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课件2

集体枪杀
1937年8月23日,日军在上海将中国军俘虏 捆绑起来,准备屠杀。
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如山
日军在活埋中国平民
将中国人用汽车押往屠场
刀劈——砍杀训练
日本侵华又一罪1944年11月,刘连仁被日本侵略者 抓到北海道下挖煤,摇摇欲坠的矿井, 几十丈深,几十里远,没有光明。他们 每天最少干16个小时的活,每餐却只能 喝上一碗稀糊糊。 稍不如意,就被监工打得皮开肉绽。 我们的同胞不知有多少被砸死、打死、 饿死、冻死......
卢沟桥事变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知 会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 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 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 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 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 军37师219团无奈还击。这便掀开了日中战争的序 幕 ,日本军队发动了全面对华战争。
卢沟桥事变
八一三事件
1937年8月13日, 日军以租界和停 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以最快的 速度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造成大 量平民死亡。
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南京大屠杀
杀人比赛
《东京新闻》
关于在南京大屠 杀中两个刽子手 举行杀人比赛的 报道。刽子手野 田岩少尉(右) ,残杀无辜中国 人民一百零五名 ,刽子手向井敏 明少尉(左), 残杀一百零六名 。
课后践行:
课下请同学们继续搜集、了解关于日 本侵华战争的相关资料,以“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
再 见
第三单元 不能忘记的历史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三堂镇第八小学:闫廷印
南京大屠杀
九一八事变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案修正稿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案修正稿一、背景介绍南京大屠杀,也被称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是指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13日,日本军队对中国南京进行的一系列暴行。
这次屠杀导致了大量的无辜平民死亡和性暴力事件。
为了纪念这一悲剧,南京市所设立的南京大屠杀纪念碑是一座提醒人们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象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影响;2. 探讨战争对人类的意义和教训;3. 培养学生的思辨和同理心。
三、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5分钟)介绍南京大屠杀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思考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步骤2:了解历史(15分钟)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南京大屠杀的起因、过程和后果。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南京大屠杀对中国和日本有哪些影响?2. 战争中无辜平民所承受的痛苦有哪些?3. 你认为战争对人类有何教训?步骤3:探讨人性(20分钟)组织学生讨论战争对人性的冲击和考验。
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1. 战争时期人们的道德观念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2. 面对生死抉择,人们的行为可能会有哪些改变?3. 你认为你自己会在战争中保持什么样的道德底线?步骤4:同理心培养(20分钟)通过观看相关纪录片或展览,教师引导学生从受难者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痛苦和苦难。
学生可进行情感分享,并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同理心。
步骤5:以和平为主题的创作(30分钟)学生以南京大屠杀纪念碑为灵感,进行各种创作,如诗歌、画作、写真等。
鼓励学生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步骤6:总结和展示(10分钟)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品,并简要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
四、教学评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学习笔记和作品等方式进行评估。
对于较难把握的概念和问题,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辅导和引导。
五、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研究,了解其他战争事件的影响和教训;2. 组织参观其他相关纪念场所,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案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使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搜集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史料,通过研究性学习,切身感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痛苦和伤害,激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及面对民族灾难自己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难点:初步懂得理性看待当前的中日关系,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忧患意识,培养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决心。
教学注意点:1、揭露日寇暴行,不要过于渲染血腥场面,出示过于血腥的照片;2、牢记这段历史,但不加深民族仇恨。
教学准备:1、课件:《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及图片资料、日本和中国的地图等。
2、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历史资料,掌握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种种滔天罪行。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出示现在的南京城图片。
说明:南京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到过南京的每一个人,除了欣赏南京的美景,品尝南京的美食,他们还会去这个地方(出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图片),去祭奠79年前埋葬在这片土地上的30多万遇难同胞的冤魂。
2、交流:说说你了解的南京大屠杀的情况。
3、教师补充、导入:同为炎黄子孙,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记忆。
二、了解真相1、帮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件等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
2、出示南京大屠杀的影像及图片。
3、学生谈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4、学生列举日军屠杀中国人民的残忍手段,进一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5、学习诗歌《凝视300000》,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6、学生利用资料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7、介绍日本帝国主义的三光政策及中国劳工、生化武器。
8、教师说明:南京大屠杀还只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一角,1931年—1945年发动的这次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遇难同胞达数千万人,中国遭受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科版五年级下册《2.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南京大屠杀纪 念碑
你看到了什么?要说什么?
