑了。 折叠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 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10年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 展的必然趋势。
(3) 让 入 射 光 线 EO 靠 近 法 线 ON , 则 反 射 角 会 ____变__小____ (填“变大”或“变小”).
2. 小皓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 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
(1)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甲所示,让光 线仍贴着纸板沿 AO 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____在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在纸板上 ____不__能____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小皓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时,三次改变 入射角 i 的大小(如图乙),实验所测数据如下表,他根据表 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根据 表中的数据分析小明实验中出现错误的原因是把 ____反__射__光__线__与__镜__面__的__夹__角__当__成__了__反__射__角________.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入射角 20° 30° 50°
反射角 70° 60° 40°
类型二 探究平面镜成像 3. (2017·广西模拟)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 实验装置.
(1)此实验中 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的__大__小______关系.
(2)实验时,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保持_垂__直_______. (3)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 A 放置于玻璃板前,移动玻 璃板后的蜡烛 B,使之与蜡烛 A 的像_完__全__重__合___,并记下 蜡烛 A 与蜡烛 B 对应的位置.
编后语
折叠课件作用 ①向学习者提示的各种教学信息; ②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 ③为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制造学习动机,用于强化学习刺激的学习评价信息; ④用于更新学习数据、实现学习过程控制的教学策略和学习过程的控制方法。 对于课件理论、技术上都刚起步的老师来说,POWERPOINT是个最佳的选择。因为操作上非常简单,大部分人半天就可以基本掌握。所以,就可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