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与防治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 H1、H3、H5 边坡土体处于或接近饱和
2.3 H5不稳定滑坡特征
边坡失稳是人类工程活动和自然环
H5 位于滑坡区右部,为大型斜层状
滑 坡 体(如 图 1),滑 坡 前 后 原 高 差 约
40m。剖面方向为 170°,剖面形态呈上
缓下陡状,地面高程约+251.4m,前缘陡
表2
坡度约 40°~50°;滑体中部地形坡度 18°
岩质
中部陡峭、后部缓坡
砂岩
H2
42
170
60~70
凹形
岩质
前缘陡坎、中部坡地、后缘缓坡
砂岩
H3
36
170
40~50
凸形
岩质
剖面形态呈上缓下陡状
砂岩
H4
52
220
55~63
直线形
土质
中部陡坡、后缘缓坡、前缘人工开挖边坡
粉砂岩
H5
46
220
46~54
凸形
土质
中部陡坡、后缘缓坡、前缘陡坡
粉砂岩
方向为 170°,剖面形态呈上缓下陡状,
害与防治学报,2022(3):131-142.
[3]
破坏了原有的应力平衡状态。
图3
滑坡的综合防治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源头墩村滑坡的成因
(1)
式中:M a 是边坡危险系数因子见表
146
的外部因素是村民在进行村社建筑及农
254m,人工边坡高约 3~5m,坡度约 60°
3;Mp 降雨危险系数分级因子见表 4;Mr
斜坡编号
不同降雨等级下源头墩村斜坡崩塌评价表
中小雨
大到暴雨
大暴雨
Ma
Mr
M
危险程度
Ma
Mr
M
危险程度
Ma
Mr
M
危险程度
H1
3
2
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
安徽建筑
地面高程约+251.4m,前缘陡坎高程+
为岩土体危险分级因子。
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源头墩村附近滑坡
利用式(1)的计算方式可得在不同
降雨程度下 5 个潜在滑坡的危险等级。
田开垦时对坡脚进行人工切坡[5],降雨
~75° ;滑 体 中 部 地 形 坡 度 23° ~27° ,高
在 场 地 3km 范 围 内 ,当 降 雨 量 不 超 过
266~270m,前 后 缘 最 大 高 程 差 为
25m,滑坡体前陡后缓,前缘坡角为 60°
~70°,坡度变化较大,滑坡堆积体中部
2
崩塌滑坡特征分析
2.1 源头墩自然村典型滑坡分布特点
为了对源头墩村附近滑坡的危险进
坡度为 23°~27°,发育多条拉张裂缝,
行初步判定,对已发生滑坡附近 3km 范
延伸长度约 10~20m,下错沉降形成坎
害。为探究不同滑坡影响因素对潜在滑坡的危险性等级影响,选取福建省武夷街道办
源头墩自然村滑坡为研究区,通过现场野外调查并结合地质勘查资料,综合考虑不同降
水量、滑坡岩土体状态、边坡坡度及崩塌角度对滑坡危险性指数M的影响,对潜在5个滑
坡进行了危险性评估,分析了该区域滑坡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短期强降雨、居民削坡、滑
现场调查的方法,结合地震强度分布特
点对芦山地震引发的滑坡地点进行了预
测,结果与震后发生滑坡地点吻合;易靖
松[2] 以四川阿坝县为例,通过对滑坡的
斜坡结构类型、工程地质岩组分布、坡
度、构造距离、区域年降水量等多种灾害
因子进行耦合分析,对高山峡谷滑坡的
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了精细化评价;薛
建志[3] 依托黄思弯后山滑坡工程,通过
处于中高风险状态。因此,在雨季到来
结合表 6 数据,在大到暴雨等极端气候
发现坡脚处碎石和杂填土较多,最大粒
之前要提前对潜在 5 个滑坡进行防护支
作用下,降雨沿地表或上部风化基岩出
径 为 0.5m,对 附 近 村 社 有 潜 在 安 全 威
挡设计。
露地段大量渗入,地下水位迅速抬升,使
胁。
3.2 滑坡形成机制及稳定性评价
对滑坡的破坏特点进行权重分析,结合
该滑坡的地形地貌及空间形态分布特
征,发现该滑坡失稳破坏主要是人工切
坡和地下采煤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
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办柘洋村源头墩自然
村滑坡为背景,结合现场对滑坡区周围
地质勘探资料研究后,考虑多种滑坡影
响因子,根据潜在滑坡的危险性系数 M
的大小将滑坡危险等级划分为低、中、中
滑坡区位于自然斜坡南西部坡脚,紧邻
等因素综合影响,富水性差异较大。大
山脊,滑坡区内平均纵坡度约 24°,后缘
气降雨沿滑坡壁与滑坡周界之间张裂隙
呈圈椅状,主滑方向与自然山坡坡向一
下渗,在滑坡体下部剪出口有泉水溢出
致,为 170°。滑坡剪出口位于前缘坡脚
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
安徽建筑
郝
(雨季)。
处 ,高 程 约 +254~257m,后 缘 高 程 为
化+削坡”的综合手段对边坡进行防护
水灌入坡面,滑坡 H1 的防护设计如图 3
整治。
所示。
参考文献
要受以下两方面因素控制:①该边坡上
[1]
部透水层下伏隔水层(相对),在强降雨、
(5):47-53.