在1937年12月13日----1938年1月,遇难者 300000人 是谁所为?
日本人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中国?
一、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 二、与中国近距离,便于日本用兵
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 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进攻 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 它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 它全面侵华的开始。
面对着这段铁证如山的史实,日本的 右翼分子却企图篡改历史歪曲历史事, 来掩盖自己的罪行,在日本有很多无 知的年轻人根本不知道日本侵略过中 国 ,对于他们的做法你有什么看法?
陆”。1982年 中小学历史教科书把“三光政策”改为 “抗日运动的展开,迫使日本军队保证治安”。1985年 《新编日本史》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尚无定论”;把日 本发动侵华战争说成是“被迫应战”。2001年 日本政府 宣布审查通过了2002年度开始使用的8种中学历史教科 书。关于二战中日本侵占中国东北描述为:日本租借了 关东州,并获得了俄罗斯转让的南满洲铁道经营权;对日 本统治满洲后的状况描述为:促进了经济发展,中国人 大量涌入。其意思不仅日本的侵占是合法的,而且日本
+靖国神社的前身是1869年由明治天皇下令创建的东京招魂社, 目的纪念戊辰战争中为恢复天皇权力而牺牲的军人。1879年, 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此后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二 战结束后,遵循战后宪法政教分离原则,改组为独立宗教法 人。
篡改历史教科书
• 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右翼势力 的施压下加强了对历史教科书的审定。1957年 岸信介上 台后,强迫部分出版社将“侵略中国”改为“进出大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平昌县粉壁小学:李书香活动目标: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分组搜集有关日本侵华史实的书籍、资料。
活动过程:一、激情揭题:1、课件出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图。
2、提问:同学们,这就是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站在它面前,你首先看到的是哪些数字?(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相机小结:这是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在那场大屠杀中至少有30万同胞被杀害。
)⒉导语:同学们,南京大屠杀还只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一角,1931年—1945年发动的这次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遇难同胞达数千万人,中国遭受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昨天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记忆。
(板书:昨天)二、了解昨天:1、自学:老教科书49页—52页的内容。
2、说一说:小组交流。
3、听一听:集中交流。
(具体介绍“九一八事变”、“八一三事变”、“卢沟桥事变”及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一些的灾难。
)4、看一看:观看纪录片《南京大屠杀》。
5、读一读:朗读课本49页下面的那段文字。
6、出示中日版图,小结:(山河破碎倍受欺凌)三、走近今天1、了解近年来中日关系的几个焦点问题。
(课件展示:罪恶的焦点——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日军遗留生化武器问题。
)(板书:今天)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中日关系的新闻事件?(指名说。
)3、引发讨论:我们了解了昨天和今天的这些事实后,你认为我们现在该怎么做?4、小组讨论交流,然后,自由发言。
5、小结。
(不忘历史奋发图强)四、展望明天1、有了我们今天的努力,大家想象一下,明天的中国和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板书:明天)2、指名回答.同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
五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教学目标】1.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及相关情况,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和平的意识。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风貌。
3.通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碑,激发学生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出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内容,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们了解过南京大屠杀吗?”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并梳理学生的回答。
二、学习(40分钟)1.背景知识讲解(1)教师进行简要的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情况的讲解,包括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的发生、死难者的人数等。
(2)教师用图表、图片等多媒体资料展示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场景,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当时的残酷景象。
2.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碑(2)在观看纪念碑时,教师引导学生细致观察纪念碑的形状、文字和纪念碑所代表的含义,并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和感受。
(3)参观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反思,提问:“你们对南京大屠杀纪念碑有什么感受?你们有什么想说的话?”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纪念南京大屠杀。
三、反思(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参观纪念碑的经历和感受,进一步思考南京大屠杀给人们带来的启示和警示。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南京大屠杀对于我们的意义,并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延伸拓展(10分钟)1.教师结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给学生讲解“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等词语的含义,并通过案例或故事展示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2.教师设置小组活动,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图片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南京大屠杀的反思和对世界和平的期许。
【教学反思】通过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事件的残酷和惨重,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惜和平的意识。
同时,学生也能从中体会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激发他们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德风貌。
