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 经济危机与新政课件人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工程
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刺激生产 和消费。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52022/1/152022/1/152022/1/15
外贸缩减 46.2% 40.6% 28.4% 16.5% 8.4% 1/3
工业下降 70% 69.1% 50% 48%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近3000

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第32任 总统,美国历史 上最伟大的总统 之一,是20世纪 美国最孚众望和 受爱戴的总统, 是美国历史上惟 一连任4届总统 的人,从1933年 3月起,直到 1945年4月去世 时为止,任职长 达12年。
时间 发源地 特点
影响
1929——1933年
美国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沉重 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就 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 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1929—1933年危机中美国华尔街的混乱情况
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下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表
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这场经济危机给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留下了什么启示?
答:①营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防患于未然。 ②负责、合作,共同解决:
(经济和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各国组织 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效地遏制危 机,防止危机的恶化、扩展和延续。各国政府和国际 组织要从根本上摒弃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和转嫁危机 的手段。在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当今 世界,国际合作尤显重要)。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以消除经济危机。
▪ 罗斯福实行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 新政的措施有哪些?中心措施是什么? ▪ 新政的实行取得了哪些成效?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措施
具体内容
整顿金融 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调整农业 缩减耕地,屠宰牲畜,政府补偿。
调整工业 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 (中心措施) 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调节和控制。
罗斯福新政的成效
▪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美国经济缓慢地 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 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 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
到加强; ▪ 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
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着是否
欢迎光临指导!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战胜的 协约国集团召开了哪些会议?这些会 议的召开有什么影响?
巴黎和会 华盛顿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
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进入繁荣发 展的 “黄金阶段”。
第4课 经济“大危机”与“新政”
资本主义
国的“家繁经荣济”资固本有主矛义盾
经济大危机 寻找摆脱 1929—1933 危机出路
美国 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 法西斯专政
①这场经济危机的发源地在哪里? ②主要特点有哪些? ③它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④为什么会爆发这场经济危机?
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生产 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 的矛盾,生产快速增长同劳动
人民消费能力缩小的矛盾。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情况表
3、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对“新政”表述不正确
的是( C )
A.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B.目的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C.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D.取得了一定成效
非选择:
材料: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 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 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 旦。”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材料反映当时的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 答:经济危机。 (2)罗斯福上台后,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采 取了什么措施? 答:调整工业,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你认为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 答: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意味着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被彻 底根除?
没有。经济危机是资本 主义国家的不治之症。
经济大危机
时间: 1929——1933年 发源地: 美国
特点: 时间长、范围广、破坏大
课 堂
影响: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
沉重打击,失业工人超过三
千万,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

迫,流离失所。

背景:面临严重的 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目的:
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调整,加强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
除经济危机。
中心措施: 对工业的调整
成效:
选择题 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B )
A.整顿银行 C.政府补贴工业
B.国家对工业的整顿 D.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 C )
A.用改良的而不是扩张的方式克服危机 B.采取国有化的形式 C.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消除危机 D.兴建公共设施,减少失业队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