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SCGT01-11 DGJ-03调试作业指导书
调试作业指导书

调试作业指导书一、引言调试作业指导书是为了帮助调试人员正确、高效地进行调试工作而编写的指南。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调试步骤、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调试准备1. 调试环境准备在开始调试工作之前,需要确保调试环境的准备工作已完成。
包括但不限于: - 确保调试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 检查调试设备的连接情况,确保正常连接。
- 验证调试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没有其他干扰因素。
2. 调试资料准备调试人员需要准备相关的调试资料,以便在需要时进行参考。
包括但不限于: - 产品规格说明书- 设备原理图- 调试手册或指导书- 相关技术文档和资料三、调试步骤1. 步骤一:设备连接与配置1.1 确保调试设备与被调试设备之间的连接正确无误。
1.2 配置调试设备的相关参数,如IP地址、端口号等。
2. 步骤二:功能测试2.1 根据产品规格说明书,了解被调试设备的功能和特性。
2.2 使用调试设备对被调试设备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
2.3 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3. 步骤三:性能测试3.1 根据产品规格说明书,了解被调试设备的性能指标和要求。
3.2 使用调试设备对被调试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如带宽测试、吞吐量测试等。
3.3 记录测试结果,包括测试数据和测试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4. 步骤四:故障排查4.1 根据被调试设备的故障现象和描述,进行初步的故障排查。
4.2 使用调试设备对故障设备进行进一步的故障定位和排查。
4.3 根据故障排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修复。
5. 步骤五:性能优化5.1 根据性能测试结果,分析性能瓶颈和问题所在。
5.2 提出性能优化方案,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5.3 重新进行性能测试,验证优化效果。
四、调试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调试工作时,要时刻注意安全问题。
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仔细阅读文档在进行调试工作之前,要仔细阅读相关的文档和资料,确保对被调试设备的功能和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调节门作业指导书(新版)解析

Q/CDT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1 范围 (1)2 本指导书涉及的资料和图纸 (1)3 安全措施与环境保护措施 (1)4 备品备件清单 (2)5 现场准备及工具 (2)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3)7 检修记录 (4)8 设备试运、调试、试验 (6)9 不符合项通知单(可选) (6)10 完工报告单 (7)11 质量签证单 (9)调节门检修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11号炉过热器一级减温水调节门、屏过至本体吹灰减压调节门、空预器吹灰减压调节门等高温高压电动截止阀解体检修工作涉及的技术资料和图纸、安全措施、备品备件、现场准备及工具、工序及质量标准和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本指导书适用于11号炉高压汽水系统DN20——DN250型号所有调节门。
2本指导书涉及的资料和图纸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截止阀检修技术标准3安全措施3.1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2锅炉停运,降压为零,汽水放尽。
3.3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
3.4现场和工具柜工具、零部件放置有序。
3.5所带的常用工具、量具应认真清点,绝不许遗落在设备内。
3.6起吊重物前检查起重工具是否符合载荷要求。
3.7当天检修任务结束后一定要将检修所用照明电源断掉。
