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施与演练制度范文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施与演练制度范文一、引言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它可能给人身、财产和环境带来严重的损害。
为了有效应对各种事故,减少事故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实施与演练制度至关重要。
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1. 任务目标明确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目标是为了有效应对各种事故,防止事故损失扩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编制原则(1)科学性和实用性原则:预案内容必须科学合理、简明易懂,能够针对性地应对各种事故。
(2)灵活性原则:预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变化。
(3)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原则:预案应考虑到实际应急救援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3. 编制内容(1)事故类型及级别划分:根据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对其进行合理划分,并明确各个级别的特点和处理方式。
(2)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分工:明确应急救援机构的设置和人员分工,确保各职责清晰。
(3)应急救援装备和资源储备:对各类应急救援装备和资源进行明确规划和储备,确保能够有效应对各类事故。
(4)应急通信及信息传递机制:建立健全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及时传递信息,协调救援工作。
(5)预案执行流程和时间节点:明确预案执行的流程和各个时间节点,确保各项措施能够及时到位。
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1. 预案宣传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宣传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向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提高其对预案的知晓率和操作能力。
2. 预案培训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包括专业知识的培训、实践操作的培训等,确保每个人都具备应急救援的基本能力。
3. 预案实施事故发生时,按照预案规定的流程和措施进行实施,确保各项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 演练目标通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救援质量和效率。
2. 演练类型(1)桌面演练:通过模拟真实情况,进行桌面演练,检验预案的完整性和各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依据

一、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该法明确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该法要求单位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该法规定,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条例》:该条例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定,明确了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实施和评估等内容。
5.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该条例要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等单位应当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二、政策依据1.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该决定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意见》:该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确保事故应急预案有效实施。
三、标准依据1.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该标准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体系构成和主要内容。
2.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GB/T 29640-2020):该指南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和评估等内容。
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规范》(GB/T 29641-2020):该规范规定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内容要求和编制方法。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特种设备是指用于特定场所、特定场合和特定用途的设备,如压力容器、电梯、起重机械等。
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甚至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为了有效应对特种设备事故,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预案编制、应急演练和现场处置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预案编制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是确保有效应对事故的第一步。
在编制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特种设备的特点和使用环境,制定针对性的预案。
1. 事故分类和风险评估首先,应对特种设备事故进行分类和风险评估。
根据特种设备的种类、使用场所和使用对象等因素,将事故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压力容器泄漏、电梯故障等。
然后,对各类事故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以确定预案编制的重点和难点。
2. 应急资源调查其次,需要对应急资源进行调查,明确所需的应急人员、设备和物资等。
应急人员包括专业的技术人员、救援队伍和相关部门的人员等,应能熟练掌握特种设备的使用和维修技术。
应急设备包括救援设备、检测设备和通信设备等,可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应急物资包括应急药品、救护器材和安全防护用品等,能够为现场救援提供保障。
3. 预案组织架构在预案编制中,应确定预案的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
明确各级应急响应机构、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预案的快速启动和协同配合。
同时,要加强预案的宣传和培训,提高预案编制和实施的知晓率和应用水平。
二、应急演练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只是一纸文件,真正检验其有效性和实用性的要靠应急演练。
通过定期组织演练,可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并发现问题,为真实应急情况做好准备。
1. 演练目标和内容首先,在进行应急演练前,应确定演练的目标和内容。
目标可以包括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强化应急人员的专业技能,加强应急能力的培养等。
内容可以根据特种设备事故的类别和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选择,包括现场处置、伤员救护、应急通信等环节。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实施答案【新版精品资料】

1. 事故应急救援的关键就在于: √A预防和救援B应急和预防C预防和体系D应急和救援正确答案:D2。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现场救援指挥时应做的第一件事是:√A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B迅速控制危险源C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D消除事故的后果正确答案:C3。
