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咸阳县域经济的思考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作者:来源:《新西部》2019年第01期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对陕西实现追赶超越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同时,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并且仍将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陕西应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聚精会神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最大限度释放县域经济追赶超越动力和潜能。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县域增速高于全省,区域之间更趋均衡。
前三季度,陕西全省77个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44亿元,同比增长8.6%,高于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有36个县(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
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17年陕西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关中占据5席,陕北占据3席,陕南占据2席,结束了陕南没有十强县的历史。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投资保持高速增长。
围绕中省“十三五”规划、特色优势产业、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积极包装谋划大项目。
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县乡公路和农村道路的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村电网改造等为重点,夯实县域发展基础。
一手抓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引进,一手抓就业密集型项目引进,大力开展靶向招商、产业链招商,确保项目加快落地。
前三季度,全省77个县(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9%,高于全省平均增速5.9个百分点,有61个县(市)增速高于全省平均增速。
三次产业稳定增长,新动能加快成长。
以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为统领,茶叶、冷凉蔬菜、时令水果、食用菌、小杂粮等区域特色产业加快发展,预计全年粮食总产1218.3万吨,连续八年稳定在1200万吨左右。
县域工业集中区发展到198个,形成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等县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前三季度,全省77个县(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823.10亿元,同比增长9.5%。
农村电商销售规模稳居西北第一,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达71个,涌现出袁家村、马嵬驿、茯茶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知名品牌。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建立疫病诊断机构为县域经济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陕西省咸阳市是中国第一帝都,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主导产业来抓,把畜牧业作为该市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着力实施“畜牧富民”工程,狠抓畜禽良种繁育、养殖小区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农民科技培训和动物疫病防治等工作,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咸阳市畜牧业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奶业综合生产能力居全国第六位,已由传统的农业大市一跃成为畜牧强市,成为农民致富一个新的支撑点。
可以说,畜牧业已成为咸阳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近几年,重大动物疫病却给咸阳地区畜牧业造成了巨大危害,尤其近几年发生的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和猪蓝耳病,不仅使畜牧业遭受重大冲击,造成养殖者重大的经济损失,直接严重威胁到咸阳地区畜牧业当前和未来的健康发展,而且危及到公共卫生安全,危及人类健康。
因此,控制咸阳地区重大疫病刻不容缓,而且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反思和解决。
近些年动物疫病流行形势复杂,主要表现在单一病原感染少见,大多为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几种传染病在同一养殖场同时发生和流行,使临床表现复杂化。
所有这些,都给动物疫病的快速确诊带来了困难,即使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医生,也常常无法做出明确诊断;而需要通过病原体形态学检查、病原体的分离培养、代谢产物和毒素的检测、血清学检查,甚至是免疫荧光、免疫酶染色技术等,才可做出确切诊断。
另外,咸阳周边地区大多数养殖场、养殖户没有相应的实验室抗体水平监测手段,疫苗免疫具有盲目性;同时,免疫后免疫效果如何,也需要相应的监测才能确定。
我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对外服务有限,尚不能满足我市广大养殖户对高水平检测诊断服务的要求。
作为一个兽医工作者,我建议很有必要在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一个独立的动物重大疫病诊断实验室,能够开展家禽、猪、牛等常见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的诊断工作;能够对鸡群、猪群以及牛等免疫后进行抗体水平监测,评估免疫效果,为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提供可靠依据;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制作自家灭活疫苗,提供有针对性的疫病防制手段。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

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形势分析与对策作者:卫思宇李承明来源:《西部大开发》2010年第01期为了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陕西省提出了大力发展县域工业化、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