连续降雨等条件作用下,地下水位迅速
[2]
抬升,边坡土体处于饱和或接近饱和状
②边坡坡脚前缘开挖,致使岩土体临空,
平,对于滑坡处易出现张拉裂隙、剪切裂
超 过 100mm/d 时 ,潜 在 滑 坡 H1、H4、H5
缝等区域及时填埋,必要时可进行喷锚
处于中高危险状态,对该地区的滑坡成
支 护 ,待 锚 杆 抗 拔 力 达 到 设 计 要 求 的
因进行了分析,并采用“挡土墙+坡面绿
75% 后对坡面进行挂网喷播,防止地表
是重要引诱因素。该边坡表层为碎石
程 +256~263m 段 被 改 造 成 阶 状 陡
25mm/d 时,仅 H5 处于中等危险;当降雨
土,边坡土体主要为粉质粘土(含砂)组
坎。+268m 处现拉张裂缝,滑坡区后方
量 大 于 等 于 25mm/d 且 小 于 100mm/d
成,透水性中等,下伏基岩为粉砂岩、砂
基岩裂隙水分布极不均匀,以裂隙潜水
坡勘查区所在自然山坡第一重山坡坡顶
为主,构造密集带富水性好;块状岩类地
高程约+317m,坡度 20°~27°,总体呈凸
下水分布极不均匀,主要赋存于构造裂
形缓坡,自然山坡坡向约 170°,居民依
隙中,沿破碎带可形成局部脉状水,裂隙
山削坡建房,形成较密集民房分布格局。
水水量一般较贫乏,受岩性、地形、降雨
岩土体性状
程度
Mr
斜坡岩体结构较为完整,岩石表面为微风化或未风化,斜坡结构面方向与
边坡倾向相反。
低
1
中等
2
高
3
斜坡岩体破碎,主要结构面发生破坏;岩石表面为强风化或全风化,斜坡主
要结构面与斜坡倾向平行或大致相同。
险性进行评估,综合考虑该地区降雨量、
表6
斜坡特征、岩土体危险度等影响因素,采
用滑坡危险性指数 M 对滑坡危险等级
围内边坡进行了地质调查。通过对滑坡
高 0.5~1.5m 梯 田 ,种 植 有 毛 竹 、茶 园
的坡面植被情况、裸露围岩节理裂隙发
等,滑坡后壁为强风化岩层。
育程度、斜坡表明破碎结构面与坡度组
滑坡区北侧+270m 高程及北侧自
合关系等其他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发现
然斜坡地形坡度较缓,约 14°~20°,坡面
生滑塌,坡体出现变形或拉张裂缝(如下
滑坡上方、坡土体状态对边坡危险程度
图 2 所示),整体出现下错。
沟,截水沟必须进行硬化处理,并在雨季
的影响,根据滑坡危险性系数对滑坡潜
及时进行清淤。在边坡中部进行削坡整
在危险程度进行等级划分,发现降雨量
图2
原坡体张拉裂缝
综上所述,源头墩村滑坡的形成主
边坡危险等级综合划分
低
中
中高
高
危险性指数 M
1~6
7~11
12~17
18~27
表3
滑坡坡度/°
边坡危险系数Ma赋值表
危险程度
Ma
[0,35)
低
1
[35,50)
中等
2
高
3
崩塌角度/°
~23°,现主要为桉树和灌木林地;滑坡区
[0,30)
后方斜坡地段残坡积层较薄,地形坡度
[30,45)
[45,+∞)
[50,+∞)
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与防治研究
靖
(福建省地质工程大队,福建
摘
作者简介:
郝靖(1982-),女,福建福州人,毕业于长春工
程学院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本科,工程师。
专业方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评
估,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
福州
350001)
要:滑坡是一种典型的受地下水、地表水和人类生产建设活动影响较大的地质灾
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将工程区
坡下方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滑坡潜在
地下水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
威胁经济损失约 700 万元,存在极大的
孔隙水。孔隙水主要赋存于残坡积层粘
危险性和危害性。
性土及强风化层的孔隙中,水位受降雨、
1.2 地形地貌
人类工程活动及地形坡度的影响较大。
源头墩自然村属低山丘陵地貌,滑
进行划分,不同危险指数[4] 对应的等级
如表 2 所示。滑坡危险系数 M 计算公式
M = Ma × Mp × Mr
程度
斜坡岩体较破碎,部分结构面被破坏,斜坡的结构面与边坡倾向相交。
源头墩村滑坡危险性评价
为:
降雨危险系数Mp赋值表