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应该是: √A迅速、准确、有效B有效、迅速、准确C准确、有效、迅速D迅速、有效、准确正确答案: A4。
策划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是:√A整体性、实用性、技术性B协调性、实用性、技术性C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D协调性、实用性、技术性正确答案:C5。
事故应急预案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就是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当中,总的编制指导上必须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来编写。
在①《安全生产法》②《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④《职业病防治法》⑤《消防法》⑥《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中,涉及到的法律是:√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⑥正确答案:C6. 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可将事故应急预案分为5种级别。
其中省级应急预案属于:√AⅠ级BⅡ级CⅢ级DⅣ级正确答案: D7。
策划应急预案时应该考虑的因素是:√A本地区重大危险源普查的结果B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C国家级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D以上都包括正确答案:D8.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的八个步骤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的步骤,即: ×A资料收集、能力评估、评审发布B前期准备、编制阶段、演练评估C前期准备、能力评估、实施预案D资料收集、编制阶段、评审发布正确答案:B9. 危险分析涉及的内容有: √A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B重大危险源辨识C危险辨识注意事项、结果和评价D以上都包括正确答案: D10. 要求由安全的专业人员进行全面、有序辨识危险、有害因素的方法叫: √A系统经验分析方法B系统安全分析方法C直观安全分析方法D直观经验分析方法正确答案:B11. 应急资源包括:√A基本装备B专用装备C现场地图和图表D以上三部分正确答案: D12。
事故灾害应急预案编制

一、编制目的为了确保在发生事故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4. 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类事故灾害的应急救援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1)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事故灾害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2.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1)负责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发布。
(2)负责组织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和演练。
(3)负责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和管理。
3. 应急救援队伍(1)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行动。
(2)负责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医疗救护。
(3)负责现场警戒和交通管制。
五、应急响应程序1. 预警(1)密切关注事故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2)向相关部门和单位通报预警信息。
2. 应急响应(1)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
(2)组织应急救援队伍迅速赶赴现场。
(3)进行现场调查,确定事故灾害等级。
(4)制定救援方案,开展救援行动。
3. 应急救援(1)根据救援方案,进行人员搜救、伤员救治、财产保护等。
(2)组织应急物资供应,确保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4. 应急结束(1)完成救援任务后,宣布应急结束。
(2)组织事故灾害调查和评估。
六、应急保障措施1. 人员保障(1)组织应急救援队伍,明确救援人员职责。
(2)加强救援人员培训,提高救援技能。
2. 物资保障(1)储备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需要。
(2)建立物资调配机制,确保物资供应。
3. 财务保障(1)设立应急资金,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2)制定资金使用规定,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七、附则1.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负责解释。
时代光华学习课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实施(答案)

学习课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实施单选题1。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现场救援指挥时应做的第一件事是:回答:正确1.A向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2. B 迅速控制危险源3. C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4. D 消除事故的后果2。
根据事故发生的特点,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应该是: 回答:正确1. A 迅速、准确、有效2. B 有效、迅速、准确3. C 准确、有效、迅速4.D迅速、有效、准确3。
事故应急救援的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这样一个过程,贯穿于事故发生的全过程。
管理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回答:正确1.A预防、准备、响应、恢复2. B 预防、响应、准备、恢复3. C 恢复、准备、响应、预防4. D 准备、响应、预防、恢复4。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是由: 回答:正确1. A 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律基础、安全系统四个部门构成2.B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法律基础、保障系统四个部门构成3.C组织体制、救援队伍、法律基础、医疗保障四个部门构成4. D 组织体制、运作机制、救援人员、医疗保障四个部门构成5。
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中第一步是: 回答:正确1.A救援行动2.B警情与响应级别确定3. C 应急启动4. D 应急恢复6.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的影响范围、地点及应急方式,可将事故应急预案分为5种级别。
其中省级应急预案属于:回答:正确1. A Ⅰ级2. B Ⅱ级3.CⅢ级4. D Ⅳ级7。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的八个步骤可以概括为三个关键的步骤,即:回答:正确1. A 资料收集、能力评估、评审发布2. B 前期准备、编制阶段、演练评估3. C 前期准备、能力评估、实施预案4. D 资料收集、编制阶段、评审发布8.需要签协议的是: 回答:正确1.A通信和外部的联络2.B媒体的联络3. C 消防与营救的4. D 以上都需要9。
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包括: 回答:正确1. A 隔离:远离、封闭、缓冲2. B 薄弱环节和个体的防护3.C避难与援救4. D 以上都包括10.必须要进行安全培训的人员是:回答:正确1. A 单位主要负责人2. B 安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3. C 特种作业人员4.D以上都包括11。
事故应急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一、编制目的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提高生产经营单位应对各类事故的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导则。