3.8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书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3.9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安全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3.10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各检修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11锅炉停运,办理检修工作票。
3.12作业组成员了解检修前阀门的缺陷。
3.13作业组成员了解阀门的运行状态及小时数。
附录ⅠDGJ-3型电工技术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HBPU

附录Ⅰ DGJ-3型电工技术实验装置使用说明书一、概述本装置是由实验屏、实验桌和若干实验组件挂箱等组成。
屏上固定着交流电源的起动控制装置,三相电源电压指示切换装置,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恒流源、受控源,数字智能函数信号发生器,定时兼报警记录仪和各类测量仪表,以及DGJ-03、DGJ-04、DGJ-05、DGJ-07实验组件挂箱。
二、交流电源的启动(1) 检查实验屏的左后侧有一根三相四芯电源线(并已接好三相四芯插头)以及机壳的接地线是否接好。
(2) 将位于电工实验装置左侧面的三相自耦调压器的旋转手柄,按逆时针方向旋至零位。
(3) 将三相电压表的“电源指示切换”开关置于左侧(三相电源输入电压)。
(4) 开启钥匙式三相电源总开关,停止按钮灯亮(红色),三只电压表(0~450V)指示出输入的三相电源线电压之值。
(5) 按下启动按钮(绿色),红色按钮灯亮,同时可听到屏内交流接触器的瞬时吸合声,面板按U1、V1合W1上的黄、绿、红三个LED指示灯亮。
至此,实验屏启动完毕。
三、三相可调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调节及用于照明和实验日光灯的使用1、三相可调交流电源输出电压的调节(1) 将三相“电源指示切换”开关置于右侧(三相调压输出),三只电压表指针回到零位。
(2) 按顺时针方向缓缓旋转三相自耦调压器的旋转手柄,三只电压表将随之偏转,即指示出屏上三相可调电压输出端U、V、W两两之间的线电压之值,直到调节到实验内容所需的电压值。
注意:①实验完毕,将旋柄调回零位。
并将“电压指示切换”开关拨至左侧。
②本电源设有过流自动保护功能,当过流时切断总电源,并发出告警信号,按复位键后,方可重新启动。
2、用于照明和实验日光灯的使用本实验屏上有两个30W日光灯管,分别供照明和实验使用。
照明用的日光灯管通过两相手动开关进行切换,当开关拨至上方时,日光灯管亮;当开关拨至下方时,灯管灭。
实验用的日光灯管的四个引出插孔分别作为实验中的灯管元件使用。
四、低压直流稳压、恒流电源输出与调节1、低压直流稳压电源的输出与调节(1)开启直流稳压电源带灯开关,两路输出插孔均有电压输出。
THSCGT01-11 DGJ-03调试作业指导书

1 目的指导调试技术人员正确的完成DGJ-03挂件的调试,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 适用范围适用于DGJ-03挂件的调试。
3 职责3.1 技术科与车间负责编制和修改调试作业指导书。
3.2 车间调试人员进行产品的调试,按照调试作业指导书进行。
3.3 如在实际产品调试过程中发现有与指导书不符现象,请及时联系编制部门,由相关人员确认、改进;同时调试指导书的编制部门保留进一步改进调试作业指导书的权利。
4 调试器具4.1 R、L、C电桥、便携式万用表 1台4.2 电流插头线 1根4.3 500V绝缘表 1台5 必要技能掌握电桥、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6 领料根据DGJ-03领料清单领料。
7 安装无。
8 接线无。
9 调试过程9.1 工艺检查9.1.1 机箱无划伤、磕碰、变形、破损、塑粉喷涂均匀无缺陷,底脚完好无损。
9.1.2 面板无划伤,脱漆、丝印正确、清晰、无掉漆现象,干净整洁。
9.1.3 护套座、弱电座颜色正确,无裂口,无松动现象,且插拔灵活,无不贴面现象。
9.1.4 钮子开关扳动灵活,能可靠地关断、开通、无转动现象。
9.1.5 面板内各元件安装正确、牢固,无虚焊、漏焊现象,电容、电阻应垂直与PCB板。
9.1.6 电位器安装正确、逆时针调到最小时,白色标志水平向左。
9.1.7 各琴键开关高度一致,切换灵活。
9.2 调试流程9.2.1 基尔霍夫定理/叠加定理模块9.2.1.1 电流插座:将电流插头线分别插入I1、I2、I3当电流流入A点时,万用表黑表笔与电流插头黑线相接,其万用表红表笔接触A点,应导通。
当电流流A点时,万用表红表笔与电流插头红线相接,其万用表表笔应与A点导通。
9.2.1.2 K1打向右,K2打向左方时,在AD两端测试回路电阻为271±3Ω。
9.2.1.3 在前一步的状态下。
用电流插头线测试电流插座能否正常通断。
9.2.1.4 K1打向左侧测试U1的+与A点,—与D点间电阻均为510Ω;K2打到右侧U2的+与A 点电阻值为1KΩ;—与C点间短路;K2打到右侧,K3打到下侧时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CD两点间电阻值为540±50Ω左右,K3打到上侧时,CD间电阻为330Ω。
