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FP与AFU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FP与AFU的临床意义
AFP甲胎蛋白
像对其他化验报告单一样,病人拿到一份关于AFP 的报告单时常常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以,了解一些有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AFP 是英文Alpha Fetal Protein 三个字的缩写,意为甲种胎儿蛋白,简称甲胎蛋白或胎甲球。

它是胚胎时期肝细胞合成的一种特殊糖蛋白,可促进胎肝组织迅速增殖,故胎血中含量高,但出生后约1~4周基本消失,成人血中含量甚微,定性试验为阴性,最常用的定量试验(放射免疫法)正常值为0~25μg /L ,超过25μg /L就为阳性,25~400μg /L 为低浓度阳性,超过400μg /L 即为高浓度阳性。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人称癌中之王!由于临床发现时多已属中晚期,在癌魔的肆虐蹂躏下,病人历经万劫,受尽人间折磨终难免一死,家属承受的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由此造成对肝癌极度恐惧的心理。

为了有效地治疗肝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常称“三早”)是关键,而早诊断是最重要的一环。

然而,癌细胞就像隐藏在人海中的杀手一样,很难被人识别。

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做了大量的研究,以大海捞针式的化验检测方法,通过“杀手作案”时留下的“蛛丝马迹”来定性破案。

临床上把这种痕迹称作“癌性标志物”,AFP 就是肝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因为肝脏本身就是个血池,只要有0.1~0.2厘米的癌块便可能在血液中发现AFP 升高了,而此时用B 超、CT、磁共振等的影像学检查还难以发现(通常癌肿块应在1.0 厘米左右才能被影像学确定诊断)。

因此,肝癌化验检查阳性,有时比影像学检查阳性要早数月至1 年左右,这能为病人赢得宝贵的、也许是决定命运的治疗时间!AFP具有早期诊断肝癌的价值,这是AFP 优于其他癌性标志物难能可贵的特点。

医务人员通过检测AFP ,在人群中筛查或者在临床上诊断肝癌,并采取手术或相应治疗,已使众多的肝癌患者得以延长生命甚至最终战胜肝癌。

文献资料还证实:原发性肝细胞癌中,70~90% 的患者AFP 呈阳性,通常AFP 的血清浓度与肿块的大小和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正常肝细胞不产生AFP ,癌变的肝细胞则重新获得合成AFP 的能力,且随着癌细胞的疯狂倍增,AFP 的浓度可进行性增值。

所以肝癌患者AFP 随病程呈持续性、高浓度阳性,一般都在400μg /L 以上。

曾有学者提出:AFP 大于200μg /L、持续8 周以上;或者大于400 μg /L 、持续4 周以上,在排除了妊娠期及生殖器胚胎性肿瘤的可能性后,就可以做出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了。

但是,AFP 升高就一定是肝癌吗?
那可不一定!这是因为还存在着以下因素:
1.假阳性:任何检查都不可能达100%正确,AFP 测定也会出现假阳性的问题,即没有发生肝癌,但AFP 呈阳性。

此时应动态观察AFP ,并结合影像学和其他化验检查排除之。

2.良性肝病: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因病毒在肝细胞内复制增殖,使肝细胞处于损伤、修复和再生的过程,AFP 会升高,但浓度一般不太高,多低于200μg /L,且随着肝炎的好转,AFP 亦随之下降,进而逐渐恢复正常。

AFP 升高呈一过性、低浓度阳性的特点。

这有助于与肝癌的持续性、高浓度阳性相鉴别。

但也有少数良性肝病患者,由于肝细胞持续大量受损并过度再生,再生的肝细胞分化不成熟而合成大量的胎甲球,AFP也会呈高浓度阳性,其值大于400μg /L ,甚至有高达6000μg /L的报道。

但如果肝脏损伤程度较轻(可通过ALT、AST 等肝酶变化去观察),而AFP 持续高浓度阳性,则应高度警惕肝癌的发生。

3.胚胎性肿瘤:由于AFP 具有癌胚性生物学特性,妊娠期、患恶性生殖系统的胚胎肿瘤时(如睾丸畸胎瘤、卵巢癌等),测定AFP 会升高,但这时应有生殖器的占位病变而缺乏肝癌的依据以资鉴别。

4.其他:有报道先天性胆道闭锁、酪氨酸代谢异常、部分继发性肝癌、肝脏的一些良性肿瘤等疾病也有不同程度的AFP 升高。

5.AFP 的升降可作为判断肝癌预后或手术及各种抗癌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确诊肝癌后采取手术切除或各种治疗措施,AFP 大幅度下降说明治疗有效,若下降后再次升高,则预示肝癌有复发、转移迹象。

综上所述,AFP 是监测肝癌的良好指标,尤其对小肝癌的早期诊断获益非浅,但临床实践是错综复
杂、千变万化的。

单凭AFP 增高,那怕是持续性、高浓度阳性,就贸然作出肝癌的诊断也是不妥当的,一定要结合病史、症状,及各项化验和影像学资料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那么,AFP一旦升高该怎么办呢?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高度重视,不必惊慌。

凡是AFP 阳性,尤其是持续性高浓度阳性的乙肝或丙肝患者,都应视为高危人群监测对象,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严密定期追踪观察。

AFP的临床应用
(一)肝癌的诊断
在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瘤的基础上,AFP检查诊断肝细胞癌的标准为:①AFP大于400μg/L持续4周;②AFP 由低浓度逐渐升高不降;③AFP在200μg/L以上的中等水平持续8周。