对应降雨等级
表5
图1
状态,其力学强度指标大幅下降。同时,
危险等级
坎高程+263.8m,人工边坡高约 2~4m,
坡岩土体状态的共同影响,并对潜在滑坡提出了“排水护脚为主,削坡绿化为辅”的防护
策略,为后续该地区边坡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滑坡;成因机理;危险性评价;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U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3)11-0145-03
DOI:10.16330/ki.1007-7359.2023.11.052
高、高 4 个风险等级进行研究。
1
工程背景及区域环境条件
1.1 工程概况
2011 年 7 月 25 日,受连续强降雨的
影响,武夷山市武夷街道办柘洋村源头
墩自然村后方山坡出现多条拉张裂缝,
坡脚居民房后简易挡墙内有浑水冒出且
挡墙出现变形;2012 年 9 月,经过专家
地质灾害详细调查发现该处边坡变形加
1.3 水文地质条件
该滑坡附近存在 5 个潜在不稳定斜坡如
岩土体以散体状、碎块状强风化粉砂岩
表 1 所示,这些不稳定斜坡主要受制于
为主,第四系残坡积覆盖层厚度较小,局
雨季地下水分布、人类工程活动、自身工
部地段强风化出露,植被较发育,以矮小
程地质性质影响,选择其中 2 个典型斜
灌 木 丛 及 草 地 为 主 ;滑 坡 左 翼 高 程 +
约 10°~17°。滑坡表面为强风化粉砂
岩夹杂碎石,雨季受雨水冲刷作用,滑坡
常发生小规模滑塌、坠石现象。
表4
降雨量 mm/d
3
H5潜在滑坡
3.1 潜在滑坡危险性评估
为了对源头墩村的潜在滑坡进行危
Mp
[0,25)
中小雨
低
1
[25,100)
大到暴雨
中等
2
[100,+∞)
大暴雨
高
3
岩土体危险系数Mr赋值表
6
低
3
2
12
中高
3
2
18
高
H2
3
1
3
低
3
1
6
低
3
1
9
中
H3
3
1
3
低
3
1
6
低
3
1
9
中
H4
3
2
6
低
3
2
12
中高
3
2
18
高
H5
3
3
9
中
3
3
18
高
3
3
27
高
绿化为辅”,以滑坡 H1 为例,在边坡坡脚
托,结合现场调查、工程地质资料、监控
脚采用乱毛石干砌,强度较低,极容易发
处设置重力式挡土墙保护前缘坡脚,在
滑坡位移,综合考虑了不同降雨量、滑坡
斜坡地段残坡积层较薄,节理裂隙较为
时,H1、H4、H5 均处于中高风险;当降雨
岩等,透水性较弱,为相对隔水层。边坡
发 育 ,主 要 裂 隙 有 两 组 ,产 状 为 170°
量大于等于 100mm/d 时,滑坡 H1~H5 均
上方未设置截水沟或边沟等排水措施,
∠30°,地形坡度约 10°~17°。现场调查
30m,两 翼 宽 约 70m,滑 体 厚 度 约 2~
0.5km2,集流时间短,汇流速度快,往往
4m,滑坡体积约 6000m3。滑坡形成后,
在洪水期间暴涨暴跌,枯洪流量相差较
当地政府立即组织人员将距离前缘坡脚
大,洪峰时流量每秒上百立方米,而枯水
最近的居民迁移。受强降雨等不利条件
季节几乎断流。
的诱发,可能发生再次滑坡,严重威胁滑
0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区域开发和建设的快
速推进,在人类工程活动和外界气候环
境的共同作用下,诱发了许多滑坡、泥石
流、崩塌等地质灾害,这些次生灾害对区
域的经济发展、人民的生产安全、生态环
境的稳定都产生了重大危害。
为了解决这些地质灾害问题,众多
学者从不同方向开展了滑坡灾害危险性
评估。刘洪江[1] 采用无人机影像采集和
坡体的发育特征进行分析。
253m 高程处坡脚,基岩出露,岩性为粉
2.2 H1不稳定滑坡特征
砂岩,岩层产状为 168°∠30°。
H1 滑坡位于滑坡区左翼附近,剖面
145
表1
源头墩村斜坡灾害基本特征表
斜坡编号
斜坡坡长/m
斜坡走向/°
斜坡坡度/°
表面形态
斜坡类型
微地貌
岩石类型
H1
67
170
65~70
直线形
剧,前缘坡脚挡墙出现滑塌,滑坡周界大
勘查场地位于低山斜坡上,山坡汇
致形成。该滑坡区后缘位于高程范围
水面积约 12000m2,勘查区内无地表水
270~320m 自然山坡处,前缘位于自然
系,仅发育有山间沟谷,水流量随季节变
山 坡 坡 脚 、民 房 背 后 ,滑 坡 主 轴 长 约
化 较 大 ,枯 水 期 断 流 。 流 域 面 积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