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蜀道难》随堂练习新人教必修三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蜀道难讲解与例题新人教版必修3

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若论浪漫的才思、俊逸的诗风,几乎没有谁能与李白并肩;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若论雄奇的想象、英勇的夸张,也几乎没有哪首诗能与《蜀道难》媲美。
这首诗以奇怪的联想、瑰丽的色彩,熔神话故事、轶闻传说于一炉,充足显现了李诗雄奇俊逸的特点,为李白博得了“谪仙”的称呼。
学习本诗,一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领会诗歌采纳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二要领会诗人借此抒发的思想感情。
《蜀道难》这首诗,大概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
“蜀道难”是乐府旧题,内容多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
在李白以前,也多有人咏蜀地山川之险,通行之难。
对于这首诗写作的背景,顾炎武《日知录》中说:“李白《蜀道难》之作,当在开元、天宝间。
时人共言锦城之乐,而不知畏途之险、异地之虞。
即事成篇,别无寓意。
”又据孟棨《本领诗》载,贺知章于天宝初年李白入京时即见此作,惊讶之余称李白为“谪仙”。
从诗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而作。
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挚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假方式,即实无其人而是泛指全部“西游”之人。
在诗中,诗人睁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述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劝告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当“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非常,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从此后的“安史之乱”中足见作者政治预示的正确。
★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 450 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绵阳、德阳等地。
沿线地势险峻,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口众多。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一种诗体。
近体诗 (格律诗) 形成前,除楚辞外的各样诗歌体裁,都称古诗、古风。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
《蜀道难》是一首典型的古体诗。
1.注字音加点字 读音加点字 读音噫吁嚱鱼凫 . . 石栈 猿猱 . . 抚膺 巉岩 . . 喧豗 砯崖转石 . . 崔嵬 吮血 . .横绝噫吁 嚱 横.吁.强横号召. .秦塞 参商.. 塞 塞车参 参差..闭塞 参加..2. 识通假所守或匪亲(“匪”通“ ______”) 3.解多义危乎高哉 () .居域中之大,不念安不忘危 .()危抑王兴甲兵,危 .士臣 ()正襟危 坐而问客曰 ().连峰去天不盈尺 ().比去,以手阖门 ().去我从去年辞帝京 ().为汉家除残去.秽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得既得志则尽情以傲物().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尔来四万八千岁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尔无他,但手熟尔.()非死则徙尔.()子路率尔而对 ().危乎高哉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乎叫嚣乎东西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4.辨活用问君西游何时还(.令人听此凋朱颜(.砯崖转石万壑雷(.5.分古今危而后绝但6.明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句古义今义危乎高哉而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能够横绝峨眉巅但见悲鸟号古木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34 蜀道难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鉴赏:此诗是李白初出蜀时所作。
荆门,即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市西北的长江南岸。
江出荆门,江面突然开阔,两岸是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二句,写出了楚地的壮阔景色。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二句,则是神来之笔,写出了天空中的云月瞬时变幻的奇景,富有浪漫之思。
末二句写出了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的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含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限时15分钟)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凫.(fú)横.绝(hénɡ)巉岩(chán)飞湍.(tuān)B.喧豗.(huī) 砯.崖(pīnɡ) 吮.血(shǔn) 抚膺.(yīnɡ)C.崔嵬.(wéi) 峥.嵘(zhēnɡ) 扪参.(shēn) 万壑.(hè)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瀑.流(pù)解析:D项,塞sài答案:D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崖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赝坐长叹。
B.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雕朱颜!联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D.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解析:A项,崖—岩,赝—膺;B项,催—摧,勾—钩;C项,雕—凋,联—连,依—倚。