(二)鉴别诊断
活动性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例有20%-45%的AFP呈低浓度阳性,多不超过200μg/L,常见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升高,AFP呈同步关系;一般在 l-2个月内随病情好转,ALT下降而下降。

如AFP呈低浓度持续达两个月或更久,ALF正常,应特别警惕亚临床肝癌的存在,AFP异质体的检测可提高诊断率及对肝癌和良性肝病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AFP阴性的肝癌可通过检测其他肿瘤标志物并结合临床及B超、CT等检查进一步确诊。

(三)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
AFP是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除AFP阴性肝癌的可能外,若AFP小于20μg/L者,原发性肝癌基本不可能;在100-300μg/L之间者必须进行随访,密切观察AFP的动态变化,注意可能的小肝癌AFP
在350-500μg/L,或含量明显增高者,必须参考其他检查,应高度警惕原发性肝癌的可能;如 AFP为500-1000μg/L,且含量在短期内不断升高,原发性肝癌可能性很大,但必须建议做活检;AFP大于1000μg/L者,甚至在近期内 AFP 含量迅速升高,则原发性肝癌诊断基本可确定。

AFP阳性患者进行AFP动态或定期检查,有助于了解病情的发展。

在手术切除化疗、微波、乙醇注射等治疗有效时,肿瘤缩小,AFP下降;如果肿瘤缩小而AFP上升,说明肿瘤发生转移或播散。

高水平AFP岔气能够表示预后不良或治疗反应差。

对于肿瘤切除患者,术后AFP降至20μg/L以下者,是预后明显优于未降至正常者。

α-L-岩藻糖苷酶(AFU)
α-L-岩藻糖苷酶(AFU)是一种溶酶体酸性水解酶,1980年法国学者Deugnier等研究发现,AFU在诊断肝细胞癌中敏感性好,阳性率高,是AFP阳性率的三倍以上,对AFP阴性病例及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极大,是早期原发性肝癌诊断的有用指标。

并被众多研究所证实。

一.生化特性:AFU,主要参与含岩藻糖基的各种糖脂、糖蛋白、粘多糖等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代谢。

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组织细胞溶酶体和体液中。

二.标本
血清、尿液、唾液、泪液等标本均可。

标本应澄清,4℃保存3天,-20℃保存3个月,避免反复冻融。

溶血、黄疸、高血脂、污染标本严重影响结果。

三.临床意义
1.肝癌: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U活性不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而且也显著高于转移性肝癌、胆管细胞、恶性间皮瘤、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肝硬化、先天性肝囊肿和其它良性肝占位性病变。

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阳性率为64%-84%,特异性达90%左右。

通过对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患者进行AFU、AFP检测,发现原发性肝癌和肝硬化后肝癌患者AFU、AFP均增高,以AFP500ng/mL为诊断肝癌的临界值,其假阳性率为43%,AFU740nmol/(ml.h)为临界值,其敏感度为84%,特异性为94%。

因此,血清AFU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国内对24例肝细胞癌患者进行血清AFU和AFP相关研究,发现AFU诊断敏感必为87%,特异性为78%,而AFP则分别为65%和89%(诊断界限为,20ug/L)。

提示AFU诊断的敏感性好,而特异性较AFP低。

血清中AFU活性和阳性率与肝癌直径大小无明显相关性。

小肝癌组血清AFU阳性率70.8%显著高于AFP(37.5%)。

AFP阴性和AFP升高而不足以诊断原发性肝癌者,其血清AFU的阳性率达80.8%。

肝组织活检证实为原发性肝癌者,血清AFU的阳性率为AFP阳性率的3倍以上。

在肝硬化患者中检测AFU,如其活性增加,对发现一些较小的肿瘤更具有价值,此时AFP不能对较小的肿瘤做出诊断。

因此,应用和推广AFU作为原发性肝癌新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AFP阴性和小细胞肝癌的诊断价值更大。

因与AFP无明
显相关可互初诊断,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检出率
2.妊娠与卵巢肿瘤:研究表明,随妊娠周数增加血浆AFU递增,在自然分娩或人工终止妊娠后,迅速下降,5天降到正常。

卵巢癌患者血清AFU活性降低,且与疾病分期、肿瘤负荷、组织学分型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

良恶性卵巢癌患者血清AFU活性降低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3.其它:岩藻糖苷酶贮积患者由于先天性组织器官和体液中AFU缺乏或活力降低,导致糖蛋白或糖脂代谢紊乱。

胃癌患者血清AFU升高,急性胰腺炎不升高,囊性纤维变性伴发胰腺炎时则下降,进行性锥体营养不良血清AFU活性下降。

AFU体酸性水解酶在多糖物质的分解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细胞和血液中,肝肾组织含量较高,其化学本质是一种糖蛋白,在复合糖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含岩藻糖基的糖脂、糖蛋白、粘多糖等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解代谢。

AFU在正常情况下为细胞新陈代谢的少量产物,不断释放到血液中,除孕妇外,正常人血清含量稳定在一个低水平范围内。

以往检测岩藻糖苷酶活性主要用于岩藻糖苷贮积病的诊断,近年来文献报道[1]原发性肝癌患者AFU 活性显著升高,这可能与肝癌细胞中岩藻糖苷的移换增加有关,从本文测试52例PHC患者血清AFU 结果与肝硬化病人aL岩藻糖苷酶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有助于PHC与肝硬化鉴别诊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