为了深入了解陕西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为西部省份发展县域经济提供决策依据和生动样本,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晓光,他对陕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量上揭示陕西县域经济的差异状况及成因,剖析陕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记者: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能否快速发展关系到一个省的经济振兴,陕西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境况如何?张晓光:近年来,陕西省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陕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各项举措,县域经济呈现出发展动力增强、总量扩大、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态势。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發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
2008年陕西省83个县(市)总人口2410.86万人,占全省64.1%,全年完成GDP3506.68亿元,县域GDP总量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1.2%,县均实现GDP42.25亿元,比2007年增加9.84亿元,GDP超过100亿元的县达到5个。
二是经济运行质量提高,效益显著提升,收入较快增长。
2008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405.39亿元,较上年增长33.4%,县均财政总收入4.88亿元,县均地方财政收入1.66亿元,年均增长25%。
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136元,36个县(市)超过全省水平,神木县和靖边县高于全国4761元的平均水平。
其中神木县首次突破6000元,达到602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892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67元。
三是经济增长动力增强,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
2008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36亿元,比上年增长25.1%,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零售额增长最快的时期。
国际化大都市视野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以咸阳市辖区内县域经济发展为例

农 业
} 学
国 际化 大 都 市 视 野 下 的 县 域 经 济 发 展 研 究
— —
以咸 阳市 辖 区 内县 域 经 济 发 展 为例
张 学 会
( 中共 成 阳市委 党校 , 西 成 阳 7 2 0 ) 陕 1 0 0
摘 要 : 先分 析 了陕 西 省成 阳 市 县 域 经 济发 展 的现 状 , 指 出 其 中存 在 的 问题 。其 次 , 析 了西 安 ( 阳) 首 并 分 成 国
20 0 9年 增 长 了 l . 。 O7
西 安 ( 阳) 的发展 目标 定格 为 建设 国际化 大都 咸 新
市 。结合成 阳市辖 区 内各县 域 的 自然 禀 赋条 件和 大都 市建设 所 带 来 的机 遇 , 各 县 域 重 点 产业 的 对 选 择 _l 位进 行 了探 讨性 研 究 , 雨定 以期 能 够 为相 关
周 边地 区 的发展 , 现“ 设大西安 , 动大关 中 , 实 建 带
21 0 0年 , 市 县 域 经 济 总 量 达 到 6 6 1 全 9 . 2亿
元 , 20 较 0 9年 增 长 2 , 2 0 6 是 0 4年 的 3 8 . 3倍 。
引领大 西北 ” 任 务 。西 安 ( 阳 ) 的 咸 国际 化大 都 市 建 没以西成 一 体化 为抓 手 , 以西 成 新 区 的 建设 为 关键 性 起 步 。按 照省 』 出 台 的西 成 新 区 最 新 规 二 划 , 成新 区将 构 建“ 西 一河 、 带 、 两 四轴 、 五组 团” 的
虽 然 , 阳市 县域 经 济 发 展 取 得 了一 定 的成 咸 就 , 是 也 存 在 着 诸 如 整 体 实力 较 弱 、 展 不 平 但 发 衡、 城镇 建 设 带 动 力 不 强 等 问题 。随 着 西 安 ( 咸
加快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应努力构
径, 提高人才素质, 特别要高度重视 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 把
5 1
25 第 期 玄魂 村崎名 0年 , 《 0 榨》
和产后服务体系。 同时, 三次产业之
间关联度小。这种结构特点决定了 整体县域经济对 自 然环境、土地数
然条件和发展基础差别较大, 必须
25 , 《 第 期 玄魂 于崎衣 ) 0年 0 才 挥}
黝
HO G U N!N J G A L N G A ! G U N / l
A毒 每 S S
略产业和名牌产品, 并带动相关产
业链的发展。
经济基础较好的县, 重点发展
优质、 高效、 专用及地域特有的农产
企业( 乡镇企业) 的改革结合起来,
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与市场资源
品及其精深加工, 全面提升竞争力。 具有资源比 较优势的县, 加快向深 加工、 外向型、 科技型转变, 促进资 源优势转化为产品、 产业优势。 山区 贫困县, 要利用好扶贫开发政策和 资金, 下大力气改善交通、 通信、 电 力等基础条件, 突出畜牧业和 林特 产品发展。 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 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 加强协作, 促
主要原因, 一是产业层次偏低。 从产 业内 部结构看, 第一产业中, 0 年 23 0 种植业、 林业、 牧业和渔业的比例分
别是 6. 6 %, . 7 %,. 2 1 0 %, 6 4 5 %和 . 现 9
代化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第二产 业中, 占主导地位的是农、 矿产 林、 品的初级加工业, 产业基础脆弱; 第 三产业发展则显滞后, 未能有效地
能源化工城镇、 旅游城镇、 加工制造
革, 增强发展动力
按照“ 能放则放、 权责统一” 的
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

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1:引言1.1 编制背景1.2 目标与任务1.3 编制思路与方法2: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2.1 咸阳市县域城镇化水平评估2.2 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2.3 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机遇3: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3.1 城镇化率目标3.2 城镇空间布局目标3.3 城市功能目标3.4 基础设施建设目标3.5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3.6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4:咸阳市县域城镇化空间布局规划4.1 城镇体系规划4.2 城市功能定位规划4.3 城市发展布局规划4.4 乡村振兴规划5: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5.1 交通运输规划5.2 水利设施规划5.3 能源设施规划5.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5.5 信息通信设施规划6:咸阳市县域城镇化产业布局规划6.1 产业发展方向规划6.2 重点产业布局规划6.3 乡村经济发展规划7:咸阳市县域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7.1 生态环境质量评估7.2 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7.3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7.4 绿色发展规划8:咸阳市县域城镇化发展政策措施8.1 行政管理措施8.2 财政支持措施8.3 政策支持措施8.4 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见征集9:实施机制与保障9.1 职责分工与协作机制9.2 资金保障机制9.3 绩效考核与评估机制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的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镇化:指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和城市化进程。