_第4课 《蜀道难》 习题练习四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二单元

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2单元第4课蜀道难习题练习四(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蜀道/数典忘祖秦塞/敷衍塞责纯粹/地崩山摧B.折本/冲波逆折湛蓝/天梯石栈参差/扪参历井C.喧豗/毋庸置喙巉岩/明珠璀璨屏息/砯崖转石D.峥嵘/铮铮铁骨公允/磨牙吮血咨嗟/千姿百态2.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扪心自问曲折莹回楹联B.一夫挡关豺狼之心磨牙吮血崔嵬C.峥嵘岁月面目狰狞开门缉盗湍急D.敷衍塞责气魄宏伟闻名遐迩咨询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危险。
B.开国何茫然茫然:指时间久远。
C.青泥何盘盘盘盘:山峦曲折盘旋。
D.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飞越。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③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
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
5.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B.侧身西望长咨嗟C.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D.砯崖转石万壑雷6.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奚以知其然也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二、语言表达7.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李白为对象写一段文字。
抱怨楼高不见章台路的欧阳修,在被贬滁州的落寞中,从林壑优美的琅琊山中找到了精神的归宿,于是在四时之景中享受无穷乐趣,挥毫成就了一篇篇千古文章。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下面这段话有多处表述不当的地方,请挑出三处并加以改正。
高中语文蜀道难同步练习1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试题

高中语文蜀道难同步练习1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鱼凫.(fú)茫.然(mánɡ)石栈.(jiàn)B.秦塞.(sài)猿猱.(róu)扪参..(mén shēn)C.巉.岩(chán)喧豗.(huī)砯.崖(bīnɡ)D.崔嵬.(wéi)吮.血(shǔn)峥嵘..(zhēnɡ rónɡ)解析:A.栈—zhàn,B.猱—náo,C.砯——pīnɡ。
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芒然对簿公堂栈桥独辟溪径B.巉岩出奇致胜吮吸不径而走C.崔嵬振聋发聩喧豗义愤填膺D.铮嵘趋之若骛边塞气慨非凡解析:A.芒—茫,溪—蹊;B.致—制,径—胫;D.铮—峥,骛—鹜,慨—概。
答案:C3.下列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介词,比)B.但.见悲鸟号古木(只)C.以.手抚膺坐长叹(介词,用)D.所守或.匪亲(有时)解析:或—倘若。
答案:D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青泥何盘盘..()(2)可以横绝..峨眉巅()(3)扪参历井....仰胁息()(4)连峰去.天不盈.尺()(5)剑阁峥嵘..而崔嵬..()(6)侧身西望长咨嗟..()解析:本题考查重点词语在诗句中的含义。
答案:(1)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2)横着飞过去。
(3)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
扪,摸。
(4)去,距离;盈,满,足。
(5)峥嵘,高峻;崔嵬,高大的样子。
(6)叹息。
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 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树倒挂倚绝壁.. D.剑阁峥嵘而崔嵬..解析:B.“然后”,古代是两个单音节的词,解释为“这,以后”;今义是一个连词,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
答案:B6.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蜀道难,乐府《瑟调曲》名,歌词内容多写入蜀道路的艰难。
[精]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三蜀道难同步训练题.doc
![[精]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三蜀道难同步训练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b9b6f98c31b765ce04081499.png)
人教新课标版高一必修三《蜀道难》同步训练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唆使(s uo )猿辱(r6u)咨嚓(jie )抚W(yl ng)厥脉含情(mdii)B.倨傲啊喧顾(hui )叫崖(Pi ng)万擎(h仓)怙恶不俊(qudn)C.古^lj(cha)峥蛛(zhe ng)爹井(she n)响吸(shti n)甘之如Wyl)D.泥淳(ndo)崔嵬(wQi)嶂岩(chdn)飞湍(tudn)剃躬尽瘁(ju )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舍车保帅蚕丛鱼凫天梯石栈扪参历井万壑雷B.揖然不动横绝峨眉摧眉折腰既往不咎仰胁息C.秣马厉兵越俎代庖猿猱攀援罄竹难书萦岩峦D.咤紫嫣红峥蛛崔嵬冲波逆折磨牙吮血倚绝壁3.下列句子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但见悲鸟号枯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B.剑阁峥味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掉朱颜。
D.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谗言不可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期(凋零、凋谢)朱颜!B.飞湍瀑流争喧庖,砂(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崖转石万壑雷。
C.所守或匪亲(匪徒),化为狼与豺。
