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可视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F e b .2024,V o l .32N o .3
җ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 2022 75号);江西省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第3批)培养计划(赣中医药科教字
2021 4号);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21Z 013);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 J J 211216):唐娜娜,E -m a i l :1240181899@q q
.c o m 第一作者:徐媛媛,E -m a i l :1399513200@q q .c o m (
扫一扫查看 文中图片)
基于C i t e S p
a c e 和V O S v i e w e r 的中医外治法
治疗失眠的可视化分析җ
徐媛媛,唐娜娜,陈抒鹏,缪慧慧,王思梦
(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南昌330004
)ʌ摘要ɔ 目的:探索2012 2021年不同中医外治法治
疗失眠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㊂方法:检索2012
2021年中国知网㊁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㊁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收录的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通过V O S v i e w e r 及C i t e S p a c e 对作者㊁期刊㊁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㊂结果:共纳入5592篇文献,2012 2021年发文量稳步上升,2020年发文量最多;9384位作者参与,其中有254位核心作者,形成了以徐世芬㊁岳增辉㊁陈云飞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3853家机构参与相关研究,发文机构以中医药院校为主,各机构在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领域中合作不密切;427家期刊发表相关文献㊂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外治法,如耳穴压豆㊁针刺㊁针灸;失眠相关疾病,如抑郁症㊁脑卒中㊁焦虑症;常用腧穴,如耳穴㊁四神聪㊁涌泉㊂研究趋势为不同外治法的联合应用,尤其是在失眠的合并证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能㊂结论:2012
2021年中医外治法在失眠研究领域发展迅速,当前研究热点集中于外治法的临床应用㊁经络和腧穴的选择及失眠共病的治疗等,但权威性成果较少,以临床研究为主要形式,基础研究及理论研究相对薄弱㊂多种外治法的联合应用及对失眠伴随疾病的研究成为新的研究趋势㊂电针㊁子午流注针法㊁推拿等在失眠伴焦虑㊁抑郁等疾病中的作用突出,是未来探索的方向㊂ʌ关键词ɔ 中医外治法;失眠;可视化分析;V O S v i e w e r
;C i t e S p
a c e 中图分类号:R 244;R 256.23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
.c n k i .11-3555/r .2024.0317失眠是长期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影响正常工
作㊁学习的一种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道,27%的人口存在睡眠障碍,已成为仅次于抑郁症的常见精
神障碍[1
]㊂目前,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失眠的首选方法,然而部分患者仍需服用西药以维持睡眠[
2]
㊂中医外治法作为口服药物的补充疗法,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患者接受度越来越高㊂针刺㊁艾灸㊁推拿㊁火罐㊁刮痧㊁耳穴压豆㊁穴位贴敷等外治法均对睡眠有良好的调节作用,且各具特色,可相互促进与补充㊂灵活选用适宜的治法联合应用,事半功倍㊂
随着科学计量学㊁数据可视化㊁知识图谱等领域的发展,各界学者开发了以C i t e S p a c e 和V O S v i e w e r 为代表的一系列用于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分析的软
件[
3-4]
㊂这些软件主要基于共引分析理论和寻径网络算法,对特定领域文献(集合)进行计量,以探寻学科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并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形成对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的分析和学科发展
前沿的探测[
5]
㊂本文分析7种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研究现状,探索其发展趋势,为失眠的研究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①数据库:中国知网㊁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㊁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㊂②检索策略㊂专业检索:T I =(失眠O R 不寐O R 睡眠质量)A N D S U=(中医外治法O R 针刺O R 针灸O R 埋针O R 温针O R 手针O R 电针O R 皮肤针O R 三棱针O R 火针O R 耳针O R 埋线O R 推拿O R 手法O R 按摩O R 火
