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研究
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

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是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分析了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助学货款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标签: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国家助学贷款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基本情况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普通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措施。
1997年,我国高校收费实行改革,实行由学生承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为应对全国高校收费后高校贫困生增加和贫困度加大的严峻形势,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正式出台。
1999~2003年底,全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941万中,有79万人与银行签订了合同,贷款覆盖率为8.4%。
按国家助学管理中心的统计数据,在校生中约200万人为贫困生,获得贷款的学生占在校贫困生的的比例为41.2%。
2003年下半年,国家助学贷款开始进入首批还贷高峰,但也由此步入了违约高峰。
针对国家助学贷款旧机制在实施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
2004年6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对原有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行了调整。
自新的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实施以来,这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受到广大经济困难学生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
2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及问题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高职院校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它对保证教育的平等、公正和社会的稳定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防止因教育机会不均进而造成弱势群体社会处境进一步恶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是,高职院校大多成立时间不长,贫困生资助体系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极大地影响了帮困育人工作的实际成效。
助学模式比较单一,助学金供求矛盾突出。
目前高职院校助学体系、模式比较单一,资助主体主要限于政府和高校,这种单一模式很难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和高职院校实际。
论高职院校“困难”学生“四助联动”帮扶体系的构建

《中 共 中 央 国 务 院 关 于 进 一 步 加 强 和 改 进 大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 意 见 》 中 发 1 号 文 ) 出 , 加 ( 6 指 要 强 对 经 济 困 难 大 学 生 的 资 助 工 作 , 助 经 济 困难 大 学 帮 生 完 成 学 业 。 重 视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 据 大 学 生 的 身 要 根
心 发 展 特 点 和 教 育 规 律 , 重 培 养 大 学 生 良好 的 心 理 注
品 质 和 自尊 、 爱 、 律 、 强 的优 良 品 格 , 强 大 学 自 自 自 增
生 克 服 困难 、 受 考 验 、 受 挫 折 的 能 力 。 建 立 健 全 经 承 要
或 学 习成绩 较 差
( 时 落 后 ) 的 学 生 占 在 校 学 生 的 暂
家 庭 经 济 困 难 学 生 容 易 导 致 心 理 疾 患 , 心 理 问 题 则造 成 学 习困难 , 习困难 致使 就业 能 力欠 缺 , 学 出 现 就 业 难 。 对 “ 难 ” 生 的 帮 助 和 教 育 的 成 效 如 何 困 学 直 接 影 响 学 校 能 否 稳 定 地 发 展 . 园 能 否 和 谐 。高 职 校 院 校 要 根 据 学 校 实 际 成 立 学 生 资 助 管 理 中 心 对 经 济 困 难 的 学 生 进 行 资 助 , 成 立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中 心 对 心 理 存 在 问 题 的 学 生 进 行 辅 助 , 成 立 学 生 事 务 管 理 中 心 对 暂 时 落 后 的 学 生 进 行 帮 助 .成 立 学 生 就 业 与 创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和 咨 询 的 专 门机 构 , 备 足 够 数 量 的专 配 兼 职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教 师 , 极 开 展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积 育 和 心 理 咨 询 辅 导 , 导 大 学 生 健 康 成 长 。要 帮 助 大 引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分析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与普通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来自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因此他们更需要各种形式的资助和支持。
目前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尚不够完善,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一、目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问题1. 缺乏资助渠道目前,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获得资助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学校虽然设有一些奖学金和补助金用于资助这部分学生,但资金规模和覆盖面相对较小,无法满足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
一些学生由于不了解资助政策或者手续繁琐等原因,也未能及时获得应有的资助。
2. 资助标准不够明确目前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并不够明确,学校和政府部门在资助标准的制定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不透明性,导致学生对资助政策的认知和理解存在偏差,也不利于资助政策的执行和落实。
3. 资助形式单一目前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通过奖学金和补助金形式来获得资助,缺乏多样化的资助方式。
一些学生可能更需要的是临时性的资助或者特殊项目的支持,但目前资助形式相对单一,无法满足他们的多样化需求。
1. 完善资助政策学校和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制定和完善力度,确保资助政策的明确性和稳定性。
具体来说,可以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专项基金,确保这部分学生能够得到持续而稳定的资助支持。
除了学校和政府的资助外,还可以鼓励社会各界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
可以设立特殊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资助捐赠。
还可以引入校外兼职工作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一定的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困难。