二、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3.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4. 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三、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事故应急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四、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应对,将事故预防与应急救援相结合。
2. 综合协调,统一指挥: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实现统一指挥、协同作战。
3. 快速反应,科学处置: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
4. 依法依规,科学合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
五、编制程序1. 组织准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编制人员和工作分工。
2. 调查研究:对单位安全生产状况、周边环境、事故风险进行调研,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和后果。
3. 编制预案:根据调研结果,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事故应急应急预案,包括:(1)总则:包括编制依据、适用范围、编制原则等。
(2)组织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各级职责和人员配备。
(3)事故风险分析: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影响范围和后果。
(4)应急响应:包括预警、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处置、事故善后处理等。
(5)保障措施:包括物资、装备、人员、通信等保障措施。
(6)应急演练: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7)预案管理:明确预案修订、备案、发布等程序。
4. 审核审批: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经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核批准,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5. 宣传培训:对应急预案进行宣传培训,提高全员应急处置意识和能力。
事故应急预案的方针

一、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在事故发生时,要全力以赴抢救被困人员,减少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同时,要关注受灾群众的安置和救助工作,切实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大安全投入、提高安全防护设施等措施,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同时,要加强对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
三、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要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领导,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四、快速反应,高效处置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要注重提高事故应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在事故发生后,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组织救援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发展,减少事故损失。
同时,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救援队伍的实战能力。
五、信息公开,舆论引导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要注重信息公开和舆论引导。
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准确、全面地发布事故信息,回应社会关切,稳定群众情绪。
同时,要加强对舆论的引导,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科学决策,精准施策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要注重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
在事故应急救援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提高事故应急救援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同时,要根据事故特点和发展态势,及时调整救援策略,确保应急救援工作取得实效。
七、协同作战,联合救援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要注重协同作战和联合救援。
在事故发生后,要加强各级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合力,共同应对事故。
同时,要充分发挥各类救援队伍和专业机构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救援力量。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但事故的发生往往不可预测。
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企业需要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本文将从编制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1. 审核企业现有安全生产状况: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之前,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安全生产状况。
通过对现有安全措施的调查和评估,了解潜在风险和薄弱环节,为应急预案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2. 确定应急组织架构:根据企业规模和特点,确定应急组织的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
一般而言,应急组织包括领导小组、指挥部、协调组和救援队等,每个部门都应明确具体的任务和职责。
3. 制定预案流程和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的事故特点和应对措施,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流程和具体方案。
例如,火灾事故的预案可能包括火警报警、疏散逃生、灭火器材使用等,而化学泄漏事故的预案可能涉及事故隔离、物资清理和紧急处理等。
4. 考虑外部资源和合作: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应考虑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和资源共享。
与消防部门、医疗机构、环保部门等建立紧密的联系,明确其在应急情况下的支持和协助。
5. 评审和修订:完成应急预案的初稿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评审。
评审过程中,需考虑不同应急情境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不合理和不切实际的部分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1. 有效的宣传教育:制定应急预案后,必须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和宣传,使其熟悉应急流程和各项任务。
通过定期演练和警示教育,提高员工对应急预案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 定期检查和修订:应急预案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安全形势的变化,预案需要不断进行检查和修订。
定期组织模拟演练,发现问题并及时做出调整,以保证应急预案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3.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为了保障应急响应的迅速性和有效性,企业应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系统。
