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不同腹泻疫病诊断与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
134 ·2019.12
0 引言
作为生猪养殖期间较常见的疾病,生猪腹泻大多是由生猪消化道被病毒感染所引起,患此疫病的生猪会出现脱水、腹泻、呕吐等症状表现,如不及时进行治疗,还会扩大疫病的发生规模,造成生猪大规模的患病和死亡,为养殖户带来极大经济损失。
作为生猪养殖期间的常见疫病,明确其诊断方法和相应的防治技术,对预防生猪腹泻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 常见腹泻病
在生猪养殖中腹泻疫病可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2种。
传染性腹泻主要是因管理不当造成症状表现较明显,主要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引发。
其传染性极高,生猪发病时间较长,养殖户的临床预防和治疗工作都应提前做好相应准备。
非传染性腹泻主要是因喂养管理工作不当引发,冬季是腹泻疫病高发季节,主要是因冬季气候严寒、昼夜温差大,生猪的生活环境有变化,无法满足生猪生长发育要求,造成其进入腹泻流行高发时段[1]。
猪群管理水平低,圈舍内部保暖较差等,都会诱发腹泻疾病,对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带来不利影响。
2 诊断要点
对生猪腹泻疫病研究后发现,冬季是疫病高发期。
一旦生猪被病毒感染,会出现腹泻、呕吐、脱水等较明显的症状表现,且流行性腹泻的症状表现明显轻于传染性胃肠炎,传染速度较慢,大多发生在育肥猪和哺乳期仔猪身上。
从症状诊断层面分析,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的相似度较高,兽医需结合血清学检验报告进行鉴别诊断。
对于传染性胃肠炎,病猪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急性呕吐的情况,排除的粪便为灰色或者黄色水样,生猪会随患病时间的延长逐渐消瘦,有严重脱水情况。
7~10日龄的生猪为此类疫病高发群体,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但大部分由此情况诱发腹泻疫病的生猪,都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健康。
对于轮状病毒诱发腹泻的病猪,在大小肠出会出现弥漫性出血情况,通过剖检病理诊断可顺利辨认
出来,8周内仔猪属于此类病毒腹泻疫病高发的群体。
3 防治措施
3.1 改善圈舍条件
对于生猪养殖,养殖的圈舍环境恶劣,圈舍内部脏乱,外部垃圾乱堆放,会为病菌的滋生与繁殖提供良好条件,增加生猪感染不同类型腹泻疾病的概率。
因此,养殖户应提高对圈舍管理工作重视度,做好圈舍清洁和通风工作,保证圈舍内部的清洁度、干燥程度、风的流动情况等,通过高质量圈舍管理,营造良好的生猪养殖环境,从根源避免生猪感染腹泻疫病的病原体。
冬季是生猪高发各类腹泻疫病的季节,养殖户在做好圈舍内外卫生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做好圈舍保温、通风工作,处理好圈舍保温和通风之间的关系,保障圈舍内空气质量[2]。
养殖户应将圈舍内的粪便、污渍及时清理干净,保持圈舍内部的整洁,营造一个干燥、通风、温度适宜、洁净卫生的圈舍环境。
3.2 及时接种疫苗
在生猪养殖中做好防疫疫苗的接种,可为生猪腹泻疫病的预防提供较强的支撑。
生猪在不同生长阶段,患腹泻疫病也不相同,养殖户应结合生猪所处的生长阶段、季节等,做好相应疫苗接种,提升生猪疫病的防疫成功率,做好腹泻疫病的控制。
在防疫疫苗接种中,养殖户必须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疫苗,在保证防疫疫苗安全性的基础上,遵循正规的接种顺序,在适当时间进行疫苗接种,确保疫苗的效用可被最大化发挥出来[3]。
在进行常规防疫疫苗接种时,需做好防疫疫苗紧急接种的准备工作,避免出现特殊情况。
对于上述3种常见腹泻疫病,其接种程序如下。
传染性肠胃炎。
处于妊娠期的母猪需分2次注射同该疫病有关的防疫疫苗。
一次是在生产前60 d 通过后耳穴注射3 mL 弱毒冻干苗,第2次是在生产前的15 d ,在后耳穴注射2 mL 灭活菌苗[4]。
流行性腹泻。
对于此类腹泻疫病,养殖户或兽医可通过为生猪注射猪传染性肠胃炎和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在生猪尾根和肛门间凹陷位置的交巢穴进行注射,使生猪对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力有所提升。
猪轮状病毒。
此类腹泻疫病可用传统防疫疫苗,如灭活菌苗和弱毒冻干苗。
因弱毒冻干苗在仔猪体内可以增殖,具有一定的保护性;而灭活菌苗本身包含的抗原性较
作者简介:潘兰兵(1986-),男,贵州三都人,硕士,中级畜牧师,研究方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生猪不同腹泻疫病诊断与防治
潘兰兵1,邓仕刚2,肖林3,班国勇1
(1.贵州省黔南州农业农村局,黔南 558000;2.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中和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黔南
558100;3.贵州省都匀市农业农村局,黔南 558000)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发展和农业经济占比的提升,养殖业也得到快速发展,而生猪养殖最为普遍。
就生猪养殖分析,腹泻是影响生猪育成率的重要因素。
若生猪出现严重腹泻,不仅使整个猪群感染,还会降低生猪育成率、增加生猪死亡率。
为保证生猪育成率,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该文以生猪养殖中不同腹泻疫病为切入点,分别对其诊断和防治办法进行研究,以便提高生猪疫病防御能力,降低腹泻疫病发生率。
关键词:腹泻疫病;生猪;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89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兽医临床科学 |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135
2019.12·