D.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模绝(飞越)峨眉巅。
5.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B.枯树倒挂倚绝壁C.不与秦塞通人啊D.然后天梯石栈相的连6.李白诗歌的最大特点就是''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独步诗坛,无与伦比,清新俊逸,文思敏捷。
下面对诗句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神奇的夸张和对偶,非凡的气魄与笔力。
B.“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比喻奇特,自然贴切而富于生活气息,生不得志,内心抑郁而意欲摆脱苦闷。
C.“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不肯苟从,捍卫人的尊严,傲视权贵, 一吐郁闷之气。
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课时练习

蜀道难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噫吁.嚱(xū)鱼凫.(fú)崔嵬.(wéi) 天梯石栈.(zhàn)B.岩峦.(luán) 猿猱.(róu)豺.狼(chái) 义愤填膺.(yīnɡ)C.巉.岩(chán) 仰胁.息(lèi)飞湍.(tuān) 扪.参历井(mēn)D.喧豗.(tuí) 峥嵘.(rónɡ)吮.血(shǔn) 砯.崖转石(pānɡ)2.下列诗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B.所守或非亲,化为狼与豺。
C.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D.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丛绕林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当:对着,向B.青泥何盘盘..盘盘:形容山路曲折盘旋C.所守或.匪亲或:有的(人)D.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西.当太白有鸟道B.朝.避猛虎C.砯.崖转石万壑雷D.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5.下列句子中,与“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不然,籍何以至此C.但见悲鸟号古木D.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蜀道难(南北朝)阴铿①王尊②奉汉朝,灵关③不惮遥。
高岷长有雪,阴栈屡经烧。
轮摧九折路④,骑阻七星桥。
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
注①阴铿:字子坚,生卒年不详,武威姑藏(今甘肃)人。
长于五言诗,以描写山水著称。
②王尊:汉朝涿郡人,字子赣。
③灵关:剑阁附近灵官峡。
④九折路:今四川荥经县西邛崃山,山路险阻回曲,须九折乃得上,故名九折路。
6.这首诗的哪几句描写了蜀道的艰险难行?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加以分析。
答:7.诗歌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三、语言表达8.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李白为对象写一段文字。
高中语文必修三4蜀道难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噫吁嘻,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对下列句中加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乎高哉!危险的B.开国何茫然。
指时间久远C.尔来四万八千岁。
代词,那。
D.以手抚膺坐长叹坐介词,用。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危:高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D.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A.的;C.代词;D.助词,的。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名句的句式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相同的一项是()A.固一世雄也,而今安在哉?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凌万顷之茫然D.恐年岁之不吾与【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状语后置句A.宾语前置句C.定语后置句D.宾语前置句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二、阅读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时所写《剑阁赋》,完成小题。
咸阳之南,直望五千里,见云峰之崔嵬。
前有剑阁横断,倚青天而中开。
上则松风萧飒瑟,有巴猿兮相哀。
旁则飞湍走壑,洒石喷阁,汹涌而惊雷。
送佳人兮此去,复何时兮归来。
望夫君兮安极,我沉吟兮叹息。
视沧波之东注,悲白日之西匿。
鸿别雁兮秋声,云愁秦而暝色。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通“向”)对酒而相忆。
4.这篇赋写了哪两层意思?【答案】第一,描写了剑阁的高峻险恶。
第二,表达了对友人依依不舍和盼其早归的深情。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4 蜀道难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4 蜀道难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新人教版4 蜀道难一、语基落实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蜀.道/数.典忘祖秦塞./敷衍塞.责纯粹./地崩山摧.B.折.本/冲波逆折湛..蓝/天梯石栈参..差/扪参.历井C.喧豗./毋庸置喙巉..岩/明珠璀璨屏..息/砯.崖转石D.峥.嵘/铮.铮铁骨公允./磨牙吮.血咨.嗟/千姿.百态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shǔ/shǔ,sài/sè,cuì/cuī;B项,分别读shé/zhé,zhàn/zhàn,cēn/shēn;C项,分别读huī/huì,chán/càn,bǐng/pīng;D项,分别读zhēng/zhēng,yǔn/shǔn,zī/zī。
答案:C2.以下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但见悲鸟号.古木号:鸣叫。