包括灭火器材、急救药品、防护设备等各类物资的储备,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调用。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是指为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一套预先设计好的应急救援计划。
一份完善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需要考虑多种情况和因素,下面将从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内容要点以及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论述。
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首先,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需要明确编制机构和编制人员。
通常情况下,由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牵头负责,同时需要纳入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由专业人员进行编制。
其次,明确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预案编制过程中需要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可操作性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再次,开展风险评估和预警分析。
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灾害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制定相应的预案内容和措施。
最后,进行预案的编制和完善。
根据前期评估结果,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资源条件,制定可操作性强、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内容,一方面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应急预案的内容要点1. 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职责。
明确应急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应急工作。
2. 事故应急预案的启动、应对程序和应急处置步骤。
包括事故发生后的紧急通知程序、应急响应程序等。
3. 设备设施的检查和保养要求。
对应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以确保设备在紧要关头能够正常工作。
4. 应急演练计划。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模拟各类突发事件,检验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5. 信息报告和记录要求。
规定事故信息的采集、报告和记录程序,以便事后进行事故分析和追溯。
实施步骤一份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完成后,还需要进行相关步骤的实施和跟进。
首先,需要进行专业人员培训。
对应急小组成员和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确保大家对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实施程序有清晰的认识。
其次,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通过模拟各类突发事件,检验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同时为相关人员提供紧急处置的机会和经验。
最后,及时修订和完善。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预案制定与实施的要点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预案制定与实施的要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预案制定与实施的要点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进程,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生产风险。
为了有效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成为了重要的任务。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制定与实施的要点导则。
二、背景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可能面临的安全生产事故类型繁多,如化学品泄露、火灾爆炸、交通事故等。
预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因地制宜的编制。
三、预案编制的基本原则1.法律法规合规:预案的编制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预案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单位的特点和风险,编制应急预案需要灵活性,且需要与单位的实际情况相适应。
3.全员参与:预案的制定不仅仅是管理层的责任,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形成一种“全员责任、处处安全”的氛围。
4.持续改进:预案是动态的,在实施中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四、预案编制的步骤1.风险评估:通过对生产经营单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风险评估,明确主要风险源和事故概率,为预案编制提供依据。
2.目标设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明确的预案编制目标,明确预案的目的和内容。
3.预案制定:根据事故类型,明确事故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资源的调配和事故处理流程等,编制详细的预案文件。
4.演练与修订: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订,以提高预案的实际可行性和针对性。
五、预案实施的要点1.预案的宣传: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对预案的认识,确保员工熟知自己在应急情况下的职责和行动。
2.物资准备:根据预案的要求,储备一定数量和类型的应急物资,如救生器材、急救药品等,以确保应急时能够快速响应。
3.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并能够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空间。
4.应急管理:建立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职责和协调机制,确保在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进行处置和救援。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实施一、背景介绍危险化学品企业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基础产业,然而,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预防和减轻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成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
二、编制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必要性1.防患于未然:编制应急预案可以在事故发生前做好预防与准备工作,减少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发生的概率。
2.提高事故应对能力:编制应急预案可以明确事故应对流程和责任,提高企业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快速有效地应对事故。
3.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编制应急预案可以明确事故发生后求生自救方法,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危险化学品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根据地理环境、企业特点、危险化学品特性等科学制定预案。
2.可操作性原则:使预案的内容能够在实际情况中操作,减轻事故的危害。
3.防范性原则:强调预案的主动性,通过提前预防和准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可持续性原则:预案应具有长期适应性,能够在不同情况下持续有效运行。