罐O R 拔罐O R 闪罐O R 走罐O R 刮痧O R 出痧O R 耳穴压豆O R 磁珠压耳法O R 王不留行贴压O R 穴位敷贴O R 中药贴敷)㊂时间跨度为2012 2021年㊂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①主题:与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相关㊂②研究类型:文献研究㊁临床研究㊁实验研究㊂
③研究对象:
失眠的西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障碍分类)“[6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7],‘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㊁5版[8-9],或‘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第3版“[10
];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1
]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2]㊁‘中医内科学“(第2版)[13
]㊂1.3 文献排除标准 重复文献(选取内容更全的);文献类型为病例报告㊁论著㊁报纸及经验报道;仅有摘要的文
35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2月第32卷第3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F e b.2024,V o l.32N o.3
献,且经过邮箱联系作者仍无法获取完整数据的文献㊂1.4标准化预处理①中医症状标准化:按照‘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第2版)进行标准化处理[14]㊂同一症状如出现不同表达方式,予统一描述,如 不寐 睡眠障碍 浅睡眠 夜寐不安 不得卧 等统一为 失眠 等㊂②病名标准化:为了便于计量分析,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5版)去除同一疾病的不同分级(分型),如 高血压2级 高血压3级 高血压病 统一为 高血压病 , 抑郁症状 抑郁症 抑郁障碍 统一为 抑郁症 等[15]㊂
1.5数据录入及分析方法将相关数据标准化后,逐条录入E x c e l表格并保存㊂本研究采用C i t e S p a c e和V O S v i e w e r软件对文献数据可用知识单位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和可视化展示㊂关键词数据清洗,将关键词导入E x c e l中,由两名研究者进行关键词规范化处理,同义词合并,第3名研究者进行校对㊂通过C i t e S p a c e 5.7R3版本,将筛选后的文献以R e fW o r k s格式导入,建立d a t a和p r o j e c t目录,并设置参数,时间跨度为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阈值项根据需要选择 T o p N ,每一片段选择前50个高频节点数据,裁剪方式为疏散,裁剪每个切片网络,并裁剪合并后的网络㊂选取关键词进行时间线图分析㊁突现词分析,并统计关键词词频㊂运用V O S v i e w e r分析机构合作图谱㊁作者合作图谱㊁关键词共现图谱㊂
2研究结果
2.1年发文量分析共检索到文献12934篇,其中中国知网4059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4717篇,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4158篇,导入N o t e E x-p r e s s,去除重复文献,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筛选文献5592篇㊂年发文量是分析研究领域发展历程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成果指标,2012 2021年发文量稳步递增,平均年发文量559.2篇,其中2020年发文量达753篇,2012 2021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研究正在蓬勃发展㊂见图1(扫描标题处二维码查看,下同)㊂
2.2发文作者分析2012 2021年共有9384位作者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有254位核心作者,见图2㊂依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计算公式,m=0.749ˑn m a x (其中,m为论文篇数,n m a x为所有作者中最高产的论文篇数)[16],发表论文篇数在m以上的为核心作者㊂本次统计中发文量最高篇数为20篇,故将发表论文4篇及以上的作者确定为核心作者㊂
2012 2021年该研究共出现254位核心作者,其中徐世芬(20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医院)㊁岳增辉(15篇,湖南中医药大学)㊁陈云飞(15篇,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等为该领域的发文主力军㊂徐世芬团队主要研究包括临床研究㊁综述研究㊁学术探讨,擅长调督安神针法[17]㊁骨膜刺法[18],治疗原发性失眠㊁高血压病伴失眠㊁卒中后失眠㊁围绝经期失眠㊂岳增辉团队的研究主要包括综述研究㊁基础研究㊁理论探讨㊁临床研究,发现5-羟色胺[19]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相关激素[20]㊁褪黑素[21]等是针刺调节睡眠的重要物质㊂陈云飞团队的研究包括临床研究㊁理论探讨㊁综述研究㊁基础研究,擅长以穴位贴敷治疗失眠[22]㊂可见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及理论研究较为薄弱㊂
2.3机构分析共有3853家机构参与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研究,通过V O S v i e w e r生成机构合作图谱,见图3㊂图中各节点连线稀疏,成果产出合作性不高㊂其中黑龙江中医药大学80篇,成都中医药大学65篇,天津中医药大学42篇,各地区医院㊁大学㊁研究所共同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㊂