2:乡村振兴:是指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通过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繁荣,推动城乡协同发展的战略。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咸阳市位于中国陕西省中部,是陕西省的一个县级市,是陕西省蓝田县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区域。
在过去的几年里,咸阳市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报告将对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并深入分析相关数据,提出发展建议。
二、县域经济概况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咸阳市县域生产总值(GDP)从2023年到2023年增长了10%以上。
其中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咸阳市县域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分别占据了GDP的30%、20%和50%左右的比重。
此外,咸阳市还得益于距离省会城市西安较近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一些外资企业的投资。
然而,咸阳市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与省会城市西安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其次,咸阳市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仍然依赖于传统的农业和传统制造业,缺乏新兴产业的支撑。
此外,人才流失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择去了省会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三、挖掘咸阳市县域经济潜力为了推动咸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产业转型升级。
咸阳市应该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
此外,要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科技水平,促进产业升级。
2.优化投资环境。
咸阳市应该加强产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同时,要加强政府服务,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环境。
3.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
咸阳市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人才来到这里创业和工作。
此外,要加强人才培养,培养适应新兴产业需要的各类专业人才。
四、结论通过对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咸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产业转型升级、优化投资环境、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加强与西安的合作等。
相信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咸阳市县域经济将迎来更好的发展。
关于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

关于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与思考全市人大财经系统促进工作经济发展考察调研会召开前后,县人大财工委联合有关方面组成调研组,围绕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与思考,增强了人大财经工作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自觉性,提高了人大财经工作依法监督,全力服务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形成了关于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我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产业调整,工业为先”的要求,牢固树立了工业立县思想,以建设工业强县为目标,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着力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优化发展环境,使工业经济发展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
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和全市工业发展先进县称号。
2005年,全县工业企业发展到2350户,从业人员1.86万人;规模工业产值完成11.34亿元,较2000年翻了一番多,工业经济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达到60%以上。
目前,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已凸现四大特点:一是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重点规划建设的泾阳工业密集区已入驻统一石化、格瑞齿轮、兰星钢管、新希望饲料等知名企业29家,总投资47亿元,呈现出“企业入园、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支柱产业初具规模。
全县已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建筑建材、医药化工、饲料农资、电磁线缆和机械加工等支柱产业。
以光明乳业、蒙牛银华乳业、红旗乳业为龙头的乳制品企业发展到13家,年加工能力突破30万吨;2005年食品饮料、建筑建材、电磁线缆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的80%。
三是优势企业不断涌现。
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由2000年的33户增加到现在的44户,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怡科食品、声威建材2户。
四是名牌产品脱颖而出。
全县工业产品已发展到30多个大类、200多个品种,张裕葡萄酒、光明乳品、声威水泥、怡科果汁、永大漆包线、统一润滑油等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怡科果汁、永大漆包线等产品已走向国际市场,年实现出口交货值1400万美元。
2023年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工作计划

