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全程护理干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全程护理干预
李倩
【摘要】目的:总结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工作,并探讨预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病患者1400例,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均对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并对不良反应进行观察。

结果本组研究对象在全程护理干预下,配合良好,检查顺利,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Objective Summary nursing work about fundus lfuorescence angiography patients, and discuss the nursing methods to prevent adverse reactions in fundus lfuorescence angiography.Methods 1400 patients of application of fundus lfuorescence angiography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3 were collected in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orresponding nursing care before, in, or after checking patients was taken,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Results All research cases under the whol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operated well, checked smoothly, and had no serious adverse reactions happened. Conclusions The effect of the whole-process nursing intervention contributes to accomplishing fundus lfuorescence angiography and minimizing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5(000)022
【总页数】2页(P27-28)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护理
【作者】李倩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7;R777.1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主要是针对眼底血管方面的病变采取的一种检查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能发出荧光的荧光素钠迅速注射到静脉内,用波长在紫蓝色波段(465~490 nm)的光线激发,产生荧光波
长在黄绿色波段(520~530 nm)可以观察到的图像[1]。

一旦激发停止,荧光就会消失,用高速照相机进行拍摄,了解眼底情况,为眼底病诊断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以便临床医师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
12月应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眼底病患者1400例,为预防和减少护理过程中
的不良反应,现对其护理工作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1400例患者,男性891例、女性509例,性别比(男/女)为1∶0.57,平均年龄为67岁,年龄跨度21~83岁。

双眼均进行眼底荧光血管
造影检查。

研究对象的选择条件: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以下,随机血糖控
制在16.0 mmoL以下,血压控制在160/100 mm Hg以下,无青霉素过敏史,
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者。

1.2 病例资料的准备:首先了解并查阅患者病例资料,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眼压、散瞳、眼前节照相、眼底照相、OCT等做好相关检查。

进一步使用裂隙灯
检查患者角膜是否透明,有无瘢痕及新生血管,晶体混浊程度。

检查前常规检查血
压、血糖、心电图,血尿常规,以防发生意外。

了解有无药物过敏史,备好抗过敏药物。

向患者解释荧光造影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消除疑虑及紧张,接受检查并在同意书上签字(患者及家属双签名)后方可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

所有患者均使用海德堡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影仪(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HRA)实施检查。

所有检查均由培训过的熟练技师和护师操作。

1.3 护理方法
1.3.1 检查前护理: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先确定造影
机的功能正常,是否准备好注射器具及抢救药品。

同时,询问患者有无严重的高血压、心肝肾功能损害等全身性疾病,是否是过敏体质,有无散瞳禁忌。

而且,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荧光造影要点,交待造影过程及检查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意外,检查前常规给予抗过敏药物-刻免。

1.3.2 检查中护理:检查时帮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诉患者睁开双眼,检查时眼
注视红灯,尽量不要眨眼,不要对准镜头讲话,必要时帮助患者撑开检查眼,嘱患者在检查中注意配合,否则拍摄不到早期眼底改变。

要多关心体贴每位患者,采取鼓励的方法来建立起配合的信心,以配合造影的完成。

操作时争取做到细致入微。

注射进入时要心中有数,争取一针见血,并将针头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进行过敏皮试采用7号皮试针头,选择肘静脉注射,先缓慢的注射0.1%的荧光素钠5 mL皮
试液,5 min后如无不适反应,就可让医师准备做荧光造影检查,在造影的同时快速推注20%的荧光素钠原液3~5 mL,一般在5~8 s内快速推完。

注射完毕后,医师开始荧光造影摄片,我们要观察患者局部及全身情况,让患者配合造影,保持眼位,不能眨眼,观察患者有无心悸及过敏反应等,如出现心悸胸闷,可嘱患者放松,不要紧张,一般4~5 min可自行缓解,如出现恶心,呕吐,可嘱患者深呼吸,并给与温水饮用;如出现皮疹可给与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一般症状可得到缓解,如不能缓解,并出现昏厥,出冷汗等,可能是过敏反应,给与患者平卧位,
建立静脉通道,给与吸氧,抗过敏等综合治疗,一般给与地塞米松15 mg静脉推注,肾上腺素4 mg,非那根50 mg静脉滴注等,必要时请内科医师会诊治疗。