2.4载文期刊分析共有427家期刊载有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相关研究,其中‘中国民族民间医药“18篇,‘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13篇,‘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3篇,‘按摩与康复医学“13篇,‘新中医“13篇,‘上海针灸杂志“11篇,‘中医学报“11篇㊂从发文期刊看,该研究领域成果主要集中于非核心期刊(北大核心㊁南大核心㊁统计源核心时间区间2012 2021年),表明该领域研究初具规模,但权威性研究成果较少㊂2.5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词频分析对5592篇文献的关键词词频的外治法㊁经穴㊁疾病进行分类统计,共有18种中医外治法,总频次为3750次,其中耳穴压豆占比29.33%,针刺占比25.23%,针灸占比19.89%,见表1㊂29种穴位被研究,其中耳穴㊁四神聪㊁涌泉㊁百会㊁神门等使用频次较高,见表2㊂共有17种失眠相关疾病的研究,总频次为569次,其中失眠伴抑郁症㊁脑卒中㊁焦虑㊁围绝经期㊁高血压病等研究较多,见
45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2月第32卷第3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F e b.2024,V o l.32N o.3表3㊂可见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方法较多,可选穴
位丰富,涉及疾病范围较广㊂
表12012 2021年中医外治法治疗
失眠研究的18种外治法使用频次及百分比分析
外治法频次(次)百分比
(%)
耳穴压豆110029.33针刺94625.23针灸74619.89穴位贴敷1975.25中药外用1363.63推拿1303.47电针治疗1052.80穴位埋线1032.75艾灸872.32
外治法
频次
(次)百分比
(%)耳针531.41五行音乐451.20温针灸370.99刮痧疗法200.53火罐180.48八段锦90.24火针70.19头皮针70.19刺血疗法40.11
注:百分比=频次/3750ˑ100%㊂
表22012 2021年中医外治法治疗
失眠研究高频穴位分析(前20位)
穴位频次(次)耳穴88四神聪48涌泉43百会39神门38三阴交37背俞穴29五脏俞21照海19安眠17
穴位频次(次)申脉16印堂15十三鬼穴15四关穴14跷脉14靳三针14神庭14内关13五志12山根12
表32012 2021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研究的17种失眠伴随疾病频次及百分比分析
疾病频次(次)百分比
(%)
抑郁症11920.91脑卒中11319.86焦虑症7813.71围绝经期7012.30高血压病508.79更年期295.10糖尿病274.75乳腺癌213.69颈椎病122.11
疾病
频次
(次)百分比
(%)冠心病122.11肺癌111.93帕金森病81.41脑梗死81.4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0.88胃癌20.35带状疱疹20.35慢性心力衰竭20.35
注:百分比=频次/569ˑ100%㊂
(2)关键词共现分析关键词共现分析基本原理是统计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同时出现的次数,通过分层聚类,揭示与主题间的亲疏关系㊂本研究通过V O S v i e w e r对数据库中的4605个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为简化图谱选取最小出现频次为4的关键词生成图谱,并通过P a j e k(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大型数据集合的知识网络分析软件[23])优化可视化结构,最终生成图谱,见图4㊂针刺疗法㊁耳穴压豆㊁睡眠质量㊁针灸等出现频次较高㊂
(3)关键词时间线图分析以时间为横轴,关键词为纵轴,生成关键词的时间线图,见图5㊂聚类参数模块度Q值=0.82>0.3,轮廓系数S=0.96>0.5,表明聚类结构显著,聚类合理㊂时间线图反映各个研究点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图上方不同色块代表不同的年份,右侧则是以C i t e S p a c e的L L R算法生成的关键词聚类标签,包含#0穴㊁#1艾灸㊁#2焦虑 #11穴位埋线等12个聚类标签㊂
#0穴与#10涌泉穴均是以腧穴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在该段时间轴中最早出现的穴位为神门㊁四神聪等,2014年开始涉及肿瘤患者的失眠研究,2017年出现对乳腺癌的相关报道[24]㊂#1㊁#4㊁#5㊁#8㊁#9㊁#11开头的聚类标签展现了艾灸㊁穴位贴敷㊁穴位按摩㊁针刺㊁针灸㊁穴位埋线6种外治法的发展过程,同时各种外治法聚类间存在连线,表明不同外治法常被联合应用㊂#1艾灸以临床研究为中心,其中神阙是艾灸治疗失眠的重点穴位㊂#2焦虑以临床研究为主,其中推拿占据重要地位㊂#6护理是2013年开始形成的一个新领域,中医护理的发展也为失眠的研究作出了贡献㊂2012 2016年节点及连线密集,处于研究的繁荣发展期,然而2017年各个节点稀疏,表明研究热度下降㊂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研究涉及范围广,但各类外治法的持续性研究较低,出现停滞㊁瓶颈现象㊂
(4)关键词突现词分析突现词是指在某一时间段突然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反映某一时间研究的热点与重要转折点㊂2012 2021年外治法治疗失眠出现25个突现词,见图6㊂2012年出现10个高强度突现词,表明在2012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研究热情高涨㊂四神聪㊁百会的持续时间均超过5年,表明四神聪㊁百会在失眠的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力㊂2013年开始出现颈椎病相关的失眠研究,2014年涉及中医护理
55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2月第32卷第3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F e b.2024,V o l.32N o.3
的研究,2017 2021年以临床研究为中心,突出了针药并用㊂吴茱萸成为失眠穴位贴敷的常用药,同时子午流注针法得到了发展㊂
3讨论