除了奖学金和补助金,还可以探索其他形式的资助,如实行“以工代学”制度,允许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校内工作来换取部分学费或生活费补助;建立紧急资助机制,为突发事件或紧急困难情况下的学生提供特殊资助等。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初探.doc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初探[摘要]随着高职院在校生规模的不断壮大,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文章从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整体视角思考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构建,从贫困生的科学评定、渗透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引导贫困生心理自助等多项措施入手,详细阐述帮扶体系的前提、基础、重点、关键和保障,并提出了贫困生帮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敏感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作者简介]潘玉琴(1965- ),女,江苏常州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组织部部长、人事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江苏常州 213164)[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2SJB190001)[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6-0099-02目前,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在校人数也不断增加,由此贫困生人数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为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政府和高校已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奖、助、补、贷帮扶措施。
据调查,在校贫困学生除了经济上的拮据,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
如何在经济上帮助贫困学生的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上也能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成为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从学校针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采取的措施着手,探索建构高职贫困生心理援助体系,有效地引导他们客观、积极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成为素质过硬、受社会欢迎的现代化建设的蓝领人才。
一、高职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构建高职贫困生的心理援助应着眼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以及正确面对自卑感上,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完善的人格为心理帮扶体系的设计准则。
1.科学准确评定贫困学生是构建贫困生心理帮扶体系的前提。
目前,在校申请贫困生的学生人数逐年攀升,笔者所在学校有的专业申请贫困学生的比例近40%,面对如此之多的贫困学生申请者,如何科学合理地评定并确定等级是贫困生帮扶工作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正文部分开始前,我将先向读者介绍本研究的背景。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对各行业的需求。
由于经济发展不均衡,贫困地区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方面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资助体系的不完善也制约了他们的学业发展。
建立一个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对于解决这一问题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现状依然不尽如人意,部分贫困生难以得到应有的帮助,这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研究如何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以提高贫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的构建,希望通过分析现状、提出模式、探讨路径、评估效果,并提出问题与对策,为高职院校贫困生提供更好的帮助。
这一研究意义重大,可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字数:299】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以提高对贫困生的资助效果和质量。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目前的资助现状,了解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 探讨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的构建模式,提出适合高职院校的资助方案。
3. 研究多元化资助体系的实施路径,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资助政策和措施。
4. 评估多元化资助体系的效果,分析其对贫困生的影响和作用。
5. 分析多元化资助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完善资助体系。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现,旨在为高职院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和提升社会公平。
1.3 研究意义贫困生是高职院校中的一群特殊群体,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构建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可以更好地帮助贫困生解决实际困难,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率。
建立多元化资助体系也有助于提高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社会地位和就业竞争力,促进社会公平。
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体系构建的技术探析

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体系构建的技术探析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是学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模式,但是此项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贫困生帮扶体系是保证贫困生健康、顺利发展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高职院校贫困生是高校贫困生的一部分,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国家政策体系大框架下,探索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体系有重要的发展意义,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有战略意义。
1、高职院校贫困生帮扶体系存在的问题1.1 贫困生资格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机制目前高职院对贫困生确认的标准是,凡是学生家庭的人均收入低于院校所在地最低平均生活线的都算困难学生,这种确认标准对贫困生资格的判定缺乏准确的家庭经济收入指标。
而这种确认方式往往只是简单地通过生源所在地开据的贫困证明、贫困生调查表或学生个人的贫困申请书,无规范的操作流程和量化的贫困生认定指标体系,没有规范的群众评议、公示审批、跟踪调查、违规惩罚和动态管理监控制度等。
特别是对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和把握,现实中又难进入每一个家庭进行经济情况调查。
这些将对贫困生的帮扶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和完善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势在必行。
1.2 贫困生资助经费来源单一,资源缺乏整合目前,政府和院校建立了“奖、勤、贷、助、补、减、免”的学生资助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生资助的问题。
但政府和院校财力有限,很难实质性地解决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的根本问题,这就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参与,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并要予以整合。