1.3.3 造影结束后护理:造影结束后一般嘱患者在休息室观察30 min,如无不适反应后才能离开,以防止迟发性过敏反应的发生。

嘱患者因瞳孔散大,6 h内避免强光刺激。

因患者看不清近处物体,但能看清远处物体,是散瞳后的正常反应,嘱患者不能开车等。

并告知患者,皮肤、结膜发黄,小便呈鲜黄色,是注射荧光素钠后的正常反应,让患者不要担心,嘱其多饮水,加速荧光素钠从体内排出,皮肤发黄可在6~12 h后消退,尿液中荧光素在24~36 h后恢复正常。

本组患者由于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进行了严格仔细的护理,患者仅有轻度的不良反应,发生头晕6例,休息后自动消失。

发生心悸、心慌43例,给予心理疏导后,症状缓解。

发生恶心、呕吐8例,给予饮用温水后症状消失。

发生皮疹9例,给予地塞米松10 mg静脉推注后,皮疹消失。

由于我们检查前认真询问过敏史,严格掌握适应证,常规给予患者刻免1粒口服,预防过敏的发生,因此我们未发
生过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晕厥、休克等。

同时,我们对1400例患者的病种类型进行了分类,发现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者最多达到387例,构成比为27.64%。

这可能与年龄增加,视网膜功能退化,容易发生病变有关[2]。

数量排在第二位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219例,构成比为15.64%。

笔者推测随着糖尿病人群规模的扩大,与视网膜病变患者日益增加有关[3]。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数目排第三,笔者进行细化分类,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27例,分支静脉阻塞39例。

其余病种以及相应构成比见表1。

FFA是用来检查眼底病的常规方式,我院检查使用的海德堡视网膜脉络膜血管造
影仪采用激光作为光源。

具有激光波长固定,能量不易散失,穿透力强,图像质量好,受屈光间质浑浊的影响较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等优点[1]。

由于荧光素钠可能存在过敏等不良反应,因此常常引起患者的担忧[4]。

为了最大限度减少不
良反应的发生,我们每次检查均注重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护理工作,为FFA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必要的保证。

检查前,我们注重宣教,排除禁忌证及过敏体质者。

检查中,让患者睁开眼睛配合医师检查,发生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并采取积极对症处理,使FFA得以顺利完成。

检查后,我们让患者休息30 min进行观察,一旦有迟发反应也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

护理基本功是做好FFA的关键,必须做到静脉注射时一针见血,没有静脉注射渗漏等不良事件发生。

由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医疗检查可能有一定影响,苦练护理静脉注射基本功,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且能让患者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接受检查,树立患者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检查。

检查前,常规给予患者可免口服,避免了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

检查前认真准备,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检查中积极配合,检查后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发生问题及时处理,消除了隐患。

因此我组1400例患者在FFA检查中仅发生了轻微不良反应,无1例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护理工作不仅包括患者心理护理、宣教、照顾、帮助,同时还要时刻注意患者检查中的配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及处理。

由于加强了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观察和护理,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充分了解整个造影过程和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注意事项,从而克服了患者对造影的畏惧心理,保证了造影的顺利进行,且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对FFA护理工作的研究仅仅处于初步阶段,仍需要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相关文献】
[1]Hassenstein A,Meyer CH.Clinical use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s of Heidelberg retinal angiography and 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 review [J].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2009,37(1):130-143.
[2]Schmitz-Valckenberg S,Fleckenstein M,Gobel AP,et al.Evaluation of autofluorescence imaging with the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and the fundus
camera in age-related geographic atrophy[J]. Am J Ophthalmol,2008,146(2):183-192.
[3]Yau J W,Rogers SL,Kawasaki R,et al.Global prevalence and major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Diabetes Care,2012,35(3):556-564.
[4]Yannuzzi LA,Rohrer KT,Tindel LJ,et al.Fluorescein angiography complication survey[J].Ophthalmology,1986,93(5):611-6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