热控仪表及执行器调试作业指导书内容.docx

1.编制依据 (2)2.目的及适用范围 (3)3・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3)4.资源配置 (3)5、 .......................................... 检定程序和检定方法3 5.1压力变送器技术要求 (3)5.2数字温度指示仪技术要求 (4)5.3热电偶仪技术要求 (5)5. 4物位仪技术要求 (5)5. 5流量计技术要求 (5)5.6PH计技术要求 (5)5・7电动执行器技术要求 (6)5・8气动执行器技术要求 (6)6.检定条件 (7)6.1压力变送器检定条件 (7)6.2数字温度仪检定条件 (7)6.3热电偶检定条件 (7)6.4物位仪检定条件 (8)6.5流量计检定条件 (8)6.6PH计检定条件 (8)6.7电动执行器检定条件 (9)6.8气动执行器检定条件 (9)7.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9)7.1压力变送器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9)7.2数字温度仪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0)7. 3热电偶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2)7. 5物位仪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3)7. 6流量计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4)7.7PH计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4)7・8电动执行器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5)7. 9气动执行器检定项目和检定方法 (16)8质量要求及控制标准 (16)9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项 (16)1.编制依据1.1JJG882-94压力变送器检定规程。
1.2JJG617-89数字温度指示仪检定规程。
1.3 JJG351-84热电偶检定规程。
1.4火电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279-90.1.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目的及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编制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调试人员的工作过程,适用范围涵盖本工程两台机组设计安装的所有压力变送器、数字温度指示仪、热电偶、屯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
3.工程概况及工程量脱硫岛内烟气系统、FGD增压风机系统、气一气换热器系统、吸收塔循环及排出系统、吸收塔氧化及除雾器冲洗系统、氧化风机系统、石灰石卸料转运系统、石灰石制浆系统、石灰石储存和给料系统、石膏一级脱水系统、废水旋流系统、真空皮带脱水机系统、工艺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事故浆液系统设计使用的所冇一次、二次仪表。
电工实验指导书

TianhuangTeaching Apparatuses天煌教仪电工系列实验DGJ-1型高性能电工技术实验装置DGJ-2/3型电工技术实验装置电工实验指导书天煌教仪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目录一、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1二、减小仪表测量误差的方法………………………………………………………………5三、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绘 (9)四、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12)五、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14)六、叠加原理的验证 (16)七、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19)八、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 (22)九、最大功率传输条件的测定 (26)十、受控源VCVS、VCCS、CCVS、CCCS的实验研究 (28)十一、典型电信号的观察与测量 (32)十二、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35)十三、二阶动态电路响应的研究 (38)十四、R、L、C元件阻抗特性的测定 (40)十五、用三表法测量交流电路等效参数 (42)十六、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45)十七、RC选频网络特性测试 (48)十八、RLC串联揩振电路的研究 (51)十九、双口网络测试 (54)二十、负阻抗变换器 (57)二十一、回转器 (60)二十二、互感电路测量 (64)二十三、单相铁芯变压器特性的测试 (67)二十四、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70)二十五、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73)二十六、单相电度表的校验 (77)二十七、功率因数及相序的测量 (80)二十八、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 (82)二十九、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点动和自锁控制 (87)三十、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90)三十一、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Y-△降压起动控制 (93)三十二、三相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能耗制动控制 (97)三十三、工作台往返自动控制 (99)三十四、三相异步电动机顺序控制 (101)三十五、C620机床电气控制 (103)三十六、电动葫芦电气控制 (105)实验一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电气单体调试试验作业指导书(2021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电气单体调试试验作业指导书(2021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电气单体调试试验作业指导书(2021新版)、工程概况及工程量云南曲靖呈钢余热锅炉发电项目工程电气专业单体调试涉及到的主要工程量如下:有功功率9MW、型号为QF-K9-2的发电机一台,容量为1250KVA、型号SCB10-1250/10的厂变一台,10Kv配电室高压开关柜共6面,其中真空断路器3台,PT柜3面,低压配电柜13面,低压电动机若干台;四方发电机保护装置CSC-306一套,四方10Kv 联络线及变压器保护屏CSC-241一套,四方同期装置GCST-10一套,福州威磁SMER-GG励磁屏一套,容量为10.5KVA、型号ZLC-105/10.5的励磁变一台等。
、适用范围本施工方案适用于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新安装电气设备的交接试验。
、编制依据3.1《电气装置安装电气设备交接实验标准》(GB50150-2006)3.2《火电厂电气设备启动调试》3.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3.4《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995-2006)3.5《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4285-2006)3.6《新编继电保护检验》、试验人员及调试设备4.1人员配备工程师一名,熟练调试人员3人,根据工程进度可适当增减。
4.2试验设备见电气试验设备一览表,试验设备的控制按检测试验设备的控制程序进行。
电器调试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版次:电器调试作业指导书编制:刘立华、张风审核:会签:批准:欧辉客车事业部编制说明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我公司通用车型的电器调试作业方法,适用于所有车型。
产品等级(等级):S、安全;A、关键;B、重要;C、一般。
本作业指导书在执行过程中如有疑问或不完善之处请及时与制造技术科联系解决、修订,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审定(日期) 批准(日期)序号工序名称作 业 内 容产品特性 (等级)过程参数检验方法检验频次/ 控制方法反应计划设备/工具 /检具 保护用品1 调试前准备1. 核对配置单有无特殊配置要求2. 检查电瓶负极线束是否连接到电瓶负极,保证连接可靠无虚接,用手拉着线束头用力搬动无松动 3. 将手动电源总开关拨到ON 档A 用手晃动 100%自检手电筒 万用表手套2车内外灯光及音响系统车内灯光:打开启动开关,打开车内日光灯、阅读灯、司机灯,开关与灯光匹配,仪表台上开关及阅读灯开关使用灵活,无卡滞现象,用手敲击风道处,灯光无闪烁。
如灯光闪烁,检查线束是否接触不良。
A目测100%自检如接触不良,重新插接手套车外灯光:1.检查控制开关与车外灯光是否匹配,检查转向灯是否粘贴正确;目测判断各处线束的导通性能完好无虚接。
