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乌江亭畔忆霸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张敏蕾美编戚佳敏
c
|
16
2024年4月23日诗画江南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易安居士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代表,但这首耳熟能详的五言诗却写得豪迈磅礴,堪比苏辛。
诗中刻画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不仅留下了三年灭暴秦的历史功绩,还给这片土地带来了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西楚霸王乌江自刎,乌骓马思念主人,翻滚自戕,马鞍落地化为一山,马鞍山由此而得名。
项羽和马鞍山的故事被传颂了千年,因钢立市的马鞍山,其刚毅的城市品格或许正是对项羽英雄本色的最好演绎。
那么,项羽究竟给马鞍山留下了什么,又怎样影响着后人?在如今的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霸王祠,便能找到答案。
两千多年前,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幕。
项羽在群雄纷争中崭
露头角,以大智大勇的才能,破釜沉舟的决心,九战九捷,横扫秦军主力,用一场“巨鹿之战”敲响了秦王朝覆灭的丧钟,也奠定了他作为各路反秦大军盟主的地位。
然而这位叱咤风云的英雄,却因没有听从谋士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从而改写了历史。
最终英雄末路,兵败垓下,逃至乌江,被汉军重重包围,陷于四面楚歌之中。
公元前220年,西楚霸王项羽率26骑突围,被追到了乌江畔。
当地的亭长已经为其准备了渡江的船只,但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
把马送给了乌江亭亭长后,不愿被俘,拔剑自刭而亡。
《题乌江亭》
唐·杜牧
胜负兵家本有之,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中国地名词典》安徽卷“乌江镇”条说:“地多黑壤,得名乌江,镇以江名。
”《辞海》“乌江”条中也说:“秦置乌江亭,因附近有乌江得名。
”秦时的“乌
江”,现在叫“驻马河”,直通长江。
项羽在乌江边的凤凰山上自刎,后人在此立祠祭之。
此祠名为霸王祠,又称项王祠、项羽庙。
实际上,凤凰山只是一个十几米高的小土坡。
因立在江边的平原上,方显出了高度,又因为霸王祠,才凸显出气势。
就是在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小山冈上,西楚霸王不肯过江东,选择拔剑自刎,用热血写下一曲千古绝唱。
自古成王败寇,但项羽是个例外。
在他身亡后,不仅史家以王侯的规格为其立传,文人墨客以英雄的笔墨感叹抒怀,老百姓也为其立祠供奉,百代敬仰、千年祭祀。
项羽的一生充满了辉煌与悲剧,也成为了历代文人笔下评议的对象。
如今,在霸王祠内的碑
廊里,嵌刻着古今名士忆霸王的各种题诗,孟郊、杜牧、苏舜钦、王安石、陆游等均在这里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墨宝。
只有到了霸王祠,方能读懂西楚霸王。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伫立在项羽自刎的乌江边,豪杰不在,江水依旧。
抚今追昔,仿佛西楚霸王传奇悲壮的一生就在眼前。
马鞍山:乌江亭畔忆霸王
一首诗,一座城。
位于安徽省东部的马鞍山被誉为“山水诗都”,横跨长江、毗邻金陵,历史文化灿烂。
翻开书本,从周兴嗣的《千字文》,到李白的《望天门山》、刘禹锡的《陋室铭》,再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李之仪的《卜算子》……一篇篇千古传唱的优美华章,与马鞍山的山山水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还有白居易、杜牧、曾巩等六百多位诗人,曾雁阵般栖居于这片诗灵之地,留下了千余首脍炙人口的诗文。
01.霸王祠内的项羽像,刻画了这位曾叱咤风云的英雄02.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霸王祠03.西楚霸王项羽衣冠冢
文/图_周宴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