通过延伸拓展环节,学生能够从南京大屠杀中汲取奋斗精神,树立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拟写:骔岭镇李礼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树立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真实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课前初探初步感悟1、播放南京风光,感受南京之美。
2、同学们,今天的南京如此之美,可是你知道吗,就在80年前,这里曾尸积如山,血流成河。
那段腥风血雨的历史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天,我想和你们一起回顾昨天那段不堪回首的惨痛记忆。
(出示课题: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过渡:出示纪念碑,让学生观察发现了哪些数字?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二、课中深究感悟深化(一)、引今及古,导入话题活动一:了解昨天。
出示1931年——1937年日本侵华史实的资料,同学们自读资料袋,小组交流。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侵入北平(今天的北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八年抗战由此打响。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继续侵犯上海,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展开了南京大屠杀。
师小结:1931年——1945年期间,日本侵略者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惨案,遇难同胞达数千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抢夺文物、字画、艺术品达3607000多件。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东北,到1937年日寇悍然发动“卢沟楷事变”,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侵略者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惨案,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1、课件放映《南京大屠杀》相关片段。
2、看完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3、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二)、古今结合,探究感悟活动二:走进今天。
近年来,各地不断发现日军遗留下来的生化武器,并发生多起中毒、伤人事件。
(出示相关资料)面对这铁证如山的史实,大家知道现在的日本政府是什么态度吗?(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说南京大屠杀是为了排除抵抗,甚至说纯属捏造;而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安全等等,在日本,许多无知的年轻人根本就不知道日本曾经侵略过中国!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每年都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大家知道靖国神社是什么吗?日本教科书还把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抺掉。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案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珍视,提高民族意识,增强历史责任感。
3.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
2. 纪念碑的意义和象征。
3. 如何在纪念碑前表达敬意和反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纪念碑的意义。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反思。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纪念碑的意义和如何在纪念碑前表达敬意展开讨论。
3. 实践法:组织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碑,进行现场教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南京大屠杀的经过和影响,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就纪念碑的意义展开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如何在纪念碑前表达敬意和反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对和平的珍视和历史责任感。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7.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碑,进行现场教学,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纪念碑意义和如何在纪念碑前表达敬意的学习效果。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作业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历史资料,如书籍、文章、视频等。
2.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的图片或实地的照片。
3. 讨论和作业的模板或示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2. 第二课时:讲解纪念碑的意义和如何在纪念碑前表达敬意。
3. 第三课时:组织学生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碑,进行现场教学。
中小学道德与法治1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doc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搜集日本侵华的相关史料,切实感受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2、激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意识,以及面对民族灾难自己应持有的正确态度。
教学难点:1、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操和民族忧患意识。
2、培养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决心。
教学过程:一、引今及古,导入话题我们先来看一段新闻,大家仔细看,从新闻中你知道了什么?生:把12 月13 日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师:为了铭记这段历史,缅怀南京大屠杀中惨死的同胞,我国在南京建立了“南京大屠杀纪念碑”。
大家看这座纪念碑,你发现了哪些数字?生:1937 年12 月13 日1938 年1 月遇难者30 万。
师:这些数字表明南京大屠杀的时间是从1937 年12 月13 日到1938 年1 月这6 周的时间。
右侧是灾难之墙,墙上用中、英、日、法等12 种文字刻着遇难者300000(板书)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回顾那段屈辱的历史。
(板书课题)二、情景再现,回顾历史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大家赶快在小组内说说你了解的资料吧。
师:我发现同学们的资料很丰富,很典型。
现在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听一听那段历史?谁来说:(一)生1:把人装到麻袋里从高山上往下扔,使人粉身碎骨而死。
他们还把难民脱去衣服,绑在十字架上,让军犬把人咬死。
(师: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感受?生:日寇简直不是人,他们没有血肉之躯,是恶魔。
)生3:日军屠杀南京市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其手段除了见人射杀外,还有砍头劈脑,穿心,剖腹,断肢,碎尸,活埋。
日军抓到俘虏,就命令俘虏自己挖坑叫第二批人去埋第一批人,又迫使第三批去埋第二批。
