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1. (2分) (2019八上·保山月考)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娴(xiǎn)熟要塞(sāi)颁(bān)发一丝不苟(ɡǒu)
B . 浩瀚(hàn)翘(qiào)首仲(zhònɡ)裁殚(dān)精竭虑
C . 镌(juān)刻溃(kuì)退杀戮(lù)振聋发聩(kuì)
D . 咆(páo)哮泄(xiè)气篡(zhuàn)改惨遭人寰(huán)
2. (2分)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墙角砖缝中的小瓜苗,昂然挺立,那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擎天撼地:形容力气巨大。
擎:举起。
撼:摇动。
)
B .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恪尽职守: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
C . “弯道超车”是实现富民强省的新战略,是我省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
(弯道超车:机动车在弯道超速行驶。
)
D . 时下,网络最流行的语言是“史上最牛的人”,“牛人”,多用于贴吧、论坛。
(牛人:喻指那些非常厉害、让人赞叹或惊讶的人。
)
3. (2分)(2016·杭州模拟)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苏东坡有一份豁达的心境来享受一切,他总是微笑接受。
B . 不折不扣的“直言极谏”之臣,到底是寥寥可数的。
直言刺耳,进而刺心,简直等于相骂,自然会叫人生气,甚至于翻脸。
C . 阅读篇幅长的文章,有时也可采用不求甚解的方法,可节省阅读时间,快速把握内容要点。
D . 这棵百年的大榕树,生得根深蒂固,枝叶茂盛,无论什么季节,它都是那么郁郁葱葱,那么遮天蔽日,那么青翠欲滴。
4. (2分) (2017七上·腾冲期末)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 . 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C . 通过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D .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应该好好订正这道题。
5. (2分) (2018八下·启东开学考) 关于李逵的死因,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宋江坟前自尽
B . 被高俅等奸臣毒死
C . 被宋江毒死
D . 生病病死
6.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
________。
________。
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①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
②这叫逆温层
③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
④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⑤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⑥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
A . ③⑥⑤④①②
B . ④①②③⑥⑤
C . ③④①②⑥⑤
D . ④③①②⑤⑥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7. (4分) (2018八上·台州月考)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kuì________退。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②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红十字会;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仲cái________的各国议会联盟。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③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xián________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一着惊海天》)
④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________(A.qiáo B.qiào)首而望、屏敛声的一刹那。
(《“飞天”凌空》)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8. (8分) (2017七下·东台月考) 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读书百遍,________。
②________,无则加勉。
③知而好问,________。
④曲径通幽处,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这四年里,我________,________,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
(阿累《一面》)
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________,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________,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四、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
9. (5分)仿句练习。
仿照画线句子,按照不靠窗的病人当时的思维逻辑,在下面再补写一句话。
一天下午,当听到一名板球队员正慢悠悠地把球击得四处皆是时,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能有幸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自己不应该得到这种机会
呢?
10. (1分)根据下面的情境,完成对话。
【情境】你所在的学生社会实践社团配合交警在十字路口值勤时,发现一位老奶奶正准备闯红灯,你上前阻拦,提醒她等绿灯亮了再走。
老奶奶不耐烦地说:“我这么大岁数了,管它红灯不红灯哩!”你说:“________”。
老奶奶:谢谢你的提醒,今后我一定遵守交通规则。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 (7分) (2017八上·铜仁期中) 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以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 . 颔联写自己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人胡天的上空,蕴含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 . 尾联写作者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
D . 这首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塞诗之名作。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
12. (16分)文言文阅读,回答1-5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澈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句隹)。
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也。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节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与“夜登华子岗”中的“夜”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上使外将兵
B . 其一犬坐于前
C . 腰白玉之环
D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然是中有深趣也。
B . ①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②与月上下。
C . ①复与疏钟相间。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 . ①倘能从我游乎?②请从吏夜归。
(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夕阳欲颓,沉鳞竞跃。
________
②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________
(4)甲文中的“猿鸟乱鸣”和乙文中的“吠声如豹”都是写声音描写,其作用有何不同?
(5)甲、乙两文都是写给朋友的书信,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
13. (20分)(2017·龙东)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智能快递
①中国邮政日前宣布开放全国5000个自提网点,任何一家快递公司发货,均可享受此服务。
自提网点包括现有邮政自有网点和“无人值守”的智能快递柜。
看似简单的自提系统开放,背后却是智能快递的大市场。
企业、专家、主管部门等负责人均认为,智能快递已成为当前政府驱动快递满足消费和商业需求的重要手段。
②快递员将快递包裹送到置于小区的智能快递柜中,给收件人发送取件短信。
收件人经过手机查询——输入密码——开门取件三个步骤,便可将一个快递包裹从智能快递柜中取出,抱回家去。
这种方式越来越受到居民和快递员欢迎。
中国快递协会常务副会长李惠德说,目前出现的一些智能快递柜,代表着未来中国快递业的发展方向——
智能快递,即通过引入信息化、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融合预测等方式,以更加便捷的智能设施(如智能快递柜)和手段满足高密度、高成本、高人力的现代快递工作,通过建设社区的“智能快递站”为消费者服务。
③智能快递站模式可以24小时为居民提供服务,减少交通拥堵,未来还可以变成独立的智能账户,市民在家中就可以完成各种邮政业务及其他社区服务的操作。
专家认为,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多个优势。
首先是标准化产品,可以连接各个快递公司;其次是做到24小时服务;第三是加入摄像头减少纠纷;第四是价格低廉。
④智能快递可消化我国高速增长的巨量快递。
未来我国快递业务量猛增,而人工投递成本不断增加,继续满足居民和电子商务快递需求,快递柜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⑤智能快递柜还具有很强的扩展性,成为高价值的社区入口。
业内人士认为,以京东为例,可以增加冷藏冷冻功能,只需要1000元成本就可以加一个附柜。
此外,可以利用这一空间进行销售,以小区的大数据积累为基础,电商可以掌握小区购买米、油等生活用品情况并提前配送储藏,提升了物流和快递柜的效率和价值。
⑥有预测显示,智能快递将伴随快递需求和服务的提升而高速发展,根据全国快递柜潜在需求和可建设总数,在未来5年左右可产生百亿级的市场。
(选自《半月谈》2015年第8期,有删改)
(1)相比传统模式,快递柜有哪些优势?