2023年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工作计划2023年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工作计划导读: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各地兴起。
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开发区之一,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确定了2023年的重点工作计划。
本文将通过深度分析和全面评估,探讨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3年的重点工作计划,并分享对这一计划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全面评估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的重点工作计划1. 重点产业培育和发展在2023年,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加大对重点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力度。
重点产业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领域,这些产业不仅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具有巨大潜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
通过引进优秀企业和项目,培育本地企业,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布局,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2. 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招商引资是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在2023年的另一个重点工作。
通过深入挖掘潜力项目,优化招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企业落户,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将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
3. 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在2023年,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加强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
通过建设孵化器、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提供优质的办公场所和各类创新创业资源,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和初创企业入驻,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蓬勃发展。
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打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二、对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的重点工作计划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写手,我在撰写这篇文章时深入了解了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的重点工作计划。
我认为这一计划具有很高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有效推动咸阳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重点产业培育和发展是咸阳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计划的核心。
咸阳2023经济报告

咸阳2023经济报告介绍本文档是关于咸阳市2023年经济状况的报告。
通过对咸阳市各个重要行业的分析和数据统计,我们将详细探讨咸阳市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咸阳市概述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自古以来,咸阳市一直是陕西省的重要经济中心之一。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咸阳市经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西部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咸阳市主要产业1. 农业咸阳市农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农业在咸阳市的就业人口中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同样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咸阳市的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烟草等。
近年来,咸阳市注重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工业咸阳市工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咸阳市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企业,涵盖了机械制造、电子信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行业。
其中,机械制造业是咸阳工业的龙头,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旅游业由于咸阳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业成为咸阳市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
咸阳市的秦始皇陵和华清池等知名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
为了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咸阳市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产品的多样性。
咸阳市经济发展趋势1. 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咸阳市逐渐崛起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咸阳市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并提供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
