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层限时跟踪练34物质结构与性质第2节分子结构与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分层限时跟踪练34物质结构与性
质第2节分子结构与性质
(限时:45分钟)
[基础练]
扣教材练双基
1.(2015·江苏高考)下列反应曾用于检测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2Cr2O2-7+3CH3CH2OH+16H++13H2O―→
4[Cr(H2O)6]3++3CH3COOH
(1)配合物[Cr(H2O)6]3+中,与Cr3+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CH3COOH中C原子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
1 mol CH3COOH分子含有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
(3)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阳离子为________(填化学式);H2O与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除因为它们都是极性分子外,还因为__________。
(4)(2015·福建高考)Ni能与CO形成正四面体形的配合物Ni(CO)4,1 mol Ni(CO)4中含有________ mol σ键。
【解析】(1)在配合物[Cr(H2O)6]3+中,中心原子提供空轨道,而配位原子需提供孤电子对,H2O分子中含有孤电子对的是O原子。
(2)CH3COOH中,甲基中C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σ键,故C原子采取sp3杂化;而羧基中C原子形成3个σ键和1个π键,故C原子采取的是sp2杂化。
CH3COOH的结构式
为,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有1个σ键和1个π键,故1个CH3COOH
分子中含有7个σ键,因此1 mol CH3COOH中含有7×6.02×1023个σ键。
(3)运用电子电荷互换法,将O原子的1个电子换作1个正电荷,则O原子换为F原子,即可写出与H2O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H2F+。
H2O与CH3CH2OH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是导致H2O 与CH3CH2OH可以任意比例互溶的主要原因。
(4)Ni(CO)4中,Ni与CO之间存在4个σ键,CO中碳氧原子间有1个σ键,故1 mol Ni(CO)4中共有8 mol σ键。
【答案】(1)O
(2)sp3和sp27 mol(或7×6.02×1023)
(3)H2F+H2O与CH3CH2OH之间可以形成氢键
(4)8
2.(2015·山东高考节选)(1)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AlF 3 - 6 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2)F 2通入稀NaOH 溶液中可生成OF 2,OF 2分子构型为___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3)F 2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例如ClF 3、BrF 3等。
已知反应Cl 2(g)+3F 2(g)===2ClF 3(g) ΔH =-313 kJ·mol -1,F —F 键的键能为159 kJ·mol -1,Cl —Cl 键的键能为242 kJ·mol -1,则ClF 3中Cl —F 键的平均键能为________kJ ·m ol -1。
ClF 3的熔、沸点比BrF 3的________(填“高”或“低”)。
【解析】 (1)由信息可知,CaF 2(s)
Ca 2+(aq)+2F -(aq),Al 3+与F -可形成配离子AlF 3-6,从而促进了CaF 2溶解平衡的正向移动,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CaF 2+Al 3+===3Ca 2++AlF 3-
6。
(2)OF 2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12×(6+1×2)=4,成键电子对数为2,因此分子构型为V 形,O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 3杂化。
(3)设Cl —F 键的平均键能为x 。
根据反应的焓变=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可知,Cl 2(g)+3F 2(g)===2ClF 3(g)的ΔH =242 kJ·mol -1+159 kJ·mol -1
×3-6x =-313 kJ·mol -1,则x =172 kJ·mol -1。
ClF 3和BrF 3为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因ClF 3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BrF 3,故ClF 3的熔、沸点低于BrF 3。
【答案】 (1)3CaF 2+Al 3+===3Ca 2++AlF 3
-6 (2)V 形 sp 3 (3)172 低
3.(2015·全国卷Ⅱ节选)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A 2-和B +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C 、D 为同周期元素,C 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D 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四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其中C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质A 有两种同素异形体,其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分子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和
B 的氢化物所属的晶体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C 和D 反应可生成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 ,E 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 。
(4)化合物D 2A 的立体构型为 __________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__________ ,单质D 与湿润的Na 2CO 3反应可制备D 2A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C核外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C为P元素。
A、B的原子序数小于C,且A2-和B+具有相同的电子构型,则A为O元素,B为Na元素。
C、D为同周期元素,且D元素最外层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则D为Cl元素。
(1)O、Na、P和Cl四种元素中,O元素的电负性最大。
P原子核外有15个电子,其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
(2)O元素形成O2和O3两种同素异形体,固态时均形成分子晶体,而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故O3的沸点高于O2。
O元素形成的氢化物有H2O和H2O2,二者均能形成分子晶体。
Na元素形成的氢化物为NaH,属于离子晶体。
(3)P和Cl元素形成的组成比为1∶3的化合物E为PCl3,中心原子P形成3个σ键且含有1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故P原子采取sp3杂化,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
(4)化合物D2A为Cl2O,其中O原子形成2个σ键且含有2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则O 原子采取sp3杂化,故Cl2O为V形结构,中心原子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Cl2与湿润的Na2CO3反应可生成Cl2O,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知,还生成还原产物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Na2CO3+H2O===2NaCl+Cl2O+2NaHCO3。
【答案】(1)O 1s22s22p63s23p3(或[Ne]3s23p3)
(2)O3O3相对分子质量较大,范德华力大分子晶体离子晶体
(3)三角锥形sp3
(4)V形 4 2Cl2+2Na2CO3+H2O===Cl2O+2NaHCO3+2NaCl(或2Cl2+Na2CO3===Cl2O+CO2+2NaCl)
4.(1)(2013·江苏高考)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S,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3·浙江高考)关于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B.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分子中有7个σ键和1个π键