还有活焚,日军往难民和俘虏身上先浇汽油,再用枪射ft,枪弹一着身火光即燃气,中弹的难民,翻滚挣扎痛苦惨叫,日军则鼓掌狂笑。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案例开福区新竹小学刘章兴一、背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这一课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教材。
20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对华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惨痛记忆,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了野蛮、可耻的一页。
然而时至今日,日本右翼分子仍然企图歪曲、掩盖自己的罪行。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帮助学生看清历史的真相,了解近代中国“落后必然挨打”的屈辱历史,通过历史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从而激励他们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富不忘本,强不弱志,为了民族的振兴而不断拼搏进取。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3、教育学生面对民族灾难史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4、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大幅世界地图、用相关资料制作成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收集有关日本侵华史实的资料。
四、实施过程片段一:了解历史1、讨论:日本为什么要侵略我们中国?学生讨论后,教师出示多媒体幻灯片(日本地图加文字),并加以小结说明:资源的匮乏——军事扩张——发动战争!日本基于以上思想,自1894年——1945年,多次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
2、师生一起浏览史实。
(1)三个黑暗的日子:(课件出示文字资料及图片)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突然袭击沈阳,一武力侵占我国东北。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侵入北平,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八年抗战由此打响。
1937年8月13日:日本军队继续侵犯上海,造成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2)南京大屠杀:(课件出示文字资料及图片)1937年12月13日,一个血腥的日子,一个举世震惊的日子。
这一天,日本侵略军攻陷南京,一场野蛮的屠杀开始了。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

2.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材料活动的能力。
2学情分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个活动主题内容。
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就五年级的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而言,“历史”似乎是抽象的,离他们的生活距离很远,系统的学习历史知识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
所以,本单元从现实视角出发,运用各种血腥惨案,真实照片,人物记录,遗毒事件等,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日本侵华的一个个铁证,帮助他们了解历史的真相,以史为鉴,努力学习,振兴中华,在培养了学生爱国意识和忧国意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达到了综合目标的较好统一。
3重点难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真实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4教学过程活动1【讲授】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去过南京吗?南京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是我国著名的古都,历史上曾有许多朝代都定都于此,所以它素有“六朝古都”的美称,那里名胜古迹众多,如美丽的玄武湖、有层林尽染的栖霞山,还有纪念大教育家孔子的夫子庙等,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人们在那里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天,一群恶魔闯进了这里,他们奸淫掳掠,他们杀人放火,他们把美丽的南京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这就是日本侵略者一手制造的,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南京大屠杀。
这节课,就先让我们走进历史,走进南京大屠杀。
2、播放南京大屠杀视频。
3、出示南京大屠杀纪念碑。
追忆历史,吸取教训,我们才能更好的生活。
今天就让我们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去缅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第八课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教学设计课后回忆第八课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进一步使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事实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南京大屠杀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电影导入1 师 同学们 喜欢看电影吗 我们先来欣赏一段电影。
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片段。
2 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
二、课中探究1学生汇报搜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资料。
板书 300000 2师展示南京大屠杀图片 补充介绍南京大屠杀。
3练习说话 看到这些画面 听到老师和同学的介绍 你有什么话想说4学生交流 1931年到1945年间 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杀害中国人民的其它血案。
5师展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部分血案。
九一八、七七事变、八一三事件等6讨论日本和我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本应友好和睦相处 日本为什么要侵略我们中国7搜集罪证 阅读教材50至52面 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找一找侵华日军留下的罪证。
南京大屠杀中的幸存者的口述、日本老兵东史郎的日记、国外记者的手记、齐齐哈尔遗毒事件、中国劳工刘连仁的故事等。
8谈古论今 从古自今 日本帝国主义一次次地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我们还知道哪些日本侵略者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件 甲午战争、强占中国钓鱼岛、篡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9师补充介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三、课后践行假如此刻 我们就站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你想说些什么我想对当年死难的同胞说……我想对当年的侵略者说……我想对日本的小朋友说……我想对自己说……我想对所有的中国人说……我想对全世界人民说……四、升华情感1学生齐读诗歌 结束新课。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PPT课件教科版

思考
一个记者的手记
1944年11月,刘连仁被日本侵略者 抓到北海道下挖煤,摇摇欲坠的矿井, 几十丈深,几十里远,没有光明。他们 每天最少干16个小时的活,每餐却只能 喝上一碗稀糊糊。
稍不如意,就被监工打得皮开肉绽。 我们的同胞不知有多少被砸死、打死、 饿死、冻死......