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将进一步推动咸阳市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2. 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咸阳市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传统行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成为了咸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引进高技术产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咸阳市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3. 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咸阳市注重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的形象和生活品质。
咸阳市加大了对城市交通、水利、能源和人口居住等方面的投资,不断提高城市的功能性和便利性。
关于提升咸阳县域经济总量的思考

关于提升咸阳县域经济总量的思考近年来,我市按照“东进、西联、北强、中富”的县域经济发展布局,强力推进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规划建设了一批产业园区,使传统产业不断壮大,新兴产业逐步崛起,县域经济规模不断壮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但是县域经济实力仍然不强,活力仍然不够,基础仍然不牢,发展仍然不平衡。
如何迅速提升我市县域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做大做强我市县域经济,已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道共同的课题。
为此,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鸣,群策群力,共谋县域经济发展。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2009年末,全市有10个县、1个县级市,共11个县域经济单位。
县域土地面积为9670.1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面积的94.8%;县域常住人口408.6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1.6%。
县域经济总量达到551.86亿元,占全市的63.2%。
党的十六大以来,省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特别是近两年,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对县域经济考核先进县市区进行了表彰奖励,有力地刺激和调动了各县市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县域经济取得了喜人的成绩。
(一)争先进位成效显著,考核位次全面前移从2004年开始全省开展县域经济考核工作以来,我市各县考核位次整体前移,县域经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六年来,永寿、彬县、淳化、旬邑、长武、秦都先后荣获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争先进位奖,彬县、淳化荣获2009年度全省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最快的前十名奖。
(二)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2009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达到551.86亿元,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达到50.17亿元,县域经济己经成为支撑全市经济的重要力量。
在总量不断扩张的同时,产业结构也逐步优化。
2009年,咸阳县域经济三次产业比重由2004年的31.3:33.8:34.9调整为2009年的25.5:43.0:31.5,五年间第一产业下降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3.4个百分点。
咸阳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推进模式的选择

的产业 产 出 占总产 出的 比重 为 4 %。规模 以上 工业 4 经济效 益 综 合指 数为 146 比全省 低 9 百分 点 : 0 ., 5个 总资 产 贡 献 率 3 %, . 比全 省 低 1 . 百 分 点 , 为 9 06个 仅 全省 的 2 % ; 本 费 用 利 润 率 为 一 .9 , 7 成 23 % 比全 省 低 1 . 百 分点 : 员 劳动 生产 率 5 8 0元 , 为 全省 69个 全 85 仅 的一半 。经 济增 长 的效益 欠差 , 企业 盈利 水平低 。I 2 J 11 ._ 3区域 和城 乡发展 不平衡 1 成 阳 区域 经 济 现 状 及 制 约 因素 分 析 咸 阳市 区域 经济 极 不平衡 ,秦渭 两 区的工 业化 11咸 阳经济 发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 程度 较高 , 展层 次 高 , 发 而其 他县 区 的发展 水平 则很 改革 开 放 2 O多 年来 , 阳经 济在 各 方 面取得 了 咸 区 很大 的成 效 , 社会 经 济有 较快 的发展 , 与其 他城 市 落后 , 域之 间的产 业关 联性 低 。 但 11 .. 口素 质不 高 . 4人 劳动 生产率低 相比, 在经 济发 展方 面存 在很 大差 距 , 出表现 在 : 突 作为一个 人 口大 市 ,劳 动密集 型产 业 比重 大 , 资
维普资讯
20 0 7年 8月
咸 阳 师范 学 院学 报
J u a f a y n r l ie st o r l Xin a gNo ma v r 第 4期
Vo .2 NO 4 1 . 2
[ 区域经济 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研 究】
咸 阳 区域经 济发展 空 间推进模 式的选择
罗利 丽
( 阳师范学院 政法 系, 西 咸 阳 咸 陕 7 20 ) 10 0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第一篇: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咸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调研报告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强则国家强。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单元,关系到一个地方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如何科学梳理总结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抓住“牛鼻子”,找准着力点,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深入思考解决的重大课题。
近期,按照省委要求,我们成立专门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
一、“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坚持以县域争先进位为统揽,以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为抓手,打破行政区域,推进板块融合,不断增强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增强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力,全市县域经济呈现出总量壮大、质效提升、贡献扩大、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发展较快。
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快速增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了“一年一小步、五年翻一番”的目标,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5年我市县域生产总值1393.72亿元,较2010年的696.1亿元翻一番,占全市经济总量的64.1%,较2010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各县(市区)在全省县域经济监测中的位次也普遍前移,全市13县(市区)中有6个县在全省83个县中居前20名,彬县、兴平市、秦都区先后跻身全省“十强县”“五强区”。
