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的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卒中的危险因素
降低卒中发病率的关键在于确定卒中危险因素,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它们的影响。
一、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
卒中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不分性别、家族及种族。
这些无法干预性因素都影响卒中的发病率,其中最主要的决定因素是年龄。
老年是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从客观上无法影响。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卒中常被成为“脑血管意外”,但其发生绝非偶然。
卒中通常是在发病前数年即存在易患因素的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大量的卒中危险因素。
目前可干预的卒中危险因素包括以下七方面:
(一)高血压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卒中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血压形成卒中和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也是导致心源性脑栓塞的心脏疾病原因,但较少引起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卒中的发病率。
(二)心脏病心脏病和心功能不全是容易引起卒中的疾病状态或器官功能障碍。
心功能不全者在任何血压水平上卒中的危险性都显著增高,且心脏因素对卒中的影响随年龄而增加。
(三)糖尿病众所周知,糖尿病能增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性。
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了糖尿病病人的卒中危险性增加。
其作用在男性和女性均可见,不随年龄而下降,是与高血压相独立的危险因素。
(四)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甘油三脂、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作为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响大于脑血管病。
曾对相对年轻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荟萃分析,未证实卒中和胆固醇增高之间存在独立关系。
其部分原因可用并非所有卒中均由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解释。
最近的研究发现,高密度脂蛋白对卒中具有保护作用,卒中与颈动脉块或内膜-中膜增厚的程度及脂蛋白片段相关。
应用他汀类治疗者可使卒中危险性显著下降。
(五)吸烟吸烟已被明确证实为卒中生物学可能的独立决定因素。
卒中
的危险性在重度吸烟者最大,戒烟后则迅速下降。
它是颈动脉斑块厚度的独立决定因素。
吸烟和蛛网膜下腔的联系为明显。
吸烟所致的卒中危险性在蛛网膜出血最大,在脑出血最小,在脑梗死为中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可能与之关系最大。
(六)短暂脑缺血发作史、大量饮酒、长期服用避孕药为卒中的危险因素。
(七)腹部肥胖、缺乏体育活动、长期精神紧张、情绪突变、气温骤冷、钠盐摄入过少、卒中家族史等均为卒中的可能危险因素。
三、潜在危险因素
潜在的代谢和血液学紊乱被认为与卒中有关。
且证实为可能是卒中预警因素,包括红细胞比容异常、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计数异常、纤维蛋白原的改变、高尿酸血症、蛋白C及游离蛋白S缺乏等。
目前对卒中某些危险因素的研究已深入,结论明确,但还有不少因素需要继续研究讨论。
卒中的发病原因复杂,有可能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弄清各个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机制,把部分不能干预的因素进一步分解成为若干可以干预改变的因素,才能最终达到预防卒中发生的目的。
四、血脂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