四、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1.风险评估:根据企业的危险化学品种类和数量,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评估,确定事故的危险性等级。
2.应急组织:制定应急组织结构,明确各级人员职责,并建立事故应急指挥部,负责协调应对应急工作。
3.资源准备:确定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充分备足,并保持物资的良好状态。
4.培训和演练:对企业员工进行应急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并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实施情况。
5.应急预案的制定与修订: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对措施,包括紧急疏散、救援、处置等,定期进行修订,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五、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与效果评估1.实施措施:根据预案的内容,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人员分工和工作流程,并进行组织培训。
2.实际应用:在事故发生时,按照预案进行应急处置,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减少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第一篇:事故应急预案是指在发生事故或突发事件时,组织和协调各种资源进行应急处置的一系列措施和流程的文件。
它是企业、组织或机构为应对突发事故或灾害而制定的一种保障措施。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是确保组织在危机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应对,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编制和管理事故应急预案。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合理、科学地编制事故应急预案可以保障组织在突发情况下的顺利运转。
通过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应急流程和措施,能够在事故发生后实现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其次,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可以提高组织的应急能力和应对能力。
通过定期的演练和训练,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使组织能够在危机中沉着冷静、迅速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自身利益和员工安全。
最后,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与管理是对组织的负责任态度的表现。
制定和管理事故应急预案不仅是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对员工、社会以及环境负责任的体现。
那么,如何编制和管理事故应急预案呢?首先,需要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和原则。
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最大限度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员安全。
原则包括科学性、可操作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等。
其次,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需求分析。
通过识别、评估和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和灾害,明确应急需求,为编制应急预案提供基础数据。
然后,确定组织架构和任务分工。
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应急响应流程和措施,确保各部门、各人员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协作和配合。
同时,要制定完善的应急资源清单,包括应急物资库存、特殊设备、紧急联系人等,以便在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调用和使用。
最后,要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
通过模拟真实事故情况,让员工实地参与应急演练,增强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确保预案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实施、监督和修订工作,提高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管理工作。
第三条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三)快速反应、协同应对;(四)科学评估、合理处置;(五)依法依规、公开透明。
第二章编制要求第四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总则:包括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等;(二)组织指挥体系:包括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三)预警和监测:包括预警信号、监测方法、预警级别等;(四)应急处置:包括应急响应程序、措施、人员、物资、设备等;(五)后期处置:包括善后处理、恢复重建、责任追究等;(六)保障措施:包括应急资金、物资、人员、装备等;(七)预案管理:包括预案评审、实施、监督、修订等。
第五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内容应当科学、合理、实用,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第三章评审和实施第六条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当组织评审,评审内容包括:(一)预案编制的合法性、合规性;(二)预案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三)预案体系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四)预案实施的可行性。
第七条评审合格的预案应当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并公开。
第八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定期组织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九条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预案要求进行应急处置。
第四章监督和修订第十条事故应急预案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监督,确保预案的落实。
第十一条事故应急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定期进行修订。
第十二条修订后的预案应当重新评审、备案。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未按照本办法编制、评审、实施、监督和修订事故应急预案的,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步骤

为确保生产经营单位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有序、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降低事故损失,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以下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程序步骤:一、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1. 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
2. 工作组成员应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二、资料收集1. 收集生产经营单位相关资料,包括单位概况、生产流程、设备设施、人员配置等。
2. 收集国家、行业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应急预案等。
3. 收集国内外事故案例及应急响应经验。
三、风险评估1. 辨识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类别。
2. 分析各种事故类别发生的可能性、危害后果和影响范围。
3. 评估确定相应事故类别的风险等级。