1.3 贫困生资助观念落后,不注重精神资助多年以来,大多高职院校对贫困生的资助观念局限于经济援助。
事实上,资助并非是经济资助单方面所能涵盖的,而经济贫困所引发的心理贫团、学业贫困和就业贫困的不在少数。
1.4 贫困生获得奖助学金的概率较低,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虽然国家、省奖学金的额度在5000元以上,国家、省助学金和省励志奖学金的额度也在2000元以上,但只有少数品学兼优的贫困生能够获得。
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路径探析

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路径探析【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路径探析。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讨论了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的重要性,现有帮扶模式分析,以及探索了帮扶路径,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资源共享与合作、产教融合等。
结论部分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高职院校在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共享,产教融合,路径探索,创新模式,合作,总结分析,展望未来。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贫困地区的发展始终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而职业教育又是解决贫困地区发展中重要的一环。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作用越来越凸显。
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教学资源和技术力量,通过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可以有效提升其教学水平和紧密结合当地产业需求,为当地培养更多技术人才。
在实际的帮扶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比如资源分配不均衡、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问题,这些都制约了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效果。
有必要对现有的帮扶模式进行分析,并探索更为有效的帮扶路径,以推动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这项研究有助于深入探讨高职院校在扶贫工作中的角色和作用,拓展了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内涵,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研究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路径,对于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成功模式,有利于为其他高校和相关部门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合作,推动教育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帮扶贫困地区职业学校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高校贫困生立体帮扶体系的构建

高校贫困生立体帮扶体系的构建【摘要】高校贫困生立体帮扶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贫困生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机会至关重要。
政策支持下的帮扶体系建设是基础,通过经济资助与助学贷款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教育帮扶与心理辅导提升其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就业指导与资源共享帮助其顺利就业,社会支持与校友网络建设构建起一个全方位的帮扶网络。
这些措施不仅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也在心理和社会层面给予了支持。
高校贫困生立体帮扶体系的完善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的人才。
未来,可以进一步完善帮扶体系,加强各环节之间的协作,推动更多高校加入帮扶行动。
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高校贫困生的生活将会有更大的改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立体帮扶体系、政策支持、经济资助、助学贷款、教育帮扶、心理辅导、就业指导、资源共享、社会支持、校友网络、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社会,贫困生教育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家庭孩子的梦想。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家庭无法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在高校里,贫困生群体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包括学费、生活费、心理压力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高校贫困生立体帮扶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可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也可以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政策支持下的帮扶体系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贫困生们面临的经济、教育、就业等问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建立一个完善的帮扶体系对于高校贫困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1.2 问题提出在当前高校中,贫困生的问题日益凸显,他们在经济、学业、就业等方面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机会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家庭希望通过教育来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是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学生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个人的发展,也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普及,高职院校日益成为广大学生选择的学习机构,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一些学生仍然面临着贫困的困境。
针对这一问题,建立多元化的资助体系,对于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探索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成为当前亟需研究的课题。
一、问题现状高职院校作为为我国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招生对象主要为中专毕业生,以及普通高中毕业生。
由于就业市场对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旺盛,高职院校的吸引力不断提高。
由于一些家庭的贫困情况,导致部分学生在就读高职院校时面临着经济困难。
据统计,全国范围内,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无法顺利完成学业,这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将造成不利影响。
二、多元化资助体系的必要性建立多元化的资助体系,是为了更好地解决贫困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一方面,贫困生家庭的经济条件较差,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实习等方面都需要额外的资金支持。
贫困生往往背景复杂,他们可能面临的问题除了经济困难外,还包括心理问题、成长环境问题等多方面的困难。
