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体杂交桑粤桑11号栽培试验初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倍体杂交桑粤桑11号栽培试验初报
张正国
【摘要】@@ 选育和栽培适于直栽、无需嫁接的桑树高产一代杂交桑组合,是业界永恒的追求目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从广东、江苏和广西引进了大量的杂交桑种在生产上栽培.结果,由于杂交桑叶片较薄,养蚕叶片萎凋快,尚需大肥水管理,在四川大部分桑园盆地条件下,很难达到稳产高产的目标.因此,除少数丰弛桑外,塘
10×伦109和沙2×伦109等杂交桑大多作为砧木品种来使用.为了进一步提高一代杂交桑的产质量,近年来,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的桑育种家利用人工培育的四倍体桑资源,选育了粤桑2号、粤桑11号、桂特优1号、桂特优2号等多倍体杂交桑组合,且产叶量高,叶片大,从而引起栽培者的关注.
【期刊名称】《四川蚕业》
【年(卷),期】2010(038)003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张正国
【作者单位】江油市蚕桑技术研究所,四川,江油,621712;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31
【正文语种】中文
选育和栽培适于直栽、无需嫁接的桑树高产一代杂交桑组合,是业界永恒的追求目标。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从广东、江苏和广西引进了大量的杂交桑种在生产上
栽培。

结果,由于杂交桑叶片较薄,养蚕叶片萎凋快,尚需大肥水管理,在四川大部分桑园盆地条件下,很难达到稳产高产的目标。

因此,除少数丰弛桑外,塘10×伦 109和沙2×伦 109等杂交桑大多作为砧木品种来使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一代杂交桑的产质量,近年来,广东和广西等省 (区)的桑育种家利用人工培育的四倍体桑资源,选育了粤桑 2号、粤桑 11号、桂特优1号、桂特优 2号等多倍体杂交桑组合,且产叶量高,叶片大,从而引起栽培者的关注。

为了检验上述多倍体杂交桑在四川盆地条件下的栽培效果,2000年起从广东引进粤桑系列多倍体杂交桑种,在江油农村与现行无性系桑品种作了多年的栽培比较和养蚕试验,取得一些有益结果,现简报于后。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品种
三倍体杂交桑粤桑 11号,二倍体塘10×伦109,由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提供,2004年 5月初育苗;对照种是国家指定的荷叶白;第二对照种是圌桑 2号,江油选育的无性系品种。

1.2 供试桑园
在江油蚕桑技术研究所新春乡蚕桑基点建园。

试地系浅丘旱地较平,土层深厚,肥力中等且较均匀。

2005年 1月栽桑,3月下旬嫁接。

设低干区,按1.5×0.48m栽桑(926株/667m2),小区面积约 50m2,每个品种三次重复;另一块设密植
区,1.4×0.38m栽桑 (667m21253株),小区面积 60 m2,每个品种三次重复。

供试园一致按春伐栽培法管理。

叶质鉴定在本所蚕室的 5龄期进行,每区200头,每个品种三次重复。

1.3 调查项目
参照“国家桑品种鉴定工作细则”的项目及方法,调查和评价参试种的经济性状成绩;还调查枝条结构,田间自然抗性等农艺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桑叶产量
品试园低干区年施肥 2次,密植区年施肥 1次,栽桑/嫁接第 2~4年的全年产叶量如表 1所示。

3年 667m2平均产叶量,粤桑 11号虽然达到967~1576kg,但比荷叶白和圌桑 2号低 5.7%~14.6%;比塘10×伦 109高 22.1%。

表1 粤桑11号2007~2009年的产叶量(667m2)注:每区抽样30株的均值折产。

试区供试品种第2年第3年第4年平均(kg) 指数 (kg) 指数 (kg) 指数 (kg) 指数密植粤桑 11号 636 110.0 1068 89.1 1197 92.0 967 94.3塘10×伦 109 548 95.0 890 74.3 937 72.0 792 77.3荷叶白 577 100.0 1198 100.0 1301 100.0 1025 100.0低粤桑 11号 1050 88.5 1727 89.0 1950 81.0 1576 85.4干圌桑 2
号 1187 100.0 1941 100.0 2407 100.0 1845 100.0
2.2 桑叶质量
2007年晚秋起,在本所室内作了两期 5龄蚕饲养鉴定试验,3次重复的均值列于表 2。