B.连峰去天不盈.尺盈:满、足。
C.砯.崖转石万壑雷砯:水流的声音。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嗟:叹惋之辞。
思路解析:C项,“砯〞,本指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在这首诗中用作动词,是“冲击〞的意思。
答案:C3.以下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①问君西游何时还②开国何茫然B.{①但见悲鸟号古木②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C.{①难于上青天②以其无礼于晋D.{①其险也如此②其孰能讥之乎思路解析:A项,①疑问代词,什么;②副词,多么。
B项,都是副词,只。
C项,①介词,表比拟;②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对。
D项,①代词,它;②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答案:B4.以下各句中修辞手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A.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B.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C.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D.朝避猛虎,夕避长蛇思路解析:D项为对偶,其他三项均为夸张。
高中语文 第4课 蜀道难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4课蜀道难同步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4课蜀道难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栈.道(zhàn) 饯.行(jiàn) 信笺.(qiān) 浅.浅流水(jiān)B.咨嗟.(jiē) 磋.商(cuō)蹉.跎(cuō) 山势嵯.峨(cuō)C.萦.绕(yínɡ)腥荤.(hūn) 诨.号(hún)荦.荦大端(luò)D.峥.嵘(zhēnɡ) 诤.言(zhènɡ) 挣.脱(zhēnɡ) 泉水琤.琤(chē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可以横绝.峨眉巅绝:越过、横穿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到C.危.乎高哉危:高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尔:你3.以下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③黄鹤之.飞尚不得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面对棘手的问题,是派富有工作经验但魄力略显不足的老王去调解呢,还是让敢于担当但经验不足的小张去处理,张部长一时有些________.②面对失控的中国楼市,如果我们________,不能及时通过有力的政策调控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理性回归,消除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那将是很危险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课后习题 4蜀道难

第二单元4 蜀道难课后篇巩固提升随堂演练一、课内精读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1.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袭用乐府旧题,并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上奇丽惊险的景色。
B.诗人大致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蜀道所在之地的山水进行描写,以展示蜀道之难。
C.诗人以变幻莫测的笔法,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崎岖的面貌,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
D.诗人善于把想象、夸张和神话传说融为一体来写景抒情,五丁开山等传说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项,“艺术地感叹自己仕途的艰难”于文无据。
2.下列对这首诗第二节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节一开始,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以忧切低昂的旋律,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
B.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
C.诗人运用比喻写逶迤千里的蜀道的奇险风光:“连峰去天不盈尺”比喻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比喻绝壁之险。
D.在这段文字中,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惊险万状,目不暇接,造成一种排山倒海之势。
人教版语文必修三:第4课《蜀道难》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 4 课 蜀道难谪仙的天才之作、语言积累危.乎高哉A..危楼高百尺以手抚膺.坐长叹 B.义愤填膺.连峰去.天不盈尺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 . 尔.来四万八千岁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6.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难于上青天A .鱼凫.(f ú) 怒号.(h áo) 巉.岩(ch á n) 飞湍.(tu ā n)B .喧豗.(huī)砯.崖(pīnɡ) 吮.吸(sh ǔ n) 黄鹤.(h è)C .崔嵬.(wéi) 峥.嵘(zh ēnɡ) 参.星(sh ēn) 万壑.(h è)D .猿猱.(náo)秦塞.(s è) 咨嗟.(ji ē)趑.趄.(z ī j ū)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B .峥嵘崔嵬 冲波逆折 横绝峨眉 倚缺壁C .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匪亲弗居 萦岩峦D .磨牙吮血以手抚膺 蚕丛鱼凫仰胁息3.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开国何茫.然.(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B .