实力增强。
2015年全市县域经济平均规模126.7亿元,较2010年增加63.4亿元。
各县(市区)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187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2.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529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8 %。
咸阳2023工作计划总结

咸阳2023工作计划总结引言本文将对咸阳市2023年的工作计划进行总结和评估。
咸阳市作为中国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社会事务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对2023年的工作计划进行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经济发展在2023年,咸阳市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首先,城市的GDP增长了10%,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
这主要得益于政府对经济的持续投资以及外来投资的增加。
其次,咸阳市重点发展了旅游业和高技术产业。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收入增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则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竞争力。
然而,咸阳市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拥堵问题仍然突出。
其次,咸阳市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多样化,过度依赖传统制造业。
因此,在未来的计划中,咸阳市应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并推动更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社会事务在社会事务方面,咸阳市在2023年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资源得到了更加均衡的分配。
这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的教育水平的提高。
其次,咸阳市还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支持,并改善了医疗服务的质量。
这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就医环境。
然而,咸阳市在社会事务方面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障力度。
其次,咸阳市在文化和体育方面的投入还不够,需要发展更多的文化和体育活动,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咸阳市在2023年取得了一些积极的进展。
首先,城市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其次,咸阳市还加大了对水资源保护的投入,并加强了对水环境的监测和管理。
然而,咸阳市在环境保护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的固体废物处理仍然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废物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其次,城市的绿化覆盖率还不够高,需要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未来建议基于对咸阳市2023年工作计划的总结和评估,以下是对未来的一些建议:1.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咸阳的发展前景

咸阳的发展前景咸阳作为陕西省的副省级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咸阳的发展前景备受瞩目,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以下是咸阳的发展前景展望。
首先,咸阳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底蕴。
咸阳拥有世界文化遗产秦始皇陵、华清池、大兴善寺等著名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而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咸阳的发展前景也将得到推动。
预计未来,咸阳的旅游业将呈现出井喷式增长,成为咸阳经济的重要支柱。
其次,咸阳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完善。
咸阳位于黄河与渭河的交汇处,地处陕西中部,与陕西省省会西安相距仅80多公里。
同时,咸阳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使得咸阳的空中交通更加便捷。
此外,咸阳还是西安-巴黎国际班列的重要站点之一,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和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相匹配,咸阳的国际物流和贸易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咸阳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加工优势。
陕西是中国的老粮基地之一,而咸阳作为陕西的重要农业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同时,咸阳还拥有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远销国内外市场。
预计未来,咸阳农业将进一步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将不断完善,为咸阳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第四,咸阳拥有优秀的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
咸阳拥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创新意识强的人才。
而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的需求,创新科技将成为咸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预计未来,咸阳的科技创新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涌现出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和科技项目,推动咸阳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咸阳的发展前景广阔。
通过发展旅游业、加强交通网络建设、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链的完善,以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咸阳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信在各界的努力下,咸阳将成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为全国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咸阳发展趋势