四、应急资源调查1. 调查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应急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
2. 调查周边应急资源,包括消防、医疗、公安、环保等部门。
3. 评估应急资源满足应急响应需求的能力。
五、应急预案编制1. 编制综合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等。
2. 编制专项应急预案,针对特定事故类别制定应急处置措施。
3. 编制现场处置方案,针对现场事故制定具体应急处置措施。
六、桌面推演1. 组织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进行桌面推演,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根据推演结果,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七、应急预案评审1. 邀请有关专家、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
2. 评审内容包括预案的合法性、实用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等。
3. 根据评审意见,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八、批准实施1. 经评审合格的应急预案,由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发。
2. 将应急预案印发至生产经营单位全体员工,确保人人知晓。
九、培训和演练1. 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预案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 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改进,不断完善应急预案。
十、预案更新1. 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确保其与生产经营单位实际情况相符。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时有所闻。
为了有效应对和控制生产安全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企业需要制定并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本文将探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实施,以期提供可行的指导和建议。
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1. 背景和目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对企业运营造成的不良影响。
企业需要明确制定应急预案的背景和目的,以便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方案。
2. 应急组织与职责制定应急预案时需要明确应急组织的设置和各个岗位的职责。
这包括应急指挥中心的成立,以及应急小组、应急救援组等职责划分和人员配备。
3. 生产安全事故分类与等级将生产安全事故按照不同的分类与等级进行划分,以便应对不同类型和严重程度的事故。
例如,可将事故分为火灾、泄漏、爆炸等等,并对其进行优先级排序。
4. 事故应急响应流程明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的流程,包括事故发生后的报警、组织疏散和救援、事故调查和处理等环节。
流程应清晰明了,便于员工在事故发生时迅速采取正确的行动。
5. 应急装备和资源准备应急预案还需要明确企业所需的应急装备和资源准备,包括消防设施、应急救援车辆、急救药品等,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获取并使用。
6. 预案演练与修订制定预案后,必须进行定期的预案演练和修订,以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操作能力,并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实施1. 培训和教育企业需要对全体员工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教育,包括预案的内容、各自的职责以及应急流程等。
培训应该定期进行,并定期进行模拟演练,以提高员工的应急意识和应对能力。
2. 设立应急指挥中心企业应设立应急指挥中心,配备专业人员和必要的设备,以迅速准确地响应和指挥应急工作。
指挥中心应具备快速联络和调度机制,确保事故处理的高效性和连续性。
3. 事故报告和记录在事故发生后,需要迅速向上级部门和相关单位报告,并做好详细的事故记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成为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本文将重点探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
一、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意义1. 保障人员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解决突发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规范的组织和管理,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 保护财产安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落实,能及时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减少财产损失。
3. 保障社会安全:经常编制和演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能有效应对突发事故,减少社会影响,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1. 安全优先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以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减少财产损失为首要原则。
2. 科学性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依据科学理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确保实施有效。
3. 全面性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全面考虑突发事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编制全面、完备的预案。
4. 灵活性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应急措施。
5. 可操作性原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具有明确的操作流程和简明易懂的操作指引,便于应急人员快速、准确地采取应对措施。
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1. 组织指挥体系:明确事故应急指挥机构和成员,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进行。
2. 事故应急预测与监测:建立科学的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和监测系统,提前预测事故可能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范围,为应急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3. 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事故现场救援、伤员救治、防护设备使用等各方面预案,确保应急工作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4. 信息报告与发布:建立健全的信息报告网络,及时准确地向有关主管部门和群众发布事故情况,保障信息流通的畅通。
5. 事后总结与评估:对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预案实施的效率和水平。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协议

-在对方严重违约,且无法采取补救措施或补救后仍无法达到合同目的时,非违约方有权解除合同;
-解除合同的通知应以书面形式发出,并在合理时间内送达对方。
七、合同或协议生效、变更与解除条款
1.生效条件:
-本协议自三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本协议的附件和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有权要求甲方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应急预案;
-有义务按照甲方提供的预案进行实施,并负责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
-有义务按时支付服务费用。
3.丙方的权利与义务:
-有权对甲乙双方的编制和实施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估;
-有义务及时指出甲乙双方在履行过程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有义务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确保协议的顺利履行。
-除非另有规定,通知在发送之日起【】个工作日后视为已送达。
4.后果:
-协议解除后,各方应按照解除前的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已支付的款项不再退还;
-解除协议不免除各方在解除前已产生的义务和责任。
八、不可抗力条款:
1.不可抗力事件的定义:
-本协议所指的不可抗力事件是指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台风等)、社会事件(如战争、动乱、政府行为等)。
2.发生时的通知义务:
-当一方遭受不可抗力事件影响,导致或可能导致无法履行本协议时,应立即通知另一方,并提供相关证明。
3.免责范围:
-因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违约,受影响的一方在满足通知义务后,可部分或全部免除违约责任,但应尽最大努力减轻损失。
4.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期间,受影响的一方应尽力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2.变更和解除:
-任何一方要求变更或解除本协议,应提前【】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对方;
编制事故应急预案步骤

一、前言事故应急预案是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确保员工生命安全、财产安全、环境安全的重要文件。
为了提高企业应对事故的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特制定本预案。
以下是编制事故应急预案的步骤:二、组织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1. 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应急预案编制小组,负责预案的编制、修订和实施。
2. 编制小组应包括相关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员工代表等。
3. 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确保预案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调研与评估1. 收集国内外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特点。
2. 调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了解企业存在的风险和隐患。
3. 评估企业现有应急资源,包括人员、设备、物资等。
四、确定应急预案的范围和目标1. 确定应急预案适用的范围,包括事故类型、发生地点、涉及部门等。
2.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标,确保在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五、编制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1. 事故类型及特征:明确预案适用的各类事故类型,如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
2.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设立应急指挥部,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3. 应急响应程序:制定事故发生时的响应流程,包括报警、接警、处置、救援、善后处理等环节。
4. 人员疏散与安置:明确人员疏散路线、疏散方式、安置地点等。
5. 应急物资与设备:列出应急所需的物资、设备清单,并明确其来源、储存、使用等。
6. 通讯联络:建立应急通讯联络系统,确保事故发生时信息畅通。
7. 应急培训与演练:制定应急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
8. 善后处理:明确事故善后处理流程,包括调查、赔偿、恢复生产等。
六、应急预案的编制方法1. 案例分析法:收集国内外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和特点,为预案编制提供依据。
2. 专家咨询法: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风险评估法:对各类事故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预案的重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内容
1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2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3 事故应急救援行动 4 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 5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6 事故应急预案实例
1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
1.1 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和特点 1.2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结构
1.3 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
1.1 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和特点
“时间就是生命”。
1.1.3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2007年8月20日,一架由台北飞往日本的华航客机早上10点半 降落在冲绳那霸机场,降落后客机突然爆炸,紧接着冒出大 火,机上乘客紧急疏散,无人伤亡。
1.1.3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机上第一人撤离距发生故障56秒,第93秒最后一人撤离,3秒 钟后飞机爆炸起火。
当日晚10时左右,某钻井队在天然气矿井施工起钻过程中, 因违章作业,未按规定保证泥浆灌注量和循环时间,导致钻 井溢流,发生井涌;录井员未能及时发现溢流等井涌征兆, 井涌迅速转为井喷,钻井队队长迅速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紧 急关井措施,但由于回压阀被违规卸掉,井喷无法控制。井 场设备价值数千万元,钻井队队长未敢下令点火,旋即向有 关上级公司报告井喷事故,但也没有请示点火。
10、某施工现场按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评分,各分项折合得分如下:安全管理8.5分、文 明施工17.5分、脚手架8分、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 8.2分、“三宝”、“四口”防护8.5分、施工用电 8.5分、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8.6分、施工机具 4.5分、塔吊和起重吊装缺项。计算该施工现场汇 总表实得分为( )分。 A.72.30 B.80.33 C.85.05 D.90.37
我国有城市、矿山、化学等事故应急救援机构。
1.1.1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定义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又称事故应急计划,是事故应急救 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救援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应急救援预案(或称计划); (3)应急培训与演练; (4)应急救援行动; (5)现场清除与净化;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实施
复习题:
1、安全生产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 )。 A.作用 B.保证 C.依据 D.措施 正确答案:B
2、安全是( )。 A.没有危险的状态 B.没有事故的状态 C.舒适的状态 D.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正确答案:D
复习题:
3、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 ) A.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B.质量第一、安全第一 C.管生产必须管安全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正确答案:D 4、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 位应当设立安全生产( )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 产管理人员。 A.检查 B.监督 C.监理 D.管理 正确答案:D