低,在注射时需配合相应的佐剂。
相关人员在妊娠母猪分娩前5周和前2周各注射1次;在妊娠母猪分娩前1个月的时间内接种油佐剂灭活苗完成1次免疫工作;对新生仔猪要在7 d 和21 d 时分别进行1次免疫[5]。
此外,轮转病毒腹泻疫病可用被动方式进行免疫,利用母猪血清或者初乳,从母体中获取抗体,提高仔猪对此类腹泻病的抵抗能力。
3.3 监控生猪育成状况
在生猪养殖中养殖户需对生猪生长发育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关注生猪本身是否存在病毒感染或者患病情况。
一旦发现生猪群中有病猪,必须及时将其隔离,并做好圈舍内部消毒灭菌处理工作,确保同一群体内其他生猪不会感染[6]。
对于被隔离病猪,要及时进行诊断,找出其所属的腹泻疫病类型和病原体,进行针对性治疗,确保生猪病情稳定不再发病后,才可将其放回大群中共同饲养。
4 结束语
通过对于生猪常见的腹泻病理特点和诊断要点进行分析后可发现,此类病害主要分为传染性和非传染性2个种类,且冬季属于生猪腹泻疫病的高发季节,大部分因饲养和喂食管理方法不当造成。
以腹泻病毒感染为例,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轮状病毒等是致病的主要
病原体。
生猪腹泻疫病会使生猪育成率和养殖户经济收入降低。
因此,养殖户应明确疫病诊断的重点,通过改善圈舍条件、做好饲养管理和疫苗接种、维护环境干净卫生等方式提升生猪群对腹泻疫病的防御能力。
一旦发现患病生猪,必须要进行隔离处理,进而降低腹泻疫病带来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洪水逸.几种生猪腹泻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J].兽医导
刊, 2018(4):156-157.
[2] 武殿英.生猪常见腹泻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分析[J].中国
畜牧兽医文摘,2018,34(1):217.
[3] 王会灵.猪流行性腹泻疫病诊断与治疗[J].中国畜禽种业,
2017,13(9):119-120.
[4] 陈兴杰.生猪常见腹泻疫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分析[J].兽医
导刊, 2017(24):181.
[5] 王晓红.分析猪疫病防治中进行消毒的重要性及常用方法[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17(8):23-24.
[6] 周中全.仔猪常见腹泻的鉴别诊断与防治[J].农家致富顾
问, 2017(18):21.
0 引言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疱疹病毒诱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
其病症的表现在于呼吸出现困难,伴有咳嗽及咳出带血渗出物质。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短时间内可波及全群,传播速度很快。
而且该病的发病率高达90%以上,死亡率虽然因其饲养条件、环境的不同略为差异,但是有时仍会高达70%左右。
对于养殖户,一旦出现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极易面临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日常养殖工作中应做好对应的防治措施[1]。
1 特点与病因
该病虽然对鸡群的威胁极大,但是其实病毒能抵御外界不利环境的能力十分脆弱,通常病毒在55 ℃环境中可耐受的时间为15 min ,在37 ℃环境下耐受的时间相对较长,为24 h ,但是一经煮沸,病毒立即会失去活性。
如果外界
的环境较为干燥,则可存活1年以上,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存活更长时间。
通常使用一般的消毒药物都可将其迅速的杀死。
该病没有特定的发病时间,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主要集中在秋冬等寒冷季节。
鸡只是该病最为主要的自然寄主,但是从临床病症分析,成年鸡只的病症最为明显。
在养殖场中,主要的传染源是患病的鸡及隐性带病鸡,而且凡是被病鸡接触过的饲料、水源、种蛋等可成为病毒的传播媒介。
如果在鸡群养殖期间,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到位或者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等都有可能会加剧该病的爆发与传播。
2 发病案例与背景
2010年4月,位于河南林州的一家养殖场中,部分海兰褐商品蛋鸡发病,其发病的情况表现为其采食量突然骤减,鸡群明显精神不振,在发病当天有部分鸡只死亡,随后的3 d 时间里,该病波及了整个鸡群。
不仅采食量持续下降,鸡只的死亡数据也在不断攀升。
虽然当地的兽医当即采取措施,向鸡群投喂相关抗菌消炎药物,但收效甚微。
该养殖场此前从未有过这种情况,也没有给鸡群为接种过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疫苗。
结合临床与实验分析结果,基本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及防治措施
栗朝亮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农业农村局,安阳 456550)
摘要: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一种由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引发的上呼吸道传染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的特点,这种疾病一旦爆发,发病率极高,使鸡群料肉比例降低,蛋鸡的产蛋量明显减少,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诊断方法;综合防制
中图分类号:S858.3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2.090
作者简介:栗朝亮(1983-),汉族,河南林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动物疾病。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