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标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标准版
《管理信息系统》教学大纲
二、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该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高职高专的一门重要的通用能力课程,是为培养满足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三、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培养学生将计算机技术用于处理管理信息的实际工作能力,为日后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奠定基础。
本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强,与其它学科关联度高的应用性学科,因此,特别强调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
四、理论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与趋势
理解: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掌握:信息的概念、特点;系统的功能与结构
第一节系统
一、系统的概念
二、基本系统思想
三、系统类型
第二节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与决策
第三节信息系统
一、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数据处理系统
三、管理信息系统
四、决策支持系统
第四节信息化
一、信息化的含义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三、信息化与管理改革
第二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了解: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艰巨性理解:信息系统的组织管理
掌握: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开发方法
第一节信息系统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一、简要回顾
二、成败原因思考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一、系统规划阶段
二、系统分析阶段
三、系统设计阶段
四、系统实施阶段
五、系统运行和维护阶段
第三节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一、早期开发方法的不足
二、结构化方法的产生
三、结构化方法的基本思想
四、面向对象方法
五、基于学习的开发方法
六、软件开发工具
第四节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
一、信息系统发展的诺兰模型
二、建立信息系统的基础条件
三、系统开发的准备工作
四、开发方式
五、系统开发的计划与控制
第三章系统规划
了解: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任务、特点、战略规划的内容和方法理解:可行性分析的内容和重要性
掌握:信息系统的基本步骤
第一节系统规划的任务与特点
一、系统规划的任务
二、系统规划的特点
三、系统规划的原则
第二节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
一、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方法
第三节企业系统规划法
一、总体规划的准备工作
二、组织机构调查
三、定义管理目标
四、定义管理过程
五、定义数据类
六、定义信息结构
七、计算机逻辑配置方案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
一、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第四章系统分析理解:系统分析的任务、特点掌握: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
第一节系统分析的任务
一、系统分析的任务
二、系统分析的困难
第二节案例描述
一、成绩考核
二、升、留级
三、转系(专业)
四、休学、停学与复学
五、退学
六、毕业
七、奖励与处分
第三节数据流图
一、数据流图的基本成分
二、数据流图的画法
三、画数据流图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数据字典
第五节表达处理逻辑的工具
一、结构化语言
二、判定树
三、判定表
四、三种表达工具的比较
第六节事件和数据流图
一、事件
二、识别事件的规划
三、事件响应表
四、基于事件分解的DFD图
第七节新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第八节系统说明书
一、系统说明书的内容
二、系统说明书的审议
第五章系统设计了解:系统设计的任务、目标
理解:信息系统设计有关的概念
掌握:总体设计的方法,详细设计的内容与方法第一节系统设计的任务要求
一、系统设计的目标
二、系统设计的内容
第二节结构化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模块
二、结构图
三、模块间的联系
四、模块间的耦合
五、模块的内聚
六、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
七、模块的扇入与扇出
八、实例:病人监护系统
第三节从数据流图导出结构图
一、变换分析
二、事务分析
三、数据流图层次的转换
第四节一体化设计方法
一、基本概念
二、菜单树初步设计
三、事务设计
四、事务的结构化描述
第五节代码设计
一、代码的作用
二、代码的种类
三、代码的类型
四、代码校验方法
五、代码设计的原则
六、代码设计的步骤
第六节输出设计
一、确定输出内容
二、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
三、确定输出格式
第七节输入设计
一、输入设计的原则
二、输入设计的内容
三、输入数据记录格式设计
四、用户界面设计
五、输入数据的检验方法
第八节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
一、流程图
二、盒图
三、程序设计语言PDL
第九节技术系统的设计
一、计算机系统的选择
二、网络设计
第十节系统设计说明书
第六章系统实施
了解: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与特点医院信息标准化的现状理解:系统测试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结构化的实施方法掌握: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第一节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
一、实施阶段的主要活动
二、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
第二节自顶向下的实现方法
第三节编程技术
第四节编程风格
第五节系统测试
一、测试的概念
二、测试的原则
三、测试用例设计
四、排错
第六节系统的交付使用
第七章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了解: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与不足理解: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过程,统一建模语言掌握: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原理与工具
一、面向对象方法的发展
二、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三、统一语言
第二节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过程
第三节识别系统的目标和边界
一、识别信息系统的目标
二、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
三、案例:门诊系统的需求说明
第四节用例和用例图
一、什么是用例
二、如何识别用例
三、构建用例模型
四、案例:门诊系统的用例模型
第五节对象与类图
一、识别对象
二、识别属性
三、识别服务
四、对象分类
五、识别对象关联
六、构建逻辑模型――类图
七、永久对象与关系数据库
第六节交互图
一、顺序图
二、协作图
三、门诊系统的交互图
第八章基于学习的开发方法
理解:软系统方法的基本思想
掌握:原型法的基本思想与应用
第一节原型法
第二节软系统方法的由来
一、硬系统方法的实质
二、硬系统思想在软问题中的应用
三、软系统方法论概要
四、软系统方法在信息系统建设中的应用第九章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
了解: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特点
理解:信息系统开发质量控制方法
掌握:信息系统开发过程管理的工具
第一节项目管理的概念
一、项目的定义与属性
二、项目上管理及其特点
三、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的特点
第二节进度管理
一、计划
二、进度安排
三、进度控制
第三节经费管理
一、信息系统开发项目成本测算
二、成本计划的变更控制
第四节质量管理
一、信息系统开发需要全面质量控制
二、软件质量管理
第五节文档管理
一、文档的地位和作用
二、信息系统文档的类型和内容
第六节人员管理
一、项目负责人(即项目经理)的技能
二、项目团队的效率
三、项目团队的成长
第七节系统开发的监理
一、监理的概念与作用
二、信息系统监理的内容
三、信息系统监理的工作准则
第八节能力成熟度模型
一、CMM的结构
二、CMM的五个等级
三、CMM的关键过程区域
四、CMM的应用
第十章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了解:系统运行管理的内容理解:理解系统维护的意义、类型、步骤
掌握:信息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一节运行管理的组织与制度
第二节日常运行管理
第三节系统维护
第四节安全管理
第四节系统的审计与评价
五、《管理信息系统》学时分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