2.调试转向灯时注意:左右开关与灯具闪亮的对应关系正确以及转向开关自动回位功能有效,闪光器闪烁间隔在2-3S 。
同时检查仪表台上开关有无卡滞现象。
A目测100%自检如接触不良,调整至正常手套音响系统:打开音响及扬声器开关,扬声器无杂音,用手敲击风道处,声音无断续现象。
A 目测 100%自检手套3.要求:(1)冬季调试时灯光开启时间不得超过5分钟,夏季不得超过10分钟;音响不得低于20分钟。
(2)在未启动车辆的情况下,灯光不易长时间开启,避免电瓶亏电。
A 目测 100%自检手套3 雨刮系统调试把雨刮开关打开,观察雨刮连杆是否开始摆动,待摆动几周后关闭开关,雨刮应自动复位,确定复位后,把两刮臂固定在转轴上,保证两刮片平行。
热电阻调试作业指导书

一.试验细则1. 试验目的热电阻的检验2. 范围适用于各种分度号热电阻的检验3. 责任和权限负责调试技术的主管施工员应在调试前负责编写调试技术方案,并依据经批准的调试方案进行调试;负责对调试记录中数据的正确性进行审核;必要时,通知该项目调试人员重新复试;对调试记录中的调试项目数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负责;不合格仪表会同监理、业主等有关人员检查、确认后,退库处理。
参加调试的人员应熟知调试工作内容、规范、标准;依据调试方案中确定的方法进行调试;认真填写调试记录;维护调试用标准仪器、设备;对调试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和有效性负责。
4.依据标准《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J3521-19995. 工作程序所需仪器设备调校环境条件周围清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
环境温度在10-35℃之间,相对湿度不大于85%。
有符合调校要求的电源。
避开振动大、灰尘多、噪声大和有强磁场干扰的地方。
调校前的准备工作制定调校技术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熟悉仪表说明书、仪表规格书;掌握仪表性能及操作要求。
标准仪器要具备有效的检定合格证;基本误差的绝对值不应超过被校仪表基本误差绝对值的1/3。
调校方法外观检查铭牌及设备的型号、规格、材质、测量范围、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无变形、损伤、油漆脱落、零件丢失等缺陷;外形主要尺寸、连接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端子、接头固定件等应完整;附件齐全。
合格证及检定证书齐备。
热电阻的导通及绝缘性能的检验用万用表检查正、负极两端的导通。
利用兆欧表分别检查正、负极两端对壳体的绝缘性能,绝缘电阻不小于5兆欧。
热电阻的热电性能检验依据下图正确接线。
图—1 热电阻校验接线图1. 温度校验器2. 热电阻3. 铜线4. 数字多用表零点检查将热电阻的测温部分与标准温度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温度稳定后, 将热电阻测得温度与标准温度计比较,计算出误差。
将热电阻插入温度校验器中,分别升温至量程的25%、50%、75%、100%,换算出所测温度与标准温度比较,基本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

标题:系统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第0次修改使用部门:工程项目部第1 页共18 页系统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1.0 目的:正确操作施工,确保空调系统安装整体施工作业质量符合规范及甲方要求。
2.0 适用范围:本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中,使用的金属、非金属风管与复合材料风管或风道的加工、制作质量的空调系统工程。
3.0 施工准备3.0.1技术准备调试人员必需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充分了解空调系统的制定使用工况。
3.0.2材料要求通风与空调调试过程中所用材料,使用前一定要严格检查,确保合格。
3.0.3主要机具⑴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调试应配置以下工机具:钳形电流表、温度计、湿度计、流量计、毕托管、微压计、声级计、热球风速仪、微压计、发烟剂、采样管、粒子计数器、压力表、大气压力计、漏风量检测装置(LF4000型)等。
⑵所使用的机具设备应处于受控状态,进入施工现场的设备必需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定期进行检查验收,并建账管理,对达不到使用要求的设备严禁使用。
⑶严禁使用非法定计量器具和计量单位,现场所使用的计量器具必需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