复习题:
2.1.2 事故应急预案的法律法规要求
有关法律:
《安全生产法》(第17、33、68条规定); 《突发事件应对法 》 (第17、18、23、26条等规定);
《职业病防治法》;
《消防法》等。
有关法规:
《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第49、50条); 《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第7条);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等; 地方或行业法规,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等。
次日11时左右,钻井队接到上级点火指示。而此前,公司应 急中心主任在途中就有人向其建议点火,到达镇上后在知道 已有人员中毒伤亡的情况下也都未能做出点火决定,也没有
重庆开县气矿井喷事故
指派专人踏勘现场点火时机。直到12:30分左右,钻井队某队员 意外发现井口停喷,气体从放射管线喷出,才开始组织点火准 备。14时左右,派人核实后,于16时左右点火成功,险情得到 初步控制。第三天上午10时,数百名公安干警、武警组成的几 十个搜救组进入了井场附近的村庄,展开全面搜救,发现大量 死亡人员。 事后,某村干部叹息道,要是村里有一个高音喇叭,也不至于 死那么多人啊!还有些人不肯离去。当地某政府官员说,事故 发生后,当地政府即组织了数十人的先遣队,派出警车、救护 车鸣警笛沿公路往返行驶,用扩音器呼叫周围山上居住的群众 转移。但由于正值深夜,灾区交通通讯不便,现场有毒气体浓 度太高,虽经多种努力,仍难保证灾区群众全部得到转移。
2.1 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的策划
事故应急预案是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 分,对于如何在事故现场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具有 重要的指导意义。 2.1.1 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事故事态的发展,降 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应急预案的基本 要求有: 科学性。 实用性。 权威性。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
例如: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高桥镇中油川东北气矿 “井喷”事故。
重庆开县气矿井喷事故
重庆开县气矿井喷事故
2003年12月23日22时左右,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中油川东北 气矿一矿井发生天然气“井喷”,死亡人数共233人。事发 现场当时空气中弥漫着像臭鸡蛋一样的硫化氢气味,事发地 方圆5公里内的10万群众被疏散到安全地带。
应急启动 救援行动
N
申请增援 现场清理 解除警戒 善后处理
事态控制
Y
应急恢复
事故调查
应急结束(关闭)
总结评审
1.3.2 现场指挥系统的组织结构
为保证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有效实施,必须对事故现 场的所有应急救援工作实施统一的指挥和管理,即建 立事故指挥系统。 现场应急指挥系统的结构应当在紧急事件发生前已建 立,预先对指挥达成一致意见。
1.3 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
1.3.1 事故应急救援的响应程序
按过程分为接警与响应级别的确定、应急 启动、救援行动、应急恢复和应急结束等 几个过程,如图所示。
事故发生
接 警
信息反馈
报 警
Y
中心人员到位
信息网络开通 应急资源调配 现场指挥到位 扩大应急
警情判断 响应级别
Y
N
关闭
人员救助 工程抢险 警戒与交通管制 医疗救护 人群疏散 环境保护 现场监测 专家支持
1.2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结构
1.2.1 事故应急救援的管理
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 后的各个过程,“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预防
恢复
准备
响应
1.2.1 事故应急救援的管理
预防:一是预防事故发生;二是降低事故后果。
准备:应急机构的建立和职责落实、预案的编制、应 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 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 响应: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疏散、急救与医疗、 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救 援等。 恢复: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 例如:应急救援器材的准备。
1.1.1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的定义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是指通过事前计划和应急措施,充分 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 并尽可能排除事故,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 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等降低至最小程 度。 20世纪70年代以来,建立重大事故应急管理体制和应急 救援系统受到国际社会普遍重视,许多工业化国家和国 际组织都制定了一系列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事故法规和政 策,并成立了响应的应急救援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
1.1.3 事故应急救援的特点
(2)准确。要求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能基于事故 的规模、性质、特点、现场环境等信息,正确地预测 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地对应急救援行动和战术进行 决策。
例如:遇湿易燃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
(3)有效。主要指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包括应急 队伍的建设与训练,应急设备 (设施)、物资的配备与 维护,预案的制定与落实以及有效的外部增援机制等。
5、( )是建筑施工企业所有安全规章制度 的核心。 A.安全检查制度 B.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C.安全教育制度 D.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正确答案:D
复习题:
6、( )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 A.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B.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 C.项目负责人 D.施工单位负责人 正确答案:C
1.2.2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本构成
应急体系
组织机制
运作机制
统一指挥
法制基础
紧急状态法
保障系统 信息通信 物资装备 人力资源 经费财务
管理机构 功能部门 应急指挥 救援队伍
分级响应 属地为主 公共动员
应急管理条例
政府令
标准
1.2.3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机制
典型的响应级别可分为3级: 1)一级紧急情况。必须利用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 的紧急情况,或者需要各个部门同外部机构联合处理 的各种紧急情况,通常要宣布进入紧急状态。 2)二级紧急情况。需要两个或更多个部门响应的紧急 情况。 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 理的紧急情况。 一级紧急情况级别最高。 例如:某车间发生火灾,有可能引起大爆炸。
复习题:
9、施工组织设计以及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 C.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工程监理单位监理工 程师 D.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工程监理单位总监理 工程师 正确答案:D
复习题:
(6)事故后的恢复和善后处理。
1.1.2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 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