扪.参.历井.仰胁息 ( 扪,摸;参、井,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 .凋.朱颜 ( 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D .以手抚.膺.坐长叹 ( 抚摸着双腿 )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1.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4. 5. 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问君西.游何时还B . 朝.避猛虎C . 上 有六龙回日之高标D . 砯 崖转石万壑雷 C.B.但见悲鸟号古木C.雄飞雌从绕林间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7.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地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象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其诗人情感的气质。
高中语文必修3蜀道难同步练习

高中语文必修3蜀道难同步练习高中语文必修3蜀道难同步练习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尔来四万八千岁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5.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6.使人听此凋朱颜7.连峰去天不盈尺8.砯崖转石万壑雷9.剑阁峥嵘而崔嵬10.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概括这首诗的主旨,并说说它的浪漫主义色彩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目董槐,字庭植,濠州定远人。
少喜言兵,阴读孙武、曹操之收。
槐貌甚伟,广颡而丰牙牙颐,又美髯,论事慷慨,自方诸葛亮、周瑜。
父永,遇槐严,闻其自方,怒而嘻曰:“不力学,又自喜大言,此狂生耳,吾弗愿也。
〞槐心愧,乃学于永嘉叶师雍。
嘉定十四年,起为广德军录事参军,民有诬富人李桷私铸兵结豪杰以应李全①者,郡捕系之狱,槐察其枉,以白守。
守曰:“为反者解说,族矣。
〞槐曰:“吏明知狱有枉,而挤诸死地以傅于法:顾法岂谓诸被告者无论枉不枉,皆可杀乎?〞不听。
顷之,守以忧去,槐摄通判州事,叹曰:“桷诚枉,今不为出之,生无由矣。
〞乃为翻其辞,明其不反,书上,卒脱桷狱。
绍定三年秋,权通判镇江府。
至州,会全叛,涉淮临大江,大府急发州兵.槐即日将兵济江而西,全遁去,乃还。
嘉熙元年,出知常州.后三日,提点湖北刑狱。
常德军乱,夜纵火而噪.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且问乱故。
乱者曰:“将军马彦直夺吾岁请,吾属将责之偿,不为乱也。
〞槐坐马上,召彦直斩马前,乱者还入伍中。
三年,知江州。
秋,流民渡江而来归者十余万,议者皆谓:“方军兴,郡国急储粟,不暇食民也。
〞槐曰:“民,吾民也,发吾粟振之,胡不可?〞至者如归焉。
淳祐二年,主管江西安抚司公事,视其赋,则吏侵甚,下教曰:“吾莅州,而吏犹为盗不自悔,吾且诛之!〞吏乃震恐,愿自新。
槐因除民患害,裨将卢渊凶猾不受命,斩以徇师,军中肃然。
帝日乡用②槐,槐言事无所隐,意在于格君心之非而不为容悦。
帝问修太乙祠,则对曰:“土工洊③起,民罢于征发,非所以事天也。
高中语文-5蜀道难课堂提升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课堂提升训练筑基达标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噫吁嚱...( )〔〕〔〕鱼凫.〔〕石栈.〔〕猿猱.〔〕巉.岩〔〕喧豗.〔〕扪参..〔〕〔〕飞湍.〔〕砯.崖〔〕崔嵬.〔〕吮.血〔〕咨嗟..〔〕〔〕思路解析:此题重点在对生字、难读字和易读错字加深印象,要求记准记牢。
答案:yī xū xī fú zhàn náo chán huī mén shēn tuán pīng wéi shǔn zī ji é2.解释下面加点词。
〔1〕尔.来四万八千岁:〔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3〕百步九折萦.岩峦:〔4〕扪参历井仰胁息:〔5〕连峰去.天不盈.尺:〔6〕所守或匪.亲:〔7〕侧身西望长咨嗟..:〔8〕以手抚膺坐.长叹:〔9〕使人听此凋.朱颜:〔10〕砯.崖转.石万壑雷思路解析:此题旨在对重要词语,特殊是古今意义和用法上有区分的词语,要能精确理解。
例如去、匪、坐等。
答案:那;可作一方标志的最顶峰;围着;摸;去,距离;满;非;叹息;徒、空;使动用法,使……凋谢;砯,象声词,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转,使动用法,使……滚动。
3.反复地布满感情地朗读,是诗歌鉴赏的重要途径。
但是,朗读要留意方法。
下面对这首诗的朗读,你认为处理不当的有:〔1〕“噫吁……难于上青天。
〞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噫吁〞是惊异之辞。
“危〞“高〞,一义重出,重读。
“乎〞“哉〞,皆可有延长音。
“蜀道之难〞,可读得平缓,略作停顿后,再用升调读“难于上青天〞五字。
〔2〕“蚕丛及鱼凫……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这一层当用抒情调读。
应当读得急促高亢。
最终两句为正意所在,应着意加以渲染。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以手抚膺坐长叹。
〞这一层当用咏叹调诵读。
“上有〞二句要读得慢些,重音要落在“六龙回日〞“冲波逆折〞二语上。
【推荐下载】人教新课标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蜀道难同步练习

[键入文字]
人教新课标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蜀道难同步练习
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下学期语文必修三蜀道难同步练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阅读《蜀道难》第一段,完成1~3 题。
1.作者在这一段中写尔来四万八千岁这一时间概念,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时间是为了说明古蜀国历史久远,这么长时间不与秦塞相通,足见蜀道之难。
这样写时空杂糅,烘托蜀道的艰难。
2.作者开篇
即慨叹蜀道危乎高哉,对下面行文有何作用?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蜀道难测试题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第二单元古诗鉴赏人教版高中语文1.对画线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险也如此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乎:语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之:主谓之间结构助词D.所守或匪亲或:副词,倘若。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也这里表示停顿。