中医外治法的发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㊁科学的思维方法㊁丰富的临床经验㊂‘理瀹骈文“提出: 外治之学 所以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㊂ 外治法与口服中药相结合治疗内科疾病已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㊂不同的外治法各有优势与缺陷,联合运用可取长补短㊂针刺因活血行气止痛作用突出,在肿瘤患者的失眠中优势突显;推拿因舒适度适宜,且能调整虚实㊁疏理气机,治疗焦虑症㊁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疗效更加显著㊂
3.1研究现状2012 2021年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研究蓬勃发展㊂9384位作者参与该领域研究,其中有254位核心作者,累计发文5592篇,共有3853家机构参与,427家期刊报道相关文献㊂目前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临床研究㊁综述研究,各机构间合作较少,发文期刊主要集中于非核心刊物,权威性研究成果较少㊂热点话题多,但是外治法的持续性研究较少,出现研究的停滞㊁瓶颈现象㊂
3.2研究热点2012 2016年为快速发展期㊂在此期间出现20个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以下3个方面㊂①外治法㊂17种外治法被用于治疗失眠,其中电针㊁穴位埋线㊁推拿㊁足浴㊁揿针是热点话题,尤其是电针应用广泛㊂研究发现电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抑郁症患者的失眠症状疗效确切[25]㊂②失眠相关疾病㊂17种失眠相关的疾病被多次研究,颈椎病伴失眠成为研究热点,颈椎病患者常表现为顽固性失眠[26]㊁重度睡眠障碍[27],主要病机为心肾不交[28]㊁肝气不畅[29]等,常采用针刺㊁艾灸㊁火罐㊁推拿㊁埋线等方法治疗㊂③腧穴㊂有29个常用穴位,其中神门㊁四神聪㊁三阴交㊁百会㊁耳穴㊁背俞穴成为失眠研究的热点㊂
2017 2021年为稳定发展期㊂在此期间年发文量仍在增长,出现7个研究热点,研究主要以临床研究为中心,刺法及穴位贴敷得到了发展,如吴茱萸成为失眠穴位贴敷的常用药[30],子午流注针法多用于顽固性失眠[31]㊂近年来,子午流注的时间节律与高血压节律的学术探讨较多[32]㊂研究发现,针刺人迎㊁合谷㊁太冲㊁曲池㊁足三里可有效调节血压昼夜节律[33]㊂3.3研究趋势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失眠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34]㊂‘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提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针,中医外治法作为药物补充疗法具有重要的价值[35]㊂失眠及其并发症是未来亟待解决的难题㊂中医外治法在失眠及其并发症中优势突显,其中电针㊁子午流注针法㊁推拿㊁耳穴压豆等在失眠伴焦虑㊁抑郁㊁高血压病㊁颈椎病等疾病中作用突出,是未来探索的方向㊂
中医外治法治疗失眠的热点话题主要分布在外治法的联合应用㊁失眠伴随疾病的研究㊁腧穴的选用等方面㊂不同外治法的联合应用及在失眠及伴随疾病的应用成为新的研究趋势㊂
参考文献
[1]C HU N G K F,Y E U N G W F,HO F Y,e t a l.C r o s s-c u l t u r a l
a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i n s o m n i a:t h ed i a g n o s t i c a n ds t a t i s t i c a lm a n u a l(D S M),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 d i s e a s e s(I C D)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s l e e p
d i s o r d
e r s(I C S D)[J].S l e e p M e d,2015,16(4):477-482.
[2]S U T T O N E L.I n s o m n i a[J].A n n I n t e r n M e d,2021, 174(3):C33-C48.
[3]V A N E C KNJ,W A L T M A N L.S o f t w a r e s u r v e y:V O S v i e w e r,a
c o m p u t e r p r o g r a mf o r b i b l i o m e t r i cm a p p i n g[J].S c i e n t o m e t r i c s, 2010,84(2):523-538.
[4]C H E N C M.S c i e n c e m a p p i n g: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 o ft h e l i t e r a t u r e[J].JD a t a I n f oS c i,2017,2(2):40.
[5]陈悦,陈超美,胡志刚,等.引文空间分析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6]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34(3): 184-188.
[7]W O R L D H E A L T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d i s e a s e s[M].10t hE d i t i o n.G e n e v a:W o r l dH e a l t hO r g a n i-z a t i o n,1992.
[8]AM E R I C A N P S Y C H I A T R I C A S S O C I A T I O N.D i a g n o s t i c
a n ds t a t i s t i c a l m a n u a lo f m e n t a ld i s o r d e r s[M].4t h E d i t i o n. W a s h i n g t o nD C:A m e r i c a nP s y c h i a t r i cA s s o c i a t i o n,1994.
