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擁缠
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曹玲
(长子县人民医院.山西长子046600)
【摘要】目的比较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的镇痛效果。

方法选取2()16年5月一2018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单用舒芬太尼,研究组予以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

比较2组患者各时间点镇痛效果以及镇静Ramsay评分。

结果术后即刻,2组患者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24和48h 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o 2组患者术后12h和24h镇静Ramsay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5)。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借鉴。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舒芬太尼地佐辛
DOI:10.19435/j.l672-1721.2019.08.020
术后疼痛通常为强烈的急性疼痛,对患者术后康复和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叫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阿片类药物,现被大量用于手术后镇痛,然而其存在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给镇痛效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地佐辛是一种新型镇痛类药物,可通过激动K受体发挥镇痛效果,同时对M受体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能有效降低舒芬太尼|X 受体激动导致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对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提供治疗经验,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5月一2018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0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研究组(52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既往无阿片类药物滥用史、酒精滥用史和慢性疼痛病史。

研究组年龄22岁~ 69岁,平均年龄(50.1±
2.3)岁,平均体重指数(BMI)为(27.6±11.3)kg/m2;对照组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50.3±2.1)岁,平均BMI为(27.8±11.0)kg/m2o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0.05)。

1.2方法所有患者术前0.5h均予以肌肉注射0.05mg/kg 咪达哇仑和0-5mg阿托品,并予以芬太尼、咪达睦仑、维库漠馁和异丙酚行气管插管,手术中采用全静脉维持麻醉。

术后予以镇痛药物,手术结束前10mm抽取3mL镇痛泵内药物作为负荷剂量,镇痛泵内配方对照组为2jji g/kg舒芬太尼,研究组为作者简介:書玲,女,本科,主治医师。

0.3mg/kg地佐辛+1.5|xg/kg舒芬太尼。

1.3观察指标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对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一直线平分为10段,根据0~10分次序进行疼痛评价,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

釆用镇静Ramsay评分系统对患者术后镇静效果进行评估:烦躁且不安静记为1分,安静合作记为2分,嗜睡且能听指令记为3分,处于睡眠状态但可被唤醒记为4分,处于睡眠状态但对强刺激存在反应记为5分,深睡且呼唤不醒记为6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静评分。

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皮肤瘙痒和嗜睡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检验,计量资料釆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术后NRS疼痛程度评分比较术后即刻,2组患者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ft>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24和48h 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lo
表12组患者术后NRS疼痛程度评分比较(x±A,分)组别例数术后即刻术后12h术后24h术后48h 对照组52 5.0±1.3 4.3±1.0 4.0±0.4 2.8±0.3研究组52 5.3±1.0 3.7±0.7 3.2土0.5 1.9±0.4 t 1.319 3.5459.00912.980
P0.0950.0000.0000.000
2.22组患者术后镇静Ramsay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12h和24h镇静Ramsay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Q0.05),见表2。

表22组患者术后镇静Ramsay评分比较(x±s,分)
组别例数术后12h术后24h
对照组52 2.2±0.4 1.0土0.2
研究组52 2.1土0.60.9土0.5 t 1.000 1.339
P0」600.092
2.3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呼吸抑制1例、皮肤瘙痒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呼吸抑制2例、皮肤瘙痒3例和嗜睡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283,匕0.022)。

3讨论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现已被广泛用于临床,该术式不但手术疗效可靠,同时具有微创、术中出血量少和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随着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快速发展,临床上对术后镇痛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早前术后镇痛多釆取阿片类抑制剂,舒芬太尼作为阿片类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静脉镇痛,虽然镇痛效果明显,但呕吐恶心、嗜睡、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髙,所以临床上迫切需要手术后镇痛疗效好且不良反应低的药物。

地佐辛是一种苯丙吗啡烷类药物,不仅能激动K受体,且还能一定程度拮抗(X受体,该药镇痛效果比可待因、吗啡强,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呼吸抑制作用与吗啡类似.但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和嗜睡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吗啡,受到临床麻醉和医师的认可。

文献报道,地佐辛镇痛疗效显著优于可待因和吗啡,现被逐渐用于术后镇痛,然而单独使用地佐辛剂量无法控制,还缺少更多的实践经验叫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能互补长短,其中舒芬太尼激动》受体发挥脊髓以上镇痛作用,而地佐辛主要激动K受体和拮抗M受体,两者合用不但能起到镇痛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副作用发生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即刻.2组患者NR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24和48h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12 h和24h镇静Ramsay评分与比较差异不显著(Q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席文娟等卩研究报道类似。

综上所述,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借鉴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国强,陈秀瑜,何永消,等.右美托咪定联合舒芬太尼在腹腔镜下经腹阴道联合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1中国当代医药,2018,25
(15):71-73.
[2]耿傲蕾,张杨,谭明荣,等.纳布啡与舒芬太尼分别用于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镇静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10):1327-1329.
[3]席文娟,郭平选,么安亮,等.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用舒芬太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JJ.河北医药,2014,36(11):1660-1661.
(收稿日期:2018-12-16)
环磷腺昔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王和平
(抚州市妇幼保健院,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目的探讨环磷腺昔联合维生素C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44例。

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环磷腺著联合维生素C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

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7.2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45%,差异显著(PV).()5);治疗前,2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环磷腺著联合维生素C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炎症反应,保护患儿心肌细胞。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小儿环磷腺昔维生素C 疗效细胞免疫功能
DOI:10.19435/j.1672-1721.2019.08.021
病毒性心肌炎在儿科心血管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由肠道病毒及腺病毒等病毒感染所致,患儿临床表现为胸闷、胸痛、发热、呼吸困难等,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严重时甚至导致患儿休克、死亡"叫当前临床上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多以抗病毒、调节免疫、促进心肌代谢为主.但并未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如何探究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临床上关注的重点叫本研究主要分析环磷腺昔联合维生素C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简介:王和平,男,本科,主治医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作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患儿均符合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年龄1岁~15岁;无其他重症疾病史;患儿家属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

观察组男20例,女24例,年龄2岁~14岁,平均年龄(7.89±3.24)岁;对照组男21例,女23例,年龄1岁~13岁,平均年龄(6.97±4.08)岁。

2组一般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只>0.05)。

1.2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按照医嘱给予适量的抗病毒药物,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必要时采取吸氧、镇静等治疗方法,嘱咐患儿家属相关的注意事项并让患儿多休息。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环磷腺昔(江门生物技术开发中心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148)联合维生素C(南阳普康集团衡清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1021722)治疗,环磷腺昔1mg/kg静脉滴注,1次/d;维生素C175mg/kg静脉滴注,1次/d,半个月为1个疗程。

1.3评价指标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

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患儿治疗前后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NK)变化。

疗效评价标准:患儿治疗7d 后临床症状得到控制,生理指标基本恢复为显效;患儿治疗7d 后症状得到改善,生理指标有所好转为有效;治疗7d后患儿临床症状、生理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为无效叫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表示,采用<检验,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