需要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资助体系,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资助,同时也需要关注心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支持。
1. 经济资助经济资助是多元化资助体系的基础。
在这方面,政府、学校和社会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发放生活补助、临时救助、奖学金等方式来资助贫困生;学校可以设立助学金、勤工助学等项目,来帮助有经济困难的学生;社会可以通过设立慈善基金、捐赠等方式来资助贫困生。
2. 心理支持在资助体系中,心理支持同样重要。
贫困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可能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如自卑、消极情绪等。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开展心理疏导、心理辅导等活动,来帮助贫困生树立信心,克服心理问题。
3. 学习指导贫困生需要更多的学习指导。
因为他们可能由于缺乏家庭教育资源,对学习方法、学习技巧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扶贫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出新的要求。
在精准扶贫政策实行的同时,想要保证精准扶贫的效果达到预期,前提就是必须保证扶贫对象的准确性。
对精准扶贫背景下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生资助体系现存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提出了资助体系构建的意义及对策,期望为当下高职院校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提供帮助。
[关键词]精准扶贫;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1)27-0114-02精准扶贫视角下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研究①吕文繁(广州华南商贸职业学院学生发展部,广东广州510000)精准扶贫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为应对扶贫计划提出的一项政策,扶贫工作的完成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1]。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扶贫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完善,精准扶贫可以保证国家的资源为更多真正有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但是,近年来由于有的学生虚假上报家庭经济情况,增大了国家对学生经济困难的认证难度。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必须要有针对性地优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制定合理、科学的认证标准,提高认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一、对高职贫困生进行精准认定的意义国家实行的扶贫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困难,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减少因上学带来的经济负担。
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精准认定可以保证扶贫工作的公平性,让真正贫困的学生切实享受国家的资助,同时精确认定贫困生可以满足国家对扶贫工作的一系列要求。
国家用于扶贫的专项基金都是通过国家特定的渠道进行输送,这保障了国家所有的资源都用于指定的用途。
在高职院校中,学校必须要避免补助金冒领的现象,必须按国家的要求开展扶贫工作。
学校只有将扶贫工作做到精准,才能使真正贫困的学生得到国家的资助。
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大等问题,其中就包括了贫困生教育问题。
高职院校贫困生是指那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法顺利完成学业的学生,这些人在完成学业过程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因此,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平衡,高职院校需要建立起精准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成功完成学业,提高他们的成才率和就业能力,同时也促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一、贫困生教育现状分析在我国,贫困生教育问题虽然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贫富差距的加大、教育资源不足等原因,依然存在不少难以避免的问题。
1、困难家庭学生占比较高由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很多学生来自于贫困地区。
数据显示,高职院校贫困生人数多集中于我国西部、东北等欠发达地区,这些学生在完成学业过程中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2、经济压力大贫困生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缺乏经济支持,很多学生在校时必须自己工作兼职支持自己的学业,这样会使得学生的精力和时间分散,很难充分投入到学习中。
3、学习成绩普遍较低由于受到学习环境、学习资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贫困生的学习成绩普遍较低,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比普通学生差。
高职院校建立精准资助体系旨在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提供必要的学费、住宿、食宿等各方面的资助,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这不仅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学习成绩、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1、提升学校声誉高职院校通过建立精准资助体系,为贫困生提供必要的教育资助,树立了学校的社会公信力和社会形象,从而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和地位。
2、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高职院校通过建立精准资助体系,优化学生流动、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逐步构建起了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提高贫困生整体素质高职院校通过建立精准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提高获得就业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的总体素质,为社会的就业问题提供更多的人才。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已成为人才选拔和培养的重要渠道。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家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负担高等教育的费用,其中包括来自农村、少数民族和单亲家庭等的贫困生。
为了保障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各个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
传统的资助方式已经难以满足不同背景贫困生的需求,多元化资助体系的建设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育领域一个重要课题。
一、现状及问题1. 贫困生群体多样化贫困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群体,他们的家庭背景、文化习惯、学业成绩和性格特点都存在差异。
一些贫困生来自农村,受限于家庭经济条件和教育资源的匮乏,他们在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上有所欠缺;还有一些贫困生是来自少数民族,他们面临的语言和文化障碍更为明显;一些贫困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亲人的重病或意外事故,他们的成长之路更加坎坷。
传统的资助方式常常忽视了这些多样化的需求。
2. 单一的资助形式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大多采取奖学金、助学贷款和临时资助等传统方式。