咸阳发展趋势咸阳是陕西省的重要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咸阳正迅速发展,并展现出多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首先,咸阳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
作为陕西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咸阳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经济规模。
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行业在咸阳得到快速发展,推动了咸阳经济的稳步增长。
此外,咸阳还积极引进外资,提升自身发展的竞争力。
其次,咸阳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形象不断提升。
为了适应城市化进程,咸阳以“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为目标,积极推进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咸阳市政府大楼、咸阳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现代化建筑相继落成,给城市增添了新的风貌。
此外,咸阳还注重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再次,咸阳的文化旅游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咸阳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知名的文化遗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来此参观。
此外,咸阳还有华清池、扶风楼、航天演艺城等旅游景点,各具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咸阳的文化产业也在快速崛起,文化艺术演出、非遗传承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得到了快速发展。
最后,咸阳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
咸阳拥有多所高等学府和科研机构,为城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
此外,咸阳还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优厚的条件和政策,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落户咸阳。
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双重力量,为咸阳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
综上所述,咸阳正呈现出经济稳定增长、城市建设和形象提升、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以及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的发展趋势。
这些趋势的出现,将为咸阳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潜力,使其成为陕西省乃至整个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咸阳调查报告

咸阳调查报告咸阳调查报告近期,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咸阳市的调查研究,旨在了解该地区的发展现状、社会问题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
通过对咸阳市的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在本次调查报告中,我们将从经济发展、教育状况、环境问题和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经济发展方面,咸阳市作为陕西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市区内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咸阳市的经济结构仍然过于依赖传统制造业,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还有待加强。
其次,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然较低。
因此,我们建议咸阳市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要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经济的振兴。
教育状况是一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在咸阳市,我们发现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现象。
一方面,市区内的优质学校和教育机构较多,教育质量相对较高。
然而,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困难。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家长对教育过度焦虑的问题,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呼吁咸阳市政府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并加强对家长教育的引导。
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咸阳市,我们发现空气质量和水质问题是最为突出的。
尤其是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此外,城市垃圾处理和废水处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我们建议咸阳市政府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社会福利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在咸阳市,我们发现社会福利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虽然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待遇相对较好,但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仍然较低。
此外,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福利保障也需要加强。
我们建议咸阳市政府加大对农村居民和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力度,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咸阳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咸阳简介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东邻省会西安,西接杨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西北与甘肃接壤,全市辖1市2区10县,总面积10196平方公里,总人口516万。
咸阳风景秀丽,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