3.0.4作业条件⑴通风与空调工程系统无生产负荷的联合试运转及调试,应在制冷设备和通风与空调设备单机试运转合格后进行,空调系统带冷(热)源的正常联合试运转不应少于8h,当完工季节与制定条件相差较大时,仅做不带冷(热)源试运转。
通风、除尘系统的连续试运转不应少于2h。
4.0 材料和质量要点4.0.1材料关键要求调试中所需要的材料应确保质量合格。
标题:系统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一版第0次修改使用部门:工程项目部第2 页共18 页4.0.2技术关键要求调试前应熟悉制定图纸和施工现场,了解通风与空调工程中的使用工况,编制具体的调试方案。
4.0.3质量关键要求调试的最终结果应符合制定要求。
4.0.4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⑴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轻便着装,严禁穿硬底、铁掌等易滑的鞋。
⑵所使用的梯子不得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下端要采用防滑措施。
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

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一.编写依据和适用范围1.编写依据1.1仪表调校作业指导书系按照电装公司《质量程序》的相关要求,GB 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50131-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十一章以及中国石油锦西石化设计院和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设计的相关图纸进行编制。
1.2质量检验评定参见GB50131-2007第十一章的相关要求,同时以仪表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为评定标准,并认真填报此表。
2适用范围该作业指导书仅适用于中钢鞍山热能院煤系针状焦8万吨/年一期仪表系统调校分项工程。
其中主要包括五部分:其一为原料及成品罐区系统仪表的调校。
其二是原料预处理系统仪表的调校。
其三是延迟焦化系统仪表的调校。
其四是煅烧系统仪表的调校。
其五是:附属系统仪表的调校。
二.工程概况与施工要求1.工程概况针状焦工程的检测仪表数量多,其中温度检测仪表224台,压力检测仪表166台,流量计及节流装置仪表94台,液位检测仪表97台,调节阀115台,料位检测仪表14台,皮带秤2台,可燃气体检测探头37个等。
在调校时确保现场检测元件与柜内端子接线一一对应。
2.施工要求仪表调校工作必须严格依据设计图纸的相关内容并结合GB50131-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三.施工工艺及仪表调校1.施工工艺:1.1仪表单体调校→仪表系统调校2.仪表调校设备及工具2.1设备:标准信号发生器、数字压力校验仪、数字双向恒流源、标准电阻箱、手压泵及标准压力表、直流电位差计、数字万用表。
2.2工具:校线器、尖嘴钳子、偏口钳子、手板一字型螺丝刀、十花型螺丝刀、6寸搬手、12寸搬手、管钳子、剥皮刀、配线钳等。
3仪表调校3.1一般规定(1)仪表在安装和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校准和试验,确认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及产品技术文件所规定的技术性能。
(2)仪表安装前的校准和试验应在室内进行。
试验室应具备下列条件:①室内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无振动,无对仪表及线路的电磁场干扰;②室内温度保持在10-35℃;③有上、下水设施。
调机作业指导书

调机作业指导书目的:以最快速度、最低成本、最佳成型周期达到产品质量要求。
适用范围:适用于注塑部调机技术员的生产工艺调节作业。
作业流程:一、作业准备:1.1、无论是新的产品还是已生产过的产品,都须具备必要的成型资料参数表、产品样板、材料性能资料及其产品图纸等资料。
已生产过的产品,找出成型资料参数表和以往的成型条件参数记录,输入注塑机的电脑中﹐将模具、设备调节到规定状态。
1.2、检查设备、模具、材料是否可以进入调机状态,材料是否烘干,模具是否清理干净并能正常工作,料筒是否清洗干净;料筒温度是否到达成型温度,运水是否打开等。
二、调机:1、清洗螺杆:料筒先加温等温度到了后把料排干净,同种材料的老料清理两次,每次时间约为5S。
不同种材料的清理时间试情况而定如为已生产过的产品,各工艺参数输入操作正常后,产品经QC检验OK后即可批量生产。
如为新产品,则须:2.1、根据材料设定料筒温度为正常成型温度。
