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共课时第课时
一、清(复习知识)
知识点一秦的暴政
1.秦始皇的统治
①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推行巩固的措施,注重发展生产,加强对的管理,对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秦始皇好大喜功,急于求成,统治。

2.秦朝的暴政
(1)赋税沉重:秦始皇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

(2)繁重:四大工程——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

(3)法律残酷:秦朝实行的法律非常严苛。

(4)焚书坑儒。

(5)秦的统治更加残暴:对民众的剥削更为残酷,穷奢极欲,使人民陷入无法生活的境地。

3.结果:矛盾激化,导致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点二陈胜、吴广起义
1.概况:(1)爆发:公元前_______年,_______、_______在_______领导农民起义。

(2)发展:攻占_______后,_______称王,建立了“_______”政权。

各地农民纷纷
响应,起义军不断壮大。

陈胜派主力向西进攻,直逼咸阳。

(3)结果:最终_______,吴广、陈胜相继被部下杀害。

2.影响: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鼓舞了后世农民阶级反抗_______残暴统治的斗争。

知识点三秦朝的灭亡
陈胜、吴广起义处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前期;项羽和刘邦的起义处于秦末农民起义的后期。

1.概况:项羽、刘邦领导的军队逐渐壮大,分别对秦军作战。

2.巨鹿之战:
①指挥者、地点:项羽,巨鹿。

②特点:的战役。

③战果:将秦军的
歼灭。

3.巨鹿之战后,秦朝统治者内部矛盾加深,抓住时机,率军直抵秦都咸阳。

4.秦朝灭亡:公元前年,秦朝统治者子婴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

强盛一时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

二、展(教学目标)
(一)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等基本史实。

2、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文献史料,了解汉初的赋税、徭役等情况;结合史料,分析文
景之治出现的原因。

3、唯物史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基本史实,透过现象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思考这些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4、家国情怀:通过查阅汉文帝霸陵的考古资料,了解汉文帝确实是一位勤俭节约的帝王,学习汉文帝、汉景帝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以及治理国家的成功之处,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楚汉之争;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难点:休养生息政策的表现及影响;理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道理。

三、探(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
(一)教师活动
1、导入新课:
刘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轻诗书,自以为是“马上得天下”。

儒生陆贾质疑说:“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他提出“逆取顺守,文武兼用”的统治方略。

刘邦听后面有愧色,便命陆贾著书论述秦亡汉兴、天下得失的道理,以资借鉴。

随后陆贾援引历史,以商周和秦朝的兴亡为例,向刘邦说明行仁义的重要性。

那么,汉初统治者是如何面对困境,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西汉如何建立的?为了巩固新生政权,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提示:①“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③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④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及兵役
1、“文景之治”的局面有哪些表现?
2、展示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及其他同时期文物,分析其史料价值。

(二)学生活动
1、阅读教材,进行填空或回答问题。

2、合作探究:从秦亡汉兴的历史中,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四、练(当堂检测与课后作业)
(一)当堂知识检测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A )
A.西汉
B. 东汉
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C )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C )A.力倡节俭B.大兴文治C.休养生息D.平抑物价
4、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吸取秦亡教训B.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C.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D.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5、(2024·山东临沂·2)《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这表明当时的社会境况是()
A.风调雨顺,丰衣足食B.食物匮乏,人口锐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D.连年灾荒,起义不断
6、(2024·四川遂宁·2)《汉书·食货志》记载:“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chún sì;四匹马的毛色一样),而将相或乘牛车。

”针对上述情况,西汉初年统治者为恢复经济发展推行了()
A.约法三章B.方田均税C.休养生息D.均田免赋
7、(2024·四川成都·4)考古工作者在陕西发现的汉文帝陵墓,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
器很少,这与汉文帝在其遗诏中提出修建自己的陵墓“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的要求相吻合。

这印证了汉文帝提倡()
A.勤于政事B.戒奢从俭C.知人善任D.虚怀纳谏
(二)课后分层作业
1、学优生:练习册填空题、选择题、材料题前两问,并背记重点内容。

2、学困生:练习册填空、选择题。

五、悟(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