D.该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2丁烯
(3)(2013·福建高考)已知苯酚()具有弱酸性,其K a=1.1×10-10;水杨酸第一级电离形成的离子能形成分子内氢键。
据此判断,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
常数K a2(水杨酸)________K a(苯酚)(填“>”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11·江苏高考)化合物NH3的沸点比化合物CH4的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11·山东高考)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
________。
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H2O与乙醇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H2S与乙醇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所以H2O在乙醇中的溶解度大于H2S。
(2)没有与活泼非金属元素(O)相连的H,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A错误;是非极性共价键,C—H、C===O是极性键,B正确;该有机物的结
构式为σ键数为9,π键数为3,C错误;该有机物与H2O能形成分子间氢键,D正确。
(3)氧的电负性较大,则中形成分子内氢键,即O—H…O(或—COO—中双
键氧与羟基氢之间存在氢键),其大小介于化学键和范德华力之间,使其更难电离出H+,则水杨酸第二步电离常数小于苯酚的电离常数。
(4)分子间氢键能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5)氢键弱于共价键而强于范德华力。
前者形成分子间氢键,后者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分子间氢键主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升高)。
【答案】(1)水分子与乙醇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2)BD
(3)< 中形成分子内氢键,使其更难电离出H+
(4)NH3分子间存在氢键
(5)O—H键、氢键、范德华力形成分子内氢键,而HOCHO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
[能力练]
扫盲区提素能
5.(2016·山东青岛一模)在元素周期表中,除稀有气体外几乎所有元素都能与氢形成
氢化物。
氢化物晶体的结构有共价型和离子型之分。
(1)氨气是共价型氢化物。
工业常用氨气和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的混合液来吸收一氧化碳(醋酸根CH3COO-简写为Ac-)。
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CO+NH3[Cu(NH3)3CO]Ac。
①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电负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醋酸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甲基(—CH3)碳原子和羧基(—COOH)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________。
④生成物[Cu(NH3)3CO]Ac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
a.离子键b.配位键c.σ键d.π键
(2)某离子型氢化物化学式为XY2,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6个Y原子()用阿拉伯数字1~6标注。
①已知1、2、3、4号Y原子在晶胞上、下面上。
则5、6号Y原子均在晶胞________(填“侧面”或“内部”)。
②XY2晶体、硅烷晶体和固态氨3种氢化物熔沸点高低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
a.XY2晶体>硅烷晶体>固态氨
b.XY2晶体>固态氨>硅烷晶体
c.固态氨>硅烷晶体>XY2晶体
d.硅烷晶体>固态氨>XY2晶体
【解析】(1)①铜原子序数为29,则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1。
②氨水溶液中含有N、O、H三种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电负性最大的是O,原子的电负性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O>N>H。
③醋酸分子中甲基(—CH3)碳原子和羧基(—COOH)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sp3、sp2。
④生成物[Cu(NH3)3CO]Ac中含有离子键、配位键、极性共价键,从共价键类型看含有σ键和π键。
(2)①晶胞中含有X个数:8×1/8+1=2,则含有Y 4个,1、2、3、4号Y原子在晶胞上、下面上,占有2个,因此5、6号Y原子均在晶胞内部。
②XY2晶体、硅烷晶体和固态氨3种氢化物中,离子晶体熔沸点最高,硅烷晶体和固态氨对比,由于氨气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熔沸点固态氨高于硅烷晶体,选择b。
【答案】(1)①[Ar]3d104s1②O>N>H③sp3、sp2④abcd(2)①内部②b
6.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
A的基态原
子的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的2p能级有1个单电子;E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
则:
(1)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
A的单质分子中π键的个数为________。
(2)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 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__,是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解析】根据题给信息知,A的基态原子的2p能级有3个单电子,则A为氮元素;C 的基态原子的2p能级有1个单电子且原子序数比氮大,则C为氟元素,B为氧元素;E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则E为铜元素;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则D为钙元素。
(1)D的元素符号为Ca。
A为氮元素,其单质分子中含有氮氮三键,π键的个数为2。
(2)H2O的沸点是同族元素的氢化物中最高的,原因是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3)N、O、F 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
(4)基态铜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5)NH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为极性分子。
【答案】(1)Ca 2 (2)H2O分子间存在氢键(3)F>N>O (4)3d104s1(5)三角锥形极性
7.(2016·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波尔多液是果农常用的一种杀菌剂。
氯吡苯脲是一种西瓜膨大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其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见下表。
分子式结构简式外观熔点溶解性
C12H10ClN3O 白色
结晶
粉末
170~
172 ℃
易溶
于水
(2)氯吡苯脲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有________。
A.离子键B.金属键C.极性键
D.非极性键E.配位键F.氢键
(3)查文献可知,可用2氯4氨吡啶与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氯吡苯脲。
反应过程中,每生成1 mol氯吡苯脲,断裂________个σ键、断裂________个π键。
(4)波尔多液是果农常用的一种杀菌剂,是由硫酸铜和生石灰制得。
若在波尔多液的蓝色沉淀上,再喷射氨水,会看到沉淀溶解变成蓝色透明溶液,得到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
铜元素基态原子排布式为________。
(5)上述(4)中沉淀溶解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氮原子在氯吡苯脲中以2种形式出现,一种是N—C,另一种是N===C,前者价层电子对数为4,sp3杂化,后者价层电子对数为3,sp2杂化。
(3)反应过程中,异氰酸苯酯断裂的C===N中1个π键,2氯4氨吡啶断裂的是1个σ键。
(5)溶解过程是Cu(OH)2蓝色沉淀溶解在氨水中生成四氨合铜离子,形成蓝色透明溶液。
【答案】(1)sp2、sp3杂化(2)CDF
(3)N A N A
(4)1s22s22p63s23p63d104s1或[Ar]3d104s1
(5)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