根据产品重量,设定熔胶和射胶行程;2.2、根据模具射胶流程确定射胶的压力速度,一般取中压(50-80),速度(30-60);另:一般采用三级或其他多级注射;2.3、根据产品大小、浇口类型、尺寸分别设定射胶时间(点浇口4-8S,边浇口和直浇口取3-7S)和保压时间(一般为0.5-3S);注:以上数值为基准参考值,实际操作时应以实际情况为准,不受以上条件的约束!2.4、根据模具冷却水道分布和产品壁厚确定冷却时间,初设定为15-20秒;并根据材料和产品壁厚设定好动、定模的模具温度;2.5、待各工艺条件达到设定值并确认无误后,然后进行手动试生产,根据试生产样品缺陷具体增加或减少有关数据,直至达到产品质量要求又能连续正常生产;2.6、由手动变为半自动,边生产边调校数据,寻找最佳注塑周期。
(成型周期=开锁模时间+注射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含熔胶时间〉+取件时间),对以上5个时间尽量缩短。
如为两板式模具,开模或锁模时间应分别控制在2-3秒左右,有行位可适当调慢。
联锁系统设备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

联锁系统设备调试施工作业指导书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型号计算机联锁设备调试施工。
二、作业准备派出作业人员对信号楼内的微机房、继电器室、运转室的屋内设备安装场地进行清理,特别是微机房要进行彻底除尘,并为施工人员配备拖鞋和专用工作服。
人、材料、工器具、机械仪表等的准备到位;调试方案的制定;联系设备厂家到现场协助调试;有必要时请设计单位到现场指导和现场解决问题。
三、技术要求1、对室内配线认真核对导通,尤其要重视对组合侧面端子的导通,做到准确无误。
2、插继电器前要进行试送电,保证各种电源在插继电器之前不混电、不接地。
3、插继电器后要认真核对所插继电器规格符合设计,准确无误。
4、插继电器后试送电,各种电源接通后,测量确定不存在接地和混电现象。
5、至运转室的控制命令采集、显示驱动主机的电缆,在过墙及运转室地沟内应做可靠防护,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6、接口柜零层至侧面的配线应采用集中预配工艺。
7、联锁实验前,应检查电源防雷、设备接地是否达标,否则不得进行联锁试验。
8、室外设备单项试验的工艺可执行电气集中试验工艺,计算机系统的接口柜的试验工作应按《计算机联锁施工工艺》要求进行,试验项目和试验结果应符合铁道部电务局下发的《微机联锁系统技术条件》和设计图中联锁表的要求,所有试验过程应附有试验人员签发的记录。
四、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1、施工程序2、工艺流程(见图10)图10 联锁系统设备调试流程五、施工要求1、调试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人、材料、工器具、机械仪表等的准备;调试方案的制定;联系设备厂家到现场协助调试;有必要时请设计单位到现场指导和现场解决问题。
2、电源系统调试调试前需对室内其他工作人员做出安全提示。
在电源屏、电源引入防雷开关箱、机架电源端子处等做出安全标识。
即用硬纸板、塑料板等制作标志牌,写明“小心触电”请勿乱动”等醒目字样,挂在电源屏、配电盘、机架电源端子处。
依据电源屏的使用说明书及原理图对电源屏进行调试。
仪表系统调试作业指导书

④ 网络通道节点地址的分配,在系统状态画面显示中,确认每个节点地址; ⑤ 控制站 I/O 卡的分配,在系统状态画面中的卡排列显示,确认控制站 I/O 卡的 分配地址。 2.3.4 网络通讯试验 网络通讯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在系统状态显示画面上,确认全部网络通道节点状态应正常(OK); ② 在系统状态显示画面上,确认网络通道的 A 与 B 电缆状态显示为绿色; ③ 除去电缆 A 或接线端子,检查电缆 B 应能正确切换,电缆 A 颜色同时变成黄色, 且不影响网络通道正常运行; ④恢复网络通道的电缆 A,用同样的方法除去电缆 B,检查电缆 A。 2.3.4 控制站冗余试验 控制站冗余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在操作台上调出系统状态显示画面,确认控制站状态应正常(OK),在另一操作 台上调入一组显示画面且含有同一位号,输入 4mA~20mA 信号于该位号,记录测量值 (PV)、给定值(SP)和输出值(OP); ② 将主控制站电源开关置于“OFF”状态,确认冗余的控制站应自动投入控制运行, 且 PV、SP 和 OP 值应保持不变; ③ 主控制站电源开关恢复“ON”状态,再确认 PV、SP 和 OP 值应不变; ④ 对冗余控制站重复上述步骤,其结果应与主控制站相同。 2.3.5 冗余控制站的 I/O 卡试验 冗余控制站的 I/O 卡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在操作站上调出控制站细目显示画面,确认全部 I/O 卡件状态应正常(OK);在 另一个操作站上调出一组画面且含有同一位号,输入 4mA~20mA 信号给该位号,记录 PV、 SP 和 OP 值; ②将主控制站的 I/O 卡电源开关分别置于“OFF”状态,确认冗余控制站 I/O 卡应 自动投入控制运行,控制站细目显示画面状态正确,确认其 PV、SP 和 OP 值应保持不变; ③主控制站的 I/O 卡电源重新置于“ON”状态,再确认 PV、SP 和 OP 值应保持不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指导调试技术人员正确的完成DGJ-03挂件的调试,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DGJ-03挂件的调试。