考点:本题考查对虚词的理解能力。
2.对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国何茫然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B.畏途岩不可攀畏途:对路途感到害怕。
C.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鼻不敢出气,唯两胁运动以换气。
D.使人听此凋朱颜凋: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畏途:可怕的路途。
对路途感到害怕是人做主语,而此句是路做主语。
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句词语的理解能力。
3.全是诗中地名的一组是()A.蜀——秦塞——蚕丛——太白B.秦塞——太白——鱼凫——峨眉C.青泥——剑阁——锦城——蜀道D.太白——青泥——锦城——剑阁【答案】D【解析】考点:本题考查诗歌地名。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B.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茫然:前途迷茫的样子。
C.扪参历井仰胁息胁息:屏住呼吸。
D.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感叹。
【答案】B试题分析: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5.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义愤填膺扪心自问曲折莹回楹联B.一夫挡关豺狼之心磨牙吮血崔嵬C.峥嵘岁月面目狰狞开门缉盗湍急D.敷衍塞责气魄宏伟闻名遐迩咨询【答案】D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吁嚱(xū)石栈(zhàn)秦塞(sài)抚膺(yīnɡ)B.巉岩(chán)吮血(shǔn)鱼凫(fú)崔嵬(wéi)C.江渚(zhǔ)颔联(hàn)潦倒(liáo)颈联(jǐnɡ)D.万壑(hè)飞湍(tuǎn)萦回(yínɡ)喧豗(huī)【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项,“湍”读tuā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道难》随堂练习一.积累应用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猿猱(n áo ) 巉岩 飞湍(tu ān ) 协息B .吮(sh ǔn )吸 鱼凫 秦塞(s ài ) 崔嵬C .咨(c ì)嗟 抚赝 趑趄( j ǖ ) 石栈D .瀑(p ù)流 岩峦 噫吁(y ū)嚱 绝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芒然 对薄公堂 栈桥 独辟溪径B .巉岩 出奇致胜 吮吸 不径而走C .崔嵬 振聋发聩 喧豗 义愤填膺D .铮嵘 趋之若骛 边塞 气慨非凡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①可以横绝..(横着飞过去)峨嵋巅 ②上有六龙回.(迂回、绕道)日之高标 ③使人听此凋朱.(红)颜 ④连峰去.(离开)天不盈.(满、足)尺 ⑤胡为乎.(语助词,无义)来哉 ⑥所守或.(有的)匪亲,化为狼与豺 ⑦但.(只、仅)见悲鸟号古木 A ①⑦ B ②⑤ C ③⑦ D ④⑥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青泥何盘盘..(2)扪参历井....仰胁息 (3)剑阁峥嵘..而崔嵬..(4)侧身西望长咨嗟..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开国何茫然..B .可以..横绝峨眉巅 C .地崩山摧壮士..死 D .可怜..飞燕倚新妆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豫州军虽.败于长坂,今战士还者……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剑阁峥嵘而.崔嵬 吾尝终日而.思矣 以.手抚膺坐长叹 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 二.阅读鉴赏A . C .B .D .(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7—9题。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7.诗人极写山势的高危,状入蜀道路之难行。
请从文段中找出正面描写山高的句子。
答: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答:9.诗人主要从那两个方面摹写青泥岭的难行?请作简要分析。
答:10.简析《蜀道难》的艺术特色和诗人的思想情感。
答:(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1—12题。
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①,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②。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①蚕丛路:蚕丛,传说中蜀国的开国君主。
蚕丛路,代称入蜀的道路。
②春流:泛指春天水涨,江水奔流。
一说指流经成都的郫江、流江。
蜀城:指成都。
一说泛指蜀中城市。
11.简要分析首联与《蜀道难》首句写法上的不同。
答:12.颈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
请简要概括(至少两个方面)。
答:阅读李白的诗歌,完成13~14题。
《行路难三首》(其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雉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节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行路难,归去来!13.首句“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与《蜀道难》中“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说明。
答:14.如何理解篇末的“行路难,归去来”两句?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三.表达交流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统帅绕道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欧洲战场打得异常惨烈。