奖学金的评定标准往往主要基于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家庭经济状况和其他综合素质;助学贷款需要还款,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本就困难的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临时资助无法解决长期教育资助的问题。
这些单一的资助形式很难满足不同背景的贫困生的需求。
3. 资助体系不够完善在很多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往往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学校的资助政策常常存在主观性,容易导致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资助流程繁琐,效率低下,难以满足贫困生的迫切需求;资助管理人员的培训不足,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资助资金来源单一,长期难以为继。
二、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的必要性1. 个性化需求的呼唤贫困生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学生的专业选择、学业规划、生活支持等各个方面都需要特殊的关怀和服务。
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贫困生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2. 资助方式的灵活性通过构建多元化资助体系,可以根据不同的贫困生群体的需要,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资助方式。
新时代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机制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机制研究随着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发展,贫困生资助工作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一环。
贫困生资助工作旨在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和发展前景。
在当前形势下,传统的资助机制已经不能适应贫困生的需求,需要创新机制来提供更加有效的资助服务。
新时代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机制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贫困生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建立一个包括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居住情况、生活费用等综合信息的数据库,学校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贫困生的需求。
学校还可以通过与社会扶贫机构合作,获得更多关于贫困生的信息,增加学校对贫困生的全方位了解。
新时代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机制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资助项目体系。
目前,高校的贫困生资助项目通常局限在物质资助上,如奖学金、助学金等。
贫困生的需求不仅仅是经济方面,还包括心理上的支持、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帮助。
学校可以通过拓宽资助项目的范围,增加心理辅导、职业规划等项目,满足贫困生的多层次需求。
新时代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机制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资助评估与管理机制。
在传统的资助机制中,学生通过递交申请资料来获得资助。
这种方式容易导致信息不真实或者不全面,从而影响到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生的获得资助。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一个资助评估与管理机制,通过对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面谈等方式来评估学生的真实需求,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资助方案。
新时代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机制还需要加强与社会扶贫机构的合作。
现在许多高校都与社会扶贫机构合作,通过对贫困地区的专项资助项目,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这种合作还可以进一步加强,通过开展实习、就业等项目与社会扶贫机构合作,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bei Industrial Polytechnic 2019年6月第32卷第3期June,2019Vol. 32 No. 3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徐小莉焦爱新2(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2.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学院,湖北黄冈438002)摘要: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资金来源渠道不广、贫困生认定机制不优、助学贷款利 用率不高、勤工助学岗位设置不足、奖学金助困意义不大、精神层面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究其 原因有资助制度不全、政府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管理机制滞后、自我认知偏差、家庭归属欠缺等。
高职院校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力求资金来源多元、资助结构多元、资助方式多元,实现资助与育人双重功能,促进 贫困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153(2019)03-0013-06新时期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包括资助主 体、资助对象、资助方式、资助标准、资助原则等内 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中政府发 挥主导作用,是资助资金的主要提供者,此外高职院校、社会组织或团体也是资金提供者;资助对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资助方式包括奖、助、贷、 勤、免、减、补、捐、绿色通道等形式,而不同的资助方式有不同的资助标准,坚持资助过程公平、公正、 公开,坚持全面与适度相结合、资助与回报相结 合⑴。
高职院校构建和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资金来源多元化、资助结构多元化、资助方式多元 化,较好地解决了国家、社会、学校、学生自身等方 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得知,由于受外部社 会环境、学校自身内部环境的影响,该校的资助体系仍然存在着问题,例如资助供求差距大,金额来源单一、贫困生认定机制不完善、助学贷款利用率 低、勤工俭学岗位设置不足、奖学金重“奖”轻 “贫”,缺少精神层面的引导等问题,己经在一定程 度影响了该校的和谐稳定⑵。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多元化资助体系构建研究近年来,我国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贫困地区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培养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
然而,在贫困生的安置和教育资助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我发展。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贫困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资助政策。
除了向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提供减免学费、生活补助、奖励金等传统的资助方式外,还应该采取具有差异性和灵活性的资助方式。
首先,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岗位补贴。