可见,与荷叶白相比,粤桑 11号的产茧量相仿,茧层量和 100 kg桑产茧量略低。


在给桑过程中看到,在等量给桑时,每次都是粤桑 11号先吃完,每次要比荷叶白多给
桑5%左右才会同步吃完。

这可能跟粤桑 11号叶片萎凋速度比荷叶白快有一定的
关系。

表2 粤桑 11号的室内 5龄试养成绩注:2007年饲洞◦庭×碧◦波,2009年饲碧◦波×洞◦庭。

年与蚕期供试品种经过(d∶h)虫蛹率(%)万蚕产茧万蚕茧层 100kg桑产茧(kg) 指数 (kg) 指数 (kg) 指数2007晚秋粤桑 11号荷叶白
11∶0010∶2194.594.719.2019.00101.1100.04.234.2599.5100.07.377.4998.41 00.02009夏粤桑 11号荷叶白
8∶088∶0697.096.515.6316.0297.6100.02.882.9697.3100.07.027.2894.4100.
0平均粤桑 11号荷叶白
//95.895.617.4217.5199.3100.03.563.6198.6100.07.207.3997.4100.0
2.3 抗逆性
2006年春夏,这里发生百年难遇的特大旱灾,供试品种止芯落叶严重,在 5月 25日
调查,粤桑11号枝条中下部全部黄落,约占总叶数的 60%,荷叶白约黄落一半。

2009年春末红蜘蛛为害严重,粤桑 11号和荷叶白一样,新梢全部被害,恢复生长均
较迟,属敏感品种。

2.4 植物学及农艺性状
粤桑 11号在江油属早生品种,在 2月下旬发芽,冬期大多会发生桑芽萌发现象,从而导致春叶减产,叶色偏淡;冬遇冰雪天气还会发生冻害。

该品种发条数多,尤其是夏秋期多发侧枝,若不适当疏芽删条,影响有效条效应,也给摘叶收获带来不便。

经适当疏芽,该品种枝条的抽长明显快于荷叶白。

2009年 9月 25日调查,平均单株有效条数,粤桑 11号 7.7条,比荷叶白的 6.6条多 16.7%;平均有效条长,粤桑 11号 237cm,比荷叶白的211cm长 12.3%。

缺点是粤桑 11号的节间较稀(约 6cm);疏芽后壮条叶片比荷叶白大,千克桑叶数相仿。

3 小结与讨论
3.1 江油栽培粤桑11号的产叶量,比塘10×伦109提高22.1%,比荷叶白低5.7%。

叶质的养蚕成绩与荷叶白相近。

春伐栽培,经适当疏芽,其枝条生长旺盛,成林期每667m2的产叶量可达到1950kg以上。

3.2 粤桑 11号在育种地是以高密度栽培,条桑收获为目标选育的高产杂交桑组合,引入四川春伐栽培摘叶收获,不是其长处。

故今后有必要在密植条桑收获上与无性系
桑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3.3 粤桑 11号根颈部易生徒长枝,很宜密植栽培。

推荐无干密植以每 667m2栽1200株左右;低干密植栽 1000株左右为当。

同时还应加强肥培管理,控制留条数,
提早剪采侧枝,以促进有效条旺盛生长,发挥多倍体桑叶片肥大的增产优势。

3.4 期望两广的桑育种家在选育适于长江流域栽培的多倍体杂交桑组合时,除桑叶产质量等经济性状外,还应重视叶肉厚、节距短、侧枝少和枝条长等性状的选择。

同时建议本省蚕业主管部门在全川设置几个区域比较试验点,以荷叶白等品种为对照种,检验两广近年来育成的高产杂交桑在四川的栽培与养蚕成绩,作出客观评价,以引导生产上正确应用这类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