3 职责
3.1 技术科与车间负责编制和修改调试作业指导书。
3.2 车间调试人员进行产品的调试,按照调试作业指导书进行。
3.3 如在实际产品调试过程中发现有与指导书不符现象,请及时联系编制部门,由相关人员确认、改进;同时调试指导书的编制部门保留进一步改进调试作业指导书的权利。
4 调试器具
4.1 R、L、C电桥、便携式万用表 1台
4.2 电流插头线 1根
4.3 500V绝缘表 1台
5 必要技能
掌握电桥、万用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6 领料
根据DGJ-03领料清单领料。
7 安装
无。
8 接线
无。
9 调试过程
9.1 工艺检查
9.1.1 机箱无划伤、磕碰、变形、破损、塑粉喷涂均匀无缺陷,底脚完好无损。
9.1.2 面板无划伤,脱漆、丝印正确、清晰、无掉漆现象,干净整洁。
9.1.3 护套座、弱电座颜色正确,无裂口,无松动现象,且插拔灵活,无不贴面现象。
9.1.4 钮子开关扳动灵活,能可靠地关断、开通、无转动现象。
9.1.5 面板内各元件安装正确、牢固,无虚焊、漏焊现象,电容、电阻应垂直与PCB板。
9.1.6 电位器安装正确、逆时针调到最小时,白色标志水平向左。
9.1.7 各琴键开关高度一致,切换灵活。
9.2 调试流程
9.2.1 基尔霍夫定理/叠加定理模块
9.2.1.1 电流插座:将电流插头线分别插入I1、I2、I3当电流流入A点时,万用表黑表笔与电流插头黑线相接,其万用表红表笔接触A点,应导通。
当电流流A点时,万用表红表笔与电流插头红线相接,其万用表表笔应与A点导通。
9.2.1.2 K1打向右,K2打向左方时,在AD两端测试回路电阻为271±3Ω。
9.2.1.3 在前一步的状态下。
用电流插头线测试电流插座能否正常通断。
9.2.1.4 K1打向左侧测试U1的+与A点,—与D点间电阻均为510Ω;K2打到右侧U2的+与A 点电阻值为1KΩ;—与C点间短路;K2打到右侧,K3打到下侧时用万用表二极管档测CD两点间电阻值为540±50Ω左右,K3打到上侧时,CD间电阻为330Ω。
9.2.1.5 故障点1:FA间510Ω和A点开路。
故障点2:AD间510Ω电阻短路。
故障点3:CD 间330Ω电阻开路。
9.2.3 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9.2.3.1 电流插座:插入电流插头,其红色引应线与US的红柱子导通。
当K拔向右边时,其黑色引线应与RL的红柱子导通。
9.2.3.2 K打到右侧时RL两端电阻值为1350±10Ω,K打到左侧时US两端电阻值为327±3Ω。
9.2.4 RC串并联选频网络
利用电桥测试电阻电容值。
精度要求:电阻±2%,电容±10%;同时注意电桥使用时的串并联状
9.2.5 双口网络和互易定理
电流插座分别将电流插头插入U11、U21其红色端应与U11、U21的红柱子导通。
分别将电流插头插
9.2.7 其他部分
精度要求:电阻±2%,电容±10%,电感±10%,电位器最大误差±10%,最小值小于0.5Ω。
9.3 清洁
将机箱内清洁干净,无杂物。
9.4 标示
9.4.1 将两个编号完全一样的标签的一个贴到机箱外右下底脚的上方一厘米处(对齐右侧),另一个贴到内部正前方,且不能贴反。
9.4.2 对已调挂件作“初调”标识,贴在铝面板左上方。
9.4.3 如有问题则要将问题明确、清晰的写在标签纸,贴在铝面板右上方。
9.4.4 对已老化的挂件作“老化”标识,贴在铝面板左上方。
9.4.5 对复检后的挂件作“复检”标识,贴在铝面板左上方。
9.4.6检验人员只有对标有“初调”、“老化”、“复检”的挂件才能检验。
9.5 老化
不需要。
9.6 复调
不需要。
9.7 固定
9.7.1 整理好走线并用扎带扎好。
9.7.2将挂件面板用M3×8不锈钢螺丝,加φ3不锈钢垫片打紧,垫片光滑面朝上。
并用普通M4×10螺丝打好手柄,手柄光滑无锈斑,固定牢固。
9.8 绝缘测试
用兆欧表测试每个接线柱与面板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必须≥20MΩ。
9.9 自检
整理好的挂件,都要自检一遍,确保无误方可送检。
9.10 送检
检查无误后,填写送检单,由组长确认后送检,将挂件送到送检台上,将送检单送到检验组。
10 附录
10.1 注意事项
10.1.1 有不绝缘现象经常是由于钮子开关引脚与主体间有焊锡连接引起的,其他部分也经常因为焊锡拉丝造成不绝缘.
10.1.2 故障点因为走线不合适造成测试不正确。
10.1.3 各电路中电位器的最小值必须保证其相对阻值小于等于0.5Ω。
10.2 原理图
无。
10.3 历史修订记录
版本修改日期修改人修改内容第一版 V1.0版: 2005.09.27
第二版 V1.1版: 2009.02.20 宁东林
1 将“9.2.4”项表格中的“200KΩ”改为“200Ω”。
2 更改调试步骤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