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晨读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梦游天姥吟留别》晨读素材
一、相关成语
1.摧眉折腰:指低眉弯腰。
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2.低眉折腰: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3.锦绣肝肠:意思是满腹诗文,善出佳句。
4.金龟换酒:金龟,袋名,唐代官员的一种佩饰。
解下金龟换美酒。
形容为人豁达,恣情纵酒。
5.一登龙门,身价十倍: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6.訇然中开:意思是形容大声。
7.出类拔萃:出:超过。
类:同类。
拔:高出。
萃:草丛生的样子,比喻聚集在一起的人或物。
超出同类之上。
形容一个人的品德、才能出众。
8.魂悸魄悚:看到某个景象从心底震惊、慑服。
9.别有洞天:洞天:道教称仙人居住的地方,泛指境界。
另有一种境界。
形容风景幽雅,引人入胜。
10.笔酣墨饱:指文章表达流畅,内容充足。
11.春树暮云:因见春天树、日暮云而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远方的友人。
后表示仰慕、怀念远方的友人。
二、文化常识
1.吟:古体诗的一种。
与“歌”“行”“引”同属乐府诗的范畴。
内容多有悲愁愤慨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
如《琵琶行》、《长恨歌》、《游子吟》、《李凭箜篌引》等。
2.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是近体诗形成前的各种诗歌体裁。
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
特点。
格律自由,不要求对仗、平仄,押韵较自由,篇幅长短不限。
3.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
李白诗自然隽永,雄奇飘逸,充满着超尘脱俗的浪漫主义情调。
后世誉为“诗仙”,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
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4.后人评李白
唐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
杜甫评价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吕居仁评价李白“唐自李、杜之出,昆耀一世,后之言诗者,皆莫能及。
”
余光中评价李白“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5.列缺:闪电。
列,通“裂”,分裂。
缺,指云的缝隙。
电光从云中决裂而出,故称“列缺”。
6.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东海三座仙山之一(另两座叫蓬莱和方丈)。
7.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8.谢公:指南朝诗人谢灵运。
谢灵运喜欢游山。
游天姥山时,他曾在剡溪这个地方住宿。
9.谢公屐:谢灵运穿的那种木屐。
《南史·谢灵运传》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带子,形状像拖鞋。
10.天鸡:古代传说,东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树叫桃都,树枝绵延三千里,树上栖有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照到这棵树上,天鸡就叫起来,天下的鸡也都跟着它叫。
11.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
12.金银台:金银铸成的宫阙,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13.鸾回车:鸾鸟驾着车。
鸾,传说中的如凤凰一类的神鸟。
14.白鹿:传说神仙或隐士多骑白鹿。
三、重点词语
信:实在。
或:有时。
拔:超出。
因:依据。
渌:清澈。
暝:天黑、夜晚。
殷:震响。
青青:黑沉沉的。
青冥:青天。
回:回旋、运转。
觉时:醒时。
向来:原来。
须:等待。
摧眉折腰:摧眉,即低眉。
低头弯腰,即卑躬屈膝。
四、诗歌参考译文
海外来的客人谈起瀛洲,(大海)烟波渺茫,(瀛洲)实在难以寻求。
绍兴一带的人谈起天姥山,在云雾霞光中有时还能看见。
天姥山高耸入云,连着天际,横向天外。
山势高峻超过五岳,遮掩过赤城山。
天台山高一万(一万为正确版本,四万经考证为误传)八千丈,对着天姥山好像要向东南倾斜拜倒一样。
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了绍兴,一天夜里,飞渡过了明月映照的镜湖。
镜湖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
谢灵运住的地方现在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空中传来天鸡的叫声。
山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经晚了。
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
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
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
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
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
老虎弹琴,鸾鸟拉车。
仙人们排成列,多如密麻。
忽然惊魂动魄,恍然惊醒起来而长长地叹息。
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如此,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与君分别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游览时就骑上它访名川大山。
我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心中郁郁寡欢,极不舒坦!