日本教科书歪曲历史事实
第三单元 不能忘记的历史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
南京大屠杀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卢沟桥事变
八一三事件
1937年8月13日, 日军以租界和停 日本侵华又一罪证—遗毒事件
稍不如意,就被监工打得皮开肉绽。 1937年8月13日, 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以最快的速度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我们的同胞不知有多少被砸死、打死、饿死、冻死. 我们的同胞不知有多少被砸死、打死、饿死、冻死.
速度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造成大 煽动日本下一代仇恨中国,称钓鱼岛为日本领土,否认南京大屠杀,美化侵华战争。
1944年11月,刘连仁被日本侵略者抓到北海道下挖煤,摇摇欲坠的矿井,几十丈深,几十里远,没有光明。 他们每天最少干16个小时的活,每餐却只能喝上一碗稀糊糊。 稍不如意,就被监工打得皮开肉绽。 我们的同胞不知有多少被砸死、打死、饿死、冻死. 我们的同胞不知有多少被砸死、打死、饿死、冻死.
谢谢观赏!
量平民死亡。 1937年8月13日, 日军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以最快的速度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日本侵华又一罪证—遗毒事件
他们每天最少干16个小时的活,每餐却只能喝上一碗稀糊糊。 第19三37单年元8月1不3能日忘,记日的军历以史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以最快的速度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他日们本每 教天科最书少歪干曲历16史个事小实时的活,每餐却只能喝上一碗稀糊糊。 稍他不们如 每意天,最就少被干监16工个打小得时皮的开活肉,绽每。餐却只能喝上一碗稀糊糊。 1靖9国37神年社8月内1供3日奉,了1日4名军甲以级租战界犯和,停2泊0在00黄多浦名江乙中、的丙日级舰战为犯基,地使,得以该最神快社的被速东度亚对各上国海视发为动邪了恶大的规日模本进军攻国。主义的象征。 他煽们动每 日天本最下少一干代仇16恨个中小国时,的称活钓,鱼每岛餐为却日只本能领喝土上,一否碗认稀南糊京糊大。屠杀,美化侵华战争。 日稍本不教 如科意书,歪就曲被历监史工事打实得皮开肉绽。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

铭记国耻振兴中华——《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是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的活动主题二。
本活动主题旨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感受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教育学生铭记国耻,热爱和平,并激发学生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的认识是模糊的。
由于他们生活在和平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硝烟。
所以对于战争的残酷及它给国人带来的灾难的认识仍然是盲区。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这段耻辱的历史,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设计理念】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拉近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在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视频、图片、数字的冲击下,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感受中生情,在明理中导行。
【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史实以及对中国人民犯下的各种滔天罪行。
2、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活动重、难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真实历史,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忧患意识。
【活动准备】1.教师:有关“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的视频,“南京大屠杀”电影片段等。
2.学生:搜集有关日本侵华战争的图片、资料,访问周围的老人,了解当年日寇侵略家乡的历史等。
【活动过程】活动一:情境导入,寄托深切哀思1.播放“南京大屠杀的死难者公祭仪式”视频,生起立默哀,寄托对30万受难者的深切哀思。
2.指名谈观后感受。
3.师激情导入:1937年12月13日,刻骨铭心的日子用血泪书写,它记载着中华民族最深重的困难,揭示着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这一天,日本侵略军攻陷了南京城,一场野蛮的屠杀开始了,30多万中国人倒在了血泊中,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是科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不能忘记的历史》中的第二个主题活动。
本单元共安排四个主题活动——“圆明园的诉说”“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们的历史,了解过去的教训,记住这些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了解中国人民的自强自立,从而教育学生记住历史,奋发图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立则国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这一活动共安排三个情景故事图,两个活动,一个交流,三则资料补充。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日军的残忍,在不平等条约下,我们的30万无辜的百姓死于日军的屠刀下,他们的罪行到如今还在继续伤害着我们,从而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情感,激励下一代奋发图强,记住“落后就会被挨打”的教训。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由于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他们对于过去的历史知之甚少,所以课前应让他们去收集、查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访问周围的老人,请他们讲讲当年日寇侵略家乡时发生的事。
有条件的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抗日纪念馆,为本课学习打下认知与情感基础。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相关历史及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访问身边的人,并做好访问记录。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励学生奋发图强,不忘历史,振兴中华的情感。
【目标依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