高职院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内兼职岗位,使学生通过兼职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参与校园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学校还可以为家庭贫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勤工助学计划,让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方式兼顾学习与生活。
其次,可以为学生提供寒暑假勤工助学机会。
高职院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企业实习或兼职,帮助学生增加实战经验、积累社会经历,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
例如,学校可以为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贷款支持、绿色通道申办手续等方面的服务,使贫困生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二、加强学生资助管理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加强学生资助管理。
学校应该落实资助制度,确保资助政策的落实,同时强化管理效能,确保学生公平地得到资助。
具体措施包括:1.建立健全学生资助档案。
学校应该为每位学生建立详细的资助记录,记录学生的资助情况和资助金额,方便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查询。
2.完善资助评定机制。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贫困生资助评定机制,科学论据判断家庭经济贫困程度,确保资助政策的公平、公正、公开。
3.加强资助管理和监督。
学校应该加强资助管理和监督力度,确保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懒惰、浪费和贪污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学生心理辅导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生活压力大等原因,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因此高职院校还需要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分析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构建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了高职院校,然而,在这些学生中,有很多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困难,他们面临着学费、生活费等重重压力,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起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为这些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保障。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不仅涉及到个人的利益,更涉及到整个社会的利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构建是必要的,其必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每个国家重视的问题,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让他们享有公平的教育机会,减轻学习与生活中的负担,促进他们在学术上和生活上获得更好的成就和发展。
2. 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贫困地区的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资助这些学生可以帮助这些家庭缓解经济压力,使得这些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进而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3. 培养优秀人才有很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天分和才华,但由于经济原因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因此,资助这些学生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培养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未来的优秀人才。
高职院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贷款、奖学金、临时救助、勤工助学等等,这些方式都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建立一个完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需要以下策略:1. 统筹规划官方和学校应该制定明确的资助政策,统筹规划各项细则,并将其公开透明,使得学生、教师和家长可以清楚地了解政策范围、资助标准和申请流程。
2. 差异化资助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状况,制定差异化资助政策。
例如,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给予更多的奖学金、减免学费和资助金,以满足其学业和生活的需要。
3. 强化督查管理学校应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督查管理。
纠正可能出现的资助金分配异常、学生资格不符等违规行为。
关于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建设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建设研究【摘要】本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建设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详细讨论了贫困生现状、资助政策、教育培训体系、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和心理健康辅导机制的建设。
结论部分强调了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研究发现,建设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对于提高贫困生的学习和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应加强资助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加大对贫困生的教育培训和心理健康辅导,促进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本文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讨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建设、教育培训、就业指导、心理健康辅导、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与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中国,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群体逐渐增多,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贫困生的教育基础较差,学习压力大,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家庭关怀,往往容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适应能力弱等问题。
贫困生的就业前景也较为严峻,缺乏专业技能、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支持,导致他们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力较弱。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建设亟待加强,以提升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生活品质。
当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体系不完善、教育培训和就业指导服务不够到位等。
加强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建设,提升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水平,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和机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建设,为提升贫困生的学习质量和就业能力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旨在提高贫困生在高职院校学习和生活的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
