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培智生活语文五年级下册9.2姓氏歌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真倾听、理解。
5. 学习汉字“言”。
(1)示范读字音,并组织多种形式认读活动(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
A组:独立认读。
B组:跟读。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言字旁的汉字。
思考并回答问题。
6.指导朗读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示范读句子,组织学生跟读。
A组:独立读句子。
2.学习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B组:
1.认读汉字“吴”,跟读汉字“胡”“言”。
2.跟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教学
难点
A组:
1.正确朗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2.书写汉字“吴”。
B组:
1.跟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教 案
课题
《姓氏歌》第二课时
学生
分组
教学
目标
A组:பைடு நூலகம்
1.认读汉字“吴”“胡”“言”。
2.:朗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3.书写汉字“吴”。
B组:
1.认读汉字“吴”,跟读汉字“胡”“言”。
2.跟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3.描红汉字“吴”。
教学
重点
A组:
1.认读汉字“吴”“胡”“言”。
B组:跟读句子。
(2)拍手打节奏,读出节奏感。
A组:根据节奏拍手读句子。
B组:跟读句子。
(3)组织学生以多种方式读句子(小组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
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
7. 巩固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
古月( )
口天( )
A组:独立完成练习。
B组:在提示下完成练习。
(2)说一说班级同学的姓有哪些。
A组:独立说一说。
B组:在提示下跟说。
三、总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介绍姓氏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中国的姓氏不仅历史悠久,还非常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让家人带着读一读《百家姓》。
认真听讲。
四、布置作业
1.读儿歌第一小节,试着用一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姓。
2.书写汉字“吴”。
A组:独立认读句子并仿照说话,抄写汉字。
观看汉字的书写过程,跟着教师进行书空。
A组:书写汉字。
B组:描红汉字
4.分析“徐”和“许”的姓氏介绍方法。
(1)出示字卡“徐”和“许”,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汉字的偏旁。
观察汉字。
A组:试着说出偏旁。
B组:跟说。
(2)师:“徐”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可以说“双人徐”;“许”的偏旁是言字旁,右边还有一个“午”,我们就说“言午许”,用这样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别人就会很清楚。
2.描红汉字“吴”。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教材、课件、图片、字卡、词卡等。
教
学
内
容
与
过
程
一、导入
1.认读汉字“李”“张”。
A组:独立认读。
B组:跟读。
2.说一说:你姓什么?
思考并回答问题。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姓氏歌》。
跟读课题。
二、新授
1.学习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范读句子,组织学生跟读。“胡、吴”“徐、许”字音比较接近,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跟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提问: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姓氏呢?请你圈一圈。
A组:独立圈出姓氏。
B组:在辅助下尝试圈出姓氏。
2. 学习汉字“胡”。
(1)示范读字音,并组织多种形式认读活动(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A组:独立认读。
B组:跟读。
(2)组织学生说一说:你身边有姓胡的同学或朋友吗?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3)观察字形,引导学生分析“吴”字里面有没有之前学过的字。
师:上面一个“口”,下面一个“天”,合在一起就是“吴”,这就是“口天吴”。
认真观察并说一说。
认真倾听、理解。
(4)指导书写“吴”。
播放汉字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跟着书空。然后组织学生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提示学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观察字形,引导学生分析“胡”字里面有没有之前学过的字。
师:“胡”字左边一个“古”,右边一个“月”,合在一起就是“胡”,这就是“古月胡”。
认真观察并说一说。
认真倾听,理解。
3.学习汉字“吴”。
(1)示范读字音,并组织多种形式认读活动(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A、B组:独立认读。
(2)组织学生说一说:你身边有姓吴的同学或朋友吗?
