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育教育思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德育教育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
和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具体实例谈谈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的渗透。

关键词:德育教育;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
新的教育改革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因此,学校教育不仅仅要注重对
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而且还要注意加强学生思想品德修养的培养。

让学生在学
校学习期间不仅要学会知识,而且要学会做人做事。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表达自己的思想,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但是很多时候他们还缺乏一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初中
道德与法治教学还承担着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帮助
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让他们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和价值选择。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如何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
渗透德育教育呢?
一、结合社会热点事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更多的是理论方面的教学,学生在学习中,对这方面的内容会感觉枯燥乏味,久而久之,他们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

因此,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来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对于这些
事情,应该如何正确处理。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如说,在学习部编版初中课本中关于《乐于助人》的话题的时候,它对应的话题
就是一直引发人们讨论的要不要扶起受伤的老人,在很多事件中,有的人做了好事,扶起了受伤的老人,但是之后反被敲诈,需要承担老人的医药费。

这就导致
很多人不敢见义勇为,但是如果这种社会风气一旦形成,有些真正需要帮助的老
人就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也影响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
就可以让学生讨论这个社会热点事件,就是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通过交流和讨论,老师需要给学生明确的观点就是,在遇到需要病人遇到需要帮
助的时候,自己还是需要尽可能的伸出援手。

但是要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监控或
者有其他人。

要如果有其他人要和大家一起开展救援,这样既可以做到帮助别人,也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

这样的事件也可以用于一般的见义勇为,也就是中学生
要不要见义勇为?答案是中学生还是需要见义勇为,但是要保证自己。

就是要采
取合理的方法,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见义勇为,做到见义智为。

二、开展辩论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中,辩证思维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

凡事都具
有两面性,学生需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事物,这样才能对事物进行客观公正的
评价。

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就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在班上展开辩论。

比如,中学生该不该带手机进校园?现在电子产品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利用手机,可以更加方便查询信息,可以观看视频,进行网络学习。

但是很多学
生又会沉迷于手机游戏,无心学习,因此手机是有利有弊的。

老师可以将持不同
意见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给他们一定的时间去准备材料。

然后进行辩论,在辩
论的过程中,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辩
证思维能力何语言表达能力。

三、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展开德育教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当前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教学阶段得到广泛应用。

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对德育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具有促进作用。

比如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章节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代表的物品,比如皮影、戏曲、剪纸等,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宝贵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荣誉感,自觉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亲其师,信其道。

”初中阶段的学生比较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都要注意给学生做好榜样,自觉遵守各项道德准则,这样学生才会更加尊重这个老师,愿意主动跟从这个老师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

老师平时也可以对班上思想品德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树立榜样,这样其他同学也会想这些同学学习。

结束语:
总之,德育教育不应该只停留于理论阶段,而是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进行渗透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学习到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自觉用一些道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更好地促进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琛.浅谈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读与
写,2020,17(18):23.
[2]马镇东.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J].文教资料,2019,(20):209-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