具体而言,研究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挑战和困境,为制定有效的资助政策和教育培训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如何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以帮助解决贫困生面临的经济困难。
在首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了现有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精准资助体系的原则。
然后介绍了构建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的具体措施,并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强调了精准资助体系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职院校贫困生提供更好的资助帮助,促进其更好地完成学业,实现自身发展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现状分析、问题分析、构建原则、措施、案例分析、重要性、展望、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一些学生面临辍学、转学甚至辍学的风险。
建立健全的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助力他们圆梦求学,对于实现教育公平与社会公正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标准不统一、申请流程复杂、审核时间长等,难以满足真正有需要的学生。
有必要对现有的贫困生资助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构建更加精准、高效的资助体系,为贫困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保障。
本文将围绕此问题展开研究,旨在为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引言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贫困生精准资助体系的构建,通过对现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帮扶。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现状,了解其生活、学习状况及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2. 分析现有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其造成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3. 探讨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的原则,包括如何更有效地确定资助对象、制定个性化的帮扶计划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u n l f h n c u ia c l g o r a C a g h n F n n eCo l e o e
N o 3, . 201 0 Sa No. 01 m 1
构建高职 院校贫 困生帮扶体 系研 究
[ 作者简介 ] 陈丽香( 9 3 , , 18 -)女 福建安溪人 , 黎明职业大学工商管理 系助教 , 管理学硕士 , 究方向: 研 高校 思想政
所 谓 高职贫 困生 , 指在 普通 高职 院校就读 的 是
巨大 的经济压 力 : 报志愿 时 , 们 中的很多人 因 在填 他 为本 科 昂贵 的学 费 , 放弃本科 选择 了高 职 ; 而 收到 录
学生中, 由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 无力支付教育费用 或支付教育费用困难的学生。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 平衡 ,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 高校贫困生数 量逐年增多。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 ,目 前 高校 中贫 困生 的 比例 为 2 %~ 0 特 困生 的 比例为 5 3%,
8 1%, %- 0 “ 而高 职院校贫 困生 的 比例要 远高 于这个 数 据 。伴 随着社 会竞 争 的加 剧 ,高校毕业 生 面临着
名 同学 的重大 恶性事 件 , 仍令 人深 醒 。 至今
( ) 三 学习压 力大
以支付学习费用和生活费用 ; 二类父母均为农民或 无职业 者 , 无 固定 收入 , 家庭 读书子 女多 , 经济 困难 ; 三类来 自父母双亡或单亲家庭, 包括烈士子女、 离异 子女 , 缺少劳动力 , 经济无依靠, 生活困难 ; 四类来 自
陈 丽香
( 明职 业大学 工 商管理 系 , 黎 福建 泉州 320 ) 600
[ 摘要 ]大学生就业难 , 高职 贫困生就业更难 , 如何帮助高职 贫困生成长成 才是一个事关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构
建的问题。为此 , 针对高职 贫困生经济压力 大、 心理压力大、 学习压力大、 综合 素质低和社会 资本低等五个特点 , 根据 帮扶 高职贫 困生的现状 , 构建 以就业为导向的帮扶体 系, 实解决高职 贫困生成长成才问题 , 切 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社会
、
高职贫困生的特点
( ) 济压 力 大 一 经
有学者将贫 困生分 为四类 : 来 自‘ 、 、 、 一类 老 少 边 穷” 济不发 达地 区 , 经 自然 条件恶 劣 , 家庭 收入少 , 难
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 却又不愿接受他 人 的同情和怜 悯 。贫 困经 历带 来 的挫 折感 ,使他 们 对社会 、 他人有一种戒备心理 , 与同学相处往往掌握 不好分寸, 给人一种难以接近、 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感 觉 ;更有甚者, 偏执倾 向加剧, 最终滑向更危险的道 路 , 20 年 2 如 04 月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害 4
习才能改变 自身命运 、 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但是 , 因 学习条件较差导致他们在某些科 目如计算机、 外语 等的基础相对薄弱的大 学生认 为 贫 困对 他 们 的学 业 影 响较大 。 0 】
与此 同时 , 分贫 困生 不堪沉 重 的学 习压力 , 部 干
和谐 可持 续 发展 。
[ 关键词 ] 就业 ; 高职贫困生; 帮扶
[ 中图分类号 ]G631 4. [ 文献标识码 ]A
[ 收稿 日期 ] 00 0 —2 2 1— 7 5
治教 育。
[ 文章编号 ] 6 1 6 12 1 )3 0 2 0 17 —6 7( 0 0 0 —0 8 — 4
城市 因企业效 益不好 ,下 岗或工 薪收入 少 的职工 家 庭 。 因此 , 高职贫 困生都 面 临着 窘迫 的生 活境况 和
・
8 ・ 2
大多数 高职 贫 困生 自知必须 通过 自己的勤 奋学
具 体 的执行 和落 实 中仍然 存在 不少 问题 ,帮扶效 果
不 尽人 意 。 ( ) 定存 在 鱼 目混珠 情 况 一 认
力
一
职教育是低层次、 低水平的‘ 流教育” 这些思想不 = , 可避免地对贫困生产生心理冲击 ; 而且部分高职贫
困生因经济原因或高考失利进入高职院校后 , 与进
入本 科 院校 深造 的高 中 同学 相 比 ,觉得 自己略逊一 筹 , 甘 、 落情绪 由此 产生 。他们 断绝 了与 高中 同 不 失 学 , 别是在 本科 院校深造 的 同学的联 系 ; 于校 园 特 对 里热 火朝天 的各种 社 团纳新 、丰 富多彩 的校 园活动 完全不 感兴趣 , 性格 越发 自闭。 其 次 , 职贫困生往往不能正 视 自我 , 高 自惭形秽 , 陷入 自卑与 过度 自尊 的矛盾泥 沼 中不 能 自拔 。他们
取通知书后 , 他们又开始为高额的学费发愁 ; 在学期 间, 贫困生还常常受到周 围同学消费的压力 , 如同学
聚会 、 购买 电脑 等 。
( ) 二 心理 压 力大
首先 , 由于 目前社会 上普遍 对高 职教育 的地位 、 作用 、 养 目标 等缺 乏正 确认识 , 一些人 眼 中 , 培 在 高
十分严峻的就业压力 , 而这种压力对于高职贫困毕 业生来说显得更为沉重 。贫困生的就业问题 , 不仅 是 学生个人 和家 庭 的问题 , 更是一 个牵 动千家 万户 、 事 关教育 公平 与和谐社 会构 建 的问题 。因此 ,本文 试在分析高职贫困生特点和帮扶现状 的基础上 , 提 出解决问题 的对策 , 以增强高职贫 困生的就业竞争
各高职院校认定贫困生的流程大致相同: 学生 本 人如 实反 映家庭 经 济情况 , 并提 交 乡镇 民政部 门 、
村 ( 道居 委会 ) 街 盖章 出具 的家 庭经 济 困难 证 明 ; 班 主任 通过 同学 、 室友 、 消费记 录 了解 学生 平 时的生 活 水平 ; 班 、 、 层层 审核 认定 产 生 。尽 管 如此 , 经 系 校 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