五、一词多义
拔
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攻城拔寨(攻占)
过蒙拔擢(提拔)
信
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信手拈来(随便)
信可乐也(的确,确实)或
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或曰:此东海也(有的人)所守或匪亲(如果)
殷
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动)夫在殷忧(深深地)
殷实(富裕)
须
须行即骑访名山(等到)须晴日(等到)
六、主旨归纳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
此诗以记梦为由,抒写了对光明、自由的渴求,对黑暗现实的不满,表现了诗人蔑视权贵、不卑不屈的叛逆精神。
这首诗的内容丰富、曲折、奇谲、多变,它的形象辉煌流丽,缤纷多彩,构成了全诗的浪漫主义华赡情调。
它的主观意图本来在于宣扬“古来万事东流水”这样颇有消极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调却是昂扬振奋的,潇洒出尘的,有一种不卑不屈的气概流贯其间,并无消沉之感。
七、表现手法
浪漫主义手法体现
①神奇的想象:天鸡、金银台、霓衣风马、云之君;②大胆的夸张:向天横、拔五岳、掩赤城、倾天台;③瑰丽的色彩:云霞明灭、明月、渌水、海日、青冥;④奇特的构思:从侧面烘托入笔,写到美妙的梦境,再回到现实明志。
描写天姥山的手法
①衬托的表现手法:写梦境中仙人们其乐融融的和谐景象就是为了衬托出现实的黑暗。
②对比夸张的艺术手法:作者以“瀛洲”来衬托天姥山,“以虚衬实”突出了天姥山胜景,暗蕴着诗人对天姥山的向往。
抒情手法
①直抒胸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表达了对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
②借景抒情:借梦中景象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八、素材运用
逐梦长安何惧三万里,强国复兴你我皆同行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爆火“出圈”好评如潮,以李白、高适等唐代诗坛“顶流”为主角的“中国风”动画电影,把盛唐气象呈现得淋漓尽致,影片中吟咏的48首唐诗气势恢宏、更是唤起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细细回味,当代青年更应从中汲取力量,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楫笃行、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胆魄,做有理想的青年,握紧强国复兴接力棒。
电影前半段的都城长安繁华气派、风光旖旎,但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社会离乱,曾经载歌载舞的亭台楼阁在战火中化为残垣断壁。
没有强大国家、繁盛时代的支撑,诗人们遭遇了各自的坎坷。
可见,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休戚与共,如果国家落后、山河破碎,承受痛楚的将是每一个国民,哪怕再超脱的诗人也无法幸免。
只有把自身前途命运同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个人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永葆为祖国为人民永久奋斗、无私奉献的赤诚之心,在广阔乡村挥洒汗水,在工厂车间争创一流,在科技战线贡献才智,在风雪边关威武守护……紧紧握住强国复兴的接力棒,在各行各业竞展风流、尽显风采,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在新征程上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定力,做能吃苦的青年,吹响强国复兴冲锋号。
高适出身寒门,虽然心有一腔热血与抱负,但在那个“神仙打架”的时代里一度被埋没。
苦苦练就的高家枪法,却还不如王维抚琴一曲,几次到长安都处处碰壁。
然而,高适从没有放弃梦想,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沉潜和努力,终于在中年厚积薄发。
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每一次不惧挑战的探索尝试、不畏艰难的负重前行,都是对青春最有效的磨砺。
当年,一支支青年垦荒队奔赴荒原冻土、战天斗地,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新时代,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像一棵棵红柳、一株株格桑花一样,扎根西部、播撒知识,为广袤的土地带去无尽的生命力……置身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处于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新时代青年更需要发扬奋斗传统、释放奋斗激情。
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唱响青春之歌。
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气概,做敢担当的青年,续写强国复兴新篇章。
当代青年的成长期、奋斗期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高度重合,肩负的使命无比光荣、担当的责任艰巨繁重。
放眼神州大地,一大批青年在创新创造中挑大梁、担重任:十几年如一日深耕坚守,周雷培育出16个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为“中国碗”装“中国粮”增添底气;孜孜不倦探索,潘时龙带领团队研制出国际首台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成像雷达,探索出雷达未来发展的可行途径……他们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彰显着青年人敢为人先、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鼓舞青年:“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此时不搏更待何时,责任担当,舍我其谁!”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勇于担当、奋发有为,主动到实践中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一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青春的朝气锐气。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复兴路上,人人都是见证者,人人都是创造者,广大青年要珍惜韶华、不负青春,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九、重点字词挖空练习
海客谈()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水()()()猿啼。
脚()谢公(),身登青云梯。
半()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
熊咆龙吟()()泉,()深林()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兮生烟。
列缺()(),丘()崩()。
洞天石(),()然中开。
青()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兮()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以魄动,()惊起而长()。
()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间,须行()骑访名山。
安能()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十、情景默写
1.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梦中山路曲折,主人公流连忘返,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
2.晋代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为历代文人传颂,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就化用这个典故,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他对权贵的蔑视,对自由的追求。
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4.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借用两种动物的声音,描写登山途中惊骇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宋戴埴曾说“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以腰间有傲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这一评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了著名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荡漾,猿啼凄清的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猿啼”在古诗中多为哀音,甚是“凄凉”,如杜甫《登高》里“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猿啼”也不总是哀音,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里“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10.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叹欢乐的短暂和人生的虚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以“_______________”的行为消解人生如梦的感慨。
十、链接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9分)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
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
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中的“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表明了诗人的形象魅力。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
”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
(6分)
参考答案
1.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3.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4.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6.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7.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8.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9.风急天高猿啸哀;渌水荡漾清猿啼
10.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一尊还酹江月
1. C
2. ①辅弼天下,建功立业。
诗句“却秦振英声”指鲁仲连曾成功说服魏赵合力抗秦,“后世仰末照”指鲁仲连功成名就,光耀后世,令人景仰。
②不慕名利,功成身退。
诗句“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写出了鲁仲连淡泊名利,的高尚人品;李白希望自己“吾亦澹荡人”,能像鲁仲连一样,最终“拂衣可同调”,能功成身退。
整首诗表明作者以鲁仲连为楷模,借鲁仲连的形象,寄寓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