B组:跟读句子,描红汉字
板
书
设
计
9.姓氏歌
口天 吴
课
后
反
思
5. 学习汉字“言”。
(1)示范读字音,并组织多种形式认读活动(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
A组:独立认读。
B组:跟读。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言字旁的汉字。
思考并回答问题。
6.指导朗读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示范读句子,组织学生跟读。
A组:独立读句子。
2.学习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B组:
1.认读汉字“吴”,跟读汉字“胡”“言”。
2.跟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教学
难点
A组:
1.正确朗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2.书写汉字“吴”。
B组:
1.跟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教 案
课题
《姓氏歌》第二课时
学生
分组
教学
目标
A组:பைடு நூலகம்
1.认读汉字“吴”“胡”“言”。
2.:朗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3.书写汉字“吴”。
B组:
1.认读汉字“吴”,跟读汉字“胡”“言”。
2.跟读并理解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3.描红汉字“吴”。
教学
重点
A组:
1.认读汉字“吴”“胡”“言”。
B组:跟读句子。
(2)拍手打节奏,读出节奏感。
A组:根据节奏拍手读句子。
B组:跟读句子。
(3)组织学生以多种方式读句子(小组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
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
7. 巩固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
古月( )
口天( )
A组:独立完成练习。
B组:在提示下完成练习。
(2)说一说班级同学的姓有哪些。
A组:独立说一说。
B组:在提示下跟说。
三、总结
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一种介绍姓氏的方法,你学会了吗?
中国的姓氏不仅历史悠久,还非常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让家人带着读一读《百家姓》。
认真听讲。
四、布置作业
1.读儿歌第一小节,试着用一种方式介绍自己的姓。
2.书写汉字“吴”。
A组:独立认读句子并仿照说话,抄写汉字。
观看汉字的书写过程,跟着教师进行书空。
A组:书写汉字。
B组:描红汉字
4.分析“徐”和“许”的姓氏介绍方法。
(1)出示字卡“徐”和“许”,引导学生观察说出汉字的偏旁。
观察汉字。
A组:试着说出偏旁。
B组:跟说。
(2)师:“徐”的偏旁是双人旁,我们可以说“双人徐”;“许”的偏旁是言字旁,右边还有一个“午”,我们就说“言午许”,用这样的方法介绍自己的姓氏别人就会很清楚。
2.描红汉字“吴”。
课型
新授课
教具
教材、课件、图片、字卡、词卡等。
教
学
内
容
与
过
程
一、导入
1.认读汉字“李”“张”。
A组:独立认读。
B组:跟读。
2.说一说:你姓什么?
思考并回答问题。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姓氏歌》。
跟读课题。
二、新授
1.学习句子“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1)范读句子,组织学生跟读。“胡、吴”“徐、许”字音比较接近,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跟读句子,注意读准字音。
(2)提问:儿歌中提到了哪些姓氏呢?请你圈一圈。
A组:独立圈出姓氏。
B组:在辅助下尝试圈出姓氏。
2. 学习汉字“胡”。
(1)示范读字音,并组织多种形式认读活动(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A组:独立认读。
B组:跟读。
(2)组织学生说一说:你身边有姓胡的同学或朋友吗?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并回答问题。
(3)观察字形,引导学生分析“吴”字里面有没有之前学过的字。
师:上面一个“口”,下面一个“天”,合在一起就是“吴”,这就是“口天吴”。
认真观察并说一说。
认真倾听、理解。
(4)指导书写“吴”。
播放汉字笔顺动画,引导学生跟着书空。然后组织学生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提示学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观察字形,引导学生分析“胡”字里面有没有之前学过的字。
师:“胡”字左边一个“古”,右边一个“月”,合在一起就是“胡”,这就是“古月胡”。
认真观察并说一说。
认真倾听,理解。
3.学习汉字“吴”。
(1)示范读字音,并组织多种形式认读活动(个别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A、B组:独立认读。
(2)组织学生说一说:你身边有姓吴的同学或朋友吗?
B组:跟读句子,描红汉字
板
书
设
计
9.姓氏歌
口天 吴
课
后
反
思