(2)文中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中第⑥段中划线词语“左右”能否删除?为什么?
(4)科学另有有很多神秘之处,智能技术产生无限可能,请你发挥想象,运用科学技术还能研制出哪些智能产品?写出来并指出其原理或功能。
14. (9分)阅读《细菌发电前景广阔》一文,完成后面问题。
读书不妨多一些“慢阅读”
耿银平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让读书活动成为更多人的精神爱好,品味到读书的快乐和雅趣,不妨多一些“慢阅读”的意识。
②所谓“慢阅读”,是指虽然当下进入了“加急时代”、“超音速发展时代”,读书,却仍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因为只有在“慢”中,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才能和书香琴韵达成自然衔接,读书应该完成的精神活动,“体验”、“思考”、“质疑”、“沉淀”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在。
最重要的是,只有“慢”,兼收并蓄才能得到充分实现,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人因为爱书,所以智慧不断提高,书因为有了人的青睐赏爱,而陡增诸多妙趣。
③其实,从思维发展规律方面认识慢阅读,也是很有科学性的。
思维是活生生的精神活动,是一种灵感的产物,所以,就需要给予它足够的时间积蓄、思考余地和宽松环境。
④遗憾的是,电子阅读提高了阅读效率,也陷入了不少误区。
其一,读书速成化,不论看什么书籍,都喜欢速战速决,蜻蜓点水,错过了“品味”的好时机。
其二,就是俗浅化,满足于走马观花,比如很多人热衷于读图和漫
画,宁愿让幽默化的图画牵着“思维鼻子”,也不愿主动探究、提出质疑和深度思考。
其三,就是功利化。
对有用的图书非常着迷,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名著和闲书置之不理,正如读书推广大使白岩松所言,“走到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啊。
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
⑤上述读书看似有成就,轰轰烈烈,其实不然。
因为思考不够深入,印象不够深刻,往往会成为“速朽”,陷入“快速、快感、快扔”的读书模式中。
⑥这种阅读倾向更容易让人们的精神气质变得非常浮躁和极端功利化,而将最应该坚守的情趣、品格和高尚人格忘掉一边;干什么事情都喜欢急于求成,不愿意等待和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
很多中学生“无心读名著”,不正是这种浮躁心态的表现吗?
⑦因此,更多人读书的时候,应该慢阅读。
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多培养恬淡闲适、从容独立、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读书性格,从高品质文字中寻觅乐趣和意义,真正闻得到书香,为自己带来更多的精神愉悦、发展进步!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4月24日,略有改动)
(1)结合全文,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①段由“世界读书日”引出论题“慢阅读”。
B . 文中④到⑥段从电子阅读的误区和危害两个方面对电子阅读进行了分析。
C . 文中④段作者从正面展开论证,与上文形成对比,突出了“慢阅读”的好处,论证了中心论点。
D . 第⑦段总结全文,再次提倡慢阅读,并列举了慢阅读的诸多好处。
(2)下列不符合原文文意的一项是()
A . “慢阅读”中的“慢”在文中的意思是读书需要优哉游哉的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
B . “慢阅读”能够达成与生俱来的机智情趣和书香琴韵的自然衔接,从容不迫、饱满自在地完成“体验”、“思考”、“质疑”、“沉淀”等精神活动。
C . “慢阅读”让兼收并蓄得到充分实现。
让厚重书香成为人格发展的重要构成。
D . “慢阅读”需要读一些有用的书,如考试类的、健康类、工具书等。
(3)结合第⑦节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谈一谈中学生应该怎样开展名著阅读。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8七下·沛县月考) 岁月匆匆,十二三岁的我们告别小学来到初中,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门槛上。
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从;多了一分宽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动,少了一分幻想;还多了一分责任、理想与憧憬……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的,我们的道路正在向未来延伸。
请以“十二(三)岁,我多了一分_______”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使题目完整。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
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
考点:
解析: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答案:7-1、
考点:
解析: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
答案:8-1、
考点:
解析:
四、语言表达 (共2题;共6分)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答案:11-1、
答案:11-2、
考点:
解析: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答案:12-1、
答案:12-2、
答案:12-3、
答案:12-4、
答案:12-5、
考点:
解析: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答案:13-4、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答案:14-2、
答案:14-3、
考点:
解析: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5-1、
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