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中班科学教案《鞋底的秘密》(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鞋底的秘密》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实验、比较中发现鞋底的秘密,有探索鞋底秘密的兴趣。
2、初步感知摩擦力,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重点】发现鞋底花纹、功能的不同。
【活动难点】理解摩擦力。
【活动准备】KT板,PPT。
【活动过程】
一、交流发现。
1、前几天,XXX穿了一双新鞋,他呀可喜欢了。
你们喜欢自己的鞋子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2、归纳:原来有的鞋子鞋面的颜色很漂亮,有的鞋子样子很特别,有的鞋子穿起来很方便……
3、我也发现了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我发现的秘密在鞋底(出示鞋底),鞋底有什么秘密呢?(幼儿观察回答)
4、你们的鞋底有什么呢?(幼儿自由观察自己的鞋子)
5、幼儿交流发现的鞋底的秘密(图案、线条等)。
6、小结:原来每双鞋子的鞋底都有花纹,有的是线条、有的是图案等。
(PPT演示)
二、感知讨论。
1、为什么鞋底都要有花纹呢?(幼儿猜测:好看……)
2、如果鞋底没有花纹会怎么样呢?(幼儿继续猜测)
3、我们来做个实验:
介绍实验方法:用KT板贴在鞋掌部位,然后在地上搓搓,是什么感觉?然后再拿掉KT板,再搓搓,是什么感觉。
思考:两次搓地板的感觉一样吗?有花纹是什么感觉?没有花纹是什么感觉?
4、幼儿实验。
5、幼儿交流。
6、小结:原来鞋底有了花纹,可以增加摩擦力,这样走路就不容易滑倒,更安全了。
三、留疑引探。
1、PPT演示:老师还带来了几双特别的鞋子,看看:这些是什么鞋子?它的鞋底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2、幼儿交流。
3、梳理:钉鞋的鞋底有钉子,可以增加摩擦力,这样使运动员跑步更稳;溜冰鞋、冰鞋的鞋底有轮子或者刀子,可以减少摩擦力,可以让人走路走得更快,但这种鞋子也比较危险,要经过训练才可以穿。
4、小结:原来根据人们不同的需要,鞋子被设计成了各种样子,有的增加摩擦力让人走路更稳、更安全,而有的减少摩擦力,让人走得更快。
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在设计的时候也是增加摩擦力或者减少摩擦力的吗?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鞋底的秘密》(二)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观察、感知和描述鞋底的不同特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细致观察、比较、分类的能力;
3. 了解鞋底的作用和作用原理;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鞋底的特征观察;
2. 鞋底的作用;
3. 制作鞋底实验。
三、教学准备:
1. 幼儿园常用的鞋子,包括运动鞋、凉鞋、靴子等;
2. 手电筒、显微镜、放大镜、塑料袋等观察工具;
3. 果冻、玻璃瓶、塑料杯等制作实验用品。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向幼儿展示几双不同种类的鞋子,让幼儿观察并进行简单描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鞋底的秘密”。
2. 探究鞋底的特征(10分钟)
教师带领幼儿仔细观察鞋底的形状、厚薄、纹路等特征,并引导幼儿用手摸摸鞋底的材质、质感。
教师可以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帮助幼儿更仔细地观察鞋底的细节,同时可以提供一些鞋底材质的背景知识,如橡胶、塑料等。
3. 探究鞋底的作用(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鞋底有什么作用?提出问题并让幼儿讨论,然后教师给出答案并解释:鞋底能够提供防滑和保护脚部的功能。
4. 制作鞋底实验(15分钟)
教师向幼儿介绍实验的目的:通过制作鞋底实验,让幼儿亲自体验鞋底的防滑作用。
实验步骤:
a. 将果冻倒入玻璃瓶或塑料杯中,让果冻凝固;
b. 将凝固的果冻取出,放在地上,让幼儿试着踩踏;
c. 将幼儿的脚洗净后,让幼儿试着用湿脚踩踏果冻,观察果冻的变化。
5. 总结归纳(10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课的内容,总结鞋底的特征和作用,并帮助幼儿进行思考,有没有其他材质或方式可以增加鞋底的防滑性。
6. 拓展活动(5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绘画和手工活动,让幼儿制作属于自己的鞋垫或鞋底,可以使用一些有纹路和波浪形状的材料,增加防滑性。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了鞋底的特征和作用,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细致观察的习惯。
同时,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幼儿亲自体验鞋底的防滑作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