兵不厌诈,战场上的情况真是变幻莫测。
有一天,大雪纷飞,滴水成冰,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乘车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
忽然,将军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马路旁边,冻得簌簌发抖。
他立即命令身边的翻译官下车了解情况,一位参谋长忙阻止说:“我们得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可艾森豪威尔坚持说:“等到警方赶到的时候,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已冻死啦!”原来,这对老夫妇准备去巴黎投奔自己的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正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把这对老夫妇请上车,特地绕道将这对老夫妇送到家后,才风驰电掣地赶去参加军事会议。
助人的双手比祈祷的双唇更神圣。
艾森豪威尔的善心义举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回报。
原来,那天几个德国纳粹狙击手虎视眈眈地埋伏在艾森豪威尔原来必须经过的那条路上,如果不是因为行善而改变了行车路线,将军恐怕就很难躲过那场劫难。
“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这句话不能理解成简单的因果报应,但从总体上看,却符合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何感想?请写下来,并与同学们交流。
四.走近高考(2007·江西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晚望金陵图高蟾韦庄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6.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答:17.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
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2007·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帘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8.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19.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参考答案】一.积累应用1. B(A.协—胁;C.“咨”读zī;赝—膺;D.“吁”读xǖ)2 C(A.芒—茫,溪-蹊;B.致一制,径一胫;D.铮一峥,骛-鹜,慨-概)3.D(④去:距、离⑥或:倘若)4.(1)形容山路曲折盘旋。
(2)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要从它们中间穿过。
扪,摸。
(4)峥嵘,高峻;崔嵬,高大的样子。
(4)叹息。
5.D(可怜:文中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6.C(A连词,虽然;B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C连词,一句表并列,二句表修饰关系;D介词,可译为“拿”、“用”)二.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连峰去天不盈尺。
8.反衬(或“侧面烘托”)。
具体生动地写出了山势之高危,蜀道之难行。
山高得连黄鹤也不得飞渡,猿猴也愁于攀援,不言而喻,人行走更是难上加难。
9.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
以人在岭上曲折盘桓、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心态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难行之状如在眼前。
10《蜀道难》这首诗描写蜀道的雄奇险峻,含有入蜀艰难和蜀地不可久居之意。
诗中想像奇特、丰富,气魄的宏伟、豪迈,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二)课外阅读11.本诗首联只是平静地叙述,宛如好友娓娓而谈,感情诚挚恳切,“见说”一词显得委婉;而《蜀道难》首句则是饱含激情的感叹句,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
12.①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树叶婆娑,笼罩栈道;②与“芳树”呼应,形象地表达了春林繁盛芳茂之景象。
13.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用徒步上青天作比喻极言蜀道艰难,使人直接想到山川的惊险;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却以青天形容大道宽阔,易于行路,然而“我独不得出”,却又隐含着无限的感慨,既开启了下文,又发人深思。
14.篇末两句具体指出诗人要离开长安,以图他日东山再起,表现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情怀。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功业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顿中仍然想有所作为的积极用世的热情。
三.表达交流15提示:“福在积善,祸在积恶”。
这句话不能理解成简单的因果报应,但从总体上看,却符合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略。
四.走进高考16.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17.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
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
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18.①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②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
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19.第一首诗通过写景状物,鞭挞无视人民疾苦、沉湎于享乐的统治者。
第二首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