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梁锚固长度之见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根据混规8.3.3条,普通受拉钢筋可以在采用弯钩(我认为此处弯钩不同于梁柱节点中的弯折锚固,下面细说),机械锚固时,锚固长度(我认为是指直锚的长度)可取为8.3.1条计算结果的0.6倍。

二、1.当梁的支座为柱,且为中间层时,即为框架梁时,可采取:a,弯折锚固,此时水平段可取为0.4倍的基本锚固长度,并向下15d。

b,机械锚固,水平段为0.4倍基本锚固长度。

2.当梁的端支座为梁时,应按普通受拉钢筋,需符合8.
3.3条的规定,端头做弯钩或机械锚固。

三、11G101-1中对于次梁(L)在充分利用其抗拉强度时还提供了弯折锚固的方法,即0.6基本锚固长度+15d.
本人在粗看规范时很疑惑:弯钩时,为0.6倍基本锚固长度+12d(见图8.3.3(a))。

但是图集中又规定弯折锚固,时为0.6基本锚固长度+15d。

后来仔细看了下图集中的构造,才搞明白,弯钩时,圆弧的直径为4d,而弯折锚固时圆弧直径为(以r≤25时为例)8d. 所以,我的疑问时,对于次梁,弯钩锚固等同于11G101-1中的86页关于L弯折锚固的做法吗?
三、抗震等级为4级时,次梁纵筋的锚固长度水平段(0.6倍)比框架梁(0.4倍)的还长,尤其当主梁的宽度为200时,次梁端支座很难满足锚固要求。

很多情况下,模型中会将次梁点铰处理。

但是根据简支梁的基本构造要求,支座面筋至少是底筋的1/4,导致支座面筋并不小,可以承受弯矩。

四、所以,我的意见是:1.不点铰的情况下,次梁所配纵筋优先按混规8.3.3条及弯折锚固所需的水平段长度0.6倍基本锚固长度验算其支座截面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如果不满足,则按混规8.3.2条增加纵筋实配面积。

2.若不点铰时,支座纵筋较大,则在模型中将次梁端支座按铰结计算,并按11G101-1中的0.35倍基本锚固长度+15d对梁顶面的构造纵筋进行锚固。

设计时次梁都是按照主梁输入的,当PKPM实在算不过去时才点铰接(次梁),但是按照图集11G101-1第86页,但是我现在把次梁当主梁设计,200宽的主梁,次梁搭接在上的水平段的锚固长度是0.35基本基本锚固长度(铰接),就拿四级抗震,钢筋是HRB400,砼等级是2C5,水平段的锚固长度,0.35*40*d=0.35*40*14=196(PKPM的一般最小钢筋是14),这里的196只比主梁宽200大一点点,这怎么行呢?我设计的工程基本没遇到过铰接,如果不是铰接,直接按照混凝土规范8.3.3条可以执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