[9]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M].5版.张道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10]尚伟.‘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第3版“解读[J].山东大学耳鼻
喉眼学报,2016,30(5):18-20.
[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
65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2月第32卷第3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F e b .2024,V o l .32N o .3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3]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 ].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4]姚乃礼.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M ].2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15]林果为,王吉耀,葛均波.实用内科学[M ].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16
]姚雪,徐川平,李杰,等.基于普赖斯定律和二八定律及在线投稿系统构建某科技期刊核心作者用户库[J ].编辑学报,2017,29(1):64-66.[17
]曹燕,殷萱,岳虹妤,等.调督安神针刺法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临床观察[J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2):157-160.
[18
]董波,陈泽钦,马洁,等.骨膜刺法针刺印堂㊁百会㊁大椎穴治疗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2018,36(3):176-178.
[19
]郭鑫,岳增辉,谢菊英,等.针刺对失眠大鼠血清去甲肾上腺素㊁多巴胺及5-羟色胺含量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4):46-50.
[20]吴雪芬,郑雪娜,郭鑫,等.针刺对失眠大鼠5-H T 及其受
体㊁H P A 轴相关激素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8,36(1):127-129.
[21
]谢莉娜,谢志强,郭鑫,等.循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腹外侧视前区褪黑素含量及其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25(12):40-44.
[22
]杨文佳,于心同,谢晨,等.穴位敷贴结合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 ].针灸临床杂志,2013,29(3):20-21.
[23]孟微,庞景安.P a j e k 在情报学合著网络可视化研究中的应用[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4):573-575.
[24
]于明薇,李道睿,杨国旺,等.针刺治疗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随机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9):89-93.[25
]苏丽,刘智艳.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抑郁症睡眠障碍随机对照试验[J ].中医杂志,2013,54(11):942-945.[26
]严森,蒋学余,刘晓瑜,等.针刺颈椎病穴配合张氏点穴疗法治疗顽固性失眠28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7,33(5):95-97.[27
]邱晓岚.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136例[J ].世界中医药,2014,9(8):1083-1085.
[28
]粟胜勇,樊凌,符文彬.心肾针灸论治颈椎病颈痛并失眠临床观察[J ].新中医,2012,44(5):86-88.[29
]刘珍,陈晓英,刘婷.针刺耳穴 肝 治疗颈椎病伴失眠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21,11(9):55-57,102.[30
]谢晨,黄琴峰,杨秋红,等.基于数据挖掘的穴位贴敷治疗失眠的选穴与用药规律[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35(3):423-429.
[31
]赵胜杰,范军铭,俞晶晶,等.五门十变合子午流注纳支法针刺治疗顽固性不寐案[J ].山东中医杂志,2022,41(2):217-219.[32
]李杉,张立德,程岩岩,等.基于中医时间医学探讨高血压病血压节律性变化及治疗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35(6):3011-3014.
[33
]雷云,金玖,班海鹏,等.针刺调节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疗效观察[J ].中国针灸,2017,37(11):1157-1161.
[34]J A V A H E R IS ,R E D L I N ES .I n s o m n i aa n dr i s ko f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J ].C h e s t ,2017,152(2):435-444.
[35
]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分会双心学组,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组.心血管疾病合并失眠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内科杂志,2017,56(4):310-315.(收稿日期:2022-09-22
)[编辑:郝利珍]
җ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5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 2022 1号);上海市金山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计划(J S K J -K T Z Y -2020-07):尚德师,E -m a i l :a d i n g
b t l r @126.
c o m 第一作者:张莉萍,E -m a i l :1813966725@q q
.c o m 平肝化浊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җ
张莉萍1左慧萍2,蔡红珠2,尚德师2
(1.上海市金山区廊下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201516;
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上海201599
)ʌ摘要ɔ 目的:观察平肝化浊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的
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㊂对照组采用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片联合温水浴足治疗,治疗组采用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片联合平肝化浊浴足方浴足治疗㊂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受体(I L -2R )㊁白细胞介素(I L )-6㊁超敏C 反应蛋白(h s -C R P )
水平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 L -2R ㊁I L -6㊁h s -C R 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结论:平肝化浊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㊂ʌ关键词ɔ 高血压病;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片;平肝化浊浴足方;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6;超敏C 反应蛋白
中图分类号:R 544.1 文献标识码:A
D O I :10.19621/j
.c n k i .11-3555/r .2024.0318高血压病是以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可并发心㊁
75
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2月第32卷第3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