咸阳有着235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甲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十佳宜居城市、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市及中华养生文化名城。
咸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国家立体交通的新枢纽,拥有国内六大航空港之一和西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及出口产品内陆港。
咸阳历史人文深远宏阔,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秦始皇定都咸阳,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帝都”,这里遍地秦砖汉瓦,境内文物景点多达4951处,五陵塬上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28位汉唐帝王陵寝连绵百里,举世无双,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之都。
今天的咸阳,更是西北重要的工业城市,是西北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陕西重要的能化工业、轻纺工业基地,形成了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电子、医药、纺织、食品、建材、航空物流、太阳能光伏等九大产业为主体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城市未来发展的雄厚基础。
二、经济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一主导三带动六突破”的发展思路,提升发展境界,创新发展模式,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098.7亿元,年均增长13.7%,是“十五”末的2.5倍,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成为全省继西安、榆林之后第三个生产总值过千亿的城市。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3.3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573.3亿元,增长18.7%;第三产业增加值322.1亿元,增长1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咸 阳县域经 济发展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及原 因
县 域经 济 是 国 民 经 济 中具 有 综 合性 的 基 本 元 近 年来 咸 阳市在经 济发展 中坚 持 以市场 为导 向. 注重 突 f 本 地特 色 , 紧围绕 农 民增 收 、 政 增 } j 紧 财 收 的两大 目标 , 面实施 歼 放带 动战 略 , 全 积极调 整 经 济 结构 . 化 产业 布 局 . 育 主导 产 业 , 强 了县 域 优 培 增 经济 实力 . 但与 发达地 区相 比较 , 存在 以下 问题 : 还
Hale Waihona Puke 第 4期 [ 区域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关 于发 展 咸 阳县 域 经 济 的思 考
唐 爱玲
( 咸 市 委 党 校 . 西 战 阳 7 2 0 1 陕 10 0
摘
要 : 域 经济是 国 民经济 中具有 综合性 的基 本 单元 成 阳县 域 经 济发展 需要 从成 阳经 县
济发展 的整体规 划 出发 , 挥 不 同县 域 的区位优 势和 禀赋 优 势 , 发 促进 产 业结 构的优 化 和升级 , 以 特 色经 济做 大做 强县 域经 济 . 促进 成 阳县域 经 济 实现 可持 续协调 发展 : 关 键词 : 县域 经济 ; 位优 势 ; 源禀赋 ; 色产业 区 资 特 中图分类 号 : 2 ¨ 7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2 2 1 ( 0 7 0 — 0 4 0 l7 — 9 4 2 0 )4 0 6 " 3
11县域经 济整体 发展 滞后 . 咸 阳 县域 经济基 础 薄弱 , 我 积 累 、 自我 发 展能
凡是 经济 大县 ,无 一不 是二 、一产 业特 别 发达 的县 市 , 们 的差 距 显而易 我 13非 公有 制经 济没有 得 到充分 发展 . 咸 阳市县域 非 公有 制经 济发 展 目前存 在 的问题 是 : 一 非公 有制 企业 规 模偏小 , 一是 ・ 科技 禽量 低 。全市 私 营企业 6 0 0 0多户 , 国家最 新 大 r小 企业 标 准划 按 1 1 分 符 合 中型企业 的不 到 2 户 .9 的都 属于小 型 0 9q
品牌 少 , 口量 小 出 新 的 、 有规 模 的 、 高档 次 的 一 业 T
发 展 的必 由之路 . 全 面建设 小埭 社会 、 是 和谐 社会 的 项 臼和 对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起 支 柱 作 用 的 项 目没 有 几 重 要措 施 。咸 阳市第 五次 党代 会捉 m建 设 一 富裕 个 至 2 0 个 0 5年 我 市 县 域 T业 企 业 总产 值 125亿 4. 文 明 和谐 的 新成 阳的 重要 内容就 是 壮 大 县域 经 济 。 元 . 当于 全市 规模 以上 一 l 产值 的 3 . 相 h} , 总 1 % 第三 5 为此 ,笔 者现 就成 阳县域经 济 发展 问题 作 以分析 探 产 业 比重 较 低 ,0 5年我 市 第 i产 、 加 值 8 . 20 增 90 7 讨. 以指导 成 阳县域经 济实 现稳定 快速 发展 。 亿冗 占全 市 国 内生 产 总值 的 3 .%l 从 拿 罔来 看, 55 】 I
县域作 为“ 农村 之 首 , 市之 尾 ” 是 一个相 埘 独 城 ,
很 突 I :优势 产 品标 准 化捍 度 不 高 竞 争优 势 不 明 L f J
立、 相对完 整 的行政 域 , 发展 经济 、 护稳 定 、 是 维 巩 显 。 产业 上具有 一定 规模 、 全省全 国 叫得响 的产 品 具 . 固政权 的重 要层级 大 力发 展县域 经济 , 是提 高农 民 为数 不 多, 有竞 争优 势 的更 是屈 指可 数 .农业 名优 收人 、 决 “ 解 三农 ” 问题 的重要 途径 , 是加 快 城 乡统 筹
维普资讯
20 0 7年 8月
咸 阳 师 范学 院学 报
J u a f a y n r l i e s y o r l Xin a g No ma Un v ri n o t
Aug.0 2 07 Vo1 o4 . N . 22
第2 2卷
展 的管理 不够 协调 统一 , 缺乏 指 导性 各 县市对 非公 有制 企业 管理 没有 统 一 的机 构 .许 多县 实 际是 多头
3 . 人 当于 全 国 平均水 平 的 7 . 63万 相 97 县域 围内 %; 者大多 数是 先富起 来 的农 民。 他 们 富有兴 办企 业 的
闯劲 和热 情 , 在 激 烈 的市 场 竞 争 巾, 验 不 足 和 内 但 经 部 管理 的缺 陷便暴 露 米 。二 是 对非 公有 制经 济发 = =
企 业 大 多数 个体 私 营企业 缺乏 业 协作 , 基本上 各
一为战 , 乏 有 市场 影 响 力 、 技 含量 高 的 r 牌 . 缺 科 } } 而 I 力 严重 不 足 : 多数 县属 农业 弱 县 ,厂业小 县 。 政 穷 且 产 品市场 占有 率 低 。抵 御 市场 风 险能 力差 据统 _ l 财 , . 低 县 。根据 2 0 0 5年第 五届全 国县 域经济基 本竞争 力评 计 我 市个 体 私营 企 业 的平 均 寿 命约 35年 f 全 目平 均水平 04年, . 做大 不能, 败过快 二 是综合 素 衰 价资料 显示 .到 2 0 0 4年底 全 国 2 1 0 2个县市 的县域 管理 机制 不够 完善 非公有 制 企业 创 办 经济 的 平均规 模 : 域人 口平均 4 . 县 5 3万人 ; 5 县域 经 质普遍 较 低 , 济 G P平均 3. D , 20 4亿 元 ; 地方 财政 收入 平均 1 1 . 亿 2 元 我市 1 县市 ,